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岩浆混合

岩浆混合

岩浆混合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29063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岩石学报、中国地质、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四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等;岩浆混合的相关文献由73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永军、莫宣学、李注苍等。

岩浆混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9063 占比:99.91%

总计:229260篇

岩浆混合—发文趋势图

岩浆混合

-研究学者

  • 李永军
  • 莫宣学
  • 李注苍
  • 王玉往
  • 赵志丹
  • 康磊
  • 王京彬
  • 王冉
  • 刘志武
  • 朱弟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秀玲; 汪方跃; 闫海洋; 顾海欧; 孙贺; 葛粲
    • 摘要: 花岗岩的源区、温压条件及与其他岩石的共生组合的研究可以限定其形成构造背景,了解其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本文对浙江中部中生代芙蓉山花岗斑岩及其暗色包体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Ti温度计和全岩Sr—Nd同位素研究,探讨芙蓉山花岗斑岩的成因类型、源区特征及其与镁铁质包体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限定其构造背景。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芙蓉山花岗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33.6±1.6 Ma(MSWD=2.1,2σ),镁铁质包体加权平均年龄为130.3±4.2 Ma(MSWD=5.8,2σ),其成岩年龄基本一致,形成于早白垩世。全岩地球化学表明芙蓉山花岗斑岩属于亚碱性系列,同时具有低的Ga/Al(<2.6),高的Na_(2)O含量(2.75%~4.5%,平均3.78%),较高的全碱含量(Na_(2)O+K_(2)O=7.93%~8.75%),以及较低的锆石Ti饱和温度特征(631~690°C),这些特征显示芙蓉山花岗斑岩为I型花岗岩,而非A型花岗岩。芙蓉山花岗斑岩中锆石Hf同位素有比较大的范围[ε_(Hf)(t)=-10.9~-1.1],全岩[n(^(87)Sr)/n(^(86)Sr)]i=0.7062~0.7078,相对富集的ε_(Nd)(t)=-5.6~-4.7值;而包体表现为均一的[n(^(87)Sr)/n(^(86)Sr)]i=0.7071~0.7079和弱富集的ε_(Nd)(t)=-3.8~-2.8特征。野外及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典型的岩浆混合特征。镁铁质包体源区可能来自于俯冲交代地幔,芙蓉山花岗斑岩则形成于古老富钾地壳熔体和交代地幔熔体混合后的结晶分异。混合模型计算表明混合比例为:~80%的地幔端元和~20%地壳端元。浙江中部芙蓉山富钾I型花岗斑岩与镁铁质包体共生可能指示其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初始弱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
    • 吕前露; 刘建峰; 赵硕; 郭春丽; 车亚文
    • 摘要: 为揭示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晚三叠世解放营子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混合机制,对寄主岩石和镁铁质包体中斜长石和角闪石开展了电子探针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多斑和少斑包体边部的斜长石斑晶发育An值增加的突变环带,环带的An值为32~46,明显高于核部和边部斜长石的An值(18~31),而核部的An值与寄主岩石中斜长石的An值一致,该特征指示突变环带结构是镁铁质岩浆捕获并改造寄主岩石中斜长石的结果。少斑包体中心部位的斜长石斑晶核部具有熔蚀结构,残余部位的An值(40~47)高于熔蚀部位的An值(32~36),但总体大于边部和基质中细粒斜长石的An值(17~35),反映包体的中心部位受到了长英质成分的改造。另一方面,寄主岩石中角闪石斑晶TiO_(2)含量(0.50%~1.10%)明显低于包体角闪石TiO_(2)含量(1.17%~2.47%),而寄主岩石基质中细粒角闪石TiO_(2)含量(1.58%~2.26%)与包体角闪石TiO_(2)含量相近,指示寄主岩石演化晚期有富TiO_(2)的镁铁质成分混入。综合分析表明,解放营子岩体形成过程中,镁铁质和长英质岩浆之间既存在宏观尺度上的机械混合,也存在微观尺度上的以矿物间元素迁移为特征的化学混合。
    • 黄玉蓬; 邹金汐; 刘清强; 吴春章; 刘显凡; 邓江红; 任科法
    • 摘要: 滇西北甭哥碱性杂岩体主要由正长岩、正长斑岩、煌斑岩以及角闪岩、闪长岩、煌斑岩等包体岩石组成,经历了复杂的岩浆—流体作用过程。其寄主岩及包体岩相学和矿物学分析表明,杂岩体存在岩浆混合、混染及交代作用特征。岩体不同岩石类型中浅色矿物基本为正长石,个别代表混合及交代作用残留的样品存在斜长石。暗色矿物均显示出富Si、Mg,贫Al及碱质的特征,不同岩石类型的岩浆来源也不同,其中正长岩类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片俯冲作用有关,为壳幔混合来源,而煌斑岩则是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发的幔源钾质—超钾质岩浆作用产物。两种不同性质的岩浆处于一个封闭体系,并伴随运移和成岩过程发生相应的岩浆混合、混染及交代作用。因此,甭哥碱性杂岩体的成岩作用受制于晚三叠世到新生代以洋壳俯冲为主的岩浆—流体—构造作用的多期叠加过程。
    • 崔晓亮; 苏尚国; 张雅南; 陈学根; 司晓博; 霍晓燕
