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矿物化学

矿物化学

矿物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海洋学、天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18849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岩石学报、地质学报、地球化学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第十二届全国矿床会议、第十一届“月球·行星·科学与探测”学术研讨会等;矿物化学的相关文献由650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宗珠、胡瑞忠、毕献武等。

矿物化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8849 占比:99.83%

总计:119055篇

矿物化学—发文趋势图

矿物化学

-研究学者

  • 韩宗珠
  • 胡瑞忠
  • 毕献武
  • 王建
  • 蒋少涌
  • 吴开兴
  • 张玉泉
  • 彭建堂
  • 徐夕生
  • 李鸿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吕前露; 刘建峰; 赵硕; 郭春丽; 车亚文
    • 摘要: 为揭示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晚三叠世解放营子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混合机制,对寄主岩石和镁铁质包体中斜长石和角闪石开展了电子探针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多斑和少斑包体边部的斜长石斑晶发育An值增加的突变环带,环带的An值为32~46,明显高于核部和边部斜长石的An值(18~31),而核部的An值与寄主岩石中斜长石的An值一致,该特征指示突变环带结构是镁铁质岩浆捕获并改造寄主岩石中斜长石的结果。少斑包体中心部位的斜长石斑晶核部具有熔蚀结构,残余部位的An值(40~47)高于熔蚀部位的An值(32~36),但总体大于边部和基质中细粒斜长石的An值(17~35),反映包体的中心部位受到了长英质成分的改造。另一方面,寄主岩石中角闪石斑晶TiO_(2)含量(0.50%~1.10%)明显低于包体角闪石TiO_(2)含量(1.17%~2.47%),而寄主岩石基质中细粒角闪石TiO_(2)含量(1.58%~2.26%)与包体角闪石TiO_(2)含量相近,指示寄主岩石演化晚期有富TiO_(2)的镁铁质成分混入。综合分析表明,解放营子岩体形成过程中,镁铁质和长英质岩浆之间既存在宏观尺度上的机械混合,也存在微观尺度上的以矿物间元素迁移为特征的化学混合。
    • 吴梦琪; 吴鹏; 王蝶; 杨航; 龚红胜
    • 摘要: 滇中腊梅铁矿床位于西南“三江”地区金沙江-哀牢山-红河富碱斑岩带中段,其矿化类型不明,成矿机制和资源潜力不清,制约了该区找矿勘查的深入研究。本次研究工作在详细的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矿(化)体产出特征,将磁铁矿划分为正长斑岩内的豆状-星点状磁铁矿(Ⅰ-Mag)、透辉石角岩内浸染状-团块状磁铁矿(Ⅱ-Mag)和层间破碎带内脉状及囊状充填型磁铁矿(Ⅲ-Mag)3种类型。通过LA-ICP-MS原位微区成分对比,发现3类磁铁矿总体富集Ti、Mn、V、Mg、Zn及Ni,贫Sn、Ga及Sc等元素,并且从Ⅰ-Mag→Ⅱ-Mag→Ⅲ-Mag, Mg、V、Zn含量及Ni/Cr值逐渐增加,Cr、Sn及REE含量逐渐降低,反映3类磁铁矿具有从岩浆成因向热液成因演化的特征。结合Ni/(Cr+Mn)-(Ti+V)、(Al+Mn)-(Ti+V)图解及磁铁矿矿相学特征,认为该矿床属于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与富碱斑岩密切相关。3类磁铁矿形成温度约300~500°C,Ⅰ-Mag→Ⅱ-Mag→Ⅲ-Mag的氧逸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温度、氧逸度等信息指示,腊梅铁矿床深部具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潜力。
    • 郭盼; 吴波; 房龙; 罗华; 李琳静; 龚志愚
    • 摘要: 角闪石的化学成分可以有效地指示岩浆来源及其演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具有重要的成因矿物研究意义。系统总结角闪石族矿物的分类命名原则,重点介绍角闪石矿物化学成分在地质温压计、岩浆氧逸度、含水量和碱度以及岩石成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结合前人案例,明确角闪石矿物化学指标在各类应用中的适用条件,提出目前研究中尚存的薄弱环节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促进对角闪石矿物化学应用的研究。
    • 冀磊; 任玉峰; 贺日政
