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铟
砷化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68141篇;相关期刊32种,包括纳米科技、四川有色金属、光机电信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年红外、遥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科学论坛、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5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等;砷化铟的相关文献由31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占国、杨涛、金鹏等。
砷化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68141篇
占比:99.98%
总计:568228篇
砷化铟
-研究学者
- 王占国
- 杨涛
- 金鹏
- 赵有文
- 封松林
- 徐波
- 牛智川
- 刘宁
- 杨晓光
- 季海铭
- 徐仲英
- 徐志成
- 戴宁
- 沈桂英
- 罗帅
- 胡淑红
- 谢辉
- 陈建新
- 刘京明
- 吕振东
- 吕英飞
- 孔梅影
- 孙艳
- 曾一平
- 王洋
- 王芳芳
- 董志远
- 陈枫
- 叶小玲
- 周宏伟
- 周易
- 孙文荣
- 孙静
- 李亚栋
- 杨俊
- 段满龙
- 潘量
- 王俊
- 王应利
- 王志明
- 王晓东
- 王海龙
- 王科范
- 王红梅
- 章从福
- 许继宗
- 郑宝真
- 陈涌海
- 高凤
- 龚谦
-
-
刘丽杰;
赵有文;
黄勇;
赵宇;
王俊;
王应利;
沈桂英;
谢辉
-
-
摘要:
采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total reflection X-ray fluorescence,TXRF)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检测方法研究InAs衬底化学机械抛光后经过不同湿法化学溶液联合作用后衬底表面的金属杂质残留浓度和氧化物组分的变化。湿法化学清洗后的InAs表面检测到金属杂质Si,K和Ca,它们的浓度随溶液组合的变化而变化。金属杂质残留浓度较高的InAs衬底表面同时也测得较多粒径为80 nm的颗粒。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InAs衬底湿化学清洗方法,可制备出金属杂质残留少、颗粒少、氧化层薄InAs衬底表面,此表面有利于MOCVD方法生长高质量InAs/GaSb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外延。
-
-
-
甘桃;
杜磊;
刘昌龙;
李梁;
陈刚;
徐鹤靓;
陈平平;
李志峰;
陈永平
-
-
摘要:
石墨烯具有电子迁移率高、透过率高(T≈97.7%)且费米能级可调的特性.砷化镓的电子迁移率比硅的大5到6倍.引入砷化铟量子点后,光电探测器具有低暗电流、高工作温度、高响应率和探测率的特点,因而可被用于制备响应快、量子效率高和光谱宽的光电探测器.对基于InAs/GaAs量子点-石墨烯复合结构的肖特基结的I-V特性和光电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V偏压下,该器件在400nm~950nm均有响应,峰值响应率可达0.18 A/W;在反向偏压下,器件的峰值响应率可达到0.45 A/W.通过对暗电流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InAs/GaAs量子点-石墨烯肖特基结在室温附近以及80 K附近的势垒高度.
-
-
-
科发
-
-
摘要:
正英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原子厚度半导体的缺陷可以产生发光的量子点。这种量子点是单一光子的来源,这种现象对于量子光子学和固体电子学的联合研究十分有益——就是所谓的集成光子学。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可以将二硒化钨注入原子厚度的半导体内,作为固态量子点的生长平台。他们表示产生量子点的缺陷不会抑制半导体的电学或光学特性,并且可以外加电场或磁场来控制这些缺陷。在原子厚度的二硒化钨中生成量子点比在传统材料如砷化铟中生成量子点要容易许多,这是一个显著的优势。"我们采用墨晶,并一层一层的进行剥
-
-
-
-
摘要:
在一个砷化铟晶体上,12个带正电的铟原子环绕着一个酞菁染料分子,这就是科学家最新研制的分子大小的晶体管。按照摩尔定律的硬限制,这很可能是一个晶体管所能达到的最小尺寸。新型晶体管是由德国PDI固体电子学研究所、柏林自由大学、日本NTT基础研究实验室和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开发的。这一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物理》上的最新成果朝着量子计算迈出一大步。
-
-
-
-
摘要:
砷化铟晶体管的中心是酞菁染料分子,其周围环绕着12个带正电的铟原子。在一个砷化铟晶体上,12个带正电的铟原子环绕着一个酞菁染料分子,这就是科学家最新研制的分子大小的晶体管。按照摩尔定律的硬限制,这很可能是一个晶体管所能达到的最小尺寸。新型晶体管是由德国PDI固体电子学研究所、柏林自由大学、日本NTT基础研究实验室和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开发的。
-
-
-
-
-
吕尊仁;
张中恺;
杨涛
- 《第十二届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半导体量子点激光器展示出了低阈值、高调制速率和高温度稳定性等特性,有望成为下一代光通讯系统的重要光源.近年来,激发态激射量子点激光器因理论上更高的调制速率而备受关注.相同外延材料下制备的激发态激射量子点激光器,与基态激射激光器相比,也确实展现出了更高的调制速率.同时,更小的线宽增益因子也使激发态激射激光器更适合被应用于光通讯中.
-
-
吕尊仁;
张中恺;
杨涛
- 《第十二届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半导体量子点激光器展示出了低阈值、高调制速率和高温度稳定性等特性,有望成为下一代光通讯系统的重要光源.近年来,激发态激射量子点激光器因理论上更高的调制速率而备受关注.相同外延材料下制备的激发态激射量子点激光器,与基态激射激光器相比,也确实展现出了更高的调制速率.同时,更小的线宽增益因子也使激发态激射激光器更适合被应用于光通讯中.
