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7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2007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2007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7-06

主办单位:TISC组委会

会议文集:中国卒中杂志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期间首次发病48 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入院时以及发病后第3、5、7、14天时的血清MMP-9浓度。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60~81岁,平均(69.5±5.2)岁.根据入院后3~7 d颅脑CT结果分为小梗死灶35例(直径小于3.0 cm)、中梗死灶30例(直径为3.0~5.0 cm)和大梗死灶15例(直径大于5.0 cm)。对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和治疗后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健康对照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0~79岁,平均(67.8±5.6)岁. 结果:(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浓度的动态变化: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MMP-9浓度为(260±105)μg/L,较对照组[(150±88)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发病后呈现先增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第3、5、7、14 d分别为(381±128)、(301±115)、(281±98)、(214±90)μg/L,其中以3 d时升高最明显。对各时间点MMP-9水平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发病3 d时高于其它各时间点而入院时以及5、7 d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14 d时MMP-9的水平.(2)脑梗死大小与MMP-9浓度的关系:发病3 d时大、中、小梗死组MMP-9浓度分别为(322±115)、(394±146)、(490±159)μg/L,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浓度高于中、小梗死组,中梗死组高于小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患者的脑梗死体积与发病3 d时的血清MMP-9浓度进行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532,P<0.01.(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MMP-9浓度的相关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19.3±8.2)、(12.2±5.2)分,治疗后减少(7.1±4.1)分,对每例患者2次评分的减少值与患者发病3 d时的血清MMP-9浓度(高峰浓度)进行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586,P<0.01.(4)不同预后的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浓度的比较:本组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30例、进步22例,共计64例,为预后良好组;而无变化16例,为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各时间点血清MMP-9浓度,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血清MMP-9浓度在入院时以及发病3、5d各时间点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清MMP-9水平的高低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病程有关,是判断脑梗死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球囊remodeling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体会,探讨其优点、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球囊Remoldeling技术辅助水解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1(91.7%)例顺利完成。其中10例(90.9%)宽颈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9.1%)闭塞95%以上,1例瘤颈过宽未成功栓塞,择期开颅手术.无永久性并发症。 结论:球囊remodeling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有助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的县级医院卒中单元治疗脑梗塞,对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设置卒中单元脑治疗组及普通病房治疗对照组。以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进行评价.比较两组脑梗塞患者住院治疗半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结果:卒中单元治疗组半个月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基层医院卒中单元治疗脑梗塞患者住院治疗半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与对照组比较,未能明显改善。应进一步完善基层县级医院卒中单元的建设.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及体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04年10月~2007年2月收住的61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1例为早期肠内营养及康复体位护理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1个月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4例5例次,感染率为12.9%,例次感染率为16.13%;对照组医院感染9例13例次,感染率为30%,例次感染率为43.33%;两组比较例次感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2 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及体位护理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与入院时肾功能及血压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将76例脑出血患者按照Brott的标准分为血肿扩大组与非血肿扩大组,统计分析入院时肾功能及血压与血肿扩大的发生的相关性情况。 结果: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与入院时肾功能和舒张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血肿扩大的发生与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肾功能明显异常,舒张压>110mmHg的脑出血患者要警惕血肿扩大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中载瘤动脉或是颅底大动脉的意外损伤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方法:介绍4例颅内动脉瘤术中载瘤动脉或是颅底大动脉的意外损伤时分别采用电凝、部分夹闭和阻断联合搭桥术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损伤经永久阻断后联合颅外-颅内架桥术者死于术后早期急性大面积脑梗死,1例经电凝处理和2例经适形动脉瘤夹行漏口封闭者预后良好(术中均使用临时阻断),无明显功能障碍. 结论:在无预处理的情况下,对颅内大动脉意外损伤时尽量采用耗时短的处理方法明显优于耗时长者,即追求简便适效,而不是耗时完美.
