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皖北地区

皖北地区

皖北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843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农业经济、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2788篇;相关期刊437种,包括决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年治淮论坛暨淮河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2014年第十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2011)学术年会等;皖北地区的相关文献由1147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志安、梁家贵、卢建英等。

皖北地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8 占比:6.0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2788 占比:93.93%

总计:13615篇

皖北地区—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强; 黄海燕; 李立新; 魏国锋
    • 摘要: 皖北地区地处安徽淮河以北,是先秦时期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长江中下游铜矿北进中原的必经区域之一,该地区的青铜器对于探讨长江中下游铜矿与中原青铜文化的关系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对出土于皖北地区4件青铜器及湖北吉家院战国楚墓出土的青铜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并与长江中下游的皖南及湖北矿区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皖北地区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及矿料来源。成分测试结果显示皖北4件青铜器中,铅锡青铜3件、锡青铜1件的铜含量范围为60.69%~76.65%,锡含量普遍较高,为9.66%~33.24%,铅含量为0.43%~18.07%,成分波动范围较大。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均属于普通铅的范围,两件锡青铜(WB-3、JJY-1)指示铜料来源,其余样品反映的都是铅料来源信息。通过与不同地区的矿石进行对比,发现西周时期皖北青铜器和湖北铜绿山矿区的数据较为接近,战国时期皖北青铜器开始使用皖南矿区的矿料,因此从西周至战国,皖北地区所使用的金属资源开始从湖北铜绿山地区逐渐向皖南沿江地区转变。本研究为皖北地区周代青铜器的矿料来源及其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 马可莉; 袁晨晨; 陈晓华; 张伟
    • 摘要: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新时期城乡关系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探索。蚌埠市近十年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分析结果表明,蚌埠市城乡融合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可分为增长、减缓、增长三个阶段;各城乡融合要素融合水平不同,经济、社会、空间等要素融合水平稳步提升,人口、生态要素融合水平波动发展:城乡融合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要看到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要重视城乡人口与土地的互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城乡融合最直接的体现。
    • 陈震
    • 摘要: 当前人类社会处于信息文明阶段,信息化对于“新四化”的催化和推动也愈发明显,如何抓住信息化发展新机遇,以“四化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各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皖北地区“四化同步”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信息化背景下“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推动皖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 摘要: 历经八年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安徽举全省之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建档立卡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为忠实记录安徽省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全面彰显“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招创新、政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切实把脱贫攻坚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传承下去。
    • 偶春; 张敏; 姚侠妹; 骆美; 任坤
    • 摘要: 乡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是调节耕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为协调乡村规划布局提供重要参考。以皖北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统计法计算皖北地区乡村居民点的平均密度和最近邻指数,以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皖北地区乡村居民点分布类型整体上为聚类型分布,局部表现为扩散型分布,旱涝灾害频繁的地区居民点分布密度相对较小,乡村居住点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20到50m之间,且沿河系两侧呈集聚分布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皖北地区乡村居民点整治的几点建议,为后期乡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 陆宁; 张潮; 张慧敏
    • 摘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研究报告(2021)》指出,超重、肥胖及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深入开展食物营养功能评价、加强慢性病防控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亳州位于皖北地区,是四大药都之首,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丰富,在资源利用、健康产业的发展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加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产品开发,将有助于慢性病的预防以及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 摘要: 日前,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指出,到2025年,江苏沿海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力争达2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2.5%。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与上海跨江融合发展开创新局面,与苏北和皖北地区合作实现新提升。
    • 杨明亮; 朱宗玖
    • 摘要: PM_(2.5)是大气重要污染物之一,模拟PM_(2.5)浓度空间分布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将土地利用回归模型(LUR)应用到安徽省污染较重的皖北地区,以监测点为中心,建立半径分别为0.5、1、1.5、2、3、4、5 km的缓冲区,结合土地利用因子、道路因子、污染源因子、气象因子、高程因子及人口因子共105个变量,建立了该地区四季和年均LUR模型,并通过留一交叉互验,验证了模型精度。结果表明:研究区PM_(2.5)浓度受草地、湿地、降水量、相关湿度、气压、风速、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废气污染企业、人口数量影响较大。调整R^(2)分别为0.828(春)、0.731(夏)、0.831(秋)、0.775(冬)、0.892(年均);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6.34μg·m^(-3)(春)、7.01μg·m^(-3)(夏)、6.28μg·m^(-3)(秋)、6.71μg·m^(-3)(冬)、5.33μg·m^(-3)(年均);模拟精度R^(2)分别为0.825(春)、0.730(夏)、0.834(秋)、0.772(冬)、0.897(年均),模型表现良好,解释力强。从模拟的PM_(2.5)浓度空间分布可以看出,不同季节呈现明显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与来自北方的大量污染颗粒物、当地的煤矿开采以及秋耕秸秆燃烧等潜在污染源有关。
    • 吕备; 李涛; 张文璇
    • 摘要: 文章通过对皖北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以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民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基于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皖北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民产生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和生态影响,探讨了皖北地区农民对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满意度。基于此提出对策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农村、农民在休闲农业旅游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促进休闲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推动休闲农业旅游与农村文化的融合,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汪源
    • 摘要: 淮北花鼓大走场流传于我国黄淮地区,此地沿袭春秋时宋国疆域,东靠江苏,南接皖南,北望山东,西连河南,平原坦荡。特殊的地域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养就独特的地域文化。花鼓文化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演变发展,以淮北花鼓大走场的特殊形式留下自己的印迹,后来逐步向戏曲方向过渡成为淮北花鼓戏,这正是古文化的遗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