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磷肥

磷肥

磷肥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3年内共计484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83篇、会议论文129篇、专利文献831篇;相关期刊813种,包括中国土壤与肥料、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88种,包括第二十二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第八届全国向日葵研讨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磷肥的相关文献由807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凌云、冯军强、刘建玲等。

磷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83 占比:80.18%

会议论文>

论文:129 占比:2.66%

专利文献>

论文:831 占比:17.16%

总计:4843篇

磷肥—发文趋势图

磷肥

-研究学者

  • 张凌云
  • 冯军强
  • 刘建玲
  • 赵国军
  • 鲁剑巍
  • 齐焉
  • 廖文华
  • 樊彩梅
  • 李瑞
  • 郑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陈卫东; 张玉霞; 丛百明; 夏全超; 田永雷; 张庆昕; 杜晓艳
    • 摘要: 为探究磷肥种类及施用量调控紫花苜蓿抗寒性及糖类物质变化的机制,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二因素(磷肥种类和施肥量)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分别施用重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0、100、200、300和400 kg·hm^(−2)(以P_(2)O_(5)计),于越冬前期将不同处理的根颈收获后分别进行冷藏(4°C)和冷冻(‒20°C)处理,对低温处理后根颈(根颈及根颈以下主根1 cm)活力及糖类物质(可溶性糖、蔗糖、果糖、淀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磷肥处理苜蓿越冬材料冷冻处理后的根颈活力和淀粉含量均低于冷藏处理,但可溶性糖、蔗糖和果糖含量高于冷藏处理。在冷冻处理中,施用重过磷酸钙处理苜蓿的根颈活力及果糖含量显著高于磷酸二铵处理,但淀粉含量显著低于磷酸二铵处理;2种磷肥均以300 kg·hm^(−2)处理苜蓿根颈的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最高。由此表明,增施磷肥有利于苜蓿根颈中淀粉在低温时转化成蔗糖、果糖等可溶性糖类物质,提高苜蓿的抗寒性;在科尔沁沙地施用重过磷酸钙,且施用量为300 kg·hm^(−2)(P_(2)O_(5))时有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 高丽敏; 陈春; 沈益新
    • 摘要: 为探讨江淮地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体系中氮磷肥供应对干物质产量及再生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磷(P2O5)水平处理(0、50、100、150 kg·hm^(-2))及4个氮(N)水平处理(0、60、120、180 kg·hm^(-2)),研究了干物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地上部氮磷含量及累积量、再生6和12 d的生长量等指标对氮磷肥投入的响应。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及磷肥均显著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在低磷供应条件下,干物质产量随供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磷条件下,适宜生长的最优施氮量为120 kg·hm^(-2)。对不同施氮处理而言,饲草干物质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显著增加。2)干物质产量与地上部氮含量、地上部氮累积量、地上部磷累积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氮磷肥施用可以促进植株残茬再生,0、50、100、150 kg·hm^(-2)磷处理下适宜残茬再生所需的施氮量分别为180、120、120、60 kg·hm^(-2)。刈割6 d后残茬的再生芽芽长及叶面积、刈割12 d后叶面积均与再生生物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江淮地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体系中施用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肥的用量。当磷肥施用量分别为0、50、100、150 kg·hm^(-2)时,适宜生长及再生的氮肥推荐用量分别为180、120、120、60 kg·hm^(-2)。江淮地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体系中推荐年施磷量及施氮量分别为100及120 kg·hm^(-2),研究结果可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技术中的肥料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梁伟琴; 李成德; 李继明; 武汉军; 陈小花
    • 摘要: 马铃薯是安定区的主栽作物之一,进行富锌马铃薯生产是人体补充锌元素营养最直接和有效的来源。本试验对马铃薯基施磷肥与喷施锌肥互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基施纯P_(2)O_(5)225 kg/hm^(2)和喷施0.2%的ZnSO_(4)处理马铃薯块茎中锌含量增加最多,为4.9 mg/kg;株高、单株结薯数、单株薯块重、产量以基施纯P_(2)O_(5)225 kg/hm^(2)和喷施0.2%的ZnSO_(4)处理最高,分别为100.5 cm、9.1个、0.75 kg和39606 kg/hm^(2)。因此,在生产上可采用以基施纯P_(2)O_(5)225 kg/hm^(2)和喷施0.2%的ZnSO_(4)的方法来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锌含量及马铃薯产量。
    • 黄玉芳; 张辉; 张立花; 张红燕; 张雯雯; 赵亚南; 叶优良
