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激光烧蚀

激光烧蚀

激光烧蚀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31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化学、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3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245917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冶金分析、光学精密工程、红外与激光工程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无机与同位素质谱学术交流会、第九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暨第三届青年论坛会议等;激光烧蚀的相关文献由1705位作者贡献,包括叶继飞、洪延姬、李南雷等。

激光烧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3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45917 占比:99.85%

总计:246290篇

激光烧蚀—发文趋势图

激光烧蚀

-研究学者

  • 叶继飞
  • 洪延姬
  • 李南雷
  • 常浩
  • 金星
  • 周伟静
  • 宋一中
  • 王海舟
  • 方炎
  • 宋仁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扬枝; 肖海飞; 曾昭呼; 肖小平
    • 摘要: 微槽结构作为微型结构的基本单元,具有增加散热面积、存储润滑剂和减少阻力等功能,多用于大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或表面润滑,但其存在加工尺寸小、精度要求高以及加工难度大等问题。为了实现微槽的高效高精度加工,提出了一种激光电解组合微加工方法,并搭建了纳秒激光加工装置和数控微细电解加工装置;利用激光烧蚀快速加工出微槽结构的基本形貌,再通过微细电解的方式去除其表面再铸层及飞溅颗粒,提高其表面精度和表面性能。通过理论研究以及优化加工参数试验,加工出长度为400μm,宽度为220μm,深度为120μm的微槽结构。激光电解组合微加工微槽的表面粗糙度由激光加工后的Ra 5.36μm降低至Ra 1.23μm;激光电解组合微加工的加工效率是微细电解加工的4.26倍。
    • 朱小伟; 潘哲豪; 杨文锋; 李绍龙; 曹宇
    • 摘要: 在航空飞行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结构件损伤修复时,挖补胶接技术是获得高性能的CFRP层合板接头的理想工艺。本文提出一种CFRP层合板的多梯层挖补胶接接头设计策略,设计了挖补胶接接头阴阳膜构建和分层切片激光三维雕刻扫描工艺代码生成算法,探索了CFRP梯层界面的激光烧蚀成型工艺规律和粘结性能改善机理,验证了胶接接头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的有效提升,接头失效方式符合所设计的粘接剂失效,提供了一种高自动化、柔性化的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CFRP构件的高性能挖补胶接接头设计和制备方法。
    • 王昌; 周忠锋; 王宇鑫; 水乐峰
    • 摘要: 微纳米尺度的表面结构在表面工程中有着许多特殊的性能和应用,为了研究飞秒激光制备不锈钢表面微纳结构的机理,基于经典双温模型理论对飞秒激光烧蚀304不锈钢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经过计算得到了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不同烧蚀深度处电子与晶格系统温度的演化规律,确定了飞秒激光单脉冲作用下的烧蚀阈值,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飞秒激光烧蚀不锈钢只发生在材料的表面,对内部的材料影响很小。最后使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系统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微纳结构,多边形微孔结构保持了高质量的边缘形貌,在孔的内壁出现了周期性结构。
    • 王卉军; 刘文昊; 张阳; 宋金潮; 邓凯; 蔡颂
    • 摘要: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又称亚克力)材料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但其一体化加工成型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CO_(2)连续激光烧蚀PMMA材料,以提高加工后材料形状精度和一体化加工效果。通过构建不同激光功率、激光束离焦量和激光移动速度的组合方式,开展了不同激光工艺参数下CO_(2)连续激光烧蚀PMMA材料工艺实验,研究表明将离焦量调整为0 mm可使其切缝最小,保证激光能量利用率,提高PMMA材料形状精度。当激光功率密度为203.89 W/mm^(2),激光束移动速度为100 mm/s时,PMMA材料表面粗糙度平均值最小,约为3.47μm,且粗糙度数据稳定性最好,约为67.72%,在此激光工艺参数组合模式下烧蚀PMMA材料能获得最理想的激光加工效果。以上研究为CO_(2)连续激光加工PMMA材料工艺研究提供了优化指导,对激光加工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工艺优化研究具有一定通用性和参考价值。
