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R
LTE-R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中国新通信、铁道标准设计、铁道技术监督等;
LTE-R的相关文献由17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静、张文芳、徐岩等。
LTE-R
-研究学者
- 张静
- 张文芳
- 徐岩
- 王宇
- 王小敏
- 王芳
- 蔺伟
- 詹强
- 陈永刚
- 吴文丰
- 宋宗莹
- 李德威
- 罗淼
- 马良德
- Chen Wang
- F.C.Ponzo
- G.Auletta
- Hai Nam Nguyen2
- Hanbyeog Cho1
- Hyun-Kyun Choi1
- Jin-Kyu Choi3
- Jinjin Huang1
- Mengjia Chen1
- R.Ditommaso
- Seong-Gyoon Park4
- Tien Hoa Nguyen2
- Van Due Nguyen2
- Van Vinh Duong2
- Yisheng Zhao1
- Yong Fang
- Zhi-Chao Sheng
- Zhixiang Dong1
- Zhonghui Chen1
- 丁凤霞
- 亢鲁毅
- 任哲
- 侯金鑫
- 党建武
- 兰歆喆
- 刘建强
- 刘斌
- 刘晓亮
- 刘栋
- 刘永波
- 刘洪申
- 刘留
- 刘磊
- 刘立海
- 刘艳兵
- 刘鹏
-
-
丁凤霞;
边利平;
宋宗莹;
罗群
-
-
摘要:
文章阐述了新一代LTE-R 400MHz数字双模列尾机车电台的实现方法。基于LTE机车电台,利用既有列车调度通信LTE-R无线信道,增加400MHz数字制式列尾机车电台提供400MHz数字制式无线信道,与LTE机车电台共用操作显示终端,在充分效利用既有设备、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LTE-R 400MHz数字双模列尾机车电台功能,双模通信制式可有效提高列尾通信在山区和隧道等复杂地形区段的可靠性,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
-
朱飞
-
-
摘要:
某轮主机的燃油系统配备了一个主机专用的燃油自清滤器(以下简称自清滤器,如图1所示),其型号为BOLLFILTER6.72。近期碰到了自清滤器无法自动反冲洗的故障,本文通过讲述自清滤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结合故障现象及故障分析,再现故障解决过程。
-
-
官科;
单馨漪;
柴金川;
刘立海
-
-
摘要:
将毫米波传播与新型大规模多天线技术相结合,对于未来通信理论与系统而言具有革命性意义,有望满足“智慧轨道交通”愿景所提出的高速率、大带宽要求。本文针对轨道交通场景,论述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信道测量与建模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总结轨道交通场景下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现有研究,分析其在电波传播机理、静态信道和动态信道3个层面存在的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针对问题与挑战,制定相应研究方案,为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评估以及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部署提供重要参考。
-
-
龙智勇;
陈姝;
宋宗莹;
刘艳兵
-
-
摘要:
在朔黄铁路既有LTE-R升级改造、国家能源集团计划建设统一网络之际,本文研究提出一种面向中国神华重载铁路的新一代LTE-R网络架构,并预留5G-R网络演进条件。针对核心网,提出采用4G/5G一体化核心网,采用云化架构、异地冗余部署,研究比较统一设置核心网和分散设置核心网两种组网方案并给出选择建议;针对无线接入网,提出采用TDD网络制式,给出频率使用方案,研究比较同频交织、单网+板卡冗余、双网主备、双网双活等4种组网方案并给出选择建议。最后,提出LTE-R网络向5G-R网络演进的方案。
-
-
艾佩钺
-
-
摘要:
作为传统铁路无线通信体制GSM-R的演进目标,LTE-R对通信系统时间同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阐述了现行GSM-R时间同步技术的同步机制、系统架构、主要方案等,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授时功能以及1588v2网络同步协议,分别对既有高速铁路建设LTE-R系统和新建铁路建设LTE-R系统两种情形提出了不同的接入层承载网时间同步方案.
-
-
罗淼;
党建武
-
-
摘要:
高速铁路隧道环境中采用LTE-R(long term evolution-railway)无线通信位置指纹定位解算时,针对加权K值邻近位置指纹解算精度低的问题,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权值的良好性能,提出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的加权K值邻近算法对列车位置指纹定位在线阶段进行指纹匹配解算,分别讨论了指纹间距取25 m、50 m、100 m时混沌粒子群优化加权K值邻近算法的收敛性和精确性.仿真结果表明:经混沌粒子群优化的加权K值邻近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定位解算结果精度更高;在提高列车位置指纹定位精度方面,比单纯的加权K值邻近算法以及经粒子群优化的加权K值邻近算法更具优越性,当指纹间距取25 m时,列车定位误差小于25 m的概率高达96%,使隧道环境中列车位置指纹定位精度得到有效改善.
-
-
董玉圻
-
-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的铁路领域中,GSM-R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GSM-R出现了许多问题,其已经无法满足铁路的数据传输要求,且不利于提升铁路通信的安全性、实时性.铁路部门将以LTE技术为基础的LTE-R(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j)技术应用到下代铁路移动专用通信系统中.本文主要分析了LTE-R的技术优势,包括LTE-R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主要是扁平化的网络结构和IP化的连接方式,正交频分复用、载波聚合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技术,以及LTE-R的具体应用.
-
-
-
张文芳;
孙海锋;
王宇;
蔺伟;
王小敏
-
-
摘要:
针对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LTE-R(long term evolution-railway)对安全性和实时性的特殊需求,基于哈希链技术,提出一种完全基于对称密码体制的的车-地通信鉴权方案.用户归属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ver,HSS)利用身份授权主密钥为车载设备(on-board unit,OBU)生成动态可变的匿名身份(temporary identity,TID),以在接入认证请求信令中保护车载设备的隐私,同时能够抵挡去同步攻击.在列车高速移动过程中,方案采用高效的哈希链代替认证向量完成列车和服务网络之间的双向认证,哈希链的本地更新可解决认证向量耗尽导致的全认证重启问题.此外,通过引入身份证明票据实现基于基站协同的高效无缝切换认证.安全性和性能分析表明:在同样条件下,所提出的全认证协议、重认证协议和切换认证协议与目前性能最优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标准协议相比,计算量分别下降41.67%、44.44%和45.45%,通信量分别下降62.11%、50.91%和84.91%,能够满足LTE-R接入网络的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