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脑炎
脑膜脑炎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51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368篇;相关期刊307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浙江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医院管理学术年会、2010年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诊断研讨会、第25届中国奶业协会繁殖学术年会暨第2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等;脑膜脑炎的相关文献由107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小同、苏金武、张桂莲等。
脑膜脑炎
-研究学者
- 王小同
- 苏金武
- 张桂莲
- 黄汉津
- 卢朝升
- 张志勇
- 施裕新
- 冯峰
- 夏淦林
- 孙支唐
- 孟日增
- 廖万清
- 杜彦辉
- 温海
- 王勇
- 王岱明
- 等
- 董其谦
- 陈小芳
- 于毅
- 何浩岚
- 俞江华
- 刘桂成
- 叶宁
- 叶茵
- 吴锦凌
- 周宏珍
- 周定辉
- 周平
- 唐帆
- 姚志敏
- 孔繁元
- 张复春
- 张家堂
- 张岸平
- 张方奎
- 张晏光
- 张育才
- 施进文
- 朱建娟
- 李丙午
- 李东
- 李亚洁
- 李光来
- 李孟荣
- 李明珍
- 李玮
- 李瑞
- 李立群
- 李航
-
-
李恒;
韩月东
-
-
摘要:
1病例简介病例1,男,35岁,主诉: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热20 d余,体温最高39.0°C,咳嗽5 d,头痛、乏力、伴右侧肢体麻木。自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效果不佳,于社区诊所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治疗3d后体温正常,几天后再次出现发热。10余年前行阑尾切除术,白细胞减低4年未诊治。
-
-
陈晓婷;
乾莲;
孙士正;
武有聪
-
-
摘要: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是一种在世界上部分国家流行的机会致病性营自由生活的阿米巴,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致死率高于95%,多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引起亚急性或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可借助活检、血清学检查、组织培养、基因测序及分子诊断技术等多种方法辅助诊断。本文从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预防措施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
徐盾
-
-
摘要:
李斯特杆菌病(Listeriosis)是由李斯特菌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的散发性或食源性暴发传染病,家畜主要表现为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妊娠动物流产。本病的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主要以幼龄和妊娠动物较易感,且发病较急,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传染病。2021年11月中旬,辽宁省海城市某猪场部分猪出现低热至高热,意识障碍,转圈运动,肌肉震颤、强硬,精神高度沉郁、咳嗽、腹泻、呼吸困难,耳部和腹部皮肤发绀,已导致近20头仔猪死亡,剖检可见脾脏中,表面有纤维素附着,肾脏水肿,肾皮质和膀胱黏膜有少量的出血点,脑膜和脑组织充血,肝脏有小的坏死灶。
-
-
姚本海;
曾尤超;
刘海军;
潘永洁;
郭红;
詹剑
-
-
摘要:
1病例报告患者女,32岁。因“头晕、头痛2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20 d”于2019-09-29入院。患者于2019年7月开始出现头晕、头痛,服“阿咖酚散”无好转。本次入院20 d前患者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胸闷、气促,院外多次测血压高,最高169/120 mmHg;彩超示:右肾积水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泌尿系统CT示:右侧输尿管盆段以上输尿管及肾盂积水,扩张输尿管以下未显示。
-
-
王冬;
张营;
张杰;
张锐;
张尊路;
刘涛;
周明
-
-
摘要:
目的探讨并总结介入手术围手术期关于造影剂脑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总结潍坊市中医院2019年9月收治的1例以脑膜脑炎形式起病的造影剂脑病病人的诊疗方案。结果男,58岁,头晕5 h入院,1月前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示右侧椎动脉开口处显影不清。此次入院急诊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应用造影剂碘克沙醇注射液(碘离子浓度270 g/L)200 mL;术后出现烦躁不安,神经系统查体示脑膜刺激征及双侧椎体束损害,通过腰椎穿刺检查排除脑膜脑炎,诊断造影剂脑病,经补液水化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造影剂脑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减少不可逆性损坏及严重不良预后的发生;同时要有造影剂脑病的预防理念,以减少造影剂脑病的发生。
-
-
李鑫;
栗静;
王力群;
武国德;
陈永前;
张永琴;
王满侠
-
-
摘要:
cqvip:1病例报告病例1:患儿女性,5岁4个月。因“发热伴进行性头痛加重2 d”入院。2 d前患儿夜间出现发热,体温维持在38.2~40.2°C,伴后枕区搏动性头痛,就诊于当地诊所予以吲哚美辛栓剂25 mg入肛,症状略缓解,第2天晨起体温再次升高达39.8°C,头痛症状进行性加重,波及双侧颞区且发作时间延长,出现乏力、肌肉酸痛。既往体健。家属代诉患者发病前1 d进食冰箱里的蛋糕及西红柿等。入院查体: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颈强直,颏胸距3指,Kernig征(+),Brudzirnki征(+),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2.5×10^9/L,中性粒细胞比0.91,C反应蛋白(CRP)24 mg/L。血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尿粪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肝炎八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测定、风湿免疫抗体测定、TORCH组合、呼吸道九项检测、结核抗体测定结果均阴性。
