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S-3
CTCS-3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专利文献393558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科技资讯、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中国设备工程等;
CTCS-3的相关文献由18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勇、冯凯、孙启民等。
CTCS-3—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3558篇
占比:99.97%
总计:393669篇
CTCS-3
-研究学者
- 张勇
- 冯凯
- 孙启民
- 李开成
- 程剑锋
- 胡莉丽
- 刘红燕
- 吕继东
- 宋海锋
- 岳林
- 张玮
- 徐效宁
- 李小琴
- 杨志杰
- 杨皓
- 禹志阳
- 穆进超
- 苗维礼
- 谢俊红
- 邓丽贤
- 邓睿
- LV Xingrui
- WANG Xiuxuan
- 万勇兵
- 上官伟
- 付长宁
- 何春明
- 何永发
- 侯磊
- 关胜
- 农梅
- 刘于萌
- 刘佳
- 刘大为
- 刘子豪
- 刘建平
- 刘磊
- 刘翔
- 刘育君
- 刘雨
- 卢伟
- 卢佩玲
- 卢凯
- 原萍
- 吉原冶
- 吕书丽
- 吕彪
- 周南骏
- 周宇晖
- 唐涛
-
-
齐凡瑞;
李强
-
-
摘要:
目前,列控系统测试序列大多由人工编写而成,在测试项的有效性和测试案例覆盖的全面性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针对传统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慢和易发生停滞现象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Modified-Ant Colony Optimization,M-ACO)的测试序列优化生成方法,以RBC单电台切换场景为例,根据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规范构建RBC切换有色Petri网(Colored Petri Net,CPN)模型,由该模型生成状态空间可达图和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文件,采用路径搜索算法生成满足全节点覆盖的测试案例集,根据各测试案例的开始条件和结束条件将测试案例串联后生成测试序列,再应用M-ACO算法生成优化测试序列.最后与序列优选算法及传统蚁群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测试的复杂程度,测试利用率较未改进的蚁群算法提高了38.53%,适合复杂系统的测试.
-
-
无
-
-
摘要:
2022年7月20日,国铁集团科信部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对铁科院完成的“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CTCS3-4OOC型ATP车载设备和RBC-YH型RBC设备”(课题合同编号2014XO03-E)(以下简称“设备”)组织召开了技术评审会。评审专家听取了铁科院的汇报,审阅了评审资料,经认真质询和讨论,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
-
吕彪;
刘于萌
-
-
摘要:
为弥补现有指标的不足,引入韧性作为非常态事件下CTCS-3级(China train control system-3)列控车载子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测度指标.提出了车载子系统韧性量化评估方法,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的韧性评估模型,并定义了5种基于韧性的部件重要度指标;进一步利用贝叶斯网络双向推理功能,计算了车载子系统在不同扰动情景下的韧性及部件重要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韧性可全面描述车载子系统抵御扰动和从扰动中恢复的能力,非常态事件扰动下,韧性与可用性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扰动情景下系统韧性明显不同,扰动发生时,车载子系统面临磁暴影响时的韧性为0.8017,而遭遇雷电时的韧性为0.8819,面临冰雪扰动时的韧性为0.9880;部件重要度存在情景依赖,同一部件在不同扰动情景下重要度排序可能不同,且可能随时间动态变化.
-
-
卢佩玲;
郝韬;
徐强
-
-
摘要:
CTCS3-CTCS2等级转换是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运营场景之一,在联络线长度过短或联络线存在大号码道岔等不利线路条件下设置CTCS3-CTCS2等级转换点时,由于在部分进路及临时限速场景下CTCS3系统与CTCS2系统计算控车模式曲线的逻辑存在差异,如果CTCS3-CTCS2等级转换预告点和执行点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列车在等级转换时产生超速制动的风险。对等级转换过程中车载计算控车模式曲线的差异、CTCS3系统与CTCS2系统控车逻辑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线路探讨列车在CTCS3-CTCS2等级转换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选用线路中不同位置的应答器作为等级转换预告点或执行点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和测试,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及多种车型的仿真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对CTCS3-CTCS2等级转换预告点及执行点的设置要求进行归纳和总结。
-
-
刘子豪
-
-
摘要:
空口监测系统可实现地面侧Um接口与车载侧Igsm-r和Um接口的监测,与既有的CTCS-3无线接口监测系统结合实现车地全接口覆盖,为故障的精确定位和智能分析提供基础.探讨空口监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并对基于无线模块阵列的空口数据采集与解析技术、GPS及北斗并行授时技术、ATO业务监测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情况介绍系统采集设备的现场部署经验.
-
-
禹志阳;
陈璞;
杨宏图
-
-
摘要:
列控系统作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核心基础设备,安全可靠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实现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条件.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主要列控设备厂家开展了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研发工作,相继完成自测试、SIL4级认证、产品认证测试、第三方实验室测试、大西高铁试验段现场测试等多轮试验.重点对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关键技术及特点、大西高铁试验段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试验进行论述.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化车载ATP设备和无线闭塞中心RBC设备各项功能符合需求,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等高于现有国产化列控设备,在技术经济方面竞争优势明显.
-
-
徐效宁;
宋志丹
-
-
摘要:
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不断发展,350 km/h动车组需要跨普速铁路运行.350 km/h动车组只装备了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未安装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而普速铁路作为CTCS-0级线路,不配置CTCS-2/3级列控地面设备,导致350 km/h动车组无法在普速铁路以正常模式运行.本文从车载设备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融合CTCS-0控车功能的方案.研究结论:(1)方案在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的基础上,增加LKJ监控记录模块,实现CTCS-0控车功能;(2)方案不安装LKJ外围设备,由ATP主控单元为LKJ提供输入信息,不需对车辆进行改造;(3)ATP主控单元对LKJ监控记录模块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由ATP主控单元输出至外围设备,提高LKJ控车安全性;(4)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ATP/LKJ 一体化的实现思路,可为350 km/h动车组迂回普速线路和机车装备ATP提供一定借鉴.
-
-
赵博
-
-
摘要:
研究目的:根据智能京张有关工作安排以及国铁集团高速铁路ATO系统总体暂行技术规范需求,京张信号系统在原有CTCS-3级列控系统基础上增加动车组自动驾驶(ATO)功能要求.参建各方积极组织研究CTCS-3列控系统以及高铁ATO技术,完成京张铁路ATO系统方案设计.研究结论:(1)系统方案在既有CTCS-3列控系统的基础上,修改运输调度集中CTC、列控中心TCC、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设备功能,设置车载ATO、地面专用精确定位应答器,对既有车站及区间信号平面布置进行调整,实现了动车组列车自动驾驶ATO;(2)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增加ATO功能提升了列车运行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运营表明CTCS-3+ ATO信号系统是智能京张的体现;(3)CTCS-3+ ATO信号系统方案可为今后高速铁路ATO信号系统工程设计咨询提供借鉴和参考.
-
-
董玉圻
-
-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的铁路领域中,GSM-R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GSM-R出现了许多问题,其已经无法满足铁路的数据传输要求,且不利于提升铁路通信的安全性、实时性.铁路部门将以LTE技术为基础的LTE-R(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j)技术应用到下代铁路移动专用通信系统中.本文主要分析了LTE-R的技术优势,包括LTE-R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主要是扁平化的网络结构和IP化的连接方式,正交频分复用、载波聚合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技术,以及LTE-R的具体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