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复仇

复仇

复仇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904种,包括青春岁月、文教资料、拳击与格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等;复仇的相关文献由179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立、佚名、李晓一等。

复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00 占比:99.8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05%

总计:1902篇

复仇—发文趋势图

复仇

-研究学者

  • 王立
  • 佚名
  • 李晓一
  • 牛奶
  • 秦双星
  • 阿莲
  • 马伯庸
  • 马文秋
  • 谢柏梁
  • 丹尼斯·加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吴浩
    • 摘要: 作为文学审美范畴中独特范式,复仇文学渊源有自,近年来国内关于复仇文学研究由专注复仇主题类型分类、故事叙事模式中西比较,转向民族文化内质心态观照。渐随法制社会深入建构,法律体系及其“正义”因子重新被纳入复仇文学研究内容之中。国内复仇文学研究整体特征呈现为:从研究范围看,由整体的复仇文学主题内容转向单个人物及单部作品研究;从国别类型研究来看,研究方向从侧重于中国古代复仇文学故事类型研究转向中外复仇文学的叙事模式、复仇方式、复仇动机比较;从研究视角来看,从专注复仇文学文化内涵转向社会现实的法制观照;从研究对象的时间维度来看,由概论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复仇”主题转向以个别朝代复仇文学背后的社会内因为重点。
    • 卢义恺
    • 摘要: 《复仇》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在情节结构和小说主题的设计上都具有鲜明的意识流特征。在选取乡村环境、融汇中西文化、注重隐喻色彩等方面,它完成了对中国早期意识流小说的继承,同时也在诗化语言、叙述视角和异化中的解脱方面进行了新尝试。它进一步完善了意识流手法在中国语境中的书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高妮妮; 郭洪雷
    • 摘要: 作为汪曾祺早期作品的代表作,《复仇》无疑是其运用小说技巧进行创作的典型。作家通过叙述视角的频繁转换,在不同的叙述声音中,传达出自己对生命主体性的理解与推崇。在对传统复仇母题进行再阐释的基础上,汪曾祺在复仇者弃仇的背后,还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的思考,对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希望。此外,小说修辞与道德化、伦理化之间的承载关系,为复仇者的弃仇提供了更多阐释空间的同时,也对当前小说的写作劣势具有极大的启发、引导意义。
    • 彭海茜
    • 摘要: 古往今来,豫让复仇故事广为流传,豫让士为知己者的宣言让他成了众多文人骚客笔下的歌颂对象,那豫让报智伯之举是否称得上是“国士事之”呢?本文将从先秦两汉的典籍中溯源豫让复仇故事的成型过程,再从历代诗文中寻绎相关的评价,立足文本,从复仇动机、复仇方式与复仇结局分析豫让故事在后世的接受情况。
    • 谢路畅
    • 摘要: “三言二拍”作为一部来自民间的、为民众提供娱乐的案头小说集,不能独立于民间文化而诞生,必受多方面文化因素影响,以各种文化为情节和思想基础,其中以鬼魂复仇为题材的作品,即是建立在前代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基础上的创作,这在作品中体现得较为充分。
    • 赵培玲; 颜嘉
    • 摘要: 石黑一雄在小说《被掩埋的巨人》中通过受创者的异常行为、强烈情绪与碎片记忆三项表征展示了创伤的存在,揭示了人们受伤的原因,即家庭关系的破裂、残酷战争的伤害与宗教信仰的迷失,探讨了复仇、遗忘与宽恕三种不同创伤修复方式,认为基于哀悼的宽恕才能使伤者主动卸下过往的负担与仇恨并正面创伤历史,人们才有可能拥抱创伤,开启新的人生。
    • 程曦
    • 摘要: 两汉四百年是中国法律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中华法系的形象和特征有很大一部分正是在两汉时期形成的,故而汉代法制史研究在中国法律史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汉代法制史中,复仇案件无疑是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就现存的汉代律文来看,除了在东汉时期短暂存在的《轻侮法》之外,并未发现更多允许私人复仇的条文。那么,在这种官方不支持甚至是禁止的情况下,复仇案件为何屡屡发生?而其结果却往往并未按照“杀人者死”这一简单的逻辑进行处理,因此其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研究价值。汉代复仇案件处理的结果和过程对“法律儒家化”问题是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注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是对秦汉风俗及法律现实的一种梳理,也有助于了解汉代以后中国复仇风俗的演进和发展,对于“中华法律传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具有可管中窥豹的功效。
    • 摘要: 在韩剧《顶楼》完结一年之后,又一财阀主题复仇大戏横空出世--《夏娃》。剧中讲述了在韩国,一个人生唯一目标就为复仇的女人精心策划13年终于导致两个家仇财阀家族崩塌的故事,其间也穿插着这个女人和两个男人高格调的致命爱情故事。
    • 刘国民
    • 摘要: 汪春泓认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不是司马迁所作,而是参与治淮南狱的宗正刘受与刘德依据"定谳之词"而写,后经刘向、刘歆的修改而成.因为司马迁对刘安颇为欣赏和同情,且认为他的谋反被诛乃是冤案.笔者认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虽有嫌疑之处,但不足以否定此传的作者是司马迁.刘安在帝室中是二世含冤的一支,一方面祖母、父亲的冤死在他的心中种下复仇的种子;另一方面他因受到汉廷的窥伺、压制和逼迫,而负有沉重的压力感,不得不生谋反之心.强烈的复仇情绪有时遮蔽理性,故刘安的某些行为不合常情常理.司马迁基本上认定刘安因谋反被诛,也指出他有"谋反形",即有谋反的动机和目的且为谋反暗地做了一些实际的准备工作,但并没有公然地举兵反叛.汉廷断淮南狱以《春秋》之义正之,深文周纳,穷究党羽,严刑酷罚.而司马迁是持批评态度的,认为刘安之谋反被诛是有一定冤屈的.
    • 靳晓义; 冀铮
    • 摘要: 韩国电影往往聚焦社会边缘化的复仇母亲形象,叙述母性群体在父系的残害与缺失、社会的迫害与歧视的绝望现境下,受到某些巨大且不可挽回的伤害,呈现出难以遏制的复仇情绪和狂暴心理.她们往往选择以暴抗暴的复仇之道,在暴力迭境中蕴显出女性、复仇与暴力结合的女性暴力美学.整个复仇过程不仅体现出母性群体残酷冷血的暴力美,同时隐喻着复仇者陷入人性拷问和道德质疑的救赎困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