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脊柱弯曲

脊柱弯曲

脊柱弯曲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6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5832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中国学校体育、脊柱外科杂志、实用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等;脊柱弯曲的相关文献由584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泽章、邱勇、姜建元等。

脊柱弯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1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832 占比:99.41%

总计:36044篇

脊柱弯曲—发文趋势图

脊柱弯曲

-研究学者

  • 朱泽章
  • 邱勇
  • 姜建元
  • 海涌
  • 王斌
  • 孙旭
  • 张永刚
  • 钱邦平
  • 孟祥龙
  • 张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脊柱侧弯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脊柱-胸廓畸形疾病。脊柱弯曲和胸廓畸形不仅影响患者外观,更重要的是阻碍肺脏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损害。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生存期缩短。一、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脊柱-胸廓畸形疾病,由于椎体结构异常或神经肌肉发育异常而导致的脊柱畸形。侧弯可以产生背部隆起畸形.
    • 杨强
    • 摘要: 一、脊柱侧弯的定义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国际上定义应用Cobb's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于10°称为脊柱侧凸。简单地讲,正常人的脊柱用肉眼来看,或者是用手摸时,是一条呈现直线的状况。如果是脊柱侧弯,那么就是指脊柱发生了弯曲的现象。
    • 宋桂春
    • 摘要: 目的探究学龄期儿童脊柱弯曲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龙口市中医医院接收的198例学龄期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学龄期儿童脊柱弯曲例数,比较儿童一般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198例学龄期儿童中,学龄期儿童脊柱弯曲检出18例,检出率为9.10%。脊柱弯曲检出组与脊柱弯曲未检出组儿童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弯曲检出组坐姿异常、书写姿势异常、书包重量、营养不良的脊柱弯曲检出儿童占比高于脊柱弯曲未检出组,锻炼时间短于脊柱弯曲未检出组,床垫舒适度良好占比低于脊柱弯曲未检出组(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坐姿异常、书写姿势异常、书包重量重、营养状况不良是学领期儿童是否发生脊柱弯曲的危险因素,每天锻炼时间长、床垫舒适度良好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脊柱弯曲检出率较高,坐姿异常、书写姿势异常、书包重量重、营养状况不良是脊柱弯曲儿童是否发生脊柱弯曲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每天锻炼时间长、床垫舒适度良好是保护因素,临床可根据脊柱弯曲影响因素对干预策略进行调整,改善儿童预后。
    • 朱卫国
    • 摘要: 一、脊柱侧弯当家长发现孩子双肩不等高、坐姿不正、走路时身体倾斜或弯腰时两侧肩背部不平,就应该怀疑你的孩子可能患有脊柱侧弯了。临床中,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当X线片上脊柱弯曲角度(Cobb角)大于10度,即可确诊为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是三维的脊柱畸形,不仅包括冠状位的侧弯,还有矢状位的生理弧度异常和轴位的椎体旋转。轻度的脊柱侧弯患儿往往没有身体不适且没有明显的外观异常,常被家长忽视。当脊柱侧弯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外观、脊柱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心肺功能异常和神经损害。因此,脊柱侧弯的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
    • 卢跃伦; 骆国钢; 谢海风; 戴子一
    • 摘要: 背景临床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越来越普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但是,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少,疗效一般,缺少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施罗斯疗法联合正骨推拿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施行正骨推拿,1次/周,治疗6个月;治疗组在正骨推拿的基础上联合施罗斯疗法,90 min/次,3次/周,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脊柱旋转角度(ATR)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obb角均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ATR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TR均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显效率为30.0%(6/20),有效率为95.0%(19/20);治疗组显效率为85.0%(17/20),有效率为95.0%(19/20)。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与单纯实施正骨推拿相比,施罗斯疗法联合正骨推拿能更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和ATR,推荐在临床上联合应用。
    • 冯其金; 陈文辉; 赵玲娟; 孙士祥
