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器疾病
泪器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2410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河北中医、中国民间疗法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等;泪器疾病的相关文献由205位作者贡献,包括陶海、王朋、白芳等。
泪器疾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410篇
占比:99.78%
总计:32483篇
泪器疾病
-研究学者
- 陶海
- 王朋
- 白芳
- 何彦津
- 朱利民
- 林婷婷
- 王立华
- 王菲
- 储兆东
- 刘勋
- 卢国华
- 周希彬
- 周蓓清
- 张子曙
- 彭松柏
- 李朝伟
- 毕颖文
- 毛平安
- 肖满意
- 袁一飞
- 谭英
- 钱江
- 陈荣家
- 项楠
- 黄薇
- 丛馨
-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
- 乔玉春
- 于刚
- 于慧敏
- 任军录
- 俞光岩
- 党永庆
- 刘力苇
- 刘国权
- 刘建巨
- 刘德成
- 刘恒明
- 刘懿
- 刘楠楠
- 刘玉
- 刘继振
- 刘荣
- 刘荣2
- 刘钢
- 刘锦
- 刘颖
- 卜战云
- 卫承华
- 吕岚
-
-
姜美霞;
刘勋;
朱利民;
何彦津;
王婷婷;
张传丽;
林婷婷
-
-
摘要:
目的 分析泪腺腺样囊腺癌(LACC)高级别转化(HGT)的蛋白表达差异.方法 实验研究.收集2012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8例LACC患者的石蜡组织样本.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LACC组和LACC-HGT组,每组4例,男性和女性各2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3、44岁.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筛选两组石蜡组织样本的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新鲜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运用基因芯片筛选LACC与LACC-HGT原代细胞之间差异表达的mRNA.将质谱数据与mRNA芯片数据取交集,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蛋白组学和基因芯片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CR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共检测到HGT相关差异蛋白105个,包括50个上调蛋白和55个下调蛋白.显著上调的蛋白有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和Ⅵ型胶原蛋白2等;显著下调的蛋白有Cereblon蛋白、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样蛋白2和核糖体蛋白L39等.基因本体分析结果表明,LACC-HGT差异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囊泡腔、细胞外基质,具有有机酸结合、分子载体活性等,参与调控细胞外基质组成、免疫、炎性反应及凋亡等生物学过程.通路富集分析显示,LACC-HGT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基质-蛋白聚糖及聚糖代谢等信号通路.蛋白复合体预测分析筛选出4个上调的蛋白复合体和1个下调的蛋白复合体.LACC-HGT差异蛋白与mRNA芯片差异基因重合的共15个,其中肿瘤相关蛋白6个包括Ⅹ型胶原蛋白1(COL14A1)、棘皮微管相关蛋白4(EML4)、a-胰蛋白酶抑制因子(ITIH4)、N-myc下游调控基因2(NDRG2)、骨诱导因子(OGN)、RAS同源基因家族C(RhoC).主要功能涉及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等.PCR 结果表明,COL14A1、EML4、ITTH4、NDRG2、OGN、RhoC 在 LACC-1、LACC-2、LACC-HGT-1 和 LACC-HGT-2原代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675.98,38.53,27.37,16.47,13.38,25.22;均P<0.01),如 COL14A1 在LACC-HGT-1 和 LACC-HGT-2原代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16.09±0.51、9.96±0.34)均显著高于 LACC-1 原代细胞(1.00±0.13)和 LACC-2(0.67±0.08)(均P<0.05).结论 LACC-HGT与LACC之间存在差异表达蛋白,其中COL14A1、EML4、ITIH4、NDRG2、0GN、RhoC可能在LACC的高级别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LACC-HGT的潜在靶点进行深入研究.