    • 摘要: 为给高磷土壤小麦磷管理提供依据,在河南省温县速效磷为49.1 mg·kg^(-1)的土壤上开展2年田间试验,设置5个施磷量水平(0、45、90、135、180 kg P_(2)O_(5)·hm^(-2)),研究施磷量对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磷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小麦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且两年分别在90和135 kg·hm^(-2)施磷量下最高。90 kg·hm^(-2)施磷处理显著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施磷量进一步增加时干物质累积量无显著变化,叶片等各器官均表现出相似趋势。第一年小麦花后干物质转运量以90 kg·hm^(-2)施磷处理最高,转运效率为36.7%;第二年花后干物质转运量以135 kg·hm^(-2)施磷处理最高,转运效率为30.9%.小麦开花期和收获期磷素积累量均以90 kg·hm^(-2)施磷处理最高,施磷处理收获期吸磷量比不施磷处理增加14.5%~44.6%,开花后各器官磷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以90 kg·hm^(-2)施磷处理相对较高。磷肥利用率随着施磷量增加呈下降趋势,90 kg·hm^(-2)施磷处理下磷肥利用率相对较高,磷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表观回收率两年平均为130.8kg·kg^(-1)、10.6kg·kg^(-1)、23.9%。磷肥用量高于90 kg·hm^(-2)时,土壤磷素呈盈余状况;在90 kg·hm^(-2)施磷水平下土壤磷素盈余0.1~17.3 kg·hm^(-2);在施磷135 kg·hm^(-2)和180 kg·hm^(-2)时,土壤_崎素益余量分别为32.1~77.5和101.5~115.3 kg·hm^(-2)。这说明,在土壤磷素肥力较高的情况下,推荐施磷量90 kg·hm^(-2),可促进干物质和磷素积累,提高小麦产量•同时维持合理的磷肥利用率及磷素平衡状况。
    • 刘志达; 曹津桥; 费加良; 肖雯馨; 罗文; 莫亿伟
    • 摘要: 为探明稻蛙种养对稻田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正常施用化肥的稻田为对照,测定套养虎纹蛙后其对各个时期稻田不同形态无机磷、有效磷含量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虎纹蛙养殖后10~90 d,试验田与对照田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变化趋势各有不同;其中Ca_(2)-P含量不断下降,Ca_(8)-P、Al-P、Fe-P含量则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Ca_(10)-P和O-P含量则不断增加,有效磷的含量在试验田和对照田均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相同种养时期内,试验田的不同形态无机磷、总无机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田(P<0.05)。由此可见,试验田不施化肥仅靠套养虎纹蛙,会导致稻田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下降,有效磷供应不足,并造成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总产量降低。因此,在稻蛙种养时应补充适量的磷肥才能防止供磷不足,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研究结果为稻蛙种养时土壤养分管理的改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吴行; 郑琴; 张帅; 成宇阳; 王秀斌
    • 摘要: 利用盆栽试验探究镁改性生物炭和磷肥配施对红壤磷素有效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CK)、单施磷肥(P)、单施镁改性生物炭(MgBC)和磷肥配施镁改性生物炭(P+MgBC)4个处理。结果表明,单施镁改性生物炭或单施磷肥均可增加土壤有效磷(AP)含量,且两者配施其含量显著高于单施。P+MgBC处理土壤AP含量较CK、P和MgBC处理分别显著增加90.4%、34.2%和59.5%,且土壤AP含量与磷酸酶(Pho)活性、微生物量磷(MBP)及土壤有机碳(SOC)呈显著正相关。与CK处理相比,MgBC和P+MgBC处理小麦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P+MgBC处理产量增幅最大,平均增加27.1%,但P处理其产量较CK处理差异不显著。P+MgBC处理的小麦植株和籽粒磷含量较CK和P处理均显著增加,但与MgBC处理无显著差异。P+MgBC处理的小麦植株和籽粒磷吸收量较其他处理均显著增加,增幅范围分别为40.6%~114.3%和18.7%~58.6%。综上,与单施磷肥或单施镁改性生物炭相比,镁改性生物炭配施磷肥,不仅提高了红壤磷素有效性,还提高了小麦产量和吸磷量,为酸性土壤作物系统磷肥高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孙志朋; 郭玉冰; 刘建玲; 苏晓红; 廖文华; 汪红霞
    • 摘要: 为探究露地菜田长期施入有机肥、磷肥情况下,土壤腐殖质及其组成、土壤有机碳储量、固存量、土壤净固碳量的演变特征,探讨外源碳物质输入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利用潮褐土18年的(2003—2020)露地蔬菜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用有机肥(M0,0;M1,75 t/hm^(2);m^(2),150 t/hm^(2))和磷肥(P0,0;P1,180 kg/hm^(2);P2,360 kg/hm^(2))配合施用对土壤有机质、腐殖酸及其组分(胡敏酸、富里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续耕种18年,不施肥处理土壤的有机质、腐殖酸及其组分含量显著下降,有机质年均降低0.09 g/kg,腐殖酸及其组分年均降低0.06 g/kg(0.02、0.02 g/kg);(2)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腐殖酸及其组分的含量随施肥年限呈现出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3)长期单施有机肥(P0M1、P0m^(2))、有机肥磷肥配施(P1M1、P1m^(2)、P2M1和P2m^(2))的土壤有机质、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46.9%~78.6%、104.9%~131.5%、151.1%~177.3%和84.3%~116.2%;(4)施磷量相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平均升高17.3%。(5)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固存量、净固碳量,有机碳储量增幅达到40.8%~68.0%,有机碳固存量增量为10.0~16.7 t/hm^(2),净固碳量增量为558.0~929.8 kg/hm^(2)·年。且有机肥磷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酸及其组分的提升效果优于单施有机肥/磷肥。以上为提高潮褐土土壤肥力、优化施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陈媛媛; 彭芳; 陶珊; 袁灿; 吴宇; 施田田; 肖欣娟; 张超
