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淀粉
热塑性淀粉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2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6429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功能材料、工程塑料应用、广州化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五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201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分会学术年会(CMES)、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等;热塑性淀粉的相关文献由666位作者贡献,包括于九皋、郭斌、马骁飞等。
热塑性淀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429篇
占比:99.66%
总计:46586篇
热塑性淀粉
-研究学者
- 于九皋
- 郭斌
- 马骁飞
- 李盘欣
- 陈庆
- 佟金
- 周江
- 常军
- 张水洞
- 彭晓峰
- 叶正涛
- 李本刚
- 蒋蔓
- 银鹏
- 陈昌平
- 马云海
- 曾军堂
- 李刚辉
- 沈一丁
- 陈勋森
- J·沙伊尔斯
- 刘泽华
- 周文
- 唐皞
- 常志勇
- 张齐生
- 林亚玲
- 查东东
- 武道贵
- 王礼建
- 王金永
- 舒友
- 董亚强
- 赵有斌
- 邹俊
- 郭卫红
- 黄明福
- B.布吕莱
- D·E·恩赛因
- F.马莱
- G.勒
- G·C·戈登
- L.B.卡蒂埃
- L·L·布坎南
- L·N·麦基
- M·D·詹姆斯
- P.巴班
- P·A·福尔斯
- S·W·海因茨曼
- S·阿多瑞
-
-
熊一鸣;
宋季岭;
秦舒浩;
龙雪彬;
鲁显睿
-
-
摘要: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淀粉进行偶联改性后,通过熔融挤出得到热塑性淀粉(TPS),并将其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复配后吹膜,制备了PBAT/TPS复合膜材料,并探讨了HDTMS含量与TPS耐热性能、流变性能及PBAT/TPS复合膜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加入HDTMS后TPS加工性能得到改善、淀粉基体耐热性能更高,但增塑剂更易析出;加入1份HDTMS后,PBAT/TPS复合膜材料疏水性能得到改善,接触角提高到113.2°,再继续增加HDTMS含量后,接触角基本保持在104°~106°;PBAT/TPS复合膜材料拉伸强度随HDTMS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当HDTMS含量为3份时拉伸强度达10.29 MPa。
-
-
李健成;
贺守涛;
房林;
谢众
-
-
摘要:
采用甘油、水为增塑剂,马来酸酐为反应增容剂,使用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得到热塑性淀粉(TPS),然后采用熔融共混制备得到PLA/TPS 3D打印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对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TPS提高了PLA的热稳定性且起到一定增塑、增韧作用,有利于3D打印成型。
-
-
刘雅奇;
刘运浩;
李普旺;
王超;
宋书会;
杨子明
-
-
摘要:
为深入研究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的性能,以双醛淀粉为原料,甘油为塑化剂,利用菠萝叶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菠萝叶纤维增强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尺寸的菠萝叶纤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密度、含水率、降解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表面和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加入菠萝叶纤维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菠萝叶纤维尺寸的减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出逐渐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当纤维尺寸为0.6 mm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7.18 MPa。当纤维尺寸>0.6 mm时,弯曲强度最佳,为13.79 MPa。随着菠萝叶纤维尺寸的减小,复合材料的密度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含水率呈总体下降的趋势。在短期降解时间内,复合材料的失重率在常规及酵母菌两种土壤环境下呈现出随着纤维尺寸减小而逐渐减小的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失重率逐渐趋向一致。
-
-
李鹏;
邵娜;
路丹;
卢光明;
汤兆宾
-
-
摘要:
通过糠基缩水甘油醚(FGE)的化学接枝改性,成功制得具有优异熔融加工性能的热塑性淀粉。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通过马来酸酐的桥接作用,FGE成功接枝到淀粉分子上。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FGE的接枝能有效破坏淀粉的晶体结构,从而赋予FGE接枝淀粉(FGE-g-St)优异的热塑性加工性能。动态接触角测试发现,FGE-g-St的接触角从原淀粉(N-St)的30°左右提高至65°左右,表现出极其优异的疏水性能,从而显著改善了FGE-g-St与聚乳酸的界面相容性。相对于PLA/N-St复合材料,PLA/FGE-g-S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显著提高,这得益于其优异的界面相容性。
-
-
白娟;
周兴平;
解孝林
-
-
摘要:
采用偏心转子挤出机两步挤出法,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热塑性淀粉(TPS)/微晶纤维素(MCC)复合材料,研究了MCC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晶结构、力学和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组分和加工工艺优化,制备了PBAT/TPS/MCC复合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力学性能和对水汽的阻隔能力。结果表明,经过两步拉伸挤出加工后,MCC在共混物中分散均匀,提升了增容PBAT/TPS共混物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同时,PBAT/TPS/MCC复合材料保持了双连续相结构,具有高的弹性模量。这为制备高性能、低成本的生物降解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
-
钟嘉杭;
辛勇
-
-
摘要:
聚乳酸(PLA)和热塑性淀粉(TPS)是天然可再生的生物降解材料,由于PLA良好的力学性能与TPS的低成本,二者的共混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已发表的文献,首先对TPS的制备原理和淀粉的增塑改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基于两者之间较弱的界面结合带来的限制,对PLA/TPS共混物的增容机理、增容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天然纤维、无机纳米填料等填充物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随后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少的多层膜结构,为PLA/TPS体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最后对PLA/TPS体系潜在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
-
白娟;
王勇;
周兴平;
解孝林
-
-
摘要:
采用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热塑性淀粉(TPS)共混物。通过与双螺杆挤出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了拉伸挤出对PBAT/TPS共混物形态结构、结晶结构、流变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挤出加工促进了淀粉的塑化及在PBAT基体中的分散,强化了PBAT与TPS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与双螺杆挤出共混物相比,拉伸挤出加工PBAT/TPS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9%,9%和28%。当TPS含量为40%时,拉伸挤出共混物拉伸强度仅比PBAT降低了29%,但其断裂伸长率与PBAT相当,冲击强度比PBAT提高了75%。偏心转子挤出机为制造低成本、高性能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提供了有效工具。
-
-
赵明亮;
瞿金平
-
-
摘要:
通过基于体积拉伸流场作用为主的双轴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热塑性淀粉(TPS)和TPS/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TPS/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耐水性能.结果 表明,在甘油和拉伸流场的协同作用下,OMMT片层间距增加,并均匀分散在塑化良好的TPS基体中.低含量时,OMMT在TPS/OMMT纳米复合材料形成剥离结构,高含量时OMMT主要以插层结构存在;与TPS相比,TPS/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水性有明显提升.其中,拉伸强度最大提升幅度为43.8%;初始降解温度最大提升幅度为20.1°C;接触角最大提升幅度为25.7°.