  •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急性闭塞后采用小径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联合少量尿激酶(UK),对前循环颅内动脉急性闭塞部分复通术后出血性转化的预防作用。 方法:对38例前循环颅内动脉急性闭塞行超选介入治疗,其中前期16例采用常规UK+微导丝碎栓,后期22例采用小径球囊PTA或联合少量UK方法,两组均在围手术期使用综合性脑保护措施和复通后即刻的血压控制处理.比较两组复通术后的出血性转化率和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共7例发生术后出血性转化,前期组4例,后期组3例,其中4例(3/前期,1/后期)需要外科处理,并遗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无因出血性转化而死亡. 结论:在治疗时间窗内,采用小径球囊PTA或联合少量UK对颅内动脉急性闭塞部分复通术后的出血性转化有较满意的预防作用,并可明显提高部分复通率和缩短复通时间,为二期支架成形术打下良好的患体基础。
  •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尤其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观察52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改变、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及P300的变化。 结果:52例患者进行了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其中大脑中动脉水平段24例,椎动脉28例。治疗前责任病变血管的狭窄率为(78±10)%,治疗后的狭窄率为(7±5)%。在治疗后随访的1、3及6个月,MMSE明显提高而P300明显缩短;而且随随访时间延长P300及MMSE变化越明显;.随访期间患者没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经TCD随访,没有发现再狭窄. 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能有效改善颅内动脉狭窄并能改善6个月认知功能,且是安全的。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 摘要:短暂性完全遗忘(TGA)是一种以一过性记忆丧失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以突然发生的一过性逆行性遗忘为主要特征,常在24小时内缓解.目前研究的结果尚不能确定TGA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因为还缺乏TGA的病理证据,本文认为TGA为大脑后循环供血障碍所致,而这种循环障碍可为供应后循环颅内外血管本身或其他原因引起所致。
  • 摘要:丝裂素活化激酶(MAPK)是连结细胞膜表面受体与决定性基因表达之间的重要调节酶,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在高血压、高糖、高脂等多种刺激因子及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动脉内膜细胞外基质(ECM)成分沉积,内膜增厚及中膜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增生,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 摘要:高灌注综合征(HS)作为血管成形术后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值得关注.本医院完成血管成形术187例,3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 摘要:单眼一过性黑朦是颈内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类型。尽管在单眼一过性黑朦后发生中风的风险比在半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要低,但仍是颈动脉狭窄的表现和缺血性中风发生的重要先兆。对所有单眼一过性黑朦患者早期进行血管性危险因素控制、抗血小板治疗、以及对于伴有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颈内动脉狭窄的早期干预,对于减少中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摘要:从"火热致中"传统理论着眼,通过对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CAS)的临床观察,发现火热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病机与常见证候.将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火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用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葛根芩连汤加减方.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的改善率、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应用清热泻火法干预CAS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这恰恰应对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思想。同时提示对CAS的防治需要持之以恒.
  • 摘要:EUSI与AHA分别在2006年7月和2007年5月推出自己的脑出血治疗指南,规范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以求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现对两项指南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掌握并在工作中合理应用。
  • 摘要:糖尿病性颅神经病变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类型之一,国内尚无详尽统计,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0.4%-5.0%。其发生机制目前不清楚,有关学说众多,可能是多种因子作用的结果。近年的研究大致倾向于以下几种学说:微血管病变学说,代谢和生化异常学说,维生素缺乏学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的分子基础研究也在深入进行。本文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5例临床确诊糖尿病性颅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 摘要:本组两例病人在DSA检查之前均因高颅压及神经系统症状,结合头颅MR结果考虑静脉窦血栓形成,但对症治疗无效、故在工作中疑为静脉窦血栓形成,应认真查体;病因分析时应考虑到动静脉瘘的可能性;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治疗。
