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肿大
肝脏肿大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儿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551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祝您健康、浙江预防医学、山东医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河南省第二十六次儿科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会议暨江西省第十七次放射学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等;肝脏肿大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庄太凤、江佩芳、王雪清等。
肝脏肿大
-研究学者
- 庄太凤
- 江佩芳
- 王雪清
- 茅君卿
- 薛济洲
- 阮小明
- 魏珉
- 丛华
- 严敏
- 于德江
- 于春英
- 付丹
- 任万华
- 何坚
- 何宏轩
- 余明象
- 侯春梅
- 俞小康
- 倪蓓文
- 全学模
- 全岭
- 关琳
- 冯培华
- 冼苏
- 刘伟
- 刘俊平
- 刘华坤
- 刘坤玲
- 刘学祥
- 刘建明
- 刘振环
- 刘晓英
- 刘永燕
- 刘爱民
- 刘玉瑛
- 刘琮
- 刘秀琼
- 刘艳灵
- 刘达金
- 初羿
- 吴佳丽
- 吴立群
- 吴贺文
- 周德凯
- 周蓉
- 唐毅
- 夏来顺
- 姚少吾
- 姚德胜
- 姜礼燔
-
-
林谋运
-
-
摘要: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侵害鸭免疫系统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特征症状多呈角弓反张姿势,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明显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对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综合防控进行阐述,希望给同行和养鸭农户提供帮助。
-
-
杨书婷;
王春林;
方燕兰;
孔元梅;
王卡娜;
许照洁
-
-
摘要:
糖原累积症Ⅲ型是由AGL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代谢病,不同种族的AGL基因变异具有异质性,临床表现不一。本文回顾分析2020年12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AGL基因突变致糖原累积症Ⅲ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建议针对不明原因的肝脏肿大、肝酶高、脂代谢异常的患儿,需警惕糖原累积症的可能,并尽早对疑似患儿进行基因检测,达到早诊断、精准治疗。
-
-
张鑫赫;
关琳;
李雪丹;
林旭勇;
田昊宇;
李异玲
-
-
摘要:
淀粉样变性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器官,造成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发病率较低,且预后极差,临床上常常误诊。现报道1例63岁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及进行性肝脏肿大,通过实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胃肠镜活检、骨穿等手段,最终确诊为淀粉样变性。希望通过该报道,提高肝病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降低误诊或漏诊的概率。
-
-
米雪;
都修波;
常琳琳;
谭泽圆;
马丙祥;
郑宏
-
-
摘要:
糖原累积症IXa型(GSD IXa)是由PHKA2基因杂合突变引起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该文报道1例GSD IXa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该例患儿男,9月龄,因"运动发育落后、发现肝酶升高3个月"就诊,临床表现为翻身不灵活,不能独坐,ALT 84.0 U/L,AST 120.2 U/L,AST同工酶33.6 U/L,总蛋白57.9 g/L,白蛋白42.1 g/L,球蛋白15.8 g/L,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超)示肝脏增大.基因检测显示患儿PHKA2基因c.3143C>T(p.T1048M)半合子突变,突变来自于杂合子母亲,为错义突变.结合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测序结果,确诊为GSD IXa型.遂予患儿口服生玉米淀粉每日4次、餐间服用,予口服葡醛内酯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5个月后随访,患儿肝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复查ALT 40.0 U/L,未复查肝脏彩超,运动发育基本与同龄正常儿童相同.
