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8768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浙江预防医学、中国美容医学、黑龙江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4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等;消化道传染病的相关文献由213位作者贡献,包括宗旨、张秀英、王丽等。
消化道传染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8768篇
占比:99.83%
总计:78900篇
消化道传染病
-研究学者
- 宗旨
- 张秀英
- 王丽
- 王雪清
- 赵景平
- 郭蕾
- 万慎曜
- 严伟云
- 乔全
- 乔志
- 于小林
- 于春艳
- 于晓宏
- 于淑敏
- 于翠美
- 于阳
- 何孔旺
- 何金林
- 余德元
- 余玲
- 余道川
- 佟恒敏
- 俞晓晔
- 傅鸿坤
- 党永进
- 刘会香
- 刘春华
- 刘芳萍
- 刘莲君
- 卫浩
- 叶建国
- 叶炳辉
- 叶魏
- 向梅荣
- 吴昊
- 吴蓓
- 周文艳
- 周旭
- 周楠华
- 周璇
- 周艺帆
- 呼太飞
- 夏家骠
- 孙依欣
- 孙吉和
- 孙川川
- 孙秀芹
- 孙诚
- 孟成艳
- 宋克清
-
-
莫毅;
陈骏籍;
莫兆军
-
-
摘要: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由志贺菌属引起的多发性消化道传染病。全球每年志贺菌导致的发病人数估计为1.65亿,约16万病例死亡[1]。尽管近30年来细菌性痢疾病死率显著下降,但是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在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仍对儿童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儿童频繁发生感染性腹泻容易导致发育迟缓和营养不良,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增加了肺炎和麻疹等其他传染病等感染死亡的可能性[2]。抗生素的滥用以及人口国际流动使得耐药/多耐药菌群在全球传播,开发有效的痢疾疫苗成为公共卫生重点。痢疾疫苗的研究虽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至今仍未有大规模上市使用的痢疾疫苗。本文对痢疾的流行特征、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结果等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为下一阶段痢疾疫苗的开发和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
-
张宇
-
-
摘要: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秋季的凉意拂去炎炎夏日的狂躁,正是登高望远、畅享美食美景之时。九月更是开学季,小伙伴们在度过愉快的暑期之后,肯定倍加想念老师和同学。同时,进入九月以后,更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再加上天气逐渐转凉,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自然也就增多了。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又有哪些谣言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呢?
-
-
李佳莲
-
-
摘要:
1猪常见的疾病1.1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一种发生在猪体内的消化道传染病,该病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所导致。流行性腹泻仅发生在猪身上,不存在传人现象。患病猪的临床特征为:精神沉郁、厌食、呕吐、腹泻、脱水、体重减轻等,该病死亡率较高且传播性强,常造成猪群大规模感染的出现。猪流行性腹泻在各个年龄段的猪群都易感,幼仔多为母体的垂直传播。
-
-
-
-
摘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证实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的非结构蛋白nsp2拮抗宿主的天然免疫应答,为防控猪流行性腹泻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8日以"Innate Immune Evasio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through Degradation of F-box WD repeat domain-containing 7 protein via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为题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
-
-
-
摘要: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是2014年首先在美国发现的一种猪冠状病毒,其感染幼龄仔猪后导致仔猪腹泻、呕吐、脱水和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威胁。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和猪免疫抑制病创新团队共同研究发现猪氨基肽酶N(pAPN)通过内吞途径促进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入侵细胞并完成复制周期,阐明了猪氨基肽酶N促进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入侵细胞及复制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
-
宗旨
-
-
摘要:
目的:探讨高校传染病防控的问题及优化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校2019年09月至2020年01月期间传染病发生案例,分析传染病发生类型、发生例数、发病原因等,指出高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高校传染病防控的方案。结果:高校传染病以传播类型分,主要包括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发生例数50例,其中包括11例细菌性痢疾、14例感染性腹泻、25例水痘。呼吸道传染病发生例数200例,其中包括188例流行性感冒、2例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10例。引发高校传染病的主要有:学生卫生习惯差、不合理饮食习惯、学生对传染病及危害缺乏认识。结论:高校传染病发生例数较高,这体现出高校传染病防控还存在较多不足,在高校传染病防控措施上应从校内宣传、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等措施中加以改进优化。
-
-
宗旨
-
-
摘要:
目的:探讨高校传染病防控的问题及优化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校2019年09月至2020年01月期间传染病发生案例,分析传染病发生类型、发生例数、发病原因等,指出高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高校传染病防控的方案.结果:高校传染病以传播类型分,主要包括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发生例数50例,其中包括11例细菌性痢疾、14例感染性腹泻、25例水痘.呼吸道传染病发生例数200例,其中包括188例流行性感冒、2例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10例.引发高校传染病的主要有:学生卫生习惯差、不合理饮食习惯、学生对传染病及危害缺乏认识.结论:高校传染病发生例数较高,这体现出高校传染病防控还存在较多不足,在高校传染病防控措施上应从校内宣传、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等措施中加以改进优化.
-
-
杨雪姣
-
-
摘要:
目的:探究消化道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护理情况,刍议临床对消化道传染病的有效护理和隔离措施.方法:对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护理与隔离措施进行分析,刍议有效的护理、消毒、隔离措施.结果: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防止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结论:针对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护理措施,要注意周围环境与患者排泄物的及时消毒处理,控制患者饮食禁食少食生冷食物,对同一病原茵感染的患者可以采取统一隔离.
-
-
-
于小林
-
-
摘要: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其发病后表现为严重的腹泻和脱水症状,不仅严重影响到猪的生长发育,还能够导致猪的死亡,对养猪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进行详细的剖析,并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为养猪场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控提供参考.
-
-
阮素云;
许慧慧;
郭常义
- 《第四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4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Medicine)》
| 2006年
-
摘要:
介水性隐孢子虫病是由于饮用了含隐孢子虫卵囊的水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传染病.隐孢子虫为一类寄生在哺乳类、鸟类和人类体内的肠道原虫,感染此病的动物和人粪便中有大量隐孢子虫卵囊.卵囊体积小(直径4~6 μm),人感染130个左右的卵囊即可致病.能抵抗饮用水常用消毒剂,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数月.因此,如水源附近,或水源上游地表中存在高浓度的卵囊,而水厂处理工艺不良或处理失误时,就极易发生隐孢子虫病的介水性爆发流行.当前,随着城市规模发展演进到城市群带来人口的高度聚集和城乡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城乡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加,使得部分人、畜、禽粪尿污染环境和水,故对隐孢子虫病介水传播的危险性必须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