  • 摘要:本文就高血压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调控机制和管理思路进行探讨,探究脑血管病与心血管病血压调控的异同点,旨在构建神经内科对高血压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一、从比较血管生物结构力学看脑血管与心血管的异同点与思考。二、对卒中后的血压升高是对颅内压升高的一种反射性自我调节的思考。三、高血压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压升高的调控机制与脑水肿机制的假说。四、高血压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压管理(药物选择)。五、高血压脑卒中受累血管诊断分层与血压管理。
  • 摘要:血小板膜糖蛋白复合物(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已经被很多大型临床研究所证实,并被各国冠心病治疗指南所推荐.鉴于其在冠心病中的良好表现,很多人试图证明它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同样出色.目前,批准上市可治疗心肌梗死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有阿昔单抗、埃替巴肽、替罗非班三个,因此本文就这三个药物最近3年来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试验加以综述。
  • 摘要:目的:研究麝香配伍冰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制备TaqMan探针进行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侧脑组织ICAM-1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组缺血侧脑组织ICAM-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0.01),其中麝香冰片组下降最明显(P<0.01)。结论:麝香配伍冰片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 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2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48小时内进行了气管插管,根据气管切开的先后分为两组。早期气管切开组(n=55),气管插管后5天内进行了气管切开。延迟气管切开组(n=47),气管插管5天后进行了气管切开。比较两组间死亡率、镇静药物的用量、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等。 [结果]: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显著降低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U的住院时间,降低抗生素使用天数和镇静剂的用量。两组间死亡率和HAP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早期气管切开中获得很大的利益,应该尽早气管切开。
  • 摘要:以往脑血管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有明确卒中症状的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对于由微小血管病变造成的无明确卒中症状的脑实质的损害重视远远不足。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脑内微出血(CMB)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在脑内各区域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及其与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改变等微小血管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
  •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与预后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方法:1、对近13年来在颅脑CT定位下行微创持续闭式引流血肿治疗脑出血377例病人的预后及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行回顾性分析。2、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判方法,对微创术后行病残程度分级:ADL1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2级部分恢复,大部分生活需人帮助;ADL3级需人帮助扶拐行走;ADL4级卧床,但保持意识清楚;ADL5级植物状态生存. 结果:377例脑出血患者均为大量出血(20~126 ml),微创术后2~6 h意识开始恢复,2例术后1月意识恢复。急性期存活349例(92.31%)、死亡28例(7.69%)。随访6月-24月(平均13个月)ADL1级167例、ADL2级117例、ADL3级55例、ADL4级4例、ADL5级1例。恢复期死亡5例,累计引流出积血量30~146 ml. 结论:总结治疗病人377例,认为影响微创术后的相关因素为:(1)引流时间越早预后越好;(2)清除积血越彻底预后越好;(3)缓慢用尿激酶溶解凝血块,逐步排出积血疗效好;(4)最好在CT定位下直接穿刺置管于血肿靶心点引流,清除血肿彻底;(5)大量脑出血破入脑室采用侧脑室血肿腔同时置管引流血肿,抢救成功率高;(6)微创引流急性期酌情使用疏通微循环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出血灶周半暗带恢复快;(7)微创术后尽早下床锻炼恢复快预后好;(8)预防多脏器功能损害是影响预后的关键;(9)适时恰当的血压管理防止术前血肿扩大,术后再出血的有效干预措施.
  • 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应用的价值。 方法:12例椎基夹层动脉瘤,其中椎动脉3例,椎基动脉6例,基底动脉3例,2例动脉瘤位于小脑后下动脉处,各置入2枚支架,重叠在动脉瘤段载瘤动脉内,10例经支架网眼送入弹簧圈. 结果:12例置入支架16枚,7例填塞致密,3例疏松填塞,栓塞临床症状消失.随访6例,分别在6-24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动脉瘤消失,但有2例出现新的动脉瘤,1例在置入支架上段出现夹层动脉瘤,再次置入支架1枚弹簧圈拴塞,动脉瘤消失,1例在原动脉对侧动脉壁出现动脉瘤,再置入1枚支架重叠在原支架内,造影动脉瘤血液循环慢,2例小脑后下动脉夹层动脉瘤,24个月造影动脉瘤缩小70%,小脑后下动脉瘤循环良好,至今未出血.其余4例因无症状不同意血管造影,行MRA、CTA检查,未见动脉瘤复发. 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椎基夹层动脉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摘要:目的:为脑出血患者复查CT的时间上找出一个合适的系数,以便指导临床. 方法:分别计算出患者脑出血后第1、7、14、21、28天CT上的出血量,分别取其相邻2、3、4、5次差值,然后计算出平均差值,作为系数. 结果:不同部位脑出血血肿吸收系数不同,额叶出血0.80ml/d,基底节出血0.60ml/d,颞叶出血0.65ml/d,顶叶出血0.73ml/d,枕叶出血0.78ml/d,小脑出血0.73ml/d. 结论:该系数对临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医生可以有目的的对患者进行CT检查,如果能够普及临床,将会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 摘要:目的:通过医师培训和专病门诊,缩小临床实践与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间的差距. 