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戏剧艺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专利文献3678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管子学刊、云梦学刊、四川戏剧等;
中国戏剧出版社的相关文献由11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越、古远清、周企旭等。
中国戏剧出版社
-研究学者
- 张越
- 古远清
- 周企旭
- 安葵
- 曹树钧
- 杨年保
- Autumn
- 令怡
- 任葆琦
- 何宝康
- 何长高
- 佘翠华
- 倪万军
- 刘云程
- 刘兴明
- 刘祯
- 刘锋
- 华延
- 厉震林
- 向笔群
- 吴毓华
- 周传家
- 周华斌
- 周攸
- 周溶泉
- 周若诗
- 天骁
- 姚小鸥
- 姚建斌
- 姚辉
- 孙书文
- 孙连荣
- 安祥馥
- 宋炳龙
- 宋铁铮
- 宏图
- 尔冬
- 尚长荣
- 屈楚
- 张啸天
- 张雅娟
- 张霖
- 徐良文
- 敏翁
- 文轩
- 昌切
- 晓因
- 晓溪
- 朱晶
- 李娜
-
-
赵首千
-
-
摘要:
作者:徐丽慧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同时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日益提升,在此情境下,戏剧表演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为更好地搭乘新时代戏剧表演发展浪潮,人们从多个角度探索戏剧表演的影响元素,其中,学界普遍认同舞台服饰造型对戏剧表演具有重要影响。
-
-
高鲜花
-
-
摘要:
山姆·谢泼德是美国当代剧坛的重要戏剧家,其戏剧主题多元,内涵丰富,人物迥异,形式新颖,风格多变,曾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纽约剧评人奖、奥比奖、戏剧书桌奖等多项荣誉。孔瑞教授的《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年出版)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研究”和山西省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专项课题“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成果。
-
-
王灵均
-
-
摘要:
2020年是徽班进京230周年,文艺界举办了相关庆祝活动。回想起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时的庆祝活动,二者均体现出后人对于戏曲前辈的敬畏和缅怀之情。提到徽班,人们自然会想起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1811—1880)。在安徽一些文化场馆里,会看到一张程长庚在《镇潭州》中饰演岳飞的剧照。10余年以前,笔者最早从《古今中外论长庚——程长庚与京剧形成研究资料集》(金芝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出版,该书是20世纪90年代安徽、北京两地为了纪念程长庚而合作的一部资料集)一书中看到了这张剧照。
-
-
-
-
摘要: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境界:中西传播思想的分野与对话》一书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谢清果教授领衔著述,由中国戏剧出版社于2020年10月出版。该书秉持"中华文化立场全球传播视野"的研究立足点,糅合西方传播科学理论和华夏传播学说精华,对中国本土特色的传播思想、传播现象、传播机制、传播实践、媒介载体及海外传播进行考察和阐释。
-
-
-
董上德
-
-
摘要:
当下是我们观察粤剧不断新变的时间窗口。如果不是以刻舟求剑式的心态来感知粤剧的变化,我们会获得很多关于粤剧的新的资讯。尤其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逐步实施,粤剧艺术的各方面的资讯会得以不断整合,形成新的认知框架。近日读到罗丽新著《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发展路径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年),愈发觉得重构粤剧艺术的认知框架十分必要。
-
-
姚辉
-
-
摘要:
"结庐"往往是古代失意文人弃离官场,于市井间筑室而居的最后生活选择。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失意离场,终归于乡野后,内心所生发的那种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失意文人独特的"庐居"情结。一、"结庐"之肇始及基本内蕴"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时,并非为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失意或超脱的韵味。《诗·小雅·信南山》有言:"中田有庐,疆场有瓜。"(《诗经》,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这里的"庐",本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
-
李泽光
-
-
摘要:
2018年11月,我与周自涛合作编写的粵剧剧作集《梅冷香》,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梅冷香》一书,收录了我们近年创作的五部大型粵剧。五部粵剧分别是《圣王氹》《梅冷香》《乞丐新娘》《绣花鞋》《柳云娘》。五部粵剧全是正能量作品,曲牌以“梆黄”为主,加入一些现代歌曲作为小曲烘托,为戏剧增添新鲜元素。五部粵剧涉及家庭伦理、惩恶扬善、民族正义等,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
-
王亚非
-
-
摘要:
说《舞台生活四十年》是新中国第一本艺人口述史,也许并不过分。从时间的跨度上说,这本书最初的想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始于1933年,再次被提起已是1942年,但处于动荡的民国社会之中,"精神上一直不能安定"(《舞台生活四十年》前记,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写作计划被持续搁浅。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才让梅兰芳和秘书许姬传旧事重提,酝酿舞台生活的写作,加之彼时《文汇报》黄裳的邀约和敦请,才促使梅兰芳和许姬传采用"细水长流"的方式开始了《舞台生活四十年》的写作。
-
-
薛一凡
-
-
摘要:
戏曲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一张"名片",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和历史记忆,在全国有着较高的艺术文化认可度,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戏曲的舞台不再只局限于线下的"戏台子",而频频出现在电影、电视中,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听体验。由姚昶、刘瑾璐编著的《融合与创新:戏曲·影视·传播学杂论》(2018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一书是围绕当下戏曲、影视创新传播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