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脊柱畸形

脊柱畸形

脊柱畸形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74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8篇、会议论文121篇、专利文献9557篇;相关期刊275种,包括颈腰痛杂志、脊柱外科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等;脊柱畸形的相关文献由159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明、邱贵兴、邱勇等。

脊柱畸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8 占比:5.17%

会议论文>

论文:121 占比:1.19%

专利文献>

论文:9557 占比:93.64%

总计:10206篇

脊柱畸形—发文趋势图

脊柱畸形

-研究学者

  • 李明
  • 邱贵兴
  • 邱勇
  • 朱泽章
  • 张学军
  • 祁新禹
  • 朱锋
  • 王斌
  • 仉建国
  • 孙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希鉴; 赵斌; 柴火; 刘海峰
    • 摘要: 背景: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现有体表形态度量方法的检测精度在不断提高,同时伴随软件技术的智能化,出现了各类新型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目的:文章回顾近年来体表形态度量应用在脊柱弯曲异常中的各类方法及研究进展,综述目前体表形态度量的局限之处及其发展趋势。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1980-2021年发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vertebral column defects,spinal deformity,scoliosis,trunk surface,surface topography,TS,AIS,screening”;中文检索词为“脊柱弯曲异常、脊柱畸形、脊柱侧凸、体表形态、表面形貌、筛查”。排除重复及质量较差的研究,共纳入72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作为无辐射的检测方法,体表形态度量技术安全性较放射检查高。但由于此类方法属于通过间接方式推断脊柱弯曲程度,其准确性仍有争议,目前仍无法取代放射检查在脊柱弯曲异常疾病诊治中的特殊地位。(2)目前体表形态度量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以前屈试验、躯干旋转角测量为主的体格检查,长期应用于脊柱侧凸的筛查,为提高检查准确性需多种检查联合使用,检测效率较低;第二类是躯干美学临床评价、后躯干对称指数等为代表的二维图像测量方法,常用于对脊柱弯曲异常患者的定期监测;第三类是以莫尔图像、结构光、Formetric系统为代表的三维成像检测,近年来在突破了技术瓶颈后摆脱了其低效、苛刻的测量条件,测量精度高于二维图像测量,广泛应用于脊柱弯曲异常的临床工作中。(3)近年来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开发的更高效的脊柱畸形筛查方法也时有报道,在改进现有的体表形态度量时,在满足采用直接方式测量、使用清晰准确的解剖标志、简化测量方案、明确指标正常阈值的情况下优化现有的体表形态度量或创建新型测量指标,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体表形态度量的精度及有效性,便于扩大其使用范围。
    • 宋玉鑫; 张同同; 牛建雄; 王增平; 文杰; 张群立; 薛文; 刘林
    • 摘要: 背景:脊柱畸形导致正常的椎弓根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置入椎弓根螺钉的难度增加.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辅助与骨科机器人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置钉准确率和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方法:40例脊柱畸形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可分为:观察组18例,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即在开放手术过程中运用机器人进行椎弓根螺钉路径规划,机械臂到达指定位置,置入导针、螺钉;对照组22例,采用3D模型辅助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依据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评价置钉准确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比较两组之间的置钉准确率及单枚螺钉置入时间.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甘肃省人民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结果 与结论:①两组之间置钉准确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类螺钉准确率,观察组85.9%(256/298)高于对照组79.9%(283/354)(P0.05);②单枚螺钉置入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01±0.61),(3.74±0.44)min/枚,P>0.05];③结果 说明,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畸形矫形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显著提高了A类螺钉置入的准确率,准确度高、有效、可行.
    • 宋玉鑫; 张同同; 牛建雄; 王增平; 文杰; 张群立; 薛文; 刘林
