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律
环境保护法律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法律、环境保护管理、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96981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中国人大、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河南省第二届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等;环境保护法律的相关文献由115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忠梅、常纪文、栗战书等。
环境保护法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6981篇
占比:99.97%
总计:497147篇
环境保护法律
-研究学者
- 吕忠梅
- 常纪文
- 栗战书
- 王萍
- 环境执法保障专题课题组1
- 丁东杰
- 丁文明
- 东明
- 任进
- 何国梅
- 何尔育
- 党志全
- 刘大
- 刘玉峰
- 包昌林
- 卢建华
- 卢郑华
- 叶汝求
- 吕来明
- 吴咸亮
- 吴小强
- 吴文军
- 周凌云
- 周塞军
- 周成1
- 周珂1
- 唐忠辉
- 唐澍敏
- 夏青
- 孔德然
- 孙应刚
- 孙旖旎
- 崔拓寰
- 庄宇
- 张以宽
- 张婷1
- 张敏
- 张武丁
- 徐印州
- 戚岳汉
- 戴斌
- 文伯屏
- 易杰峰
- 曲娟
- 曹昌祯
- 曹晖
- 曾媛媛1
- 曾繁勇
- 朱弘
- 朱晓光
-
-
-
栗战书
-
-
摘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法律制度规定,连续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的执法检查。今年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是依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净土保卫战的又一项实际行动,目的是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法律责任,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土壤资源永续利用,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
-
吕忠梅
-
-
摘要: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了整体部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对生态文明时代如何处理环境法与传统法律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环境保护单行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课题。当前存在的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与法律部门分立存在反差、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空间结构需求与法律缺乏空间规则之间形成失衡、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体系与法律之间缺乏整合出现断裂等问题,本质上是因缺乏生态文明的价值统领而出现的传统法律与环境法之间、环境保护法律手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
-
栗战书
-
-
摘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法律制度规定,连续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的执法检查。今年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是依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净土保卫战的又一项实际行动,目的是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法律责任。
-
-
-
张婷1;
路斐2
-
-
摘要: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近年来在实践中日益得到重视,也成为理论研究中的显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界都在尝试提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治理模式和保护机制。观之类似地域,珠三角流域、太湖水域、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等经验表明,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明晰的法律机制,而明晰的法律机制则仰赖于科学的理论支撑。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系统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下简称为“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的发展新思路。
-
-
周成1
-
-
摘要:
学情分析一、课程要求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含义、现状及危害,知道应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激发学生从自我做起,落实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
-
董汝玉1
-
-
摘要:
经济全球化后,国际投资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应当吸取国际投资中的环境保护经验教训,预防为主,解决好生态与投资的矛盾,保护环境。
-
-
周塞军
-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国改革开放初始,党和政府就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9年1 2月2 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五大目标,从十个方面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党和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仅是措辞的改变,更是理论上的创新,是认识论上的提高和升华,是对环境从被动的保护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参与。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经济建设的同时.
-
-
-
高建国;
韩世鹏
- 《河南省第二届循环经济发展论坛》
| 2007年
-
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淮河治污的教训阐述了我国环境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我国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指出我国环境保护法律的有关规定中所存留的一个空白区域。最后,本文关于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提出了一点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