方法:选择在脑卒中专病门诊就诊的30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比较其在医师规范培训前后及出院与在专病门诊随访期间抗栓药、他汀类药物、不规范用药和降压药的使用情况。 结果:在医师培训后,患者出院的抗栓药(79.3%对93.1%,p<0.001)和他汀类药(19.5%对59.2%,p<0.001)使用率显著提高,不规范用药(47.1%对27.5%,p=0.001)显著降低.高血压的治疗率(88.4%对94.0%)没有差异。与出院时相比,专病门诊随访患者的抗栓药和他汀类药使用率进一步提高,不规范用药进一步降低.出院带药规范者随访期的用药依从性高。 结论:医师培训能提高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处方的规范性,专病门诊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出院带药影响随访期用药的依从性。
  •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缺血性进展性卒中(ISIP)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确诊为ISIP的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家族史、卒中次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吸烟、饮酒等共20个因素进行x2或t检验,并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来确定其影响程度。 结果: 单因素分析:两组220例患者中(1)有高血压病史者108例,其中73例(66%)发生ISIP,P<0.01,差异显著.(2)有糖尿病史者55例,其中46例(42%)发生ISIP,P<0.01,差异显著.(3)入院时高血糖者64例,其中51例(46%)发生ISIP,P<0.01,差异显著.(4)发生于椎基动脉系统者40例,其中31例(28%)发生ISIP,P<0.01,差异显著.(5)入院时感染发热者22例,其中17例(16%)发生ISIP,P<0.05,差异显著.(6)有冠心病史者22例,其中17例(16%)发生ISIP,P<0.05,差异显著.(7)有TIA发作史者9例,全部发生ISIP,P<0.05,差异显著.(8)入院神经功能评分(x±s),ISIP组7.10±3.77,非ISIP组5.40±4.27,P<0.05,差异显著. 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将上述20个因素中具有显著差异性的8个因素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α=0.05水平为界,最后具有显著意义的4个因素根据标准偏回归系数的大小依次排列顺序为:既往糖尿病史、既往高血压史、入院时感染发热、有TIA发作史,可进入回归模型。 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合并感染和TIA发作是ISIP的几个主要危险因素。ISIP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 摘要: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对成人缺氧性脑病的评估价值。 方法:对6例重症成人缺氧性脑病患者行颅脑MRI及1HMRS检查,并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多次复查,动态观察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治疗. 结果:6例患者均以昏迷为主要表现.急性期MRI示脑实质广泛肿胀,以皮层为主.1H MRS均见到异常乳酸(Lac)波,其中2例显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降低,胆碱复合物(Cho)升高。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脑水肿的消退,NAA、Cho、Lac渐趋正常. 结论:1H MRS是目前唯一能够无创测定活体组织代谢的技术,可以为缺氧性脑病的抢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摘要:2006年12月,《中华内科杂志》组织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专家组,讨论出版了"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TIA的专家建议",这对以后中国在卒中预防中更积极和规范使用他汀类药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以下方面做出介绍:1、他汀类药物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防止卒中事件的研究。2、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脑保护的作用研究。3、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的相关研究。4、结语。
  • 摘要:背景与目的: 以往认为只有双侧半球卒中或者脑干卒中才会导致卒中后吞咽障碍.因为标准的教科书上指名与吞咽相关的颅神经核团是受到双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文献中有单侧半球单个卒中病灶引起吞咽障碍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单侧半球卒中的患者是否可以出现卒中后吞咽障碍,其表现类型及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2005年6月至2007年4月间,连续在卒中单元吞咽障碍处理小组会诊的吞咽障碍的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全面临床吞咽功能评估(CBA,Clinical bedside assessment)和放射学吞咽功能评估--电视透视检查(VFSS,video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对周围吞咽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定性(是否异常、有无误吸等)以及定量(吞咽器官运动的时间、距离)评估.根据头磁共振(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结果,明确脑卒中部位同误吸之间的关系,脑卒中的部位包括陈旧和本次住院的新鲜病灶.卡方分析及秩和检验比较单侧半球卒中与其他卒中类型患者之间吞咽异常表现之间的差异。 结果: 获得头磁共振和电视透视检查资料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共172例,其中单侧半球损伤者40例,误吸者17例(42.5%);双侧半球损伤者33例,误吸者19例(57.6%);单纯脑桥损伤者14例,误吸者7例(50%);单纯延髓损伤者10例,误吸者8例(80%);脑于任意两个或以上部位损伤者3例,误吸者2例(66.7%);小脑和脑干损伤者7例,误吸者4例(57.1%);幕上和幕下联合损伤者64例,误吸者36例(56.3%)。单侧半球卒中部位包括单纯皮层卒中1例、单纯皮质下白质例如半卵圆中心卒中9例、皮层与皮层下白质卒中10例,共三种类型。单侧半球损伤后可以表现为透视下各种类型的吞咽异常,包括咽期吞咽启动延迟、舌肌无力、会厌谷滞留、环咽肌打开不全、会厌返折差等。其中,吞咽延迟是最为常见的异常表现.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单侧半球卒中的其他类型的患者(75%与49.6%,p=0.007),梨状窝滞留较其它类型卒中患者少见(25.6%与36.6%,p=0.04)。 结论: 单侧半球卒中可以导致吞咽障碍,以及吞咽障碍的各种表现类型。其中主要以咽期吞咽启动延迟为主.吞咽延迟为吞咽皮质功能损伤后,自主启动吞咽反射的功能障碍的表现.因此单侧半球卒中往往由于损伤了吞咽皮质本身或者吞咽皮质与脑干吞咽中枢的联系而导致自主吞咽启动困难,表现为吞咽延迟.
