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科内镜及微创技术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科内镜及微创技术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科内镜及微创技术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洛阳
  • 出版时间: 2013-04-26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科内镜及微创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目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纵隔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3年2月例子宫纵膈患者行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20例子宫纵隔患者全部一次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3个月B超复查,宫腔形态正常。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膈电切术是治疗子宫纵隔的理想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与术后妊娠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微创中心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生育要尚未生育的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肌瘤类型(P=0.207)、肌瘤大小(P =0.755)、肌瘤数目(P=0.414)及不同手术方式(P=0.350)对术后人士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肌瘤位置(P =0.034)、术前不孕史(P=0.001)及年龄(P=0.000)是影响术后妊娠的因素,其中位于前壁的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可能性是后壁肌瘤患者的5倍左右(OR=5.180,95% CI1.135~23.642),术前无不孕史的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可能性是有不孕史患者的11倍(OR=11.712,95% CI2.154~63.680),年龄小于35岁的患者术后妊娠的可能性是年龄≥35岁患者的22倍(OR=22.017,95% CI5.118~94.717).结论:子宫肌瘤类型、大小、数目及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无影响,影响术后妊娠的因素主要包括:肌瘤位置、术前不孕史和年龄、影响程度一次递增.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困难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巨大、大发、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在腹腔镜下,术中采用腹腔镜超声监护、输尿管插管、必要时联合宫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全部120例患者中,多发子宫肌瘤数目>5个者59例,单发子宫肌瘤直径> 8cm者43例(其中子宫肌壁间肌瘤29例,子宫浆膜下肌瘤14例),子宫阔韧带肌瘤9例,子宫颈肌瘤9例,剔除子宫肌瘤最多达15个,子宫肌瘤直径≥10cm者11例,其中直径最大的达12cm(为阔韧带肌瘤,重1800g).所有病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4±3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6-3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1d.结论:困难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适当进行输尿管插管可降低输尿管损伤,术中超声的应用有助于彻底剔除肌瘤,降低术后复发率.联合宫腔镜手术可同时剔除粘膜下肌瘤,术后月经量增多症状明显缓解,合理应用辅助检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摘要:目的:总结十二年来北京协和医院子宫肌瘤手术变化趋势及其社会经济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比较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0月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2005年:7012例;第二阶段2006~2012年:11459例)18471例子宫肌瘤手术的病患特点、手术构成比、平均住院时间及经济费用的差异.结果:第二阶段手术患者平均年龄由42.6岁将至41.5岁(P <0.001);第二阶段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阴式手术和宫腔镜手术)比例由38.4%增至60.4%,开腹手术由61.6%减少至39.6%,舒适构成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阴式手术的较第一阶段分别减少了1天、0.7天和1.4天(P<0.001);经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校正后,第二阶段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阴式手术、宫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经济复旦较第一阶段分别减少了37.0%、46.8%、40.7%和53.1%(P<0.001).结论:十二年来,北京协和医院因子宫肌瘤进行手术的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腹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子宫肌瘤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得到明显减轻。
  •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完全子宫中隔85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内镜诊治中心宫腔镜治疗完全子宫中隔85例临床资料,其中不孕48例,有自然流产史30例,早产7例,子宫完全中隔患者合并不全阴道纵隔20例、完全阴道纵隔35例.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3~7天接受手术,术中B超监护,术后宫腔注入几丁糖,留置水囊2~3天后宫腔放置金属节育器.术后给予人工周期治疗2个疗程后宫腔镜了解内膜修复情况并取环,随访月经量、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妊娠、流产及分娩情况.结果:85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水中毒、感染、大出血、空气栓塞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35±15)min,术中出血平均(12±7)ml;术后8例发生宫腔粘连(均为轻度粘连),行宫腔镜检查时将膜状粘连分离使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经随访术后未孕10例,自然流产12例,早产5例(孕29~35周,平均32周),足月分娩38例,正在妊娠中15例,术后5例失访;妊娠率由术前43.53%上升至术后87.50%,流产率由术前35.29%下降至术后15.00%.结论:B超监护下宫腔镜治疗完全子宫中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能显著提高妊娠率、足月分娩率,明显降低流产率.
