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绝望

绝望

绝望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3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865种,包括青年博览、做人与处世、中国新闻周刊等; 绝望的相关文献由1413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唐宝民、肖如等。

绝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3 占比:99.73%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0.27%

总计:1497篇

绝望—发文趋势图

绝望

-研究学者

  • 佚名
  • 唐宝民
  • 肖如
  • 吴康
  • 孙建勇
  • 张力(编译)
  • 冯泽寰
  • 刘瑜
  • 史力强
  • 吴志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汪希达
    • 摘要: 尼采把基督教的上帝视为病弱者的虚构,认为他体现了一种追求虚无的意志,这样的上帝必然导致否定生命,认为生命即没有价值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迷失和绝望两种虚无主义。尼采用超人取代上帝的方式来克服迷失的虚无主义,用重建贵族制的方式来克服绝望的虚无主义,然而,这两种克服虚无主义的方式都留下了各自的问题。他克服虚无主义的方式反而进一步把我们暴露在虚无主义困境中。
    • 郝家玉
    • 摘要: 《野草》是鲁迅先生最欣赏的著作之一,是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被誉为最具鲁迅个性的作品。《野草》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书中极具象征性的文字让读者可以从多种角度来阅读理解。本文分析了《希望》和《过客》的思想联系,阐述了拒绝“平安”的麻木和安逸;在“东与西”之间寻找前路;即使希望和绝望皆为虚妄,却仍要不辍行走,反抗绝望的主题思想。
    • 王中杰; 刘翠静; 张丹; 王学振; 彭英
    • 摘要: 为了探讨反刍思维、绝望、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自杀风险的关系,采用反刍思维量表、贝克绝望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对63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自杀风险、反刍思维、绝望两两正相关,且均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负相关;绝望在反刍思维与自杀风险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反刍思维与绝望的关系(即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受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缓冲反刍思维对绝望的影响,从而降低自杀风险。
    • 郁敏
    • 摘要: 本文主人公杜洛兹是一名成功的作家,在享受名利光环的同时,他也不堪忍受狂热崇拜者对其日常生活的骚扰。于是他前往加州的海滨胜地大瑟尔,希望能够逃离城市喧嚣与酗酒恶习,进行自我救赎。可他脆弱的神经和优柔的个性又让他无法忍受森林中单调无聊的生活,从而不得不游走在森林与城市、希望与绝望之间。《大瑟尔》一书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希望与绝望交织的自我救赎过程,既展示了凯鲁亚克对于自己渴望得到救赎的良好意愿和为之不懈的辛勤努力与自我挣扎,又反映了后垮掉时代残酷的社会现实给他的肉体和精神带来的双重打击。
    • 彭绪洛
    • 摘要: 上期回顾:彭小飞他们的水没有了,当他们正绝望时,远处有车开来。彭小飞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朝着两辆越野车的方向跑去,一边跑,一边挥手示意。彭小飞跑着跑着忽然身子一歪,“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小飞!”赵杨吓了一跳,赶紧冲了过去。此时,那两辆越野车也停了下来,几个人陆续从车上走了下来。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身材魁梧、五官硬朗。
    • 摘要: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就算你不快乐也不要皱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会爱上你的笑容。——印度诗人泰戈尔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 王金红
    • 摘要: 看见的力量,有一种绝望,是不如别人家孩子的绝望。不如别人的嫉妒、痛苦、无助,犹如一层层冰雹,把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冰封成一座废墟。哪怕内心曾经充满呐喊和愤怒,最后也归于无尽的落寞。这种绝望,身边的人也觉得不行,更是自己认为自己不行,不再愿意充满希望的努力,不再做更多的挣扎,不再做探索和尝试,而这,便中断了行动的可能,中断了改变的可能。
    •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 摘要: “我们回家吧。”妈妈温柔地在她耳畔说。爱莎盯着妈妈的眼睛,努力赶走疲倦,挣开了她的手。“我要先和外婆谈谈。”妈妈看上去很绝望。爱莎明白什么是“绝望”,它是生词罐里的一个词语。“亲爱的……我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妈妈小声说。但爱莎已经跑过服务台,去了隔壁的房间。外婆在房间的正中央等着她。
    • 缑悦
    • 摘要: 作为觉醒的知识分子魏连殳,在现实中自身的身份遭到认同危机和模糊化的同时,精神、心理、身体也从渺茫的希望中走向了惨痛绝望,进而向着自身和社会展开了双重的复仇。魏连殳的孤独和悲剧并不是个人的,而是“五四”知识分子群体性的写照,更是鲁迅的自我隐喻。
    • 王宇晴
    • 摘要: 《孤独者》中关于"孩子"的叙述既体现了魏连殳作为知识分子的反叛,也揭示了他堕落的原因之一.同时,"孩子"作为一个媒介将鲁迅的旧我与新我展现在读者眼前,体现了他矛盾、孤独乃至虚无的生命状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