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期疗效

中期疗效

中期疗效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976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7年学术大会、第七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第三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暨第一届中国智慧医疗大会等;中期疗效的相关文献由453位作者贡献,包括郭保逢、任龙喜、张彤童等。

中期疗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4.44%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1.19%

专利文献>

论文:1976 占比:94.36%

总计:2094篇

中期疗效—发文趋势图

中期疗效

-研究学者

  • 郭保逢
  • 任龙喜
  • 张彤童
  • 胡孔足
  • 韩正锋
  • 丰波
  • 代光明
  • 任逸众
  • 刘晖
  • 卜海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晓玲; 彭建城; 许岳荣; 杨志东; 张顺聪
    • 摘要: 背景:目前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其中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目的:评价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1例,其中42例采用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试验组),39例采用传统钛板-cage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对照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Cobb-C角、颈椎Cobb-S角、椎间融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方案已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NO.JY2020199).结果 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②两组术后3 d、30个月时的Cobb-S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术后3 d的Cobb-C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3 d、30个月的Cobb-C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③试验组椎间完全融合率为98%,对照组椎间完全融合率为100%;④试验组融合器下沉率高于对照组(24%,3%,P<0.05),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P<0.05),相邻椎间盘退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8%,P<0.05);⑤结果表明,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但融合器下沉发生率较高,颈椎整体曲度的改变需更长期的观察与随访,该术式中期疗效总体良好.
    • 王晓飞; 王温立; 胡铭晟; 林佳; 孙世坤; 宣勤考; 孟晶; 李勋; 邹操
    • 摘要: 目的 研究CARTO3三维标测系统的VisiTag模块指导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VisiTag指导下行肺静脉隔离及心房线性消融,设置导管稳定性参数为最大移动范围2.5 mm、最小时间5 s;FOT:40%、最小压力5 g;采用逐点式量化消融术式.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若患者出现症状及时行常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房颤患者消融术后中期成功率.房颤复发定义为3个月空白期后无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出现持续时间大于30 s的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房颤.结果 共入选121例房颤患者,年龄(62.2±9.3)岁,其中男性61例(50.4%),阵发性房颤79例(65.3%).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3(20.4,28.0)个月,总体消融成功率为77.7%,其中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为79.7%,持续性房颤成功率为73.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P=0.372).围手术期心包压塞发生率为0.8%,无脑栓塞、症状性肺静脉狭窄、心房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Visi-T ag模块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可以提高术后中期成功率且安全性较高.
    • 唐咸军; 范启腾; 辛恩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大肠癌(CRC)根治术治疗CRC的中期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近年来在河源市德康医院进行CRC根治术的68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术后5年的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中期疗效的因素.结果:术后1年、2年、3年、5年,这68例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95.59%、85.29%、75%、61.76%,其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41%、54.41%、38.24%、25%.在这些患者中,年龄≤40岁的患者术后5年的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长于年龄>40岁的患者,P<0.05;结肠癌患者术后5年的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长于直肠癌患者,P<0.05;Dukes'分期不同的患者术后5年的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相比,P<0.05.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可知,高龄、高Dukes'分期及患有直肠癌是影响CRC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接受CRC根治术的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尚可,但无病生存率较低,影响其中期疗效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高Dukes'分期及患有直肠癌.
    • 杨娟
    • 摘要: 目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病例,探究扁桃体部分切除联合腺样体切除术的中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扁桃体部分切除联合腺样体切除术的低通气综合征患儿35例以及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低通气综合征患儿35例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以上70例患者术后3年以上恢复情况,分别从呼吸道通气质量、咽喉部不适感、机体免疫能力正常与否等三个方面进行评判.实验组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诊断结果及手术指征明确的前提下行鼻内镜下扁桃体部分切除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则采用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后3年以上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有效率、好转率分别为31.4%、37.1%、22.9%,较对照组的20.0%、25.7%、37.1%而言优势明显.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扁桃体部分切除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睡眠呼吸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高,适应症广,手术视野开阔,整体优势明显.
    • 侯培利
    • 摘要: 目的 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中期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郯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60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随访至少3年,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绪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范围以及髋关节优良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1年、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后,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疾病3年内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 林小芬; 陈红瑶; 吕奕
    • 摘要: 目的:分析为牙体缺损患者应用玻璃纤维桩进行牙体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将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接诊的66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为对照组患者(共有44颗患牙)采用传统金属桩进行牙体缺损修复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共有45颗患牙)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中远期疗效.结果:修复治疗后2~3年,观察组患者的修复美学效果评分、修复体强度评分、舒适度评分、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龈沟液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修复治疗后2~3年、修复治疗后4~5年,观察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牙体缺损患者应用玻璃纤维桩进行牙体缺损修复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牙周健康指数.
    • 饶敏杰; 严宁; 侯铁胜; 张功恒; 甘心荣; 徐文华; 曹盛生
    •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10月,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6例患者资料,男21例,女15例,年龄43~71岁,平均为(52.8±2.7)岁,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肩肢体疼痛情况,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整体评价患者手术疗效,行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钛网等内固定情况,测量颈椎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并记录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3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7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0.8±4.1)个月.术前VAS为(6.9±2.2)分,高于末次随访时的(1.7±0.4)分(P<0.001).术前JOA评分为(6.7±2.4)分,低于末次随访时的(14.8±3.6)分(P<0.001).末次随访SF-36评分为(68.2±1.7)分,高于术前的(31.9±3.3)分(P<0.001).至末次随访时,患者颈椎椎体高度及颈椎曲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01).2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移位,融合率为94.1%,邻近节段退变6例,螺钉断裂1例.结论 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有效恢复颈椎高度和维持颈椎曲度,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 冯伟
    • 摘要: 目的 讨论内侧张开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中期疗效.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诊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腓骨截骨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使用内侧张开胫骨高位截骨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样本数均为40例,对其胫骨角的变化、内侧间室高度和中期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胫骨角的变化、内侧间室高度和中期疗效均远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使用内侧张开胫骨高位截骨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进,中期效果尤为突出,应被积极使用和推广.
    • 丰波; 邹英财; 王永军; 高卿博; 孙建国; 代光明
    • 摘要: 目的 通过评估影像学及临床结果,评价应用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8月应用HyProcure稳定器治疗的11例儿童柔韧性平足症(14足),其中男6例(8足),女5例(6足);左侧3例,右侧5例,双侧3例;年龄8~13岁,平均年龄(10.50±1.66)岁.对比术前、末次随访时,负重正位X线片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 coverage angle,TCA)、距骨第1跖骨角(talar 1st metatarsal angle,T1MT)、距骨第2跖骨角(talar 2th metatarsal angle,T2MT);侧位片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角);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30~81个月).末次随访时TCA角、T1MT角、T2MT角、Meary角、Pitch角、TT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优良率为92.86%.结论 应用HyProcure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可以有效纠正畸形,外观及功能满意,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张金行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将 82例于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 41例,前者采用经皮内镜经椎板间入路方式治疗,后者采用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方式治疗,对两组治疗的中期效果进行比较,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5.12%和 92.68%,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患者随访 18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 2.44%,对照组复发率为12.20%,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方式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