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医疗救援
紧急医疗救援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19645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医疗卫生装备、中国卫生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华护理学会第18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14中国·国际第12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首届学术年会等;紧急医疗救援的相关文献由26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保池、李向晖、侯世科等。
紧急医疗救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9645篇
占比:99.90%
总计:119761篇
紧急医疗救援
-研究学者
- 刘保池
- 李向晖
- 侯世科
- 郑静晨
- 李春盛
- 樊毫军
- 彭碧波
- 徐家相
- 胡卫建
- 任洁
- 刘文雷
- 刘梅瑶
- 刘玉蓉
- 华黎电
- 卢军
- 吕传柱
- 吕雪菁
- 吴学杰
- 吴江
- 呼冬鸣
- 唐绍辉
- 张灼
- 方慧姬
- 曹莹
- 朱兴莲
- 朱庆生
- 朱建军
- 李志
- 杨海龙
- 杨航
- 牛天平
- 王冬华
- 王烈明
- 石慧
- 秦伟毅
- 穆飞航
- 肖力屏
- 肖文
- 苏林
- 蒋龙元
- 赵光昱
- 赵杨子
- 陶雪飞
- CHEN Jin-hong
- GUO Jing
- LIU Ya-hua
- Mila
- PENG Bi-bo
- WANG Fan
- YANG Hui-ning
-
-
林旭阳
-
-
摘要:
直升机紧急医疗救援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同时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产业。近年来,在政府强力的政策扶持下,我国航空医疗救援虽出现了迅速发展的趋势,但相对国外略有不足。这需要政府加大资金、人员、政策等的投入力度,增强我国直升机紧急医疗救助力量,促进国产救护直升机产业的发展,提高偏远地区救援网点布置密度,推行政府扶持下航空医疗救援保险,降低救援者经济负担,建立完善航空医疗救护业务相关标准规范体系,规范化培训航空医疗救援专业化人才。
-
-
孙爱峰
-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是目前全球面临的头号公共卫生问题[1]。提高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卫生应急能力,是保证及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对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医疗救援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区间灰数多属性群决策建模技术验证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案例充分利用了区间灰数、属性测度、专家权重及属性群决策信息,具有可行性和推介意义[2]。
-
-
陈志科;
董蓓蕴;
罗瑞明
-
-
摘要:
直升机紧急医疗救援服务(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HEMS)作为院外急救的重要补充,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开展了近半个世纪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开展HEMS是必然趋势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国情不同,我国HEMS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参考借鉴国外HEMS发展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各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探索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HEMS发展模式.笔者以学习为目的检索了国外HEMS相关文献,现将直升机紧急医疗救援的特殊性和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
-
梁智星;
胡宸啸;
李斌
-
-
摘要:
伴随着社会与经济高速发展,使得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范围扩大,人口更加密集.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及突发事故处理中面临更大压力,一旦处理不当便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此做好紧急医疗救援指挥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围绕紧急医疗救援指挥展开研究,对相应系统特点进行探讨,并分析紧急医疗救援指挥职责定位和功能,重点对其系统构成进行探讨,以期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
-
无
-
-
摘要:
普洱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49年,是面向滇西南,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云南省紧急医疗救援培训基地,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证,有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省级临床医学分中心(心脏疾病,生殖遗传疾病,康复医学,重症医学,传染性疾病),建立知名专家工作站29个。
-
-
-
-
-
摘要:
1996年底,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特许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原"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推出"意外急救医疗保险"服务。这是粤港两地医疗卫生界与保险界的首次合作,也是为解决港人在内地遇意外需急救治疗的问题而开办新险种的一个尝试。急救卡的发行,为保障香港同胞在境内因意外受伤得到及时的救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广东省提供了更好的对外开放环境,同时也确保了医疗单位救治伤病员后可及时收回医疗费用,并且还能按照国际惯例,安排专业医生和救护车护送持卡人返回香港、澳门休养或继续治疗,对粤、港、澳紧急医疗救援机制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
-
-
孔恩军;
徐燕;
王坚;
刘一新;
谢莉
-
-
摘要:
目的:目的分析昏迷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100例急诊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了解昏迷患者在急诊医学中的诊断、治疗和疗效.结果:100例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昏迷26例,糖尿病昏迷23例,有机磷中毒41例,溺水和电击昏迷10例.100例患者中,83例完全康复,16例治疗后恢复良好,1例抢救无效死亡.成功率为99.0%.结论:昏迷患者的急诊诊断应根据昏迷的原因和临床表现进行.制定合理有效的症状计划,及时实施抢救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提高昏迷患者的康复成功率.
-
-
左雪梅;
高隆健
- 《中华护理学会第18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紧急医疗救治体系的建立和救治单元的管理运行是医学救援的新课题,笔者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参与了紧急医疗救援,并与意大利、德国医务工作者共同搭建了帐篷手术室,及时开展手术救治.在4.20芦山地震中,将该模式再次应用于山区紧急医疗救援,全面提升了救援效果.笔者体会:临时手术室常用于紧急医疗救援,其运行及管理与常规手术室有很大的不同,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临时手术室的诸多特点,制定保障救治的预案、制度和流程,持续改进并加以落实,才能将非常状态下手术室的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并发挥到最高极限,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
-
-
秦伟毅;
蒋龙元;
华黎电;
唐绍辉;
陶雪飞
- 《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 探讨雪灾春运中大型综合医院紧急医学救援的方法.rn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2日至2月6日雪灾春运期各类急诊病人20 966例的临床资料,对医学救助现场医疗中各系统疾病的构成比,院前急救的特点以及院内急诊门诊和危重病急救情况与日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rn 结果: 现场医疗中以呼吸道疾病(57.3%)、消化道疾病(25.5%)和外伤(6.2%)为主,院前急救中以外伤、晕厥、昏迷、抽搐的呼叫为主,但空车率高达30.3%,院内急诊与现场医疗情况相似,外伤中以四肢外伤(56%)和头部外伤(24%)发病率最高,在严重创伤病人中,高处坠落伤的发生率较高(35.7%),外伤致死的2例中,1例因踩踏死亡,另1例为高处坠落伤并电击烧伤.rn 结论: 大型综合医院是城市灾害医疗救援中的主体,应把医院应对群体性灾害的能力列入医院质量考核指标,只有认真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才能高效地进行紧急医疗救援,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
-
-
-
郭荣峰
-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首届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总结近年来区域卫生应急实践,探讨发展方向.方法:对专业化,现场化、普及化工作的回顾提炼,技术应用与医教研实践体验.结果:近年来,应急医疗救援已成为政府职能体现并集医疗急救、卫生保障、远程监控、运载快递等多功能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紧急医疗机构也成为区域性应对日常医疗急救、突发卫生事件及应急医疗保障等多功能的紧急医疗备灾救援中心.结论:相对于专业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装备硬件的快速提升更为突出,包括了医疗急救现场特种装备、立体应急备灾常态化基础、智能化通讯保障、大流量机动化处置能力等.发展目标:及时快速、分层有度、标准规范地解决各种现场医疗救援问题;学科体系建设;备灾文化建设等.重点方向:多层次技术专业化、网络信息智能化、快速反应科学化、社会备灾普及化等.
-
-
李春盛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
| 2009年
-
摘要:
急诊医学是一门对于急性的伤或病提供立即的评估、处置、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或死亡的专门学问,不单指危重病人,只要是突然发生的事件、事情,都是急诊医学的服务范畴,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属独立的二级临床学科。急诊医学作为二级独立临床学科已有20余年历史,对我国急诊医学发展、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积极救治急性伤、病和应对突发事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医院急诊科的规范设置及管理规定进行论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