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1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96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2014中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年会、2014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等;皮样囊肿的相关文献由819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国祥、程敬亮、张勇等。

皮样囊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3 占比:22.01%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54%

专利文献>

论文:996 占比:77.45%

总计:1286篇

皮样囊肿—发文趋势图

皮样囊肿

-研究学者

  • 宋国祥
  • 程敬亮
  • 张勇
  • 刘佃温
  • 孙莲萍
  • 张焱
  • 施诚仁
  • 肖利华
  • 赵红
  • 郑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海峰; 邓海岗
    • 摘要: 毛囊囊肿是一种犬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为单个的皮内隆起,内含上皮衬里的非瘤性囊肿组织。本文介绍了一例相关病例,该病例较特殊,肉眼病变为全身性分布,大多数囊肿表面光滑无对外开口,切开之后可挤出干酪样物。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大部分囊肿之周边有一局部缺口,囊壁内衬多层扁平上皮,有颗粒层角化和偶尔无颗粒层角化,亦无毛发结构,囊腔含少量层状角质及不完全角化的有核细胞或后续钙化,囊肿周围之组织大多无炎症反应,显示并无毛囊破裂、内容物外溢之处。本毛囊囊肿之特点有三:1) 广泛地全身性分布为本病例所特有。2) 囊壁之大部分有颗粒层之角化,囊壁之局部缺口疑似企图形成对外开口,与漏斗型囊肿类似。3) 囊壁表面无开口及偶有局部骤然性角质化与峡型囊肿类似。由于该病例在临床表现、病例特征和常见的几种类型的毛囊囊肿均有不少差异,故拿出来和兽医同仁分享。
    • 齐洪武; 刘岩松; 曾维俊; 乔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骨板障内皮样囊肿(dermoid cyst,DC)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颅骨板障内DC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发现肿瘤包膜完整,蒂部嵌入颅骨内,切开包膜见其内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夹杂大量毛发.术后病理结果 证实为DC.术后1周头皮切口愈合良好出院.结论 颅骨板障内DC临床罕见,头颅CT可辅助术前诊断,手术全切是惟一治疗方法 ,尤其彻底切除囊壁.
    • 郑玉琴; 叶斌; 吕静荣; 马衍; 黄琦; 向明亮
    •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鼻中线囊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鼻中线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结果,分析临床类型、病变范围与病理之间的关系.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法.结果 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为17个月.有局部感染史者16例、无感染史者14例.单纯囊肿22例,囊肿伴瘘管8例.影像学分类:Ⅰ类11例、Ⅱ类12例、Ⅲ类7例.根据病变累及范围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病理:皮样囊肿18例、表皮囊肿12例.病理为皮样囊肿者其局部感染比例更高(P<0.05),表现为囊肿伴瘘管者更多见(P<0.05),影像学检查病变范围属Ⅲ类的可能性更高(P<0.05).术后随访中位时间为5.5年,所有病例无复发,鼻背部均无明显局部凹陷.结论 先天性鼻中线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术前影像学结果与其病理有一定相关性,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准确判断肿块范围,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病变组织的彻底切除.
    • 沈锡芬
    • 摘要: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外阴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年女性外阴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成年女性,43岁,汉族,因"发现外阴包块1+年,进行性增大7天"入院,妇科检查:右侧外阴扪及一大小约6*5*4cm包块,囊实性,活动度可,无压痛,有显示波动感,左侧大阴唇色素沉着,局部皮肤增厚,如苔藓样变.外阴包块B超提示:会阴部右侧皮下探及极低回声,最厚约32.5cm,透声查,边界清,血流信号不明显.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予行:右侧外阴包块剥除术+取环术+诊刮术+左侧大阴唇活检术.术后病检结果回示:(坐厕外阴)符合增生性苔藓.(右侧外阴囊肿)包涵囊肿.(宫腔内)子宫内膜呈分泌物晚期改变,间质脱模样变.结论:成年女性外阴皮样囊肿十分罕见,诊断多依靠患者临床症状,主诉,浅表B超,必要时可行CT、MRI或细针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治疗手段主要采取手术完整切除.
    • 尹唯凰; 刘旸; 马晓周; 刘欣辰; 于子莹
    • 摘要: 目的:分析第一鳃弓综合征并发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阐明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第一鳃弓综合征并发皮样囊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患者,女性,9岁,因右面部无明显诱因肿胀1周,自行抗炎治疗无效,肿胀缓慢加重入院.专科检查见面部左右不对称,右侧面部肿胀明显,表面可见窦道,挤压可见黄白色液体.两侧腮腺咬肌区可见附耳,右侧外耳道形态异常.患者父亲左侧外耳道畸形,耳屏形态异常,右侧耳屏前有一圆形赘生物.CT和MRI检查可见患者颌骨发育不全,右侧下颌升支后份及髁状突部分骨质缺如,右侧腮腺体积较对侧减小.彩超检查显示右面颊部皮下1.6 cm×1.1 cm以囊性为主囊实性回声.术后病理诊断为皮样囊肿.结论:第一鳃弓综合征伴有无明显诱因肿胀,抗炎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第一鳃弓综合征并发皮样囊肿.该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 沈锡芬
    • 摘要: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外阴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年女性外阴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成年女性,43岁,汉族,因“发现外阴包块1+年,进行性增大7天”入院,妇科检查:右侧外阴扪及一大小约6*5*4cm包块,囊实性,活动度可,无压痛,有显示波动感,左侧大阴唇色素沉着,局部皮肤增厚,如苔藓样变。外阴包块B超提示:会阴部右侧皮下探及极低回声,最厚约32.5cm,透声查,边界清,血流信号不明显。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予行:右侧外阴包块剥除术+取环术+诊刮术+左侧大阴唇活检术。术后病检结果回示:(坐厕外阴)符合增生性苔藓。(右侧外阴囊肿)包涵囊肿。(宫腔内)子宫内膜呈分泌物晚期改变,间质脱模样变。结论:成年女性外阴皮样囊肿十分罕见,诊断多依靠患者临床症状,主诉,浅表B超,必要时可行CT、MRI或细针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治疗手段主要采取手术完整切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