-
-
吕尊仁;
张中恺;
杨涛
- 《第十二届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半导体量子点激光器展示出了低阈值、高调制速率和高温度稳定性等特性,有望成为下一代光通讯系统的重要光源.近年来,激发态激射量子点激光器因理论上更高的调制速率而备受关注.相同外延材料下制备的激发态激射量子点激光器,与基态激射激光器相比,也确实展现出了更高的调制速率.同时,更小的线宽增益因子也使激发态激射激光器更适合被应用于光通讯中.
-
-
吕尊仁;
张中恺;
杨涛
- 《第十二届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半导体量子点激光器展示出了低阈值、高调制速率和高温度稳定性等特性,有望成为下一代光通讯系统的重要光源.近年来,激发态激射量子点激光器因理论上更高的调制速率而备受关注.相同外延材料下制备的激发态激射量子点激光器,与基态激射激光器相比,也确实展现出了更高的调制速率.同时,更小的线宽增益因子也使激发态激射激光器更适合被应用于光通讯中.
-
-
郁春潮;
陈善俊;
张亮;
黄海
- 《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实验研究采用MOCVD技术生长量子点.影响量子点MOCVD生长的因素有衬底、环境压强、生长温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材料Ⅴ/Ⅲ流量比、生长停顿,应力缓冲层等.主要通过实验研究了温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及Ⅴ/Ⅲ流量比对量子点生长密度的影响.通过优化生长条件,当前最佳生长条件是采用量子点生长温度500°C,沉积速度0.074ML/s,沉积厚度1.7ML,Ⅴ/Ⅲ为10,获得了量子点密度为5×109/cm2分布较均匀的量子点.
-
-
郁春潮;
陈善俊;
张亮;
黄海
- 《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实验研究采用MOCVD技术生长量子点.影响量子点MOCVD生长的因素有衬底、环境压强、生长温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材料Ⅴ/Ⅲ流量比、生长停顿,应力缓冲层等.主要通过实验研究了温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及Ⅴ/Ⅲ流量比对量子点生长密度的影响.通过优化生长条件,当前最佳生长条件是采用量子点生长温度500°C,沉积速度0.074ML/s,沉积厚度1.7ML,Ⅴ/Ⅲ为10,获得了量子点密度为5×109/cm2分布较均匀的量子点.
-
-
郁春潮;
陈善俊;
张亮;
黄海
- 《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实验研究采用MOCVD技术生长量子点.影响量子点MOCVD生长的因素有衬底、环境压强、生长温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材料Ⅴ/Ⅲ流量比、生长停顿,应力缓冲层等.主要通过实验研究了温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及Ⅴ/Ⅲ流量比对量子点生长密度的影响.通过优化生长条件,当前最佳生长条件是采用量子点生长温度500°C,沉积速度0.074ML/s,沉积厚度1.7ML,Ⅴ/Ⅲ为10,获得了量子点密度为5×109/cm2分布较均匀的量子点.
-
-
郁春潮;
陈善俊;
张亮;
黄海
- 《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实验研究采用MOCVD技术生长量子点.影响量子点MOCVD生长的因素有衬底、环境压强、生长温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材料Ⅴ/Ⅲ流量比、生长停顿,应力缓冲层等.主要通过实验研究了温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及Ⅴ/Ⅲ流量比对量子点生长密度的影响.通过优化生长条件,当前最佳生长条件是采用量子点生长温度500°C,沉积速度0.074ML/s,沉积厚度1.7ML,Ⅴ/Ⅲ为10,获得了量子点密度为5×109/cm2分布较均匀的量子点.
-
-
郁春潮;
陈善俊;
张亮;
黄海
- 《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实验研究采用MOCVD技术生长量子点.影响量子点MOCVD生长的因素有衬底、环境压强、生长温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材料Ⅴ/Ⅲ流量比、生长停顿,应力缓冲层等.主要通过实验研究了温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及Ⅴ/Ⅲ流量比对量子点生长密度的影响.通过优化生长条件,当前最佳生长条件是采用量子点生长温度500°C,沉积速度0.074ML/s,沉积厚度1.7ML,Ⅴ/Ⅲ为10,获得了量子点密度为5×109/cm2分布较均匀的量子点.
-
-
白治中;
徐志成;
周易;
黄爱波;
陈洪雷;
陈建新;
丁瑞军;
何力
- 《2015年红外、遥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科学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本文报道640×512规模InAs/GaSbⅡ类超晶格红外双色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研究结果.探测器采用N-P-N叠层双色器件结构,通过调节器件工作电压实现器件在4.5μm和5.8μm两个截止波段的切换,从而实现双波段的顺序成像探测.运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GaSb衬底上生长超晶格材料,双波段红外吸收区的超晶格周期结构分别为7ML InAs/7ML GaSb和10ML InAs/10ML GaSb.采用等离子体干法刻蚀技术制备焦平面器件,焦平面阵列像元中心距为30μm.在77K时测试,两个波段的器件分别呈现出良好的P-N结伏安特性,双波段器件结阻抗分别达到109Ω(N-on-P)和1011Ω(P-on-N),当偏压加到-0.07V时实现器件两个工作波段的切换,器件双波段的100%响应截止波长分别为4.5μm和5.8μm,其中N-on-P器件峰值探测率达到7.73×1010cmHz1/2W-1,响应率为2.35×107V/W;P-on-N器件峰值探测率达到7.81×1010cmHz1/2W-1,响应率为2.34×107V/W,两个波段焦平面性能一致性较好.红外焦平面偏压调节成像测试得到清晰的双波段热成像.通过特定波长的滤光片在双波段的成像特征可看出器件具备双波段信息分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