-
-
赵玉霞;
袁永佳
-
-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LZD)联合左氧氟沙星(LFX)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强化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强化期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LZD和LFX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对照组分别为68.42%(26/38)、23.68%(9/3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27、5.028,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质分别为(30.21±4.16)×106/L、(3.65±0.32)mmol/L、(0.79±0.15)g/L,对照组分别为(54.28±6.42)×106/L、(2.18±0.21)mmol/L、(0.98±0.21)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396、23.675、4.538,均P<0.001);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87.59±4.11)分、(216.94±3.9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33,P<0.001).结论 LZD联合LFX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强化期治疗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安全性高.
-
-
李晓芳;
金鑫;
史颖;
王惠凌;
王乾
-
-
摘要: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细菌,LM脑膜脑炎临床少见,重症患者预后差.本文报道两例特殊的重症LM脑膜脑炎病例,其中一例合并肾功能衰竭、吉兰-巴雷综合征;另一例合并脓毒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
-
-
周珂珂;
蒋玙姝;
贾亚珍;
金珂;
秦灵芝;
马伟锋;
张涛;
张梦歌;
李玮
-
-
摘要: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因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极易被误诊,患者可表现为头痛、颅内压升高和神经功能障碍等,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其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同时继发脑出血临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因病毒性脑膜脑炎继发CVST,随后出现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以期为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分析表明,病毒性脑膜脑炎继发CVST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预后较差,应积极进行治疗.
-
-
黄海霞;
符跃强;
白科;
周昉;
陈应富;
党红星;
李静
-
-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胶质细胞病(GFAP-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例自身免疫性GFAP-A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患儿,10岁2个月.以发热起病,病程早期出现呼吸困难、尿储留,其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及惊厥.脑脊液及血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阳性.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丘脑及基底节病变.脊髓平扫加增强示胸段部分脊膜及部分神经根线状强化.患儿最终确诊为GFAP-A,予以丙种球蛋白及激素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 GFAP-A可以脑膜脑炎伴或不伴脊髓炎起病,MRI示脑膜脊膜强化、多发高信号病灶、血管样放射强化,抗体检测有助诊断.
-
-
方姝
- 《河南省传染病专科护理理论与技术创新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国内报道神经系统并发症是流行性腮腺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和脑脊髓炎等.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者亦可再次感染.尽心的护理在其预后和转归中有重要作用.现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腮腺炎脑膜脑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2017年8月-2018年2月我院共收治腮腺炎脑膜脑炎病人34例,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5例好转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
-
-
-
-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本实验将四川分离菌株人工感染5周龄的健康仔猪,当实验猪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时,剖杀,采集脑部样品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在免疫组化实验中,使用了两种抗体分别是2型链球菌的多抗和溶血素蛋白的单抗.病理切片观察显示,感染猪出现典型的脑膜脑炎的症状.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2型链球菌主要出现在大量中性白细胞的细胞浆内.溶血素蛋白的阳性结果与多抗的结果相似.试验证明溶血素在体内存在着高量表达,这种高量表达可能与宿主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互作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