-
-
曾敬清;
蒋丽蓉;
王剑;
邓朝晖
-
-
摘要:
目的 探讨甘露糖磷酸异构酶(MPI)基因突变所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DG)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例因肝肿大而被发现的MPI基因缺陷所致CDG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患儿及其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患儿,女,1岁左右发现肝脏进行性肿大,伴慢性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体格检查发现肝脏肋下4 cm、脾脏肋下1 cm;腹部MRI提示肝大伴弥漫性密度改变.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发现患儿MPI基因(NM_002435.2)第4号外显子存在2个杂合错义变异c.391 G>A,p.Asp 131 Asn和c.455 G>A,p.Arg 152 Gin,均为人群中极低频率的变异;家系分析显示父亲携带c.391 G>A,p.Asp 131 Asn错义变异,母亲携带c.455 G>A,p.Arg 152 Gin错义变异,确诊为CDG-Ib型.结论 CDG是一组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的糖蛋白合成缺陷的代谢性疾病,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
-
张心怡1
-
-
摘要:
肝脓肿是由细菌或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一种肝脏化脓性病变,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目前临床上以细菌性肝脓肿多见,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厌氧链球菌等,主要感染途径有胆道、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系统等。肝脓肿患者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右上腹痛,严重者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体格检查可见肝脏肿大、肝区压痛及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C反应蛋白阳性。
-
-
孔艳青;
魏欣
-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病理特点及其临床特征分析.方法 对1例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尸体解剖病理诊断.结果 尸体解剖病理提示婴儿肝脏肿大、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广泛弥漫性透亮、空泡样、脂肪变性;心脏横位;间质性肺炎、肺出血水肿及肺气肿、肺门淋巴结炎.临床对应表现为肝脏功能异常,脂肪便,肾脏异常表现为血尿;心脏肌酸激酶升高等临床表现.结论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临床病变缺乏特异性,病理检查诊断能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判断病变严重程度.
-
-
张玉红;
杜改梅;
陈晓建
-
-
摘要:
为查明在某养鸡场的散养鸡群中,出现小部分产蛋鸡不产蛋、消瘦、肝脏肿大的原因,利用染病鸡的病料进行细菌抹片镜检、分离、培养,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管鉴定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利用PCR法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表明,在35种药物中,所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克拉霉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克林霉素敏感.
-
-
-
-
张智慧
- 《河南省第二十六次儿科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患儿郭某,男,3月,主诉:皮肤黏膜黄染3月,曾予外院保肝、退黄、蓝光治疗,效果不明显生后无喂养困难,无腹泻、呕吐、体重不增等,大便呈黄色,小便正常。此病患者的肝、脾等组织中神经鞘磷脂酶活力降低至50%以下。患儿全身网状内皮系统中可查见富含脂类的直径为20-90μm的大型泡沫细胞,以脾、骨髓、肝、肺和淋巴结等部位为主,这种泡沫细胞又称为尼曼-匹克细胞。rn 尼曼匹克氏病(Nieraaoh-Pickdisease简称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sphingomyelinlipidosis),属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亦有在新生儿期发病的尼曼匹克氏病的特点是全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的泡沫细胞。发病机制:本病为神经鞘磷脂酶(sphingomyelinase)缺乏致神经鞘磷脂代谢障碍。导致后者蓄积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出现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尼曼匹克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肝酶异常、肝脾肿大时应考虑。rn 该病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附脂饮食,加强营养。1、抗氧化剂:维生索C、E或丁羟基二苯乙烯,可阻止神经鞘磷脂M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和聚和作用,减少脂揭索和自由基形成。2、脾切除:适于非神经型、有脾功能亢进者。3、胚胎肝移植:已有成功的报道。
-
-
-
刘爱民;
刘达金
- 《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
| 2004年
-
摘要:
目的:统计后藏地区458人次体检结果,观察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在后藏地区的流行情况及肝脏肿大、右心肥大在藏汉之间分配比例及原因.方法:将1999年1月30日至2001年12月30日在我院门诊部体检的后藏地区458人次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后藏地区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为21.9﹪,右心室壁肥厚者为25﹪.肝脏肿大者为40.6﹪.其中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藏族和汉族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右心室壁肥厚发生率汉族明显高于藏族,P<0.05,而肝脏重大藏族明显高于汉族,,P<0.05.结论:后藏地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高流行区,汉族右心室壁肥厚发生率高于藏组,P<0.05,藏族肝脏重大的发生率高于汉族,,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