  • 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116例颈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在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1、3、6个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P300观察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对患者卒中的复发进行登记. 结果:所有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无围手术期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支架置入前颈动脉的狭窄率为(84±15)%,支架置入以后颈动脉狭窄率为(4.5±6.0)%,明显缩小;支架置入前患者的MMSE评分及P300潜伏期分别为20±5和434±78 ms,在治疗后随访的1、3及6个月,MMSE明显提高而P300明显缩短;而且随随访时间延长P300及MMSE变化越明显;在随访期内患者无有症状的卒中复发. 结论: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经颈动脉支架置入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CVDI)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46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在末次发作后24小时内进行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检查。 结果:(1)TIA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血流量(Qmean)、血流速度、零压顺应性(Co)明显下降(P<0.01);脑血管阻力(R)、特性阻抗(Zc)、脉搏波波速(WV)、动态阻力(DR)、临界压力(CP)都增高(P<0.01)。病灶侧与病灶对侧比较,除Zc、C与WV外,上述各项指标亦有统计学差异,病灶侧平均脑血流量下降,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减退.(2)TIA组的全血粘度、血桨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性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 结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可有脑血流动力学障碍、血液粘度增高,脑血液动力学障碍是TIA发病机制之一。
  • 摘要:为提高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本文在广泛复习神经生理学疗法、运动再学习法及有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自行设计一套偏瘫体操治疗脑卒中偏瘫,通过对90例患者的治疗观察,效果满意。该方法是在治疗师指导下,患者能独立完成驰缓肌收缩、抑制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形成的系列体操。适用于中枢性瘫痪、神志清楚、病情稳定的患者。
  • 摘要:目的:介绍个体体化理念在脑出血微创术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中的应用。 方法:从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管理三个阶段来阐述微创术的个体体化理念.通过分析病因,血肿性质,结合病人年龄,基础疾病,血压的控制,有无继续出血或再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穿刺定位等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强调限位器的应用和首次抽吸量的谨慎把握;术后注意血肿液化剂的酌情应用,配合以自由基清除剂的治疗,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结果: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个体化治疗显著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结论:个体化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核心内容是,以缓解颅内压为主要目的,客观全面地与家属谈话,在充分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获得精确手术定位,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强调血肿抽吸要慎缓,以液化引流为主,积极处理并发症。
  • 摘要: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是一种新的影像技术,在旋转血管造影的基础上获得类似CT的断层成像影像.240例脑血管病病人接受了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采用GE公司Innova 3100平板血管造影机进行Innova CT扫描,图像经过AW工作站后处理,获得Innova CT图像.结合2D DSA图像、3D DSA图像、螺旋CT、MRI等进行研究。 结果:Innova CT在发现颅内新鲜出血方面和螺旋CT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将血管病变影像和CT图像融合在一起,了解其与颅底骨质、颅内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血管内栓塞材料的治疗效果,指导治疗. 结论: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可以提高医生对脑血管病的认识,提高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应用价值。 方法:通过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例行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检查,并对筛选出的7例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行静脉rt-PA静脉溶栓治疗及定期MR复查随访. 结果:经MR筛选后溶栓治疗的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7例病人均预后良好,1例溶栓治疗3周后并发无症状性脑出血(14.3%)、 结论:磁共振在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病人筛选和溶栓后复查均有较大应用价值,特别是对筛选时间窗不明确者或发病超过6h者受益更大.
