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虚无

虚无

虚无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欧洲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3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800种,包括文学教育、现代语文(学术综合)、青年文学家等; 虚无的相关文献由1463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小燕、周甲辰、俞强等。

虚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03 占比:99.93%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07%

总计:1504篇

虚无—发文趋势图

虚无

-研究学者

  • 彭小燕
  • 周甲辰
  • 俞强
  • 冯晏
  • 寒烟
  • 张作梗
  • 张鼎立
  • 王溢嘉
  • 米卫文
  • 袁盛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黄锦璇
    • 摘要: 《荒原与人》是当代剧作家李龙云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以“知青”为题材,试图通过落马湖知青的境遇来反映人类共同的本质,并借此来传达作者对人生的思索。本文通过萨特存在主义的基本原则,即“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存在先于本质”以及“自由抉择”来探析李龙云话剧《荒原与人》中的存在主义意蕴,即在荒诞世界中发现虚无、承担虚无以及超越虚无
    • 高奇琦; 梁兴洲
    • 摘要: 由西方科技巨头提出的元宇宙概念描绘了一种幻境,即个体通过新的身体在虚拟空间获得再生。这种幻境引导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对元宇宙概念的深入理解需要凝视潜伏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虚无虚无生发于内心和现实世界无从逃逸的现实。一方面,祛魅打破了宗教构筑的神圣幻境,使得人们的内心世界缺乏意义,另一方面,资本—权力塑造的总体性机制使得人们生活在理性构筑的牢笼中。面对虚无所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填充和再幻境构成了克服虚无的两种方式。填充机制通过景观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外在引导转移了人们对虚无感的注意,再幻境则是通过超越性重构引导人们逃逸现实。元宇宙想象正是西方精英寻找意义并克服虚无的全新尝试,其延续了西方在新教伦理驱动下不断开拓新疆域的资本主义精神。因此,在数字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元宇宙并不能带来自由与解放的“真正生活”。从中国哲学的视角看,重拾生活之维可能是面对虚无的新进路。孔子和王阳明等人的思想与经历可以说明,生活的充实同精神的自由和充盈可以并行不悖。这表明,中国文化可以为世界人民克服虚无并寻找真正的自由与幸福提供帮助。
    • 陈夺; 李媛媛
    • 摘要: 福克纳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并不亚于其长篇小说的光芒,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华美。《胜利》与《调换位置》分别收录在1931年小说集《这13篇》和1934年小说集《马丁诺医生及其他短篇》中。两个故事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为主人公,以相同而又迥异的方式与20世纪中叶的存在主义产生了共鸣,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存在主义所关注的“自由选择”、“外部世界的荒诞”以及“虚无”的主题。
    • 邓力嘉
    • 摘要: 以《秃头歌女》《等待戈多》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凭借荒诞的主题精神、非逻辑性的人物语言及错乱性的剧情表达方式,扎根并立足于西方戏剧的现代流变。本文通过对两部经典剧作人物语言、情节设置、题材表达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意在挖掘非逻辑性文本内容下的深刻内涵及剧作家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失落之情,并以此揭示世界大战及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的人生混沌、危机反复、世界虚无之感。
    • 王霞
    • 摘要: 密切关注人类生存现状的科恩兄弟,充分发挥电影作为人类思想文化传播阵地的作用,在新世纪之初勇担救赎人类的历史责任,通过电影《老无所依》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物质繁华背后的虚无主义精神危机,呼唤进入新世纪的人们用信仰与理智战胜虚无主义思潮,重建人类精神家园.
    • 马文友
    • 摘要: 武术美学研究是丰富武术理论、深化武术基础的必要手段,亦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比于西方竞技体育的不同特点与独特价值。中国武术审美呈现出三部曲的态势:其一,受道家文化、佛教思想的熏染,武术审美从外在的动作形象转向内在的气韵和空灵,即从实有转向了虚无;其二,武术审美在虚无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想象能力,构建出“隐”“秀”合一的动作意象;其三,武术审美并不止于零散的动作意象,而是通过主客体情景交融将其整合成既有实境、又有虚境的浑然意境。通过对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裁判员和运动员这对审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分析得出,意境已经成为武术审美的至上追求。
    • 孙海燕
    • 摘要: 李泽厚是一个卓越的、有着极强理论建构能力的思想者,他早年以美学家的身份进入学界,后来相继推出了《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历史本体论》等轰动学林之作,成为当今中国思想界的标志性人物。李泽厚的一生,是直面时代困境、不断进行思想探索的一生,充分展现了一个情系中国并关心人类命运的公共知识分子以人类“理性”向价值“虚无”抗争的精神历程。李泽厚的哲学论述,大多问题重大,说理深刻,提纲挈领,思路清晰,以“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为要义的“人类历史本体论”是他最重要的学术贡献,其中“情本体”学说是他留给后世的一份独特生命答卷。研究、消化、继承和超越李泽厚的哲学思想,是今后哲学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 万水; 周艳
    • 摘要: 路内在《少年巴比伦》中以平淡又戏谑式的语言将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中的人物故事描写得充满荒诞性和虚无感。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戴城的工厂里每天重复着属于自己的命运,在看不见未来的环境下和荒芜的精神世界里,上演着一幕幕青春闹剧,而被打上“失败者”烙印的人们选择逃离,却在清醒之后只剩虚无。路内对青春的叙事和生命的思考投射于文本中,透露出在时代的洪荒中世界的荒诞性本质和人物的悲剧性虚无
    • 黄莉
    • 摘要: 2021年,亚裔女性导演赵婷凭借《无依之地》获得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也是第六位获得该项大奖的华人导演,此消息一出,引发全球关注。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对美国游牧民群体的关注,该作品隐含着深刻的存在主义哲思,本文试图立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三原则,即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荒谬人生痛苦,对《无依之地》中的女性生存展开讨论。
    • 曾雪梅
    • 摘要: 国内学界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一诗的研究几乎得出一致的结论:诗人美化了死神以及死亡相伴的旅程,因为死亡最终引向“永生”;诗人通过该诗表达了对“永生”的信仰。本文基于两个事实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首先,狄金森创作了大量死亡主题诗歌是因为诗人一生都处于死亡的阴影之中,而非出于颂扬死神的目的;其次,狄金森没有皈依基督教,对基督教所宣扬的“永生”一直持怀疑态度。本文立足于狄金森在诗歌创作中采用的反讽的语言策略,对《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的死神形象进行再议,分析了诗人以死神表面的“友善”刻画死神的伪善,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揭示死亡残酷的本质,以及基督教所宣扬的永生的虚无。死神相伴的旅程充满哥特式的氛围,而最终抵达的也非永生,而是永恒的死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