    • 摘要: 背景:脊柱畸形导致正常的椎弓根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置入椎弓根螺钉的难度增加。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辅助与骨科机器人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置钉准确率和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方法:40例脊柱畸形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可分为:观察组18例,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即在开放手术过程中运用机器人进行椎弓根螺钉路径规划,机械臂到达指定位置,置入导针、螺钉;对照组22例,采用3D模型辅助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依据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评价置钉准确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比较两组之间的置钉准确率及单枚螺钉置入时间。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甘肃省人民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结果与结论:①两组之间置钉准确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类螺钉准确率,观察组85.9%(256/298)高于对照组79.9%(283/354)(P0.05);②单枚螺钉置入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01±0.61),(3.74±0.44)min/枚,P>0.05];③结果说明,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畸形矫形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显著提高了A类螺钉置入的准确率,准确度高、有效、可行。
    • 张凯; 李扬政; 张运山; 张晴雁; 颜可怡; 刘胜锋; 彭梦思; 余晓琦; 杨宽女; 胡金娜
    • 摘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的脊柱三维形态畸形,特征为脊柱侧移和轴向旋转,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1,2]。AIS全球患病率为0.47%~5.20%,是中国最常见的脊柱侧弯类型,其发病率高达90%[3,4],且好发于女性。其最大特点为不伴随可识别的解剖异常或其他疾病[5],这无疑增加了对该疾病病因探索的难度。
    • 张惠萍; 曹丽君; 黄晓琼; 李琦
    •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脊柱为主要侵犯对象,可不同程度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脊柱畸形强直,并形成固定僵硬的脊柱畸形[1].强直性脊柱炎病理特点是椎体骨性强直、骨质疏松,周围韧带、纤维环及椎间盘的钙化,这些表现常常导致脊柱的脆性增加[2],当有明显硬膜外血肿造成脊髓受压症状,尤其是急性进行性加重者应尽快手术.我科于2020年11月4日收治1例强直性脊柱炎并C_(6)~T_(7)硬膜外血肿患者,入院当日行“后路C_(6)~T_(7)硬膜外血肿清除+椎板成形术”,术后经一系列治疗护理,住院39d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叶美燕(图/文)
    • 摘要: 2021年7月初,萧山中医院两大慈善项目“重塑人生脊梁”和“杏林天使基金”走进湖北省利川市开展公益帮扶活动,筛查出18位需要手术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我作为萧山利川两地的联络员,承担起了连接利川和萧山重要“纽带”的任务。“帮助他们,使命必达”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 叶美燕
    • 摘要: 去年夏天,萧山市中医院在利川市民族中医院举行了脊柱畸形筛查活动,我遇到了一个孩子小邓(化名),他不仅患有脊柱畸形,还曾做过狭颅症手术。小邓家在利川南坪某个小村庄,门前就是一大片农田,水塘里一群鸭子在嬉戏,屋后是个小山坡,种着一些农作物,农田间的小路上走着牵牛羊的老农,偶尔还有过路打闹的孩子。他家的房子残破不堪,已经不能住人,一家人只好借住在叔叔家。
    • 摘要: 脊柱侧弯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脊柱-胸廓畸形疾病。脊柱弯曲和胸廓畸形不仅影响患者外观,更重要的是阻碍肺脏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损害。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生存期缩短。一、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脊柱-胸廓畸形疾病,由于椎体结构异常或神经肌肉发育异常而导致的脊柱畸形。侧弯可以产生背部隆起畸形.
    • 潘锋(文/图)
    • 摘要: 脊柱畸形是严重影响身体外观和造成全身多系统功能损害的身心疾病,是脊柱外科领域一类极为复杂的临床诊疗难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在我国边远地区尤其是高海拔地区,脊柱畸形更易发、多发,众多患者亟待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老年脊柱畸形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海涌教授团队针对严重脊柱畸形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脊柱畸形手术并发症多、复杂脊柱畸形缺少个体化诊疗规范以及高海拔地区发病情况及特点不明等问题,历经15年开展“脊柱畸形诊疗创新技术的建立和推广应用”研究,在脊柱畸形诊治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该研究获2021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 张明昱; 程维
    • 摘要: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率约为5.4%[1-2],当患者出现腰背部或腿部疼痛较重或出现神经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是唯一选择。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治疗腰椎滑脱症[3]的常规手术方法,其目的是纠正脊柱畸形,缓解临床症状。但该手术入路对椎旁组织损伤较大,可导致长期慢性腰痛[4-5]。斜侧腰椎体间融合(OLIF)是近年来由法国学者Silvestre[6]提出的新型手术入路,该手术入路通过腹膜后间隙进行操作,从而减少了对肌肉的损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并可置入较大的融合器,撑开椎间隙达到间接减压的目的。但单纯的O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时往往不能有效矫正腰椎滑脱。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在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纠正腰椎滑脱后,使用OLIF切除椎间盘实现椎管间接减压。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们采用后路微创经皮钉联合OLIF治疗1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并与同期采用PLIF治疗的16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