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
中西医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323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54篇、会议论文161篇、专利文献318934篇;相关期刊717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新疆中医药、中国中医急症等;
相关会议132种,包括第五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等;中西医治疗的相关文献由551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红、田耀军、李丽等。
中西医治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8934篇
占比:99.00%
总计:322149篇
中西医治疗
-研究学者
- 孙红
- 田耀军
- 李丽
- 肖艳
- 吴效科
- 李超贤
- 王建华
- 张永全
- 满玉晶
- 王伟
- 谈勇
- 于淑宁
- 何裕民
- 刘凤娟
- 孟庆云
- 孟祥辉
- 孟繁勇
- 孟繁宇
- 张志礼
- 张鑫
- 张静
- 张鹏
- 朴春丽
- 李峰
- 李志军
- 李辉
- 王丽
- 王琼芬
- 王磊
- 王芳
- 程泾
- 罗发芬
- 胡献国
- 董树江
- 谢强
- 赵世明
- 赵敏
- 赵莉
- 郭宏艳
- 陈淑琴
- 马湖蕊
- 丁春霞
- 冯晓玲
- 刘中勇
- 刘云海
- 刘俊宏
- 刘明
- 刘欣
- 刘霞
- 包瑞玲
-
-
左海峰;
王遵来
-
-
摘要:
近年来,人们体育运动理念不断加强,高尔夫运动逐渐兴起,肱骨内上髁炎成为较为高发的骨科病症。但其发生机制尚有争议,临床诊治缺乏统一的规范,现阶段其主要治疗手段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大部分肱骨内上髁炎通过保守疗法可以好转,但部分则会反复发作,长此已久就会发展形成顽固性的肱骨内上髁炎,此时就需要手术介入治疗。该文将重点依据近几年临床研究成果,对肱骨内上髁炎的中西医临床诊疗方法作一综述,并希望为其临床诊疗提供简便可行的路径。
-
-
朱思其
-
-
摘要: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养殖业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是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具有高度接触和传染性的特点.病猪临床症主要有腹泻、呕吐和脱水,对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比较大,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应该分析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规律和原因,有针对性的防治.本文重点论述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措施以及中西医治疗的方法.
-
-
朱倩;
朱桂松;
许飚
-
-
摘要:
坏死性筋膜炎是以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进行性坏死,很少或不累及肌肉组织为特点的感染性疾病,是外科的一种急危重症,病势凶险,病死率高。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早期积极手术清创,联合使用广谱足量抗生素,基础营养支持,可配合负压引流及高压氧等其他治疗手段。中医在治疗坏死性筋膜炎方面有独特优势,根据疾病所处时期,辨证采用“清热解毒”“凉血开窍”“补气养血”等内治法,配合“提脓去腐”“煨脓长肉”等中医特色外治法,可有效缩短病程,促进疮面早日愈合,降低病死率。
-
-
吕素;
曹珊;
李俊玲
-
-
摘要: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的远期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使用Risk of Bia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1对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复发率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14篇随机试验或者半随机试验,共11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对比胃食管反流的复发率较低[RR=0.44,95%CI(0.35,0.56),I^(2)=0,P<0.0001],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随访3个月以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西医组的复发率低[RR=0.48,95%CI(0.36,0.65),I^(2)=0,P<0.0001],随访3个月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西医组的复发率低[RR=0.38,95%CI(0.25,0.57),I^(2)=0,P<0.0001]。漏斗图不对称,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较单纯应用西医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可减少复发率,结果仍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的验证。
-
-
徐丽伟;
朱立德;
陈漉;
徐帅;
仕丽
-
-
摘要:
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生机制不清楚,临床多采取对症治疗及运动疗法。西医常用药物有中枢兴奋剂哌醋甲酯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中医认为,癌因性疲乏以虚为主,“瘀、湿、热毒”是恶性肿瘤的病机关键,临床应用中药、中成药注射液、针灸、热敷联合穴位按摩、功法锻炼等,平衡气血阴阳,调理脏腑,改善疲乏症状。
-
-
张瑶;
焦剑
-
-
摘要:
尿酸性肾病是高尿酸血症的常见继发性疾病,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直至肾衰竭。因此,该文对尿酸性肾病的中西医诊疗思路进行探讨,寻找有效的防治路径,以期为缓解尿酸性肾病、保护肾功能提供借鉴。
-
-
周亚;
向阳;
张雨波;
赵艳;
金艳蓉
-
-
摘要: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任何原因引起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并最终引起心室收缩或舒张障碍的心血管疾病。据统计[1],在我国引起心衰的主要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相对比例较高。2020年全世界心衰患病人数已高达6430万[2]。心衰所导致地再住院率、高致残率和严重致死率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同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心衰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从心肌能量代谢方面出发将有望从根本上阐述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心衰时心肌代谢底物发生选择性转换,又被称为“代谢重塑”,尤其是糖酵解和葡萄糖有氧氧化脱耦联日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将心衰又进一步细分为射血分数减少型心衰(HFrEF)、HFpEF和射血分数正常型心衰(HFnEF)三种射血分数不同类型。
-
-
-
李志贵
-
-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羊毛、羊肉、羊奶制品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促进了羊养殖业的发展。但羊养殖过程中极有可能因羔羊痢疾病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场必须做好羔羊痢疾的防治。基于此,本文全面分析了中西医综合防治羔羊痢疾的方案,以供参考。