    • 摘要: 脊柱侧弯为人体脊柱序列异常,属于脊柱畸形的一种。脊柱侧弯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源性,以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所占比例最高,约85%。AIS依据患者年龄可进一步分为3型,0~2岁为婴幼儿型,2~10岁为少年型,>10岁为青少年型,以青少年型最常见[1]。患者在脊柱侧弯程度较轻时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不明显,但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可导致严重的畸形表现,当胸廓畸形时还会导致心肺功能异常,同时外观畸形引发的患者心理异常也很突出[2]。目前AIS的诊断主要依据Cobb角,Cobb角在评估预后、拟定医疗计划及病情分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Cobb角≥10°时即可诊断。AIS有着十分复杂的病理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基因遗传因素、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生物化学因素、生长发育影响、生物力学因素、性别差异等。Jennings等[3]发现LBX1基因是一种高度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中的同源盒基因,部分功能缺失可引起躯体感觉功能障碍,参与脊柱侧弯的发生。Lion等[4]研究青少年AIS和前庭中枢异常的关系,发现AIS的发展可能与小脑和脑干水平前庭功能异常有关。本文回顾近年文献,总结中西医治疗青少年AIS的进展。
    • 冯其金; 陈文辉; 赵玲娟; 孙士祥
    • 摘要: cqvip:脊柱侧弯为人体脊柱序列异常,属于脊柱畸形的一种。脊柱侧弯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源性,以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所占比例最高,约85%。AIS依据患者年龄可进一步分为3型,0~2岁为婴幼儿型,2~10岁为少年型,>10岁为青少年型,以青少年型最常见[1]。患者在脊柱侧弯程度较轻时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不明显,但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可导致严重的畸形表现,当胸廓畸形时还会导致心肺功能异常,同时外观畸形引发的患者心理异常也很突出[2]。目前AIS的诊断主要依据Cobb角,Cobb角在评估预后、拟定医疗计划及病情分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Cobb角≥10°时即可诊断。AIS有着十分复杂的病理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基因遗传因素、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生物化学因素、生长发育影响、生物力学因素、性别差异等。Jennings等[3]发现LBX1基因是一种高度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中的同源盒基因,部分功能缺失可引起躯体感觉功能障碍,参与脊柱侧弯的发生。Lion等[4]研究青少年AIS和前庭中枢异常的关系,发现AIS的发展可能与小脑和脑干水平前庭功能异常有关。本文回顾近年文献,总结中西医治疗青少年AIS的进展。
    • 程思源; 刘磊; 方爱娟
    • 摘要: 目的:研究胸段脊柱侧弯类型对先天性心脏异常的影响.方法:依据脊柱侧弯类型,于我院治疗的588例脊柱侧弯患者被分为特发性脊柱侧弯(IS)组(413例)和先天性脊柱侧弯(CS)组(175例).观察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UCG)基线指标及UCG异常情况.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冠状面Cobb角、主弯方向等一般临床资料,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等UCG基线指标、心脏瓣膜病变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IS组比较,CS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显著升高(1.2%比6.3%,P=0.001).结论:胸段脊柱侧弯类型对大多数先天性心脏异常患者的心功能及瓣膜病变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但先天性脊柱侧弯者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显著升高.
    • 王宇; 孙文志; 孙祥耀; 胡海量; 王鹏; 孔超; 张思韬; 鲁世保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整体形态与平衡评分(modified global alignment and proportion,M-GAP)预测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长节段矫形固定术后机械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长节段(≥4个节段)固定融合手术、随访时间 ≥3年的150例AS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101例;年龄61~84岁,平均(68.1±6.2)岁.在术后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所有患者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躯干整体倾斜角(global tilt,GT)及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根据PI值计算出理想矢状面参数.M-GAP评分包括相对骨盆倾斜(relative pelvic version,RPV)=实际测量SS-理想SS,相对腰椎前凸(relative lumbar lordosis,RLL)=实际测量LL-理想LL,腰椎前凸分布指数(lordosis distribution index,LDI)=下腰椎前凸(lower lumbar lordosis,LLL)/LL,相对脊柱骨盆平衡(relative spinopelvic alignment,RSA)=实际测量GT-理想GT.将其分为"协调""中等不协调""严重不协调"三组.机械性并发症如近端交界性后凸/失败(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failure,PJK/PJF)、不融合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螺钉松动、断裂、拔出,断棒).对M-GAP生成预测机械性并发症发生应用标准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值判断M-GAP的预测准确性.M-GAP评分的三种评估结果间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并采用线性趋势检验评估评分结果与力学并发症发生率是否存在线性趋势.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86例(57.3%)发生了机械性并发症,5例(3.3%)因机械性并发症再次行手术治疗.M-GAP评分结果为"协调"者45例(30.0%)、"中等不协调"者69例(46.0%)及"严重不协调"者36例(24.0%),术后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2%(19/45)、59.4%(41/69)和72.2%(26/36).ROC曲线显示M-GAP对机械性并发症的预测有一定准确性(AUC=0.627,P=0.008,95%CI 0.538~0.716).M-GAP评分不同组间术后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6,P=0.023),并存在线性上升趋势(χ2=7.463,P=0.006).结论 M-GAP评分是一种预测ASD长节段矫形固定术后机械性并发症的新方法.根据M-GAP评分制订个性化的术前计划可以降低术后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