    • 摘要: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其深部复杂的壳-幔岩浆过程及深部岩浆房系统研究薄弱,岩石圈减薄过程的浅部响应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华北克拉通中部的邯邢地区符山杂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观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锆石年代学和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等研究多重岩浆房系统、岩浆深部作用过程和浅部响应。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符山早期岩套中细粒二长岩的年龄为129 Ma,晚期似斑状岩套的斑状角闪二长岩的年龄为122 Ma。岩相学观察及背散射电子(back scatter electron,BSE)图像显示,符山杂岩体的角闪石和斜长石均具有复杂的环带结构,并通过对它们的晶体生长过程分析和环带成因讨论,表明其具有复杂的生长环境和过程。符山杂岩体的高镁、高钾、高Sr等地球化学特征和角闪石、斜长石的环带成因证明了深部岩浆在幔源流体的活化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岩浆混合作用和多重岩浆房过程。符山杂岩体早期岩套侵入岩定位深度为7 km,晚期岩套侵入岩定位深度为1.5 km,表明在7 Ma内地壳隆升了5.5 km。符山杂岩体中大部分侵入岩具高Sr、低Y及δEu正异常等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可能形成于加厚陆壳的部分熔融。这些特征表明晚中生代中国东部高原的存在。
    • 王凤林; 魏俊浩; 李小亮; 张新铭; 徐崇文; 李艳军
    • 摘要: 东昆仑造山带晚二叠世岩浆作用及构造背景研究薄弱。本文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尕之麻地区那更康切尔花岗闪长岩和新识别出的二长花岗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并对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二长花岗岩中11颗年轻锆石U-Pb谐和年龄为256±2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55±2 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其形成于晚二叠世;除此之外,还获得古元古代、早古生代等继承锆石和捕获锆石记录。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二长花岗岩具高SiO_(2)(72.66%~73.74%)、Na_(2)O(4.94%~6.73%)含量,贫K_(2)O和Fe_(2)O_(3) T,属低钾‒中钾钙碱性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Eu正异常。花岗闪长岩SiO_(2)=63.31%~65.05%,K_(2)O=3.27%~3.66%,属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石;富集Rb、K,亏损Nb、P和Ti,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明显右倾型,具有中等Eu负异常(0.53~0.58)。两者的104×Ga/Al值分别为1.51~1.84和2.27~2.35,Zr+Nb+Ce+Y值分别为13.4×10^(−6)~28.0×10^(−6)和333×10^(−6)~352×10^(−6)。结合岩相学特征,表明两类岩石均属于I型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中晚二叠世锆石εHf(t)=−5.6~12.8,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461~436 Ma;花岗闪长岩锆石εHf(t)=−5.6~−1.1,tDM2=1456~1210 Ma。综合研究表明,壳幔混合作用形成的初始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混染了早古生代和早二叠世地壳物质,并经历了岩浆分异结晶形成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差异也显示了岩浆混合作用的不均一性。结合构造背景,两者均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与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时期阿尼玛卿洋板片北向俯冲作用有关。
    • 刘运超; 姜耀辉; 青龙; 杜佛光
    • 摘要: 文章报道了江西蔡江花岗质岩体中发现暗色微粒包体,以及这些包体的地质、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包体多呈椭圆状,显示淬冷边和反向脉,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构并含有针状磷灰石,有的包体含有长石捕虏晶。包体具有相对较低的SiO_(2)(低至57.05 wt%)和较高的MgO+Fe_(2)O_(3)(高达14.21 wt%)含量。LA-ICP-MS锆石U-Pb定年数据表明,包体形成于晚三叠世(224 Ma),与寄主花岗岩(230~228 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上述特征表明,包体是离散的幔源偏基性岩浆团或者是幔源与寄主岩浆混合的产物。原始包体岩浆属于超钾质岩浆,可能是通过岩石圈地幔中交代成因的金云母辉石岩脉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暗色微粒包体的发现为幔源岩浆底侵提供了直接证据,从而为蔡江花岗质岩石形成于较高温度提供佐证。该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形成的热源机制具有意义。
    • 许瑶; 张宏福