    • 摘要: 为了探索川芎栽培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用量及配比,采用“3414”试验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N、P、K肥配施对川芎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_(1)P_(2)K_(1)处理(尿素1.47 g/盘、过磷酸钙5.87 g/盘、硫酸钾1.17 g/盘)株高最高;N_(2)P_(2)K_(2)处理(尿素2.93 g/盘、过磷酸钙5.87 g/盘、硫酸钾2.35 g/盘)分枝数及茎叶鲜重最大;N_(2)P_(2)K_(3)处理(尿素2.93 g/盘、过磷酸钙5.87 g/盘、硫酸钾4.69 g/盘)根茎鲜重最大,有利于提高川芎产量;N_(2)P_(2)K_(3)处理(尿素2.93 g/盘、过磷酸钙11.73 g/盘、硫酸钾2.35 g/盘)须根鲜重最大。K肥有利于根茎中阿魏酸积累,P肥影响不显著,阿魏酸含量随N肥用量增加而降低,以N_(0)P_(2)K_(2)处理(尿素0 g/盘、过磷酸钙5.87 g/盘、硫酸钾2.35 g/盘)阿魏酸含量最高。P肥有利于根茎藁本内酯积累,N、K肥影响不显著,以N_(2)P_(2)K_(3)处理藁本内酯含量最高。N_(2)P_(2)K_(3)处理隶属均值最大,为本研究的最佳施肥组合。综上,适量N、P、K肥配施有利于川芎生长,提高药材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在本盆栽试验条件下以N_(2)P_(2)K_(3)处理为宜。
    • 郭孝宇; 路强; 张宇涵; 李玲子; 宋红霞
    • 摘要: 为探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磷肥对樱桃番茄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以京番粉星2号和京番彩星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种植,设置4个磷肥水平,分别为0(CK)、磷肥减施50%(P_(0.5),1.5‰的NaH_(2)PO_(4)溶液)、常规施磷(P_(1),3.0‰的NaH_(2)PO_(4)溶液)、磷肥增施100%(P_(2),6.0‰的NaH_(2)PO_(4)溶液),比较不同磷肥处理下果实性状、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旨在为樱桃番茄磷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磷肥减施50%(P_(0.5))处理下两个品种果实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升,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钾含量达到最大值,磷素与钾素之间未产生拮抗作用。综合分析得出,磷肥减施对改善樱桃番茄的品质和风味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磷肥增施100%(P_(2))处理下樱桃番茄果型指数降低,果实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及钾含量显著下降,磷含量达到最大值;常规施磷(P_(1))处理下京番粉星2号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钾含量显著降低;京番彩星1号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外,其他指标与CK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磷肥减施50%(P_(0.5))处理下两品种果实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果实品质得到明显提高。利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综合分析得出,两个品种均为磷肥减施50%(P_(0.5))处理综合评价结果最佳。
    • 白如霄; 范守杰; 和海秀; 罗静静; 崔瑜
    • 摘要: 为明确氮磷肥施用量对甜菜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以甜菜品种Beta796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低氮高磷(N∶P_(2)O_(5)=150 kg/hm^(2)∶225 kg/hm^(2),T_(1))、高氮低磷(N∶P_(2)O_(5)=270 kg/hm^(2)∶120 kg/hm^(2),T_(2))、高氮高磷(N∶P_(2)O_(5)=270 kg/hm^(2)∶225 kg/hm^(2),T_(3))、不施氮正常施磷(N∶P_(2)O_(5)=0 kg/hm^(2)∶180 kg/hm^(2),N0)、不施磷正常施氮(N∶P_(2)O_(5)=210 kg/hm^(2)∶0 kg/hm^(2),P0)5个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氮磷肥配比对甜菜气体交换、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的配合施用相比于单独施用可促进甜菜的生长发育。尤其在施入150 kg/hm^(2)纯氮和225 kg/hm^(2) P_(2)O_(5)处理下可通过提高叶面积指数(LAI)、光合色素含量(SPAD值)、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使叶片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P_(n))。该处理还通过提前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t_(1))、推迟最大积累速率结束时间(t_(2)),延长了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Δ_(t)),最终提高干物质积累及收获期的块根产量。此外,该处理通过促进收获期块根中的糖代谢过程,增加了块根中的蔗糖和果糖含量,使更多的可溶性糖在块根中积累,但也降低了块根品质。综合不同处理下甜菜的产量和品质表现,新疆塔额盆地滴灌条件下甜菜的管理中氮磷肥推荐用量分别为150、225 kg/hm^(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