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化
中国当代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文学、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599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人民论坛、南风窗、文艺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U+L 新思维”全国学术研讨会等;中国当代文化的相关文献由205位作者贡献,包括冀少峰、刘泓、姚新勇等。
中国当代文化
-研究学者
- 冀少峰
- 刘泓
- 姚新勇
- 本刊编辑部
- 李明军
- 沈敏特
- 熊元义
- 罗小卫
- 胡晓明
- 金元浦
- 闫城
- 陶东风
- Emi
- JPGdesign
- 万依依
- 于千
- 于淑静
- 仲呈祥
- 任天军
- 何同彬
- 何群
- 何长生
- 余大喜
- 余秋雨
- 俞向党
- 傅守祥
- 冯振国
- 冷嘉
- 刘伶
- 刘全德
- 刘宗坤
- 刘建
- 刘晓霞
- 刘登阁
- 刘苗苗
- 刘茜
- 刘阳
- 包兆会
- 华亮
- 卢斯飞
- 原弓
- 史焕翔
- 吕品昌
- 吴松
- 吴海
- 周惟波
- 周瑜倩
- 周红
- 周静
- 喻贵森
-
-
王国利
-
-
摘要: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人类文明在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后,正向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有专家预言:生态文化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对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的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文化内容,必须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多学科研究。这对于构建当代西宁生态文化体系,推进西宁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
赵勇
-
-
摘要:
中国本土的文化诗学是涌动于20世纪90年代、成型于世纪之交的一种文学理论话语。按照童庆炳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诗学之所以能够风生水起,其现实依据在于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文学文化乱象,以及当代学者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之中。
-
-
王鲁湘
-
-
摘要:
2020年9月27日上午,第四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当代文化学者、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王鲁湘为大会作报告。医生职业具有天然的神圣性。我们一切人文的精神,其实从文明发生的角度来看,它来源于神性。比如说我们医生的"医"字,它的繁写就告诉我们,它其实是来自最古老的、万物有神的一种宗教的思想,一种原始的巫术,从这种原始的巫术分离出了医学,而且我至今认为这种分离并不是彻底的,而且不需要彻底。
-
-
-
史焕翔
-
-
摘要: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挖掘根植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优秀文化特质,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同中国当代文化相融通,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
-
-
朱兴杰
-
-
摘要:
从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开篇的《新版小叙》中可以推测出,大约在1990年的时候,这位当时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的余秋雨,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