    • 摘要: 辽西四合屯地区早白垩世义县组玄武岩包含大量具环带结构单斜辉石。本文对这些单斜辉石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主微量元素和原位Sr同位素分析,并探讨了义县组玄武岩的岩浆成因和演化历史。四合屯义县组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主要发育正环带结构,少量为反环带结构。反环带单斜辉石核部主要为透辉石,并具有低的Mg^(#)(65.5~79.7)和Cr_(2)O_(3)(<0.48%),以及高的Na_(2)O(0.34%~1.33%)和Al_(2)O_(3)(1.02%~3.20%)。它们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的配分型式,具有明显的Eu和Sr负异常,说明其与斜长石平衡过。在Mg^(#)-Na_(2)O/Al_(2)O_(3)相关图中,反环带单斜辉石核部总体落入华北古老下地壳麻粒岩中单斜辉石的成分范围,因此其可能是来自下地壳麻粒岩的捕虏晶。反环带单斜辉石幔部和正环带单斜辉石核部主要为普通辉石,它们具有高度一致且变化范围相对窄的化学组成,包括高的Mg^(#)(84.7~89.2)和Cr_(2)O_(3)(0.13%~1.41%),以及低的Na_(2)O(0.17%~0.48%)和Al_(2)O_(3)(1.44%~2.57%)。它们的轻重稀土元素强分馏,与玄武岩全岩组成吻合。利用单斜辉石和基性岩浆之间Fe-Mg及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我们计算了与反环带单斜辉石幔部和正环带单斜辉石核部平衡的岩浆组成,结果表明它们与剔除橄榄石捕虏晶的全岩组成达到平衡,因此这部分单斜辉石是岩浆成因的斑晶。它们相比全岩具有变化范围较宽和整体略高的原位^(87)Sr/^(86)Sr比值(0.7058~0.7085)。岩浆成因单斜辉石结晶温压计算结果(1171~1221°C、0.54~1.08GPa)表明义县组玄武岩的岩浆演化主要发生在下地壳浅部(18~36km)。四合屯义县组玄武岩具有壳幔双重属性,捕虏晶矿物的同化混染和下地壳榴辉岩的拆沉作用并不能合理解释其大陆下地壳属性。本次研究中反环带单斜辉石核部捕虏晶具有较高的HREE含量,它们可能作为源区残留相记录了华北东部古老下地壳在中生代的部分熔融过程,该过程中对应的熔体相则可以解释义县组玄武岩的下地壳属性。因此,我们认为四合屯义县组玄武岩是壳幔相互作用(岩浆混合)的结果。义县组玄武岩的主体来自受俯冲洋壳改造的岩石圈地幔,在下地壳岩浆房或幔源岩浆上升过程中存在少量下地壳来源酸性熔体的混合作用。
    • 刘同辉; 阿米娜·托合提; 王续文; 兰宝石; 宫相宽
    • 摘要: 对宝鸡岩体王家山一带早侏罗世钾长花岗岩中的暗色包体进行了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暗色包体显具有岩浆结构,发育大量针状磷灰石,可见由钾长石核、钠长石幔和更长石边所组成的具有复杂成分环带的环斑结构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相对富MgO,属于镁质黑云母和镁角闪石,成分上显示壳幔混合成因.这些特征表明,暗色包体的形成经历了幔源岩浆注入壳源酸性岩浆的混合过程,指示秦岭造山带存在一期早侏罗世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岩浆活动和岩浆混合作用可能形成于非造山环境.
    • 王洛娟; 郭敬辉; 彭澎
    • 摘要: 在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东段凉城地区分布有大规模古元古代石榴石花岗岩.凉城石榴石花岗岩是产于麻粒岩相变沉积岩中的原地-半原地花岗岩,伴生有徐武家岩体为代表的辉长苏长岩小侵入体群.凉城石榴石花岗岩富含石榴子石(5% ~15%,局部可达25%),常见紫苏辉石,推测形成于高温(>850~900°C)、高压(8~10kbar)条件下,不同于典型的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上,石榴石花岗岩具有强过铝的地球化学属性(A/CNK=1.1~1.6),显示低SiO2(55%~75%)和富MgO+ FeOT(5%~14%)的特征,已经偏离了正常S型花岗岩的成分范围.凉城石榴石花岗岩低硅富镁铁的成分特征很可能是由残留体(石榴石岩)带入和辉长苏长岩物质添加造成,残留体和辉长苏长岩的物质贡献比例约占20%~40%.年代学研究表明凉城石榴石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93~1.92Ga,与辉长苏长岩形成时代(1.93Ga)和变质沉积岩记录的超高温变质作用时代(1.92Ga)一致,指示凉城石榴石花岗岩是幔源基性岩浆侵入麻粒岩相变质沉积岩中引起变沉积岩在高温-超高温条件下大规模部分熔融的产物.大规模出露的高温石榴石花岗岩及多点分布的超高温麻粒岩共同反映了集宁-凉城区域上超高温的特点.
    • 冯小明; 李注苍; 齐建宏
    • 摘要: 西秦岭德乌鲁岩体位于夏河-合作断裂和力士山-围当山断裂之间,寄主岩石以花岗闪长岩为主,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次之,并含有大量暗色微粒包体(MMEs).对德乌鲁岩体开展了年代学研究,获得的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5.9±1.3 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早期,可能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有关.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寄主岩石具有高K20,低Y、MgO的特点,而暗色微细粒包体(MMEs)具低K20,高Y、MgO的特点,在微量元素蛛网图解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上它们具有类似的曲线,在Al203/Mg0-Si02/Mg0图上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这些岩石之间发生了明显的物质交换,说明德乌鲁岩体中的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是由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岩浆混合产生的,可能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陆陆碰撞后伸展环境下发生的强烈壳-幔相互作用有关.MMEs可能是镁铁质岩浆的残余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可能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并带来了Au、Cu等成矿元素,在岩体形成演化过程中生成富含Cu和Au的含矿热液,从而在德乌鲁岩体中形成了热液型铜金矿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