  •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宫腔粘连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的患者316例,年龄18~42岁,中位年龄28.2岁;经产妇131例,未产妇185例;人工流产次数≤2次者109例,≥3次者207例;闭经或月经量明显减少时间<6个月者201例,6~12个月者55例,>12个月者60例;粘连面积<1/4(轻度)者92例,1/4~3/4(中度)者161例,>3/4(重度)者63例;粘连部位:中央型粘连(粘连带位于子宫前后壁之间)77例,周围型粘连(粘连带位于子宫底或子宫侧壁)140例,混合型粘连(中央型加周围型)99例.对不同闭经时间、粘连程度及粘连部位宫腔粘连患者的术后疗效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闭经或经量减少<6个月、6~12个月、>12个月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1.5%、32.7%、33.3%,有效率分别为3.4%、45.4%、43.3%;轻度、中度、重度粘连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2.3%、69.5%、39.6%,有效率分别为5.4%、19.2%、34.9%;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粘连的治愈率分别为90.9%、80.7%、39.3%,有效率分别为6.4%、12.8%、35.3%.结论:病史短于6个月以内治疗效果好;宫腔粘连程度越重,治疗效果越差;宫腔镜对于中央型和周围型粘连治疗效果较好,对于混合型治疗效果较差。
  • 摘要:目的:研究诺舒(NovaSure)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月,采用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诺舒NovaSure)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共50例,门诊随访时间满12个月者共30例,其中3例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30例均完成手术过程,诺舒(NovaSure)治疗时间52~116 s,平均78.6 s,术中出血<10 ml.术后1、3、6和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100%(30/30)、100%(30/30)、96.7%(29/30)和96.7%(29/25),闭经率分别为86.7% (26/30)、83.3%(25/30)、76.7%(23/30)和73.3%(22/30)。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诺舒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尤其适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的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治及其术后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有生育要求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的妊娠情况.结果:有生育要求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平均年龄为30.42±4.41岁.0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表现以经量增多8/20(40%)及经期延长6/20(30%)最为常见,其次为下腹痛2/20(10%),不规则阴道流血2/20 (10%),无明显症状2/20(10%),接触性出血1/20(5%)及不孕1/20(5%),妊娠率为64.7%.Ⅰ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表现以经量增多14/33(42.4%)及经期延长12/33(36.4%)最为常见,其次为不规则阴道流血4/33(12.1%)、不孕3/33(9.1%)及下腹痛2/33(6.1%),妊娠率为64.3%.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表现以经量增多4/7(57.1%)及经期延长3/7(42.8%)最为常见,其次为下腹痛1/7(14.3%)及不孕1/7(14.3%),妊娠率为57.1%.3组类型子宫粘膜下肌瘤妊娠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粘膜下肌瘤为良性疾病,根据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分型妊娠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单纯子宫粘膜下肌瘤经手术治疗后基本妊娠结局较好,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患者排除机械性原因后能够改善妊娠结局,相较于单纯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妊娠结局较差.子宫粘膜下肌瘤位置较特殊者剔除肌瘤后对妊娠结局仍有影响.