    • 摘要: 本文以羌塘地体北缘出露面积最大的上新世恒梁湖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对火山岩内含石榴子石长英质捕掳体的岩相学、显微结构及矿物化学综合研究,揭示出此类捕掳体系深部地壳超高温部分熔融残余,其中石榴子石以高Mg~#值(41~46)为特征。传统地质压力计估算其发生部分熔融的压力为1.18~1.53 GPa,对应深度约39~50 km,火山岩与捕掳体相互作用的温压条件为950~1050°C,1.30~1.66 GPa,对应深度约43~55 km。火山岩熔体快速上升冷却过程中,熔体沿捕掳体裂隙或边缘与石榴子石发生反应形成斜方辉石和斜长石,而火山岩基质内辉石及长石表现出强烈的成分环带。此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北羌塘北缘中-深地壳岩石部分熔融所产生的熔体及其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特征,亦为此区域地壳深部面波低速异常及强各向异性提供了深部岩石学方面的限定。
    • 郑旭; 刘建平; 陈卫康; 邵拥军; 田旭峰; 文一卓; 刘少青; 丁涛
    • 摘要: 湘南香花岭矿田是华南地区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铟富集成矿区,新勘探的似层状锡矿体是矿田内重要的锡矿化类型,也是南岭地区较为独特的锡矿化类型,对该类矿体中铟的分布规律和富集机制缺乏系统研究。为揭示矿田内似层状锡多金属矿体中的铟富集特征及成因,在矿床野外地质调查及样品采集基础上,采用光学显微镜、等离子体光谱仪、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开展了矿物组成显微鉴定、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矿物微区成分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碎屑岩发育两类似层状锡矿体,即三合圩式以泥质碎屑岩为容岩的锡多金属矿体和泡金山式以石英砂岩为容岩的锡矿体。三合圩式矿体In含量12.94μg/g-70.80μg/g,Zn含量0.61%-2.62%,Sn含量0.13%-0.86%,为富铟的锡多金属矿体;泡金山式矿体In含量为0.04μg/g-1.06μg/g,Sn含量为0.06%-1.87%,为贫铟的锡矿体。载铟矿物有闪锌矿和黝锡矿,尤以闪锌矿最为重要。三合圩式矿体中闪锌矿的In含量最高为0.15%,泡金山式矿体中闪锌矿的In含量最高为0.19%,闪锌矿中元素替代关系为In^(2+)+Cd^(2+)←→2Cu^(2+)。在三合圩式矿体中黝锡矿的In含量为0.25%,而在泡金山式矿体中黝锡矿的In含量低于检测限,黝锡矿中元素替代关系为In^(2+)+Zn^(2+)←→Cu^(2+)+Sn^(2+)。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及铟富集研究,认为碎屑岩中似层状矿体成因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两类矿体铟富集差异明显受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作用控制,在泥质砂岩中以交代为主的成矿作用形成了富铟的锡多金属矿体,而在石英砂岩中以充填为主的成矿作用则形成了贫铟的锡矿体。
    • 万康; 刘龙; 孟平虹; 夏寅初
    • 摘要: 花岗岩型铀矿是与花岗岩存在密切空间联系和成因联系的热液铀矿。研究表明,花岗岩型铀矿的形成与特定花岗岩有关,黑云母的矿物化学差异在评价花岗岩铀成矿潜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论述近年来产铀性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进展,探讨黑云母的矿物化学特征在花岗岩产铀性研究中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相较于同时代非产铀花岗岩,产铀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多为铁质黑云母和铁叶云母,产铀花岗岩的黑云母明显更富铁。(2)从黑云母铁镁指数来看,产铀花岗岩大多小于0.38,为改造型花岗岩,其原岩来自地壳,属S型花岗岩。(3)黑云母结晶温度和氧逸度也是评估热液成矿潜力的另一重要指标。产铀花岗岩的黑云母结晶温度和氧逸度普遍低于同期非产铀花岗岩。(4)黑云母的氟质量分数也是造成同期相邻花岗岩产铀能力差异的原因,氟质量分数越高,越有利于熔体中铀的富集从而导致富铀矿物的结晶。
    • 陈迪; 罗鹏; 曾志方; 梁恩云; 彭云益; 贾鹏远; 熊苗; 邹光均
    • 摘要: 文章对位于南岭西段湘桂交界处的都庞岭东侧岩体开展了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岩石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m-Nd、Lu-Hf同位素分析研究。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粗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为215.6±2.1 Ma,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为220.5±1.8 Ma,中粒环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为222.8±1.5 Ma,结合以往研究获得的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209.7±3.1 Ma,认为岩体侵位时限介于222.8~209.7 Ma,为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非以往认为的燕山期。