  • 摘要:中美脑中风协作组,经过4年的努力,已经在中国大陆成功地进行了20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在中国CEA逐渐成为一种预防中风的有效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目前还处于发展之中,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CEA的推广之所以受到限制主要是受到患者的诊断以及教育,种族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存在很大的机会来发展这种技术,CEA是一种可以预防中风的很有价值的手段。
  • 摘要:本文回顾分析2002年8月-2004年2月在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0例青年卒中患者,探讨临床特点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老年卒中患者120例,进行对照分析。
  • 摘要:大量证据表明脑缺血引起内质网应激,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引人注目的是,以化学诱导剂诱发内质网应激作为预处理能够增强细胞对更强刺激的抵抗力,即产生预适应保护:通过转基因等方法使内质网分子伴侣等高表达;利用药物阻断引起内质网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以及促进未折叠蛋白的再折叠等途径都能产生强大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成为细胞保护治疗脑缺血的重要策略。
  • 摘要:在众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引起的远端动脉栓塞和严重狭窄引起的远端低灌注进而导致缺血性损害。本文从以下方面做出介绍:1.CAS的好发部位。2.CAS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机制。3.CAS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4.CAS的治疗。
  • 摘要:目的:观察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氨基酸平衡的影响。 方法:以急性全脑缺血大鼠为模型,用华佗再造丸作阳性对照,将72只普通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中风星蒌通腑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取材后,测定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EAA)即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和抑制性氨基酸(IAA)即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含量。 结果:急性脑缺血损伤后,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Glu、Asp、GABA及Gly含量明显升高,在降低脑组织Glu、Asp方面,中风星蒌通腑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效果显著,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高、中剂量组也使升高的GABA、Gly降低(P<0.01),华佗再造丸组对Glu、Asp、GABA及Gly含量影响均不明显(P>0.05)。 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具有调节EAA/IAA平衡的作用,而且在这方面的作用优于华佗再造丸.
  • 摘要: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是脑梗死的自然转归过程之一,亦可出现于溶栓及抗凝等药物治疗之后,大多为无症状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但严重的HT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和死亡.
