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藻氨酸

红藻氨酸

红藻氨酸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4558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四川生理科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第十四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等;红藻氨酸的相关文献由483位作者贡献,包括黄远桂、张万琴、赵杰等。

红藻氨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9 占比:0.6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4558 占比:99.30%

总计:24730篇

红藻氨酸—发文趋势图

红藻氨酸

-研究学者

  • 黄远桂
  • 张万琴
  • 赵杰
  • 郑金瓯
  • 廖维宏
  • 徐如祥
  • 孙长凯
  • 俸军林
  • 彭岩
  • 罗玉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都玉敏; 高莹; 安闻; 杨扬; 徐向平
    • 摘要: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幼鼠海马神经发生与Miat及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将日龄21~23 d的幼鼠分为生理盐水(NS)组与红藻氨酸(KA)组,每组18只。取KA组幼鼠侧脑室注射KA构建颞叶癫痫模型,埋入脑电波接收电极,观察幼鼠的癫痫发作情况与脑电波变化情况。在第1周、第4周、第8周通过Y型迷宫检测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取幼鼠脑组织,包埋切片后检测BrdU阳性细胞数与DCX蛋白表达。镊取幼鼠海马组织,提取RNA检测Miat含量,提取蛋白检测Wnt7b/β-catenin信号蛋白表达。结果:KA组幼鼠在不同时期出现癫痫发作,脑电波连续出现高频/高幅棘波;随着时间进展,与KA-1周组发作频率[(7.50±1.87)次/天]、发作等级(3.31±0.48)相比,KA-8周组癫痫发作频率[(2.33±1.21)次/天]与等级(1.19±0.40)降低(P<0.05),脑电波中高频/高幅棘波间歇性出现。Y型迷宫中,与NS组相比,KA组幼鼠正确反应次数减少,正确反应时间延长;与KA-1周组正确反应次数[(8.17±1.72)次]、正确反应时间[(11.83±1.72)s]相比,KA-8周组幼鼠正确反应次数[(10.50±2.74)次]增加,正确反应时间[(9.50±2.74)s]缩短。与NS组相比,KA组幼鼠BrdU阳性细胞数、DCX蛋白表达、Miat含量、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与BDNF/Tr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KA-1周组相比,KA-8周组幼鼠BrdU阳性细胞数、DCX蛋白表达、Miat含量、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与BDNF/Tr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颞叶癫痫幼鼠海马体中存在神经发生减少,这可能与抑制Miat及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 孟明华; 马宾; 赵坤; 王纪明; 任伟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红藻氨酸(KA)诱导的癫痫模型大鼠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KA构建癫痫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K组、K+D组,每组15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K组腹腔注射KA(15 mg/kg),K+D组在注射KA前的30 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μg/kg),1次/d,给药3 d。用Racine量表进行癫痫评分;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细胞结构;用TUNEL染色测定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观察海马组织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KA组癫痫发作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KA组比较,K+D组癫痫发作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KA组海马CA3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且排列较为疏松,与KA组比较,K+D组海马神经元CA3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P<0.05);与对照组相比,KA组的海马CA3区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KA组比较,K+D组海马CA3区阳性细胞数量明显较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KA组海马组织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表达显著增加,而K+D组海马组织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表达较KA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KA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轻KA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
    • 梁燕; 张保朝; 傅国惠
    •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刺激(ultrasound stimulation,US)在红藻氨酸(kainate,KA)诱导的小鼠癫痫模型中的抗癫痫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1)、KA组(n=12)和KA+US组(n=12).通过侧脑室注射KA建立小鼠癫痫模型,并给予US处理2周.通过视频监控记录US对KA诱发的小鼠癫痫相关行为的影响;通过脑电图检测US对小鼠癫痫发作时的脑电活动的影响;通过尼氏染色观察US对海马CA3区神经元大体形态和密度的影响;通过FJB与NeuN共定位观察US对海马CA3区神经元退化变性的影响;通过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US对海马CA3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的影响.结果 US可显著减少KA处理后小鼠癫痫发作次数并延长癫痫发作潜伏期.脑电图记录结果显示,US可显著降低棘波频率.尼氏染色显示,KA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呈现核固缩且神经元密度降低;相对于KA组,KA+US组海马CA3区神经元核固缩明显减少,神经元密度明显增加.FBJ和NeuN共定位染色显示,US可显著降低KA引起的海马CA3区神经元退化变性.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KA组海马CA3区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而US可减少其数量.结论 US具有抗癫痫作用,且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海马CA3区的神经元退化并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相关.
    • 梁燕; 张保朝; 傅国惠
    •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刺激(ultrasound stimulation,US)在红藻氨酸(kainate,KA)诱导的小鼠癫痫模型中的抗癫痫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1)、KA组(n=12)和KA+US组(n=12)。通过侧脑室注射KA建立小鼠癫痫模型,并给予US处理2周。通过视频监控记录US对KA诱发的小鼠癫痫相关行为的影响;通过脑电图检测US对小鼠癫痫发作时的脑电活动的影响;通过尼氏染色观察US对海马CA3区神经元大体形态和密度的影响;通过FJB与NeuN共定位观察US对海马CA3区神经元退化变性的影响;通过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US对海马CA3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的影响。结果US可显著减少KA处理后小鼠癫痫发作次数并延长癫痫发作潜伏期。脑电图记录结果显示,US可显著降低棘波频率。尼氏染色显示,KA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呈现核固缩且神经元密度降低;相对于KA组,KA+US组海马CA3区神经元核固缩明显减少,神经元密度明显增加。FBJ和NeuN共定位染色显示,US可显著降低KA引起的海马CA3区神经元退化变性。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KA组海马CA3区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而US可减少其数量。结论US具有抗癫痫作用,且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海马CA3区的神经元退化并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相关。