-
-
-
-
摘要:
波兰著名化学公司Grupa Azoty SA推出了一条生产热塑性淀粉的中试线,年产能为30万吨。该公司还与Polska Grupa Opakowaniowa Opakomet SA和林业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与国家森林控股公司签署了意向书。合约于2021年5月11日在Tamòw的Grupa Azoty研发中心签署,确认了该项目的巨大商业潜力。
-
-
毛文英;
杜俊民;
刘婷
-
-
摘要:
采用壳聚糖季铵盐(HACC)改性钠基蒙脱土(HACC-MMT)、OMMT、Na-MMT及柠檬酸酯类增塑剂(ATBC)分散于聚乳酸/热塑性淀粉(PLA/TPS)材料中,使用熔融挤出法制得复合材料。测试不同配比复合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可降解性能,探索改性MMT增强增韧机理。结果表明:HACC-MMT含量为8%以内时PLA/TPS材料拉伸强度变化幅度较小;不同蒙脱土增强效果为HACC-MMT>OMMT>Na-MMT;改性后材料60天最高降解率达44.5%。
-
-
-
杨晋辉;
于九皋;
冯岩;
马骁飞
-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分论坛》
| 2006年
-
摘要:
本研究用微晶纤维素与乙二撑二甲酰胺塑化热塑性淀粉共混,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可制备生物可降解复合物材料。通过红外分析(FT-IR)发现淀粉/塑化剂/微晶纤维素三者之间的作用力取代了淀粉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作用,使淀粉塑化。加入微晶纤维素之后,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与EPTPS相比明显提高,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微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降低。
-
-
-
-
-
于九皋;
马骁飞
- 《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暨降解塑料相关标准宣贯与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在PLA/TPS共混体系的不相容两相之间加入相分散剂A,采用"一步挤出法"制备了PLA/TPS共混体系。并对TPS及PLA/TPS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结晶性等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淀粉与塑化剂之间存在氢键作用,水和相分散剂A有利于塑化剂对淀粉颗粒的浸润和渗透,提高TPS的塑化效果;此外,相分散剂A能够显著提高TPS熔体的流动性能,特别是无水TPS的流动性,从而改善两相间之间的分散性,使PLA/TP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得到提高。
-
-
-
GUO Wei-hong;
郭卫红;
WANG Wei;
王伟
- 《第五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选取甘油和甲酰胺为增塑剂对淀粉进行塑化改性,通过哈克转矩流变仪制备了甘油塑化淀粉(GTPS)和甲酰胺塑化淀粉(FTPS),并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中高含量填充淀粉和甘油,制备了全降解高填充的GTPS/PBS合金,考察了GTPS和合金的微观结构以及降解性能。SEM表明淀粉在加入甘油和甲酰胺后得到塑化,淀粉和PBS之间相容性不佳,甘油可提高两者的相容性。GTPS/PBS淀粉塑料三个月内的降解率高达45%,甘油含量高的体系降解率亦越高。
-
-
GUO Wei-hong;
郭卫红;
WANG Wei;
王伟
- 《第五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选取甘油和甲酰胺为增塑剂对淀粉进行塑化改性,通过哈克转矩流变仪制备了甘油塑化淀粉(GTPS)和甲酰胺塑化淀粉(FTPS),并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中高含量填充淀粉和甘油,制备了全降解高填充的GTPS/PBS合金,考察了GTPS和合金的微观结构以及降解性能。SEM表明淀粉在加入甘油和甲酰胺后得到塑化,淀粉和PBS之间相容性不佳,甘油可提高两者的相容性。GTPS/PBS淀粉塑料三个月内的降解率高达45%,甘油含量高的体系降解率亦越高。
-
-
GUO Wei-hong;
郭卫红;
WANG Wei;
王伟
- 《第五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选取甘油和甲酰胺为增塑剂对淀粉进行塑化改性,通过哈克转矩流变仪制备了甘油塑化淀粉(GTPS)和甲酰胺塑化淀粉(FTPS),并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中高含量填充淀粉和甘油,制备了全降解高填充的GTPS/PBS合金,考察了GTPS和合金的微观结构以及降解性能。SEM表明淀粉在加入甘油和甲酰胺后得到塑化,淀粉和PBS之间相容性不佳,甘油可提高两者的相容性。GTPS/PBS淀粉塑料三个月内的降解率高达45%,甘油含量高的体系降解率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