  •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方法,选择最佳方案.方法:选择因子宫中隔入院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的患者60名,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及给予人工周期治疗,B组术后仅放置宫内节育器,C组术后仅给予人工周期治疗,D组术后无辅助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刮取非中隔处子宫内膜行病理检查,同时测定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炎症因子ICAM-1及TGFβ1.术后1月复查宫腔镜,有无宫腔粘连,取出宫内节育器,同时刮取子宫内膜行病理检查及ICAM-1和TGF-β1因子的测定.术后3月复查宫腔镜了解宫腔形态.结果:ICAM-1在A组和B组术前、术后子宫内膜上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和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GF-β1在4组术前、术后子宫内膜表达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C组分别与D组相比,术后1月、3月宫腔粘连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和(或)人工周期治疗与术后无辅助治疗相比在预防宫腔粘连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月行宫腔镜检查是发现和预防宫腔粘连较好的方法。
  • 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膀胱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对20例Ⅰa2~Ⅱa期宫颈癌及11例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行尿动力学检查,内容包括:尿道测压、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及尿流率测定;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排尿日记.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0~310min(平均26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50ml(平均80ml);阴道切除长度3.0~4.5cm(平均3.5cm);宫旁切除长度3.0~4.2cm(平均3.3cm).术后拔除尿管时间7~14d(平均8d).2例在术后7天自主排尿,但残余尿量>100ml,重插尿管7天后拔管,恢复至<100ml,自主排尿.31例术后随访12~44个月,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无淋巴囊肿及肿瘤复发、转移。结论:LNSRH安全可行,可明显减少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即能保证疗效又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术式改进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176例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者的术中、术后情况,与165例传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改良组(31.34±16.11)min,对照组(46.95±40.2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改良组(30.004±50.00) mL,对照组(50.00±100.0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改良组(11±4.7)h,对照组(16.89±8.76)h;术后疼痛率改良组13.16%,对照组35.1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切除子宫大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简易子宫切除术较传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问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丛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术前术后尿动力学检查,探讨该术式对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新疆肿瘤医院妇外科收治的分期(FIG0,2009)为IB1-ⅡA2期的6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为分别为LNSRH组31例与传统的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LRH)组34例,两组患者均分别进行术前、术后尿动力学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以及尿动力学检查参数进行比较。结果:LNSRH组术前31例及术后29例(保留神经成功29例)、LRH组34例均完成术前、术后尿动力学检查,两组术后患者近期下尿路症状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尿等待、尿线无力、腹压排尿、间断排尿、尿潴留等.LRH组患者术后伴有更明显的间断排尿、腹压排尿及尿潴留症状,P值分别为0.000、0.000、0.040;LRH组和LNSRH组患者进行术后1月的尿流动力学测定。在膀胱灌注阶段,首次排尿感、急迫排尿感,两组均较术前增加,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排尿阶段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及膀胱顺应性两组均降低,膀胱残余尿增加,LRH组更明显,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LNSRH组膀胱功能障碍低于LRH组。结论:早期宫颈癌实施LNSRH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快,效果满意,能减少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尿潴留,临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2007年1月~2012年1月1034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子宫称重、术后病率及泌尿系损伤、肠管损伤、血管损伤.结果:1034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TLH组手术时间(80.4±19.2) min与LAVH组(80.2±17.8) min无显著差异(t=0.166,P=0.868),LAVH组出血量(53.4±14.3) ml显著多于TLH组(49.8±16.8)ml(t=-3.596,P=0.000),LAVH组排气时间(27.1±5.5)h显著长于TLH组(24.6±5.1)h长(t=-7.059,P=0.000),LAVH组住院时间(5.4±1.2)d显著长于TLH组(5.1±1.4)d长(t=-3.581,P=0.000).LAVH组切除的子宫重量(286.1±28.2)g与TLH组(279.6±27.4)g有显著性差异(t=-3.528,P=0.000),术后病率TLH组1.4%和LAVH组1.7%无显著性差异(x2=0.122,P=0.727).术后泌尿系统损伤1例(0.1%)、肠管损伤1例(0.1%)、血管损伤2例(0.1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31,P=0.681).术后随0.5年~5年,平均3.9年,无切口感染、切口疝、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TLH和LAVH均是安全可行的.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TLH)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60例有全子宫切除手术指征病人,分为TLH组80例和LAVH组80例,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TLH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H是在LAVH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需要更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巧,手术难度更大,并且可能成为今后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术式.但应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医生的腹腔镜熟练程度及医院的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全切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全切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75min(50~1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0ml(30~17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3~7天).结论: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
  •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TH)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治疗大子宫的临床疗效,探讨大子宫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因子宫良性疾病(子宫>孕12周)行全子宫切除的200例患者,其中100例LTH,100例行TAH,两组病例术前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有无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不良反应,LTH组中5例中转开腹.但LTH组手术时间(115.40+33.738) min、术中出血量(220.60+161.751)ml,与TAH组的手术时间(126.75 +42.160) min、术中出血量(345.00+353.874) 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LTH组术后发热时间(0.53+0.694)d、肛门排气时间(34.47+12.269)h、住院天数(6.09+3.955)d与TAH组的术后发热时间(1.04+2.317)d、肛门排气时间(43.02+10.901)h、住院天数(9.05+1.527)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术式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对超过12孕周的子宫行LTH是安全可行的,但必须熟练地掌握手术技巧.
