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熔渣

熔渣

熔渣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2199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8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14407篇;相关期刊215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十五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2014年全国特种冶金技术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暨2012年六省市金属(冶金)学会耐火材料学术交流会等;熔渣的相关文献由399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树众、吴志强、张力等。

熔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8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4407 占比:99.66%

总计:114802篇

熔渣—发文趋势图

熔渣

-研究学者

  • 王树众
  • 吴志强
  • 张力
  • 朱春江
  • 孟海鱼
  • 李胜春
  • 沈健
  • 赵军
  • 陈铁军
  • 高晓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李婷; 顾子萱; 吕宁宁; 吴六顺; 苏畅
    • 摘要: 直接利用熔渣显热熔解改质剂的改质方法简单易行,实现了对钢渣显热的直接利用。选取玉米秸秆灰对熔融钢渣进行改质,通过热平衡计算,分析了改质剂掺量对熔渣显热的影响规律,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改质后钢渣的黏度。结果表明:随着灰渣掺量的增加,改质钢渣黏度逐渐升高。当玉米秸秆灰掺量为1%~2%时,熔渣显热略有减少但变化不大;当玉米秸秆灰掺量为3%~15%时,熔渣显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熔渣显热利用率、流动性、改质效果等因素,改质熔融钢渣的理论最佳玉米秸秆灰掺量为9%~10%。
    • 崔任渠; 王洛; 韩兵强
    • 摘要: 分别以86级矾土均化料和88级传统倒焰窑矾土熟料为骨料制备了MgO-SiO_(2)-H_(2) O结合铝镁浇注料,采用动态感应炉抗渣试验,通过SEM、EDS分析和FactSage 6.2热化学软件对浇注料的侵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以倒焰窑矾土为骨料的试样抗渣渗透性优于以均化矾土为骨料的试样,但两种浇注料的抗渣侵蚀性能相差不大;(2)渣蚀后以均化矾土为骨料的试样接近热面附近的骨料周围会生成较大的裂纹,对试样的抗渣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以倒焰窑矾土为骨料的试样没有观察到裂纹生成;(3)以倒焰窑矾土为骨料的试样和以均化矾土为骨料的浇注料试样与熔渣反应后,有刚玉、复合尖晶石、CA_(6)、C_(2)AS、CAS_(2)等相共存。
    • 张馨艺; 李小明; 邢相栋
    • 摘要: 采用转筒法研究B_(2)O_(3)含量对FeO-MgO-SiO_(2)基渣系黏度的影响,利用FTIR分析方法研究不同B_(2)O_(3)含量下渣系结构的变化,并建立聚合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加入B_(2)O_(3)后熔体的黏度下降。当B_(2)O_(3)含量高于3%(质量分数)时,B_(2)O_(3)对熔体黏度的影响较小;随B_(2)O_(3)添加量由0增加至4%(质量分数),炉渣的熔化温度由1152°C降低至1050°C,表观活化能由157.90 kJ/mol降低至141.84 kJ/mol。在熔融炉渣中加入B_(2)O_(3)破坏链状硅酸盐结构,形成更加环状的硼硅酸盐结构。采用修正的Urbain模型预测SiO_(2)-MgO-FeO基渣系黏度,实验得到的黏度值与新模型计算的黏度值吻合较好。
    • 汤鉴淮; 马北越; 昝文宇; 田家龙; 姜周华; 邓承继
    • 摘要: 镁铝尖晶石基耐火材料由于具有硬度高、机械强度高、抗热震性好、抗渣侵蚀和渗透性能优异、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钢包、电炉、水泥回转窑等高温工业设备的内衬。在钢的冶炼过程中,熔渣和钢液是与耐火材料直接接触的两种最为常见的侵蚀介质,因此综述了近些年关于镁铝尖晶石基耐火材料在制备、抗熔渣侵蚀和渗透,及其与钢液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镁铝尖晶石基耐火材料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 元宁; 马洁; 张天骄; 袁苹; 张建胜