    • 李婷婷1; 任纯明1; 史长松1; 李光乾2
    • 摘要: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对红藻氨酸诱导小鼠癫痫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西罗莫司低、中、高剂量组。西罗莫司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预防加治疗给药方式,造模前1周,分别腹腔注射西罗莫司1 mg/kg、3 mg/kg和9 mg/kg,1次/d,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9 g/L盐水。预防给药1周后,除对照组外,所有小鼠腹腔注射30 mg/kg红藻氨酸溶液,对照组注射相等剂量的9 g/L盐水。造模后继续给药治疗1周后处理小鼠。记录小鼠出现癫痫样症状时间和未出现癫痫症状的小鼠个数、癫痫发作时间和平均发作次数、检测小鼠Morris水迷宫试验,采集小鼠到达平台时间、游泳距离和穿越平台次数数据,检测小鼠脑部海马区mTOR通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和海马组织凋亡细胞阳性数目。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较早出现了癫痫症状,各给药组出现癫痫样症状的时间显著后移(P=0.001 9),癫痫分级模型组显著高于各给药组,造模后第6天小鼠癫痫发作时间显著高于造模后第3天。模型癫痫小鼠到达平台所需的时间和游泳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小鼠(P=0.000 1),同时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下降(P=0.000 2),给药组显著缓解,模型组小鼠中其海马区的mTOR通路关键蛋白mTOR和S6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0 1),同时不同剂量的西罗莫司给药后均能显著的下调PI3K、AKT、mTOR和S6的基因表达水平(P=0.000 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PI3K、p-AKT、p-mTOR和p-S6与正常的PI3K、AKT、mTOR和S6蛋白灰度比值显著升高(P=0.000 1),同时西罗莫司给药后能够显著下调(P=0.000 1)。结论西罗莫司可显著抑制红藻氨酸诱导的癫痫小鼠海马区mTO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缓解小鼠癫痫症状和增加学习记忆能力。
    • 齐宝奎; 臧兆萍; 李志茹; 刘忠锦; 杨晓华; 高巍巍
    • 摘要: 目的 观察内皮素(ET)-1在红藻氨酸(KA)致癫痫大鼠海马的表达及依达拉奉对其影响.方法 50只雄性 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癫痫组,治疗组1(地西泮治疗),治疗组2(地西泮+依达拉奉治疗).癫痫组在大鼠右侧海马以每公斤体重注射 1.5 μg/μl KA,PBS组采取同样的方法在相同部位注入等量PBS,治疗组1在癫痫模型成立后给予10 mg/kg地西泮终止癫痫,治疗组2在治疗组1的基础上1 h后再给予依达拉奉30 mg,1次/12 h,正常组不注射任何药物.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癫痫组ET-1的表达密度显著高于PBS组及正常组(P<0.05),治疗组较正常组、PBS组及癫痫组表达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1较治疗组2表达显著增高(P<0.0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显示ET-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492 D,其在癫痫组的表达较正常组及PBS组显著增加,治疗组较癫痫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激光共聚焦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ET-1表达增加对癫痫后大鼠海马的神经元损伤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 王晶; 殷亮; 吕涌涛; 冯肖亚
    • 摘要: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ultifunction cytokine AK2 in kainic acid-induced epileptic rat,an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K2 participat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P.Methods 60 male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10 cases) and model group (50 cases),the animal model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 was established in model group by intra 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of KA.Then the rats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6 hours group,12 hours group,1 day group,3 days group and 1 week group,with 10 cases in each group,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seizures.AK2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frontal lobe and hippocampus tissue were measured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In the model group,expression levels of AK2 in both front al lobe and hippocampus tissue were significant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were reached the highest 3 days after seizures and then gradually declined 1 week later (P < 0.05).Conclusion AK2 may participate in the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EP and provide a new mechanistic basis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epilepsy.%目的 研究红藻氨酸(KA)致大鼠颞叶癫痫(TLE)后腺苷酸激酶2(AK2)的表达变化,探讨AK2参与颞叶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建立TLE模型;按致痫后6h、12h、1d、3d、1周对模型组再次进行分组,每组各10只.利用半定量RT-PCR法及Western bloting技术检测AK2 mRNA及蛋白在大鼠额叶及海马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致痫后额叶及海马组织中AK2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致痫后3d组AK2 mRNA及蛋白含量达到高峰,致痫后1周逐渐降低(P<0.05).结论 AK2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机制,为癫痫发病机制提供新的依据.
    • 鲁建华
    •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痫性发作后血清和脑脊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而探讨炎症反应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建立颞叶癫痫大鼠动物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痫性发作后6小时、24小时、72小时、1周血清和脑脊液中IL-6的水平,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同时观察癫痫发作后神经元的病理变化.结果 血清和脑脊液中IL-6水平在癫痫发作后6小时逐渐增加,24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致痫24小时后出现大量神经元坏死.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了癫痫后神经元损伤.IL-6或许可作为癫痫脑损伤后的早期外周生化标志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