  • 摘要:目的:探讨大于1公斤的大子宫肌瘤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对128例大子宫肌瘤(术后称重切除子宫及肌瘤≥1公斤)行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85例(直径在5~10cm的宫颈肌瘤15例),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43例。结果:72%患者有过正常阴道分娩,28%有剖宫产或开腹妇科手术的经历.临床子宫平均大约18周(12 ~28),术后标本平均重1202g(1007~3043).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min(40~200),出血量70ml (50~5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天.术后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完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的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与肌瘤大小、多少和位置无关,但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
  • 摘要:目的:评价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本院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随访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率低,肌瘤复发率低,月经改善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再行肌瘤剔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肌瘤复发率,明显缓解月经过多症状。
  • 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e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a,TCRS)术后患者近、远期生殖状况及相关并发症情况。方法:2006年3月至2011年8月间TCRS手术治疗180例子宫纵隔,所有患者自宫腔镜二探后随访12个月以上.利用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及电话随访,分析术前、术后妊娠结局,并与同期2241例正常结构子宫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宫腔镜术中及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 15人妊娠中24例距宫腔镜二探术后时间最短为一月即怀孕(占20.87%).(2)TCRS术后自然流产率为15.08%,明显低于术前组62.98%,活产率为70.63%,明显高于术前组2.42%(P值均低于0.05).(3)TCRS术后剖宫产率80.9%,明显高于对照组42.2%,剖宫产原因中社会因素所占比例最高41.67%,明显高于对照组17.35%,TCRS术后组产后出血率25.84%,其中39.13%需要输血,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产后出血率14.54%及输血治疗率8.28%(P值均低于0.05),其中合并前置胎盘的产后出血患者最多.结论:TCRS术后近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短期内即可妊娠,生殖预后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自然流产率降低、活产率明显增高。目前患者多采用剖宫产分娩,但积极努力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病例应该可以改善现状。TCRS术后分娩期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发生率增加,孕期需要密切监护,并对前置胎盘患者做好备血等预防措施。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小肠阴道瘘的病例,寻找发生原因,总结教训。结果:患者53岁,绝经后2年,因接触出血、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Ⅲ伴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中经阴道缝合残端,经阴道放置24号T型引流管,术后第2日阴道引流管自行脱落,术后12天阴道流出多量黄色液体,无发烧,无腹胀和腹痛,饮食及二便正常,检查发现阴道断端中部可见一细小的孔道,将16号弗雷式尿管顺利插入孔道,有多量黄色稀薄的液体流入引流袋中,含少量块状粪便,在X光下注入钡剂造影,诊断为阴道断端小肠阴道瘘,术后16天,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离回盲部约30cm处的小肠嵌顿于阴道断端(引流口处)处,并与阴道残端粘连,并形成小肠阴道瘘,分离后,可见小肠瘘口处局部色黑.术中诊断:阴道残端小肠阴道瘘.行小肠部分切除术、端端吻合术、阴道残端缝合术,术后第7天痊愈出院.结论:医生不但要重视提高手术技术,掌握手术技巧,还应特别重视手术过程的每个细节动作,加强责任心,要细心和耐心,这是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摘要:目的:比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大子宫的手术情况和术后短期随诊结局.方法: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因子宫肌瘤住院拟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子宫大小如孕10~16周,除外Ⅱ度以上子宫脱垂,随机分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V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两组,其中VH组23人,LAVH组27人.所有手术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记录手术相关参数.术后六周所有患者复诊.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BMI、术前血色素和子宫体积方面无差异.LAVH组手术时间较VH组明显延长(76.7±23.2min vs.57.6±23.5min,P<0.05),LAVH组花费更高(6923.07±622.96RMB vs.5974.46±1408.08RMB,P<0.05),LAVH组花费更高(6923.07±622.96RMB vs.5974.46±1408.8RMB,P<0.05).两组在并发症、子宫重量和住院天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有一例VH因盆腔粘连中转LAVH.所有患者六周随诊时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与LAVH相比,VH治疗子宫肌瘤大子宫更省时、经济,VH可以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但当存在盆腔粘连时,LAVH的腹腔镜辅助则显露出明显的优势.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两术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3月住院治疗诊断为子宫良性病变者(子宫肌瘤48例、子宫腺肌症28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1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例)且无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92例为研究对象,腹腔镜全子宫切组及腹式全子宫切除组各46例。