  •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房颤抗凝治疗预防中风的临床意义:一.房颤中风的风险评估。二.房颤抗凝治疗目标值。三.老年人抗凝治疗。四.中风继发脑出血后再抗凝治疗。
  • 摘要:本例病人左侧颈动脉支架后3年,右侧颈动脉支架后2年,可见支架内弯曲处显著内膜增生,按照DSA分型标准,本例属于局灶型。鉴于内膜增生部位位于弯曲处,提示内膜增生与剪切应力关系密切。说明放置支架时,应注意支架放置后的形态,尽量减少残余狭窄,保证支架形态良好状态,减少弯曲形成,对于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具有重要意义。术后常规应用波利维、阿司匹林及之乐等,对于预防炎症性内膜增生具有一定价值,而对于切应力性内膜增生则预防效果不佳。
  • 摘要:本例患者无特殊既往史,此次急性起病,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延髓下段及上部颈髓血供均来自于椎动脉。从MRI分析,该患者脊髓前、后动脉、椎动脉延髓支支配区均有累及,但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不一致,存在临床表现轻而影像学相对严重的现象。椎动脉损伤是否能引起颈髓损伤,目前尚无定论。该例患者椎动脉闭塞致高位颈髓缺血性损害,证实推动脉损伤确实能引起颈髓病变;也提示临床医生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遇到颈髓病变,鉴别诊断时,要想到血管病的可能性。
  • 摘要:脑梗死急性期的大部分患者有压血升高或波动,这种变化对于愈后有重要临床意义,但急性期血压干预的风险与益处还不清楚.因此,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应十分慎重.本文参考有关文献,现谈以下看法:1、血压与脑血流量。2、血压对脑梗死愈后的影响。3、血压调控。
  • 摘要:本文介绍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入院前评估及处理:一、识别卒中开始的征象。二、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并正确转运.三、入院前评估工具。四、入院前处理。五、AHA急性卒中指南(2007)关于院前评估和处理的建议。
  • 摘要:头针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对中风偏瘫病人在综合康复的基础上使用头针疗法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疗效,宜在社区医院积极推广。为发挥头针最佳治疗效果,让社区医生更好掌握头针技术,为中风偏瘫病人提供更为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本文就头针机理、头针取穴(刺激区的定位)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摘要:合并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高发病率亦是临床上突出、常见的问题。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策略应包括:血糖严密监测;使用安全有效的血糖管理草案;调节中注意某些治疗措施(如皮质激素、甘露醇,输血及血浆,CRRT治疗等)、疾病状态以及患者的年龄、体重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合理的能量供给与营养支持策略。
  • 摘要: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脑卒中康复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集中在:1、普及程度有限,即脑卒中康复工作的广度不够.2、康复临床和科研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即深度不够.因此,今后的脑卒中康复工作应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
  • 摘要:目的:对重度颈动脉狭窄进行干预治疗,并且长期随访,探讨对其所致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最佳方案。 方法:101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分为2组,支架组与药物组;前者40例患者接受了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者61例患者仅仅接受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长期随访每位患者,每3-6个月随访一次,观察卒中(TIA、再发脑梗死、脑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所致重度残疾、死亡情况。 结果:发病30天内,支架组死亡2例,1例死于脑出血后感染,1例死于脑梗死.发病1年时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发病2-5年以上者随访,两组比较,药物组再发脑梗死、重度残疾者高于支架组。 结论:SP为重度颈动脉狭窄者提供了新的、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但有一定风险.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综合考虑,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以1995年11月至2005年12月十年间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98例中并发颅内感染79例患者为研究对像,主要采用抗感染、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并鞘内注射抗菌素、脑脓肿的穿刺引流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79例颅内感染临床控制66例(其中4例植物生存状态);8例死亡(10.1%);另有5例放弃治疗出院.治疗后依据GOS预后评分,42例恢复良好(53.2%);12例中残(15.2%);8例重残(10.1%);4例植物生存状态(5.1%);8例死亡.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穿刺术后出现的颅内感染使治疗变的困难,及早诊断和综合治疗可提高其疗效。
  • 摘要:目的:调查接受头颅MRI和MRA检查者的基底动脉偏离、弯曲情况。 方法:按时间顺序提取于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核磁共振室同时进行头颅MRI和MRA检查的623人的影像资料,597人为患者,26人为健康体检者.参照Giang等的分类标准按4个等级统计基底动脉偏离、弯曲情况。 结果:597例患者中,基底动脉0度偏离弯曲158例,1度289例,2度135例,3度15例。在26名正常体检者中,基底动脉0度偏离弯曲7例,1度17例,2度2例,3度0例。 结论:在全部样本中基底动脉3度偏离弯曲者占绝对少数.
