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血管狭窄

脑血管狭窄

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8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3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9162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三届中国西南神经介入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第六届中国放射青年医师论坛等;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文献由707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建涛、罗玉敏、霍丽蓉等。

脑血管狭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3 占比:0.74%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9162 占比:99.21%

总计:39472篇

脑血管狭窄—发文趋势图

脑血管狭窄

-研究学者

  • 梁建涛
  • 罗玉敏
  • 霍丽蓉
  • 高利
  • 凌锋
  • 吕发金
  • 王拥军
  • 董志领
  • 董来宾
  • 鲍遇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欧春燕; 张东青; 余佐时; 叶伟坤; 李俐倩
    • 摘要: 目的分析头部CTA检查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共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大部分接受头部CTA检查与MR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头部CTA检查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DSA结果显示,无狭窄9例,占比11.25%;轻度狭窄20例,占比25.00%;中度狭窄31例,占比38.75%;重度狭窄17例,占比21.25%;完全闭塞3例,占比3.75%。CTA诊断结果与DS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诊断结果与DS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敏感性高于MR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CTA检查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显示脑梗死患者供血动脉的具体情况,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宁龙; 黑欢欢
    • 摘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主要为脑血管狭窄或堵塞所致。早期进行血管再通治疗,能有效疏通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在AIS预后改善中起到关键作用[1]。但实践显示,血管再通后仍会出现再狭窄/闭塞及出血转化(HT)风险,影响患者预后[2]。HT指发生于AIS后脑内出血现象,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3]。早期预测HT发生及确定其分型,对于血管再通效果和预后改善意义重大。表观弥散系数(ADC)是反应组织中水分子扩散特性而为疾病诊断提供功能性信息的影像学指标[4]。
    • 崔永乐; 邱峰
    • 摘要: 目的分析注射用烟酸对脑血管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期间80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中到重度脑血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烟酸治疗,疗程为7~10 d。介入治疗前后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组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脑血流量比值(rCBF)、脑血容量比值(rCBV)较介入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比值(rMTT)及达峰时间(TTP)和比值(rTTP)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rCBF、rCBV明显升高,rMTT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支架类型治疗效果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中前循环支架置入患者较后循环支架置入患者的脑血流灌注上升明显(均P<0.05)。结论注射用烟酸可以通过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进一步增加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脑灌注水平,且安全有效。
    • 毛亚冬; 石磊
    • 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急性、慢性脑损害。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壁损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病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作为探针,可以从炎症、乏氧、微钙化及新生血管生成多个方面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风险,可以从脑血流量阈值、乏氧状态、葡萄糖代谢情况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缺血半暗带和梗死核心,可以从神经细胞内线粒体功能状态、神经元γ氨基丁酸的含量、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评估急性脑梗死后神经细胞损伤和周围炎症反应,还可以从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管储备功能及脑氧代谢方面评估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和烟雾病造成的慢性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 梁紫君; 安红伟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疗并且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132例ICVD患者,根据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狭窄组(60例)和对照组(7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各组患者血清ICAM-1、VEGF和ox-LDL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狭窄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ICAM-1[(4.29±3.41)vs(2.46±1.95)ng/mL]、VEGF[(497.73±358.95)vs(274.41±215.08)pg/mL]和ox-LDL[(17.72±13.29)vs(8.57±7.01)μg/m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狭窄组患者血清ICAM-1、ox-LDL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36、0.284,P<0.05),ICAM-1与VEGF、ox-LD水平(r=0.897、0.945,P<0.05)及VEGF与ox-LDL水平呈正相关(r=0.88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ICAM-1、VEGF和ox-LDL增加ICVD患者发生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风险(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CAM-1、VEGF、ox-LDL及三者联合预测ICVD患者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9、0.684、0.756和0.810,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大(P<0.05)。结论ICAM-1、VEGF、ox-LDL与ICVD患者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ICVD患者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预测指标。
    • 何著发; 钟海龙; 任优梅; 彭金亮; 郭树平
    •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脑梗死合并精神异常急性期脑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在我院及赣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ACI)合并精神异常患者200例,其中初发脑梗死92例,复发脑梗死53例,陈旧性脑梗死55例。比较三组的UA水平、高尿酸血症和血管狭窄程度,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精神异常患者UA与脑血管狭窄程度、高脂血症、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ACI合并精神异常患者血尿酸分层与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的UA水平、高尿酸血症与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陈旧性脑梗死组无明显狭窄比例高于复发脑梗死组和初发脑梗死组,重度狭窄比例低于初发脑梗死组和复发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1,P<0.05)。结论低UA水平可能会增加脑梗死合并精神异常急性期脑血管狭窄发生风险。
    • 李法良
    • 摘要: 目的探讨脑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颅内外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160例行支架植入术的脑血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术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按手术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颅内组(55例)及颅外组(105例),比较两组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支架植入术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13.1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未发生脑卒中患者的年龄及入院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钙化斑块、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术中HR最慢值<60次/分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5岁、钙化斑块及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是围术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7.61、9.32、1.83,P<0.001),入院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术中HR最慢值<60次/分为保护因素(OR=0.20、0.21,P<0.001)。颅内组与颅外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组与颅外组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支架植入术脑血管狭窄患者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5岁、钙化斑块及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应在手术前制订出合理的应对方案,有效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 陈祥杰; 吴小玲; 黄中源; 黄丽桦
    •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头部CT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颈动脉狭窄的患者147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头部CTA检查及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64排128层螺旋CT头部CTA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64排128层螺旋CT头部CTA检查对椎动脉狭窄诊断灵敏度为80.23%(69/86)、特异度为78.69%(48/61)、准确度为79.59%(117/147)、阳性预测值为77.53%(69/89)、阴性预测值73.85%(48/65),Kappa值为0.792(P<0.05)。64排128层螺旋CT头部CTA检查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灵敏度为89.36%(84/94)、特异度为84.91%(45/53)、准确度为87.76%(129/147)、阳性预测值为91.30%(84/92)、阴性预测值81.82%(45/55),Kappa值为0.862(P<0.05)。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头部CTA检查椎动脉及颈动脉狭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及一致性。
    • 于瑞晓
    • 摘要: 目的 对脑血管侧支循环评估在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20年2月,并且使用DSA对患者检测分级,对比不同分级患者6个月手术后脑血管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情况.结果?(1)各组患者侧支血流分级情况对照中,患者侧支循环分级越高,侧支血流分级也随之增高,(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2)各组患者术前脑血管狭窄程度评估对照,无侧支狭窄、轻度侧支狭窄、中度侧支狭窄、重度侧支狭窄随着侧支循环开放程度增高而升高,(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患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随着侧支循环开放程度的增高,脑血管狭窄程度逐渐减少.(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3)各组患者6个月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对照中,患者随着侧支循环开放程度的升高,患者介入手术预后效果也随着升高.(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脑血管侧支循环评价对介入手术患者治疗和预后有改善作用,可以使用该种评价方法对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和预后方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胡玉萍
    • 摘要: 目的 总结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8年3月—8月本科住院的10例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超声、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确诊脑血管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术前做好服药指导、宣教、患者准备,术中密切的配合医生手术及病情观察,术后做好病情和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健康宣教.结果 1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效果较好.其中2例术中出现血压升高,2例患者术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血压.结论 护理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特别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做到预见性评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观察及护理,出现相关并发症时积极配合医生紧急对症处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