-
-
项凯;
胡础图;
苏日娜;
赵龙;
萨其热
-
-
摘要:
目的 评价眼眶CT评估及鼻内镜检查应用于修复泪小管断裂手术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眼科外伤性泪小管断裂34例(34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眼眶CT评估,对评估结果为伤侧鼻腔下鼻道狭窄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置入硅胶泪道支撑管,吻合泪小管,并观察吻合效果.结果 34例中,29例一次吻合成功,治愈率85.29%(29/34),好转4例(11.76%),有效率为97.06%(33/34).无效 1 例(2.94%).结论 泪小管断裂术前眼眶CT评估有重要意义,鼻内镜手术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成功率.
-
-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
-
-
摘要:
泪腺区是眼眶肿瘤的好发部位.泪腺肿瘤约占眼眶占位性病变的10%,其中20%~50%为上皮性肿瘤,良性肿瘤占55%,恶性肿瘤占45%.泪腺上皮性肿瘤发病位置特殊,有一定的临床特异性,治疗原则与其他眼眶占位性病变存在一定区别,治疗不当极易造成肿瘤复发甚至恶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鉴于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专家经过认真讨论,共同提出泪腺上皮性肿瘤诊疗的专家共识意见,以期提高我国泪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诊疗水平.
-
-
-
-
白芳;
王立华;
陶海;
周希彬;
王朋;
王菲
-
-
摘要:
目的 探讨替吉奥(S-1)引起严重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泪器病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S-1相关严重泪道阻塞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共有1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3±8)岁;口服S-1时间为(4.1±1.1)个月,从开始服用S-1至溢泪症状出现的时间为(53.3±31.2)d.12例患者均为双眼患病(12例,24眼),同时出现上下泪小管阻塞(12例,24眼,48个泪小管),其中45个泪小管(93.8%)重度阻塞,3个泪小管(6.2%)中度阻塞.2例患者双眼上下泪小管的泪点(8个)完全闭锁.12例患者中8例双眼(16眼)同时并发鼻泪管完全阻塞,4例患者双眼(8眼)同时并发鼻泪管不完全阻塞.8例患者接受泪道内窥镜下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取管后5例溢泪减轻,3例无好转.2例接受泪囊切开逆行探查疏通泪小管联合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取管后溢泪减轻.2例接受泪囊切开逆行探查疏通泪小管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及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取管后溢泪症状改善明显,仅有轻度溢泪. 结论 S-1所致严重泪道阻塞以广泛性多部位阻塞为特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溢泪症状好转.
-
-
徐毓;
陶海;
王朋;
王菲
-
-
摘要:
目的 总结先天性泪道瘘管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7月至2017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泪器病中心接诊的27例(32只眼)先天性泪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确诊年龄、患病眼别、家族史、全身情况,眼科检查指标(瘘口位置、瘘口外观、泪道冲洗情况、CT泪道造影三维重建和泪道内窥镜检查结果)以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27例先天性泪道瘘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确诊年龄1~74岁,中位数为32岁.单眼瘘管与双眼瘘管比例为4.4∶1 (22/5),单眼瘘管中左、右眼比例为1.2∶ 1(12/10).27例就诊患者中22例为散发病例,5例为家族性发病病例.经家系图谱分析显示先天性泪道瘘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27例32只眼有泪道瘘管,30只眼瘘管口位于内眦韧带下方泪囊区皮肤面,1只眼瘘管口位于泪阜部;1只眼瘘管口位于内眦部结膜面.32只眼均有溢泪表现,18只眼泪道冲洗可见冲洗液自瘘口流出,伴脓性分泌物流出.4例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发现泪道瘘管开口于泪总管同时发现泪道内有结石.27例患者中有8例采取随访观察;3例行治疗性泪道冲洗;16例接受瘘管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6年,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 先天性泪道瘘以单眼多见,其开口多数位于内眦韧带下方泪囊区皮肤面,多数为散发病例,部分病例表现为家族遗传性,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
刘锦;
袁鹂;
张晓俊
-
-
摘要:
目的 评价泪小管断裂双套环引导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减张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71例(7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采用双套环引导泪小管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减张修复术修复断裂,术后3~6个月拔管,观察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观察溢泪症状及泪道冲洗结果显示64只眼治愈(90.14%),2只眼好转(2.82%),5只眼无效(7.04%).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双套环引导置管联合内眦韧带减张术治疗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效果确切,早期观察无并发症.