  • 摘要:目的:评价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完全闭塞血管内机械开通的方法、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对13例(13支)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完全闭塞并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患者,根据造影显示血管近端闭塞形态,进行了血管内顺行和或逆行机械开通手术,在球囊扩张后置入了自膨式支架. 结果:13例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全部开通成功并实施了支架成形术,无临床并发症出现,随访6~49个月(平均32个月),均无椎基底动脉脑缺血发作,B超、TCD检查显示无再狭窄,椎动脉呈正向血流无盗血现象。 结论:血管内机械性开通完全性闭塞的锁骨下动脉只要方法正确是完全可能的,是安全、有效的。
  • 摘要:本文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辨证与辩病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的精华,是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的思想体系的基础上,是综合归纳分析有关患者发病,包括临床表现在内的各种证据而作出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它强调因时、因人治疗,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同一临床表现,人不同,地不同,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把病和人密切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其辨证就比较全面、细致、深入、具体,特异性比较强,在治疗上针对性也就比较强,这正是中医的长处. 中医在宏观上进行辨证,应用四诊八纲等能作出机体疾病机能状态的辨证分析,而运用辨病,结合现代科学的客观检查等,可从组织、细胞、分子以及更深的层次上了解病理形态的微观变化,能加深对疾病的本质的认识.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并重,可进一步掌握中风的诊断和治疗规律,对提高中风的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二、灵活运用治标与治本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而在治疗上就应有先后缓急的区别。标本治法的临床应用,在一般情况下是"治病必求于本"。但在某些情况下,标病甚急,如不及时解决,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则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法则,先治其标病,后治本病。若标本并重,则应标本兼顾,标本同治.中风病的治疗,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三、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中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其形成,无一不是与血脉瘀阻、经络气血不畅,肢体肌肉失去濡养有关,要改善这些症状,必须消除瘀阻,疏通经络,用活血化瘀之法。对缺血性中风,在急性期应用活用化瘀是毫无疑问的;传统的观点认为,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以防加重病情.但"血无止法",在出血性中风的急性期,控制出血不是采取单纯止血的方法,而是应用活血止血、祛瘀止血、理气止血、凉血止血等法。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脑出血病人恰当使用活血化瘀药不仅无弊,而且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对急性出血性中风,除重症昏迷宜用平肝豁痰开窍法外,凡有瘀血症状者,均可根据病情用活血化瘀法,这样既有利于止血,又能加速血肿的吸收,解除脑受压,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近年来的研究观察说明,活血化瘀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增强纤维蛋白自溶酶活性等作用,能削弱血栓的形成,验之临床,确有疗效。 四、中西医结合诸法并施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我们应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提高单治疗效的前提下,诸法并施,尽量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潜在效能,提高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只有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充分调动医生、患者两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中医整体辨证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治标与治本,始终注意贯穿活血化瘀这一主线,采取中西医结合、诸法并施的方法,努力提高单治之疗效,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才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求得中风的彻底康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通过椎管内静脉丛的应用解剖,了解脊髓的静脉引流途径,探讨其解剖特点与发病机理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15具成人尸体经椎管内静脉铸形,解剖观察椎管内外静脉前后丛的分布. 结果:椎管内静脉前丛位于椎管腹侧面,是椎静脉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静脉数目多而致密.前丛中有二条弓形的纵形血管,贯穿椎管全长。横行吻合管数目多,排列极致密.椎管内静脉后丛位于椎弓和黄韧带腹侧的硬膜外脂肪内,静脉稀疏,多无规律可循.横行吻合支数量少,规律性不强。 结论:椎管内静脉丛引流脊髓前后静脉的血液,脊髓前后静脉分别成一纵轴位于脊髓腹背侧,椎管内静脉丛没有瓣膜,血流呈双向性,当椎管内静脉丛血液淤积,静脉压增高时,脊髓前后静脉及椎管内静脉前后丛扩张迂曲.
  • 摘要:介入室是病人进行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重要场所,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还要建立严格的无菌管理制度,这些手术的成功与导管室的护理管理密切相关,并以确保介入术高效完成。介入室应具有业务面广、技术性高、无菌操作严格等特点。因此要求介入室护士不仅具有爱岗敬业的思想素质和娴熟、严谨的业务素质,更要有敏捷、灵活、稳重、谦和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管理能力,才能默契地配合介入医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摘要: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SSCNS),包括了脑膜含铁血黄素沉积症(HSM),是临床上少见的疾病,迄今为止,世界文献中累计该病报道仅有100多例。现有的神经病学教科书和国内神经病学著作中几乎没有介绍。本文特作简要介绍:1.发现史。2.临床特征。3.影像学特征。4.病因。5.病理。6.治疗。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