环斑钾长石、黑云母聚晶的矿物化学特征表明环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岩浆温度、压力、成分发生震荡变化,在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下发生多次熔融作用形成黑云母聚晶。都庞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_(2)和K_(2)O+Na_(2)O含量,A/CNK值为1.02~1.39,里特曼指数(δ)为0.93~2.18,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表现为富集REE、Rb、Th和U及较高的HFSE(Nb、Y和Ga),亏损Ba、Sr、Eu,具有高的TFeO/MgO、Ga/Al比值,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A型花岗岩;Nd同位素ε_(Nd)(t)值为-8.74~-8.13,T_(2DM)值为1.71~1.66 Ga;锆石Hf同位素ε_(Hf)(t)值为-14.1~-1.4,T_(2DM)值为2.14~1.34 Ga,显示都庞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要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亏损地幔物质的混染。印支运动的变质峰期在258~243 Ma,233 Ma以后华南地区处于伸展的构造背景并受到幔源玄武质岩浆大范围底侵,诱发地壳物质重熔形成伸展背景下的都庞岭印支期铝质A型(环斑)花岗岩。
    • 刘建平; 郑旭; 陈卫康; 张洪培; 丁涛; 郑国龙; 刀俊山
    • 摘要: 为揭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的铟分布规律及富集机制,在矿床勘探工程观测及样品采集基础上,采用光学显微镜、等离子体光谱仪、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开展矿体组合化学样、矿石捡块样的化学成分分析、矿物组成及组合显微鉴定、矿物化学电子探针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白牛厂矿床F3断层中的V1矿体中近岩体端和V27及V28矿体具有明显铟富集特征,组合样铟质量分数最高达152μg/g,捡块样最高含铟790μg/g,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闪锌矿、黝锡矿及黄铜矿是主要的富铟矿物,尤以闪锌矿最重要;闪锌矿Ⅰa和Ⅰb的铟质量分数分别为0.08%~0.44%和0.02%~0.14%,闪锌矿Ⅰc和闪锌矿Ⅱ中铟质量分数低于电子探针检测限,与闪锌矿Ⅰa共生的黄铜矿中铟质量分数较高,最高达0.11%;与闪锌矿Ⅰa共生的黝锡矿铟质量分数为0.03%~0.23%.综合矿体构造、矿石组构及矿物组成特征,认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经历了2个成矿期包含6个成矿阶段的成矿过程,其中铟主要富集于热液成矿期的铜锡锌硫化物阶段.结合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作用过程,北西向平行的缓倾断层带是富铟矿体的容矿断裂,可能与该区挤压走滑活动有关,铟富集定位受控于此背景下的岩浆热液系统与断裂的耦合作用.
    • 丁涛; 刘建平; 何强; 邵拥军; 郑旭; 袁玲玲; 谢云
    • 摘要: 茶山锡铅锌矿床是湘南香花岭矿田重要的矿床,垂向矿化空间分带明显,查明其矿化空间分带规律对深边部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显微鉴定及矿物电子探针等方法,开展了矿床垂向矿化分带与矿物学研究.结果 显示茶山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断裂带控制,矿体定位于断裂构造走向变化的引张部位,具有主干断裂富锡,次级断裂沉淀铅锌的规律.该矿床垂向分带特征显著,浅部发育铅锌矿石且以富集铅为特点,深部(海拔200 m以深)发育锡矿石.矿物组合上,铅锌矿体以石英-方解石-方铅矿-浅色闪锌矿为特点,颗粒较粗;锡矿体上部发育黑色闪锌矿-黄铁矿-(锡石)组合的含锡的铅锌矿石,下部以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锡石为组合的锡石硫化物矿石,底部局部见矽卡岩型磁铁矿-锡石-(毒砂)矿物组合.锡矿体中发育3个世代毒砂,由深到浅Sb、Zn含量逐渐增高.锡矿体和铅锌矿体中发育4个世代的闪锌矿,锡石硫化物矿石中闪锌矿(SpⅠ)和(SpⅡ)为富Fe、In、Cu的闪锌矿,而闪锌矿(SpⅢ)和(SpⅣ)为贫Fe、富Mn闪锌矿.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相学研究,认为茶山锡铅锌矿床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经历了2期4阶段的成矿过程,为岩浆热液高中温锡铅锌矿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