分别从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程度、性生活质量四个方面评价两术式在术后6月与术后12月这两个时间段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6、12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13.0%(6/46)、17.4%(8/46)与开腹组术后6、12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8.7%(4/46)、17.9%(7/46),两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术后两时间段与术前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12月与术前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术式对阴道顶端脱垂以及膀胱直肠膨出影响不大(P>0.05);对性生活质量以术后6月影响相对较大。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式因其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广泛运用于妇科临床。但两种术式对近期盆底功能均有一定影响,可能加大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其远期影响还有待观察。
  • 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断端不同缝合方式的优点与不足.方法:选择需切除子宫的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其中常规腹腔镜组40例,行单孔腹腔镜者按阴道断端不同缝合方式分组,经阴道缝合为单孔A组40例,腹腔镜下缝合为单孔B组40例.分为单孔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年龄42~54岁.其中子宫肌瘤66例,子宫腺肌症27例,功血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5例,宫颈CINⅢ及原位癌12例.所有患者子宫不超过妊娠16周大小,各组患者术前子宫大小、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6h、24h切口疼痛评分及美容效果、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120例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在手术时间上,单孔A组与常规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单孔B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常规组及单孔A组(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技术与传统腹腔镜技术是传统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子宫切除术非常适合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方式,但增加了手术难度,如可以再单孔腹腔镜下熟练地完成阴道断端缝合,可以很好地关闭盆底腹膜,可能会减少术后创面粘连;经阴道缝合阴道断端,可以较快速地完成手术,也不是为一种较好的选择。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更加微创的手术方法,尤其在美容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可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EREB电外科工作站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优势.方法:对本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年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3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EREB电外科工作站手术58例,使用双极电凝手术74.结果:全部患者均无中转开腹,无术中付损伤及术后并发症.EREB电外科工作站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5min,平均手术出血量100ml;双极电凝组手术时间为120min,平均手术出血量140ml.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EB电外科工作站组明显优于双极电凝组.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EREB电外科工作站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通过与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对比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平均年龄36.4(29~45)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2.2(16.5~28.7)kg/m2.其中子宫肌瘤26例,子宫腺肌症4例.患者均无慢性盆腔炎和盆腹腔手术史.随机抽取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2组患者术后体温、腹腔引流量、排气时间、护理并发症、镇痛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30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脐部穿刺切口正常Ⅰ期甲级愈合,腹部无明显疤痕。与对照组比较,镇痛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均获成功,经过精心的护理和在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术前的皮肤准备、心理准备等;术后生命体征、疼痛的评估和观察,单孔负压引流球的护理,卧位活动的指导等护理方法的改进,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技术上安全可行,护理人员掌握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特点、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患者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和切除手术对于后期生育潜能影响并评估其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143例因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并电话随访术后2年内妊娠情况,包括保守手术69例和输卵管切除74例.结果:两组患者社会生物学特征无明显差异.69例保守治疗患者随访59例,失访10例,宫内妊娠32例(54.2%);再次异位妊娠9例(15.3%).74例切除术患者随访66例,失访8例,宫内妊娠30例(45.5%);再次异位妊娠7例(10.6%).两组术后2年累积妊娠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内妊娠患者与继发不孕以及再次异位妊娠患者比较:术中发现盆腔粘连、输卵管形态异常较少;而术后输卵管通畅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或切除对于术后患者宫内妊娠无明显影响.患者盆腔粘连、输卵管形态异常导致术后再次不良妊娠;而宫腔镜检查通畅有助于术后再次宫内妊娠.