-
-
-
-
刘建巨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首先开篇五问,提出五个大家普遍关心的泪器病方面的问题.然后通过《概述》、《主要疗法介绍》和《因地制宜开展泪道手术》三个部分逐一回答所提出的五个问题。rn 在第一方面的《概述》中强调了随着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发和使用,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越来越好,病人的求治愿望越来越高,泪道阻塞疾病的市场在发育、再升温.该专业已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泪器病专业大有前途。rn 在第二方面的《主要疗法介绍》中重点介绍了治疗泪道阻塞疾病的三类主要疗法,并回首了张敬先、陶海等大牌名家对中国泪器病专业的发展所做出的里程碑性的历史贡献。在此大背景下呼吁尚无固定专业的眼科医生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泪道手术,努力争做泪器病医生。rn 在第三部分的《因地制宜开展泪道手术》中重点讲述了眼科医生如何从零做起又好又快开展鼻内窥镜泪道手术。其中包括需认真研读的书籍、需参加哪类短期学习班,如何习得鼻内窥镜使用技术止血技术。特别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分享了如何装备一套价廉物美的开展手术所必需的鼻内窥镜及电钻设备,最后以自身体会讲述如何快速掌握该手术的技巧。
-
-
刘建巨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首先开篇五问,提出五个大家普遍关心的泪器病方面的问题.然后通过《概述》、《主要疗法介绍》和《因地制宜开展泪道手术》三个部分逐一回答所提出的五个问题。rn 在第一方面的《概述》中强调了随着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发和使用,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越来越好,病人的求治愿望越来越高,泪道阻塞疾病的市场在发育、再升温.该专业已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泪器病专业大有前途。rn 在第二方面的《主要疗法介绍》中重点介绍了治疗泪道阻塞疾病的三类主要疗法,并回首了张敬先、陶海等大牌名家对中国泪器病专业的发展所做出的里程碑性的历史贡献。在此大背景下呼吁尚无固定专业的眼科医生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泪道手术,努力争做泪器病医生。rn 在第三部分的《因地制宜开展泪道手术》中重点讲述了眼科医生如何从零做起又好又快开展鼻内窥镜泪道手术。其中包括需认真研读的书籍、需参加哪类短期学习班,如何习得鼻内窥镜使用技术止血技术。特别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分享了如何装备一套价廉物美的开展手术所必需的鼻内窥镜及电钻设备,最后以自身体会讲述如何快速掌握该手术的技巧。
-
-
刘建巨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首先开篇五问,提出五个大家普遍关心的泪器病方面的问题.然后通过《概述》、《主要疗法介绍》和《因地制宜开展泪道手术》三个部分逐一回答所提出的五个问题。rn 在第一方面的《概述》中强调了随着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发和使用,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越来越好,病人的求治愿望越来越高,泪道阻塞疾病的市场在发育、再升温.该专业已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泪器病专业大有前途。rn 在第二方面的《主要疗法介绍》中重点介绍了治疗泪道阻塞疾病的三类主要疗法,并回首了张敬先、陶海等大牌名家对中国泪器病专业的发展所做出的里程碑性的历史贡献。在此大背景下呼吁尚无固定专业的眼科医生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泪道手术,努力争做泪器病医生。rn 在第三部分的《因地制宜开展泪道手术》中重点讲述了眼科医生如何从零做起又好又快开展鼻内窥镜泪道手术。其中包括需认真研读的书籍、需参加哪类短期学习班,如何习得鼻内窥镜使用技术止血技术。特别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分享了如何装备一套价廉物美的开展手术所必需的鼻内窥镜及电钻设备,最后以自身体会讲述如何快速掌握该手术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