-
-
-
胡引
- 《浙江省针灸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吞咽障碍是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而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发生率居高不下,笔者查阅了近10年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嘉兴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从中医传统疗法,现代康复治疗,心理疗法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
-
-
-
梁立敏
- 《第十二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 2016年
-
摘要: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存在多种假说.中医学认为,肾精不足,髓不充脑,髓海空虚,灵机记忆丢失,发生痴呆,其发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均密切相关.脾虚生痰,痰邪上扰,气滞血瘀,瘀阻清窍,脑失所养,均可发为痴呆.西医学目前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是老年痴呆病理性产物老年斑的重要组成成分.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主要与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并形成双股螺旋丝有关.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使机体对β-淀粉样蛋白的毒性愈发敏感.目前研究发现老年痴呆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氧化应激损伤.此外,老年痴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有研究表明,铝中毒、脑外伤及脑肿瘤及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等躯体疾病也可导致痴呆.中医分型常见肝肾阴亏、脾肾阳虚、心肝火盛、痰浊阻窍、气滞血瘀型,辩证论治可取得一定疗效.现有的中成药和复方制剂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银杏叶提取物黄酮类、人参皂苷、竹叶提取物、中药复方参乌胶囊及中药提取物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山茱萸环烯醚萜苷、淫羊藿黄酮等均对延缓老年痴呆的进展发挥积极作用.目前西药研究热点主要有胆碱能受体激动剂、神经营养因子、脑代谢增强药物以及抗β-淀粉样蛋白产生的药物.
-
-
-
-
王彬;
李雯
-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诊治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胆源性胰腺炎中入院时胆道基本无梗阻(非梗阻型),30例手术治愈,32例非手术治愈结论胆源性胰腺炎可根据胆道有无梗阻分型而治:对于非梗阻型宜先积极保守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在同一住院期内(一般两周左右)手术解除胆道疾病,对于胆源性一过性胰高压所致的急性胰腺炎可按目前急性胰腺炎诊治方案实施,待病情稳定后再积极处理胆道疾病.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变化迅速多样,故要求根据实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既要利用其治病方面,又要尽量避免不良后果,使中医药治疗配合得当,充分调动机体防御能力,最大限度缩短病程。
-
-
丛德雨;
辛妍妍;
王梦然;
张桂菊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四届全国学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MP感染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二者密切相关,但是对于MP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结论.近年来研究表明,MP感染可以引起或加重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因子的释放.MP感染诱发的哮喘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剧烈咳嗽伴中重度喘息.西医治疗上,急性期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并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期联合应用匹多莫德、阿奇霉素治疗.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在于感受外邪,引动伏痰;痰热互结,壅阻于肺;湿热内生,病情迁延;痰瘀互结,哮喘反复.中医治疗方面,根据哮喘的不同时期,应从“风痰”、“痰热”、“湿热”、“痰瘀”方面论治,且尤其重视清热利湿化痰方药的运用.
-
-
丛德雨;
辛妍妍;
王梦然;
张桂菊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四届全国学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MP感染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二者密切相关,但是对于MP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结论.近年来研究表明,MP感染可以引起或加重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因子的释放.MP感染诱发的哮喘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剧烈咳嗽伴中重度喘息.西医治疗上,急性期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并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期联合应用匹多莫德、阿奇霉素治疗.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在于感受外邪,引动伏痰;痰热互结,壅阻于肺;湿热内生,病情迁延;痰瘀互结,哮喘反复.中医治疗方面,根据哮喘的不同时期,应从“风痰”、“痰热”、“湿热”、“痰瘀”方面论治,且尤其重视清热利湿化痰方药的运用.
-
-
丛德雨;
辛妍妍;
王梦然;
张桂菊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四届全国学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MP感染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二者密切相关,但是对于MP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结论.近年来研究表明,MP感染可以引起或加重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因子的释放.MP感染诱发的哮喘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剧烈咳嗽伴中重度喘息.西医治疗上,急性期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并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期联合应用匹多莫德、阿奇霉素治疗.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在于感受外邪,引动伏痰;痰热互结,壅阻于肺;湿热内生,病情迁延;痰瘀互结,哮喘反复.中医治疗方面,根据哮喘的不同时期,应从“风痰”、“痰热”、“湿热”、“痰瘀”方面论治,且尤其重视清热利湿化痰方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