    • 摘要: 为探讨煤与污泥共气化时污泥添加量对SiC耐火材料腐蚀特性的影响,对纯水煤浆、污泥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1%、5%、10%、12%的污泥煤浆和纯污泥浆6种气化料浆进行灰熔融特性测试、熔渣腐蚀实验以及SEM-EDS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添加量的增加,气化料浆的熔融温度逐渐降低;当污泥添加质量分数为1%时,腐蚀深度最浅;当污泥添加量增大时,腐蚀实验样品中除碱金属和Ca之外,Fe和Cr的含量也明显增加,SiC耐火材料腐蚀加剧。
    • 马晓彤; 王志刚; 潘彦宏; 刘伟; 赵江山; 王烟霞
    • 摘要: 高硫石油焦用于气化,可实现石油焦的高效清洁利用。煤与石油焦气流床共气化是石油焦气化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石油与煤相比V元素含量较高,V元素易造成耐火材料的侵蚀,目前耐火材料正向无铬方向发展,含V熔渣对新型耐火材料的侵蚀研究还较少。选用一种典型气化用煤的煤灰,配入V2O5模拟石油焦与煤共气化灰,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刚玉耐火材料进行侵蚀试验,考察气化操作温度、V元素含量和侵蚀时间等因素对侵蚀程度的影响,利用XRD分析含V熔渣高温侵蚀过程中的矿物质变化,利用SEM表征含V熔渣和刚玉材料侵蚀过程中形貌表面变化,阐明含V熔渣侵蚀刚玉材料机理。研究表明:熔渣V元素在刚玉界面处形成钒铝尖晶石,熔渣中V元素与Al元素相互取代,形成相互反应层侵蚀材料表面,破坏了刚玉材料的表面致密性,导致熔渣中低黏度液相渗透加剧。随反应温度增加,V元素与刚玉中Al2O3反应加剧,熔渣与刚玉材料界面处形成的尖晶石颗粒变大,反应层致密性降低,加剧低黏度液相熔渣向刚玉材料渗透,导致刚玉材料侵蚀程度增加。V含量增加时,熔渣与刚玉材料的反应层厚度增加,相互作用界面更加不规则,导致刚玉材料侵蚀程度明显增加。相互作用时间增加,液相熔渣渗透加剧,刚玉材料侵蚀程度明显增加。V含量是决定侵蚀程度的最关键因素,当熔渣中V2O5质量分数为10%、反应温度高于流动温度200°C时,刚玉材料侵蚀最严重。石油焦与煤共气化时,应严格控制灰渣中的V含量和操作温度,避免造成耐火材料的侵蚀加剧。
    • 高茗; 于浩; 成国光; 张延玲
    • 摘要: 熔融金属/熔渣-氧化物之间的高温润湿行为对于解析其高温界面现象十分重要。该文设计了一系列熔融金属/熔渣-Al_(2)O_(3)/MgO的接触角测量实验,包括样品的制备、实验重现性和稳定接触角的获得,将熔融金属/熔渣-氧化物的高温润湿行为可视化,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实验获得的接触角重现性较好,可用于进行熔融金属/熔渣与各类氧化物之间接触角的测量,且熔融金属材质、熔渣成分、温度等均是影响二者之间接触角的重要因素。熔渣-Al_(2)O_(3)/MgO之间的高温润湿性较好,1600°C时的接触角均在15°以下,远小于90°;而熔融铁液-AlO之间不润湿,接触角为130.03°,远大于90°。
    • 张宇航; 朱荣; 王美晨; 董凯; 魏光升
    • 摘要: 熔渣泡沫化对于冶金电弧炉生产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吹入不同外引气源的方式,包括CO_(2)、Ar和N_(2),以研究高温熔渣泡沫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外引气源的条件下,熔渣泡沫化程度随气体吹入的时间先升高后降低,在吹入气体2分钟时熔渣泡沫化高度达到最大。熔渣泡沫化程度随气体流量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其中外引气源选择CO_(2)时泡沫化效果最佳。随着熔渣碱度的提高,熔渣的发泡速度加快,但熔渣最大发泡高度降低。
    • 李强; 杨必文; 章小兵; 郑朝振; 刘三平
    • 摘要: 针对某废线路板混合料中高硅、铁、铝的特性,通过高温马弗炉熔炼实验,研究了碱度和FeO对CaO-SiO_(2)-Al_(2)O_(3)-FeO型熔渣熔点、黏度及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碱度从0.4增加到1.8,熔渣熔点先降低后升高,1300°C时黏度先增大后减小,电导率呈上升趋势;随着FeO含量从15%增加到30%,熔渣熔点先减小后增大,黏度下降,电导率呈上升趋势。适合本体系熔渣的碱度为0.8~1.4,FeO含量16%~22%;此时,炉渣熔点<1220°C(半球温度),黏度<2 Pa·s(1300°C),铜收得率超过98.0%。
    • 崔卫玉
    •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和污染问题.氢气被认为是取代传统能源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主要介绍了两大类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光解水制氢技术和熔渣显热化学法制氢技术.综述了各制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展望,旨在进一步推动几种制氢技术的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