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腹部恶性肿瘤

腹部恶性肿瘤

腹部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5214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护理实践与研究、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腹部外科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8年全国医学影像(贵阳)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暨首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麻醉与麻醉治疗学术研讨会等;腹部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献由20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霞、李杰、门永超等。

腹部恶性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5214 占比:99.79%

总计:45311篇

腹部恶性肿瘤—发文趋势图

腹部恶性肿瘤

-研究学者

  • 刘霞
  • 李杰
  • 门永超
  • 刘雪梅
  • 孙永年
  • 张永秋
  • 朱旭勇
  • 李书强
  • 李春柳
  • 李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建军; 李桥
    •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腹部恶性肿瘤的异位胰腺(HP)的增强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腹部H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0例单发HP患者,合并腹部恶性肿瘤16例(13例胃癌,2例胰腺癌,1例同时合并胃癌及胰腺癌)。合并腹部恶性肿瘤的HP与未合并腹部恶性肿瘤者年龄、病变短径及“导管征”出现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腹部恶性肿瘤的HP与未合并腹部恶性肿瘤者病灶边界状态和强化方式的差异临界有意义(P=0.066、0.057)。结论合并腹部恶性肿瘤的HP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掌握其影像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其鉴别诊断提供相关必要的影像学信息。
    • 鲍建敏; 沈丹
    • 摘要: [目的]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主任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选取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疮口不愈合、肢体活动障碍、失眠、食欲不振、发热等六则医案,从病机、症候、用药特色等方面论述牟主任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的临床经验.[结果]牟主任认为肿瘤成因究其根本是正气不足,尤其是腹部恶性肿瘤手术更是损伤人体脾胃正气,从而导致较多并发症.本文选取牟主任临诊治疗的六则医案,究其共同病机均是脾胃损伤,中气虚陷,而致诸邪杂气,乘虚而袭,故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从补益中焦脾胃气血入手,均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结论]牟主任应用补中益气汤辨治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的经验,为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临床思路,值得学习和借鉴.
    • 苏媛媛
    • 摘要: 目的 探讨热疗在腹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及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进行腹部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35例.对常规组腹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热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肿瘤消减情况及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指标,进而分析其护理价值.结果 研究组腹部中晚期患者经热疗护理后,胃肠道症状好转情况及肿瘤消减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患者经热疗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指标均优于护理前及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对于腹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胃肠道症状,增加肿瘤消减率,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宋心愿; 麻亚茹; 吴佳蔚; 肖亮杰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的腰部固定方式对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时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进行腹部放疗的76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A组(n=25)、观察B组(n=27)、对照组(n=24).在对三组患者进行腹部放疗的过程中,采用真空垫和热塑体膜固定技术为观察A组患者固定腰部,采用发泡胶垫层和热塑体膜技术固定观察B组患者的腰部,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对照组患者的腰部.测量在对三组患者进行腹部放疗的过程中出现的X轴、Y轴、Z轴方向上的偏移,比较其摆位误差及固定精确率.结果:在腹部放疗期间,观察A组患者在X轴向、Y轴向、Z轴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B组患者在X轴向、Y轴向、Z轴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B组患者在X轴向、Y轴向、Z轴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小于观察A组患者,P<0.05.观察A组患者和观察B组患者摆位固定的精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B组患者摆位固定的精确率高于观察A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腹部放疗的过程中,与采用常规方法、真空垫和热塑体膜固定技术为其固定腰部相比,用发泡胶垫和热塑体膜固定技术为其固定腰部可明显减少摆位误差,提高其摆位固定的精确率.
    • 摘要: 我国自主研发的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在近日举行的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上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技术作为腹部恶性肿瘤预防和治疗腹膜转移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已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既往观点认为,腹膜转移为癌症晚期或终末期表现,由于剂量限制性毒性和腹膜血浆屏障的存在,传统的全身静脉化疗对腹膜转移疗效甚微,治疗腹膜转移导致的恶性腹水则更加困难。
    • 宋定伟
    • 摘要: 纵膈位于人体胸腔正中间位置,简单来说,纵膈指的是两侧肺间器官与组织的一个总称,纵膈周围有许多个器官,如心脏、胸腺以及气管或食管等,纵膈肿瘤是起源于纵膈的一种极为常见肿瘤,并且肿瘤类型多样,有胸腺瘤、畸胎瘤或者神经源性肿瘤等等。1.什么是纵膈肿瘤纵膈肿瘤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可以分成原发性与转移性两大类肿瘤,原发性肿瘤主要指的是纵膈中各个组织形成的肿瘤与囊肿,但食管、气管以及心脏等引发的肿瘤除外[1]。转移性肿瘤相对较为常见,并且大多数都是纵隔淋巴结发生的转移,该转移病变大多数出现在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例如支气管癌,而对于肺部以外肿瘤患者以食管、乳房以及腹部恶性肿瘤较为常见。
    • 邓玲
    • 摘要: 摘 要 :目的 :评价腹部恶性肿瘤进行三维立体定向适型放疗时所配合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 :本文调查时间为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8 月,设置观察组 :调查对象为在此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 37 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设置对照组 :调查对象为在此期间到我院进 行治疗的另外 37 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选择三维立体定向适型放疗,同时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 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以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 5 例,发生率为 13.51%,对照组出现并发症 13 例,发生率为 35.14%, P < 0.05;观察满意患者 34 例,满意度为 91.89%,对照组满意 27 例,满意度为 72.97%,P <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腹部恶 性肿瘤患者在进行三维立体定向适型放疗的同时配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