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29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443952篇;相关期刊431种,包括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护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传承研究分会第一次学术年会、2016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等;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文献由4545位作者贡献,包括夏黎明、李艳、陆云等。
癌因性疲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3952篇
占比:99.54%
总计:446026篇
癌因性疲乏
-研究学者
- 夏黎明
- 李艳
- 陆云
- 张静
- 祝永福
- 朱勤芬
- 杨柳
- 袁长蓉
- 徐锦江
- 田利
- 姚晚侠
- 张俊娥
- 张秀伟
- 张美芬
- 徐燕
- 王晓庆
- 许云
- 冯利
- 刘素珍
- 刘蓓蓓
- 唐东昕
- 姜萍岚
- 屈惠琴
- 李娜
- 李惠玲
- 李敏
- 杨丽华
- 林丽珠
- 梅思娟
- 段培蓓
- 温志震
- 王曙红
- 王维利
- 米登海
- 袁颖
- 谈学灵
- 黄智芬
- 黎汉忠
- 刘玲
- 张玲
- 徐丽华
- 李征
- 李振炎
- 李淑霞
- 李静
- 桂海涛
- 梁骊敏
- 王云启
- 胡雁
- 苏雅
-
-
陈沛;
周慧勤;
苏侠
-
-
摘要:
目的 探讨灵性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灵性健康水平、癌因性疲乏以及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胰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和灵性护理组(常规护理+灵性护理),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中文版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生命质量-灵性健康量表(EORTCQLQ-SWB 32)、疲乏修订自评量表(RPFS)以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结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灵性护理组EORTCQLQ-SWB 32评分,RPFS评分以及AIS评分3项同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灵性护理组EORTCQLQ-SWB 32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灵性护理组RPFS评分/AI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灵性护理方式后,观察组灵性健康水平、癌因性疲乏以及睡眠质量均获得改善,可促进胰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整体预后水平提升.
-
-
周淑萍;
口锁堂;
周梅香;
马俊霞;
蔡菁雯
-
-
摘要:
目的观察八段锦四式联合情志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胃肠道肿瘤化疗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胃肠道肿瘤的中医特征截取八段锦四式联合中医情志护理进行干预,干预4周后,采用简易疲乏量表(BFI)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CRF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CRF及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四式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引起的CRF。
-
-
朱晓果;
芦夏;
吴朝宛
-
-
摘要:
目的探讨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希望水平、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属协同护理,2组患者均持续护理1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时的希望水平[(HHI)]、癌因性疲乏[癌症疲乏量表(CFS)]及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HHI、FACT-G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HHI、FACT-G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及情感疲乏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改善癌因性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
朱佳;
管玲;
金小红
-
-
摘要: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健康信念、自我管理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化疗科10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对照组行术后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行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信念评分、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和癌症疲乏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信念、自我管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因性疲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可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健康信念、自我管理及癌因性疲乏。
-
-
白月;
闫芮;
车贝贝;
路新源;
张雅宣;
余金明
-
-
摘要:
目的描述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分析社会支持与癌因性疲乏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对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情况;采用修订版的Piper疲乏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疲乏情况。最后使用定序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支持与癌因性疲乏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91例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77.0%,大部分患者为轻度疲乏(58.9%)。总社会支持(OR=0.33,95%CI:0.21~0.50,P<0.001)对于疲乏程度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家庭支持者(OR=0.47,95%CI:0.30~0.72,P<0.001)、高朋友支持者(OR=0.49,95%CI:0.33~0.72,P<0.001)和高其他支持者(OR=0.44,95%CI:0.30~0.65,P<0.001)的疲乏程度要显著低于低/中支持水平者。结论上海市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疲乏发生率较高,但大多处于轻度疲乏水平。社会支持与癌因性疲乏存在关联,且有统计学意义。家属、朋友的关怀与理解对于患者减轻疲乏来说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扩大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让患者获取更多社会支持资源也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
-
韩杲;
周根平;
陈艳娟
-
-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固本汤联合艾灸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收治于萍乡市中医院肿瘤科门诊和住院的原发性肝癌伴有癌因性疲乏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健脾固本汤联合艾灸治疗,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疲乏状况评分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在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疲乏状况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疲乏状况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固本汤联合艾灸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能改善患者体力状况,缓解患者疲乏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
牛纪江;
杜纳纳
-
-
摘要:
目的:探究用人参三菇饮对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对其癌因性疲乏(CRF)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在三株酵本草医院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参三菇饮进行辅助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癌症疲乏量表(CFS)的评分(包括躯体疲乏的评分、情感疲乏的评分、认知疲乏的评分及CFS总评分)、各项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的评分(包括心理健康的评分、生理健康的评分、周围环境的评分和社会关系的评分)、CD4^(+)、CD8^(+)、CD4^(+)/CD8^(+)的水平。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疲乏的评分、情感疲乏的评分、认知疲乏的评分及CF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CD8^(+)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WHOQOL-100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WHOQOL-10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人参三菇饮对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CRF情况,减轻其免疫损伤,提高其生存质量。
