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谣言

谣言

谣言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270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72篇;相关期刊1159种,包括新闻世界、东南传播、今传媒(学术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博士生交叉学科创新论坛、第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等;谣言的相关文献由2893位作者贡献,包括肖云鹏、李暾、张勇东等。

谣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31 占比:89.8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272 占比:10.05%

总计:2706篇

谣言—发文趋势图

谣言

-研究学者

  • 肖云鹏
  • 李暾
  • 张勇东
  • 张宇
  • 李茜
  • 毛震东
  • 佚名
  • 宋玉蓉
  • 吕继光
  • 杨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段培华
    • 摘要: 公元926年1月,刚刚建立三年的后唐王朝走向巅峰,成为五代时领土最大的中原王朝。然而,就在这时,一则后唐远征军统帅郭崇韬割据自立、皇帝李存勖驾崩的谣言,在中原大地流传开来,这则谣言打开了后来一系列谣言的潘多拉魔盒,短短三四个月就引发了四次动乱,彻底断送了李存勖的后唐王朝。
    • 张宇
    • 摘要: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这是南宋诗人张栻在《立春偶成》中描绘的初春场景。一夜春风来,万物仿佛从沉睡中睁开了蒙眬的眼睛,着实令人着迷。春天的美景多,谣言也真不少,尤其是事关公众健康的谣言更多。
    • 唐灵芳
    • 摘要: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但是如何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尚且缺乏明确的方法和工具.以新冠疫情谣言分析为例,介绍一种批判性思维培养工具,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 张宇
    • 摘要: 提起谣言,许多人会联想到那些捕风捉影的内容,比如每逢本命年,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身穿红内衣、脚着红绒袜,否则一整年诸事都会不顺。其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更易蛊惑人心,危害性也更大。这类谣言大多是抓住了公众对新科技或者身边事物的浓厚兴趣,通过歪曲事实、恶意编造和嫁接等方式,以达到混淆视听、快速传播的目的。以下就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 摘要: 我们常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谣言,尽管辟谣紧随其后且很卖力,但效果看起来并不理想。这让我想起学生时代的一些往事。从小学到高中,班上总会针对某个女生出现一些传言,无外乎和懵懂的情感有关。许多年后,这些谣言成为看客们回忆青春的谈资,而自始至终,故事的真假、始作俑者是谁、漩涡中的主角是否受伤,都无人在意。
    • 景坤; 杨亮
    • 摘要: 历史上的谣言问题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课题,颇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清末时期,谣言盛行,内容也纷繁复杂,根据《申报》所载,这些谣言主要涉及政治、社会民众生活,还有文化思想等。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以出示告示、增派兵力、实际调查核实、各部门相互督促合作、派遣侦探等措施应对谣言。清末政府的谣言应对,在今天看来仍不乏借鉴意义。
    • 厍文妍
    • 摘要: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兰州暴发以来,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拥有更多元、更便捷的渠道获取各类疫情资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助力,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然而,在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媒介化社会中,人类对媒介技术的掌握未必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相匹配,与德尔塔变异毒株伴随而来的“信息疫情”同样使人惶恐。如何让公民提高辨识能力,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不会被轻易“带节奏”,杜绝信谣、传谣,就必须重视并加快公民媒介素养的提升,通过政府、媒体、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形成媒介素养教育合力,帮助公民在信息的接收端构筑起防火墙,减少“信息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 郭士荧
    • 摘要: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是谣言滋生的重灾区,也是检验社会辟谣机制和媒体应对能力的试金石。本文以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各类谣言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造谣内容、表现手段、传播方式等方面呈现的特点,研究社会辟谣机制的变化,包括官方信息公开力度持续加大、更多的民间力量加入辟谣队列、网络专业辟谣平台的系统性优势为大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求证途径。通过以上分析研究,试图寻找可供媒体提高辟谣水平和信息发布能力的新思路。
    • 洪珊珊; 林曦
    • 摘要: 舆论场域信息失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命题,对散布谣言的行为进行治安查处是公权力介入治理的重要方式。《治安管理处罚法》以简单描述的方式规定了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而其具体内涵和本质属性皆属法律空白。治安处罚中的谣言认定应满足事实层面的言论虚假性以及价值层面的可责性。言论虚假性的评价对象应限定为陈述性言论,事实符合论与科学认识论可成为虚假性审查的重要工具;价值可责性既包括处罚必要性的参考要件,也包括处罚幅度的参考要件。在谣言案件查处中,公安机关应兼顾正义与效益、平衡自由与秩序、实现风险控制与人权保障,根据案件查处的不同阶段,分次序、有重点地完成审查工作,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备的谣言案件查处的科学流程。
    • 陈蕾; 邹仪
    • 摘要: 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博作为中国的重要社交平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进行信息交互的主要阵地,在享受它带来便利的同时,谣言亦在其中滋生蔓延,给社会稳定、国家安全都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如何快速识别微博平台中的谣言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介绍并比较了现有的人工识别和自动识别2大类谣言识别方法,分析了基于用户特征、内容特征和传播特征的机器学习识别方法的异同及研究,并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谣言识别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各种谣言识别方法进行小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