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甲硫咪唑

甲硫咪唑

甲硫咪唑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儿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9483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吉林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全国铁路第五届内分泌学术会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第三届全国内分泌学术论坛等;甲硫咪唑的相关文献由257位作者贡献,包括雒否乐、黄红、刘雅文等。

甲硫咪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9483 占比:99.84%

总计:89630篇

甲硫咪唑—发文趋势图

甲硫咪唑

-研究学者

  • 雒否乐
  • 黄红
  • 刘雅文
  • 史海涛
  • 姚沛雨
  • 孙静
  • 孙高洁
  • 孟凡辉
  • 张丽莉
  • 张秀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裴薇; 丁娇
    • 摘要: 目的分析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的影响以及安全性。方法1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SH(2.56±0.24)mU/L高于对照组的(1.13±0.34)mU/L,FT_(4)(18.98±0.78)pmol/L、FT_(3)(4.12±0.32)pmol/L低于对照组的(21.21±1.32)、(5.34±0.56)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56±0.5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4.21±0.58)U/L均低于对照组的(58.06±0.87)、(58.12±0.35)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半年复发率1.25%低于对照组的1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甲亢患者治疗中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甲巯咪唑的治疗效果优于丙硫氧嘧啶,能够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对患者肝功能损伤小,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因此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郭圆圆; 郑占才; 王清扬; 佟杰
    • 摘要: 患者女性,66岁,因右腹部及右下颌皮肤肿物两年余就诊。2年前,患者右腹部及右下颌相继出现硬币大小红斑,伴轻度压痛,无搔痒及脱屑;后红斑逐渐扩大隆起呈斑块状,为明确诊治,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5年前因乳腺癌行根治术后,口服阿那曲唑至今;因甲亢长期服用甲硫咪唑,甲功控制可。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
    • 张荣荣
    • 摘要: 目的探究甲巯咪唑、碘^(131)(^(131)I)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51例,予甲巯咪唑治疗)和治疗组(51例,予甲巯咪唑联合^(131)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首次就诊时)、治疗后(治疗1年后)甲状腺功能、骨代谢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甲巯咪唑联合^(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情况,同时不会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黄红; 刘雅文; 陈小玉
    • 摘要: 目的研究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亢患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甲硫咪唑治疗患者为A组,另30例接受丙硫氧嘧啶治疗患者为B组,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SH、FT_4、FT_3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B组患者(70.0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TSH水平升高,且A组高于B组;两组患者血清FT_4、FT_3水平下降,且A组低于B组;治疗期间A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B组(均P<0.05)结论甲硫咪唑与丙硫氧嘧啶相比,甲硫咪唑临床疗效更好,可更有效地恢复患者甲状腺功能,但不良反应较多,治疗期间应注意预防。
    • 范曲峰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硫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在甲亢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月本院甲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甲硫咪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两组均完成6个月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甲状腺、内分泌功能、TPO-Ab、TGAb及TRAb水平、药物安全性、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FT3、FT4、ANP、TT3和T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硫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改善甲亢患者甲状腺、内分泌功能,能降低TPO-Ab、TGAb及TRAb水平,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能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周美娟
    • 摘要: 目的: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分别使用甲硫咪唑与丙硫氧嘧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60例,开展时间2017年1月-2019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硫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甲状腺素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3%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患者TSH、FT3、FT4指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治疗中采用甲硫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均有一定治疗效果,相比之下甲硫咪唑的临床疗效更好,对患者甲状腺素水平改善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是更加可靠的用药方案,值得应用.
    • 孙畅; 魏广玉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硫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使用甲硫咪唑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SH(2.51±0.33)μIU/ml高于对照组的(2.36±0.31)μIU/ml,FT3(4.33±1.19)pmol/L、FT4(7.68±3.79)pmol/L低于对照组的(4.97±1.41)、(11.06±4.1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硫咪唑对于甲亢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丙硫氧嘧啶,是药物治疗中最方便实际的方法.
    • 卓驱病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硫咪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都取得了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治愈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邓丽华; 黄芳; 杨蕊
    • 摘要: 目的比较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甲亢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51例接受丙硫氧嘧啶(PTU)治疗为PTU组,另51例接受甲硫咪唑(MMI)治疗为MMI组。比较治疗后两组甲状腺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妊娠结局与母体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PTU组TSH水平明显高于MMI组,T_(4)、FT_(4)水平明显低于MM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U组的早产、流产、胎儿窘迫、胎儿甲亢发生率明显低于MMI组,足月产率高于M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U组患者皮肤瘙痒、妊娠高血压、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M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U比MMI更有助于妊娠期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妊娠结局的改善,且安全性更高。
    • 陈海兰
    • 摘要: 目的:对于甲硫咪唑以及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亢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的治疗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甲亢患者5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甲亢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25例甲亢患者甲硫咪唑治疗,剩余25例甲亢患者接受丙硫氧嘧啶治疗,对比两组甲亢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以及临床安全性.结果:甲硫咪唑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皮疹、红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出现率显著高于丙硫氧嘧啶组甲亢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甲亢疾病中,不同药物会引发不同的不良反应,甲硫咪唑能够导致甲亢患者血细胞减少和皮疹,丙硫氧嘧啶药物能够导致甲亢患者肝功能损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