-
-
朱晓静;
黄爱微;
张辉;
郑亦胡
-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营养风险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228例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NRS2002评分)及癌症疲乏量表(CFS)进行调查。结果 228例患者中136例(59.65%)存在营养风险。其中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NRS2002评分与CFS评分中躯体疲乏评分、认知疲乏评分、情感疲乏评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0.337、0.287、0.255、0.359,均P<0.01)。医疗付费方式、NRS2002评分及病程均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CF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睡眠质量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与癌因性疲乏呈正相关,应当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指导,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
-
蒋聿瑛;
陈卫英;
陈笔峰;
韩子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抗阻-有氧运动对晚期前列腺癌伴癌因性疲乏(CRF)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晚期前列腺癌伴CRF患者7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有氧运动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抗阻运动,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CRF症状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干预组血清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各项PFS评分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阻-有氧运动用于晚期前列腺癌伴CRF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CRF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
-
姚佳;
钟卫菲
-
-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姑息性护理在乳腺癌晚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保守姑息治疗的128例乳腺癌晚期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姑息性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SMT的姑息性护理,连续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水平、应对方式和癌因性疲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总分及韧性、自强、乐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和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RPFS)总分及行为、情感、感知、认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MT的姑息性护理在乳腺癌晚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良好,可明显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
-
许金钗;
杜莉;
徐桂花;
许远
-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8年护理分会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衢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晚期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晚期肿瘤患者一般护理常规、运动疗法及心理护理等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足浴方法干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疲乏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KPS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睡眠质量改善情况、KPS评分提高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不及研究组(P<0.05);治疗后KPS评分提高情况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足浴用于晚期肿瘤患者能有效缓解疲乏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
裴燕翔
- 《2017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艾叶精油结合穴位按摩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恶性肿瘤且评定存在癌因性疲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艾叶精油穴位按摩持续干预2周.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疲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BF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叶精油结合穴位按摩可以改善患者疲乏状况,增加患者主观舒适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
WANG Li-huai;
王理槐;
ZENG Bai-rong;
曾柏荣;
PENG Ting-yun;
彭延云;
MA Yi;
马漪
- 《2017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扶正口服液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fatigue,CRF)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30例,予以化疗配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口服液, 结果:在疲乏改善程度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中重度疲乏26%,对照组中重度疲乏占63.33%,治疗组疲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46.66%.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化疗毒副反应反面,治疗组骨髓抑制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反应无明显统计意义. 结论:扶正口服液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程度,改善患者中医症状,降低化疗毒副反应,从而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
-
-
WANG Bing;
王兵;
HOU Wei;
侯炜;
HU Zhuo-wei;
胡作为
- 《2017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近20年中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组方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1999年至2017年以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所有中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总结分析组方用药规律. 结果:共有33篇文献的38首处方纳入分析,涉及中药108味,其中以温性、甘味、归脾经中药最多;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当归、陈皮、党参、地黄等使用频次较高;形成45个常用药物模式,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16个,聚类形成新处方5个. 结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癌因性疲乏注重健脾补肾,同时根据肿瘤治疗的独特性,更加强调中焦脾胃功能的调护,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有益参考.
-
-
陈新华;
陶蕾;
吴青;
叶阳阳;
卜萍
- 《2017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究情志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为开展积极的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我科收治的晚期肿瘤伴癌因性疲乏患者5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肿瘤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癌因性疲乏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能够降低晚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信心有积极意义.
-
-
-
-
谢燕达
- 《2017年全国中医肿瘤青年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是临床上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具有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缓解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中医病属"虚劳"范畴,本文从中医角度就癌因性疲乏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
高春林;
戴小军;
张晓春
- 《2017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总结张晓春教授对癌因性疲乏的治疗经验.张师认为在健脾益肾的基础上,辨证分析,扶正祛邪,积极处理并发症,内外兼治.同时,注重患者的饮食、生活、情志等方面的调理,综合治疗,改善疲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