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改良

社会改良

社会改良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政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6625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党建、社会、唐都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等;社会改良的相关文献由14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诗崎、杨斌、万军杰等。

社会改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6625 占比:99.75%

总计:56769篇

社会改良—发文趋势图

社会改良

-研究学者

  • 张诗崎
  • 杨斌
  • 万军杰
  • 周祥云
  • 张树俊
  • 张荣生
  • 彭长歆
  • 朱爱华
  • 李文健
  • 邓慧雯

社会改良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美卜丽萍
    • 摘要: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防疫抗疫、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强国强民紧密相关。早在20世纪初,社会改良人士就指出,医疗卫生的进步对国家发展极为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影响着每个人及家庭的健康生存。中国的防疫治病和公共卫生建设有别于西方的公共卫生改良运动,因为国情不同,其目的、动力、方法都不相同。中国的防疫运动及公共卫生发展是国家现代化历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中现代公共卫生行为意识的形成,对防疫抗疾、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 察应坤
    • 摘要: 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以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为目标的,对于如何解决20世纪之初的农村危机,谋求农业、农村、农民的出路,不同的思想群体有着不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方式。吕振羽加入以王鸿一为核心的“村治派”,并担任《村治月刊》主编。受社会情境和个人经历变化的影响,吕振羽从一开始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下的乡村自治”,到后来转向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级斗争”来解决农村危机。吕振羽思想的变化,正反映出20世纪前期左派知识人由“社会改良”向“社会革命”转移的普遍性认识倾向。
    • 江坤
    • 摘要: 智能媒体、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勃兴至今已有近十年。在智能媒体普及的过程中,社会也完成了媒介化改造。在“万物皆媒”的背景下,似乎当今的世界万物,不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都已经被媒介所联结,似乎不存在媒介之外的事物。任何技术在初创阶段、普及阶段会产生一定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必然的,自然也无需对智能技术本身过于求全,但作为站在客观立场上审视发展问题的研究者必须承认,智能媒体已经造成了事实上的技术歧视。任何新技术发展的根本都是一种社会改良的手段,发展的理想结果应当是发展成果人人得以共享,智能媒体也不例外。因此,在智能媒体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完成初步普及任务之后,应该回头审视在第一波技术发展浪潮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或薄弱环节,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社会的完整性,提高智能化社会的稳定性。
    • 王欢颜
    • 摘要: 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位于苏州阊门外的留园被盛康买下,修缮经营并对外开放,成为苏州一处重要的公共空间,作为宗族义庄的一部分由管家打理经营并参与地方事务。清末,留园屡屡成为苏州举办地方展会的会场,苏府物产会、苏省商品陈列所、义赈游览会等均在留园一带举办。随着留园成为苏州一方重要的社会公共空间,各类人群纷纷涌入,年轻女性群体的出现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众多商人的青睐也带来了不少商业纠纷。通过多角度考察留园这方社会公共空间,可以使苏州城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过程得以更丰富地展现。
    • 董永俊
    • 摘要: 导语:近现代以来,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曾经被视为“乡野俚俗”的民间文学艺术(以下简称“民间文艺”)发挥了社会改良、开启民智与宣传动员的重要作用。20世纪初期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民间文艺开始进入到现代化的学科视野,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兴起“到民间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延续革命文艺路线,民间文艺深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全国上下以民间文艺为主要形式广泛开展艺术创作,这项重要的事业被称为“民族民间文艺”。
    • 周祥云
    • 摘要: 中国哲学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后,亟须解决问题的是如何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现代化的浪潮中,并将自身纳入世界哲学体系这个大家庭.此时,中国哲学的泰斗级人物胡适和冯友兰义不容辞地扛起了这面大旗,试图为今后的中国哲学引航蓄力.作为其足以彪炳史册的巨献,《中国哲学史大纲》和《中国哲学史》在学术的试验田深耕细作,寻求一种不同以往的劳作方式,以此来奏响该学科独立化的凯歌.其中包括学术视域、取材择料、撰写方式等诸多迥异之处.由于两位先生均身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剧烈变革的时期,故其学术思想以及价值取向有着相通之处,即建构中国人自己的哲学,增强民族自觉性、自尊心.诚然,也有出入之地.文章主要以《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大纲》为依据,聚焦于该两位先生关于庄子观点的比较研究来揭示其背后价值观念的异同.
    • 刘涛
    • 摘要: 社会政策①在德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德国是近代最早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因此社会政策在德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873年德国成立社会政策协会(Verein für Socialpolitik,VfS),这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社会政策协会之一,协会主席是鲁道夫·冯·格奈斯特(Rudolf von Gneist),为普鲁士著名的法学家与政治家。该协会致力于在曼彻斯特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革命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之间找到一条可以连接的桥梁,同时致力于走社会改良的道路。时至今日,社会政策协会依然在德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对与经济相关联的社会政策议题保持着密切关注。
    • 周祥云
    • 摘要: 中国哲学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后,亟须解决问题的是如何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现代化的浪潮中,并将自身纳入世界哲学体系这个大家庭。此时,中国哲学的泰斗级人物胡适和冯友兰义不容辞地扛起了这面大旗,试图为今后的中国哲学引航蓄力。作为其足以彪炳史册的巨献,《中国哲学史大纲》和《中国哲学史》在学术的试验田深耕细作,寻求一种不同以往的劳作方式,以此来奏响该学科独立化的凯歌。其中包括学术视域、取材择料、撰写方式等诸多迥异之处。由于两位先生均身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剧烈变革的时期,故其学术思想以及价值取向有着相通之处,即建构中国人自己的哲学,增强民族自觉性、自尊心。诚然,也有出入之地。文章主要以《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大纲》为依据,聚焦于该两位先生关于庄子观点的比较研究来揭示其背后价值观念的异同。
    • 房存
    • 摘要: 晚清以来,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不只一条,有社会改良、社会革命、伦理革命、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等,鲁迅最倾力的是文化伦理变革之路。他致力于通过现代伦理的建构,将国人从等级依附的牢笼中解放出来,通过自觉的具有主体性的个人的确立,实现现代民族国家主体的建构。而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性别伦理具有起始和基础的意义,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 余燚; 陈平
    • 摘要: 为了探寻近现代建筑师柳士英的深层建筑思想,本文基于柳士英1934年发表的《现代住宅救济问题》一文,从个人经历、时局影响等方面深入分析其住宅救济主张形成的背景,并以湖南大学校园的集体宿舍等居住建筑规划与设计为案例,考察其相关实践.通过聚焦“住宅救济”,这一柳士英职业生涯中看似并不显著的主张和工作,试图揭示,他坚持一生的社会改良理想是他的建筑思想中的核心理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