  • 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根治性输卵管切除术后HCG异常升高的病因、诊断和处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后β-HCG异常升高,就其临床表现和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患者中,2例再次腹腔镜手术证实存在腹腔种植病灶,9例行药物保守治疗成功,1例为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后痊愈.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根治性输卵管切除术后HCG异常升高尚缺乏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早期诊断关键在于术后严格HCG随访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需积极处理,必要时手术干预,同时需要考虑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性。
  • 摘要:剖宫产术(cesarean section,CS)是指妊娠28周后经腹切开子宫壁,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选择手术指征,可有效降低高危孕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但剖宫产率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后,围生儿死亡率并未出现相应下降。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的相关报道却随之日益增多。剖宫产术后异位妊娠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不是剖宫产的直接原因,但与剖宫产后炎症未及时控制,引起盆腔炎或盆腔粘连,细菌进一步扩散,引起盆腔腹膜炎等有关,致使异位妊娠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其中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作为剖宫产引起的特有的异位妊娠类型,极具危险性,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 摘要:剖宫产切口憩室是剖宫产术远期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逐步升高,近年来剖宫产切口憩室时有报道,但目前尚缺少理想的、统一的诊断及治疗标准.单纯行超声检查敏感度及特异度不高,且不能排除宫腔占位性病变,不能了解宫腔憩室改变图像,亦不能获得内膜病理.宫腔镜检查过程中同时超声检查,可以发挥宫腔镜及超声检查的优势,弥补单纯使用其中一种检查的不足之处,具有微创伤、经济、方便、诊断明确等优势,是全面评估及诊断剖宫产切口憩室的有效方法 .腹腔镜手术具备以下优势:①腹腔镜术中可全面探查盆腹腔情况,视野清晰,尤其对于盆腔粘连者更具优势;②在腹腔镜下可充分下推膀胱,降低膀胱损伤的风险;③术中联合宫腔镜检查,准确确定憩室的位置和范围;④因手术视野清晰,术中同时使用宫腔探棒指示,可彻底切除瘢痕,手术疗效确切.随着宫、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对剖宫产切口憩室认识的深入,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可作为剖宫产切口憩室诊断的较佳方法 ,腹腔镜切除憩室具有微创、有效、经济等优点,不失为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仍需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下加用网片的阴道骶前固定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结局.方法:对21例经POP-Q分期证实为3度以上盆腔器官膨出、且不伴尿失禁的患者,在阴式子宫切除术后,行改良腹腔镜下加用网片的阴道骶前固定术:经阴道将自行裁剪的3.5cm宽的不可吸收网片两片,置于阴道前后壁上1/3段,并将两网片在阴道穹隆处缝合,剪除多余前避网片,留后壁网片腹腔镜下悬吊至骶骨岬.记录围手术期参数,并在术后6周、6个月及此后每年进行随诊。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47ml,无周围脏器损伤和大出血等术中并发症.术后以盆腔器官膨出的生活质量量表和客观POP-Q分期评估手术效果,以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性生活状况,中位随访时间43.5个月(范围:18-60个月),主观治愈率和客观治愈率均为100%,1例患者(4.8%)术后出现新发尿失禁,l例(4.8%)出现性生活异常。结论:与完全腹腔镜下操作的阴道骼前固定术相比,改良腹腔镜下加用网片的阴道骸前固定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膨出的近期疗效满意,对性功能影响小,且手术更加简易。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