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子学
生物电子学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生物物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31628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森林公安、世界科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6年二十一世纪中国光电产业发展论坛、2002年西部地区纳米技术与应用研讨会、99'中国生物医学电子学学术年会等;生物电子学的相关文献由7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霞、李玉成、村夫等。
生物电子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31628篇
占比:99.99%
总计:1031705篇
生物电子学
-研究学者
- 刘霞
- 李玉成
- 村夫
- 陆祖宏
- 顾忠泽
- Chong-An
- Daoben
- Di1
- Hongguang
- K·英尤斯基(编)
- Richard A. Durst
- Sandro Carrara1
- Shen12
- W.R.阿希贝
- Zhu1
- 乐荩
- 任毅
- 何农跃
- 刘丽赏
- 刘小湄
- 刘洪娜
- 刘锐
- 千田贡
- 卞正中
- 可人
- 吕晓迎
- 吴新华
- 吴科鑫
- 周圣淏
- 商逸璇
- 姜玉梅
- 小南
- 崔文波
- 张静
- 张鹏辉
- 彭旭阳
- 徐兴生
- 方智
- 曹玉芳
- 李小龙
- 李松
- 李松柏
- 李淑玲
- 杨咏梅
- 杨盈莹2
- 杭越
- 梅文
- 梓荣
- 毕桥
- 汪尔康
-
-
刘锐;
王欣宇;
周圣淏;
任毅;
吴科鑫;
鞠家欣;
张静
-
-
摘要: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通过使用生化受体和转导元件接触中进行特定分析检测的一种独立的集成装置,可以迅速且准确地检测并测定和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生物对于早期筛查肿瘤和早期病情诊断也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不断拓宽的生物电子学研究领域,已经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CMOS制造工艺中Si_(3)N_(4)和SiON等波导材料由于折射率差很小,对光场的限制能力不强,存在很大的耦合损耗。在弯曲波导处也存在辐射损耗,为了降低损耗,可以增加波导的弯曲半径,但是并不利于传感器器件所说的小尺寸、集成度高的制造和设计,并可能严重阻碍对于集成光电子技术的后续发展。一些主流的集成电路应用和工艺技术相比还有着一些差距。
-
-
-
-
摘要:
研究人员成功地“微调”了一种新型的热塑性生物材料,以使其在人体中的降解速率及其机械性能能够独立控制。这种材料是一种聚酯,是由英国伯明翰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个团队设计的,用于软组织修复或柔性生物电子学。成功复制生物组织必需的弹性和强度,但又能在适当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生物降解的材料,很难进行工程设计。这是因为用于产生材料机械性能的化学物质通常还会控制其降解速率。
-
-
杭越;
肖忠党
-
-
摘要:
除了是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肖忠党也是一名老党员,他见证了几代生医人的成长,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学术风骨,一位老党员的情怀,是一位真正用精神行走的教师典范。建党百年之际,我们专访了肖忠党教授。
-
-
-
-
-
摘要:
日前,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赵远锦课题组在电子皮肤的研究过程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基于微流控纺丝系统,一步制备出包裹离子液体的仿生螺旋藤蔓微导线。这种柔软的微导线经过进一步的排列可以包裹在柔性薄膜中,如皮肤般贴附在人体表面,可在不同部位不同幅度的运动中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导电性。
-
-
-
-
-
摘要:
4月2日,东南大学传出好消息,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远锦教授课题组最新研发出一种可变色的“心脏芯片”.这种芯片可以在体外模拟心肌细胞的跳动和收缩.未来,这项技术有望替代生物体,观察各种药物对人体的影响.
-
-
-
商逸璇
-
-
摘要:
我本科学的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但不是在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交叉学科,本科时期,我学习了各种课程,从医学解剖学、生物化学到电路单片机,乃至程序语言。因为对生物化学知识很感兴趣,读研深造时我选择了东南大学。东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连续几次获得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她拥有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