    • 张黎; 付博; 黄元杰; 赵宇; 李生福; 吴冀川; 张永强; 谭福利
    • 摘要: 利用激光烧蚀等离子体射流可以获得数km/s甚至上千km/s的射流速度,远超目前绝大多数设备所能提供的模拟速度,并且覆盖了极大的温度与密度范围,作为加载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验方法,探索和发展激光烧蚀等离子体射流这一新型实验模拟手段,利用高功率激光烧蚀产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射流,实现超高速气体动力学实验室模拟的新途径。以此作为加载条件,研究超高速物体与气体相互作用的气体动力学特性。通过建立激光烧蚀等离子体射流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实验方法,可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射流的产生、发展以及高速物体气体动力学,为下一步开展天体物理、小行星形貌、超高速陨石与行星大气相互作用机制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 潘嘉裕; 庄鹏; 于新海
    • 摘要: 为了解超快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优化激光金属烧蚀能力,以达到理想的烧蚀效果,本文在二维轴对称模型中引入了适用于超快激光烧蚀的双温模型,模拟了皮秒激光对于以7075铝合金为代表的低熔点合金的烧蚀行为。通过更改皮秒激光的功率密度和冲击次数,确定皮秒激光各参数对于7075铝合金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相对照。结果表明,激光烧蚀的深度小于通过双温模型计算出的金属熔化温度层,同时激光的烧蚀深度与激光密度线性相关,当烧蚀深度大于一定数值时,激光烧蚀深度几乎不随着烧蚀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 韩雅菲; 吉鸿飞; 贺丽萍
    • 摘要: 利用构建的实验系统研究飞秒脉冲激光辐照单晶硅的力/热特性,找出影响飞秒脉冲激光辐照单晶硅的力/热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飞秒脉冲激光辐照单晶硅的力/热特性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单晶硅晶圆靶板时,温度呈高斯分布;随着激光辐照单晶硅过程的进行,靶板表面温度不断升高;距离光斑辐照中心越远,径向应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得到如下结论:飞秒脉冲激光辐照单晶硅产生的汽化冲击波和等离子体爆炸反应不断地带走表面被加热的单晶硅;激光辐照单晶硅产生的温升效应呈现不断震荡上升并逐渐趋于恒定温度的特征;激光辐照单晶硅产生的径向应力为压应力,数值为MPa量级,环向应力为压应力,该值约为径向应力的1/10。
    • 周毛吉; 李亚举; 钱东斌; 叶晓燕; 林平; 马新文
    • 摘要: 激光脉冲辐照材料靶面产生的等离子体的演化过程会对靶面施加一脉冲式冲击压.当被辐照的靶材为离散颗粒堆积物时,激光冲击压在靶面能够驱动颗粒发生溅射现象.本文选用中值直径分别为84,109,184,234μm且具有窄粒径分布的干燥石英砂堆积形成离散颗粒靶,并采用波长为1064 nm的Nd:YAG纳秒激光脉冲与其相互作用产生的冲击压驱动石英颗粒发生溅射,同时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溅射过程,研究了粒径对激光驱动颗粒溅射动力学特征的影响.通过分析高速影像发现,激光驱动的颗粒溅射在时间尺度上可以分为两个特征明显的过程,即持续百微秒垂直于靶面方向的快速早期溅射过程和持续几十毫秒扇形颗粒帘结构的慢速后期溅射过程.前者对应的颗粒出射动能呈现出了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后者对应的沿径向扩张的帘底直径D随时间的演化规律遵循点源模型的描述:D(t)=αt^(β),系数α的拟合值随粒径的增加而减小,幂指数的拟合值却呈现出了随粒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通过细致考虑粒径依赖的颗粒在气流中的冲量耦合效率,以及粒径依赖的激光与颗粒靶相互作用产生的等离子体特征,对以上实验观察给予了合理的解释.本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激光驱动颗粒溅射机理的认识.
    • 李龙凡; 周锐; 崔景芹; 颜黄苹; 王振忠
    • 摘要: 近几十年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作为一种有效的低浓度分子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1064 nm MOPA脉冲光纤激光和紫外脉冲激光的两步激光烧蚀成形法,以提升SERS活性衬底的硅基表面多尺度微纳结构的均匀性和可控性。利用激光束直接烧蚀硅表面并形成微结构,在此过程中硅材料因为光热效应产生的热影响区而逐渐熔融,并向四周喷射出而形成等离子体羽,这些高速离子在空气中冷却成核,然后重新沉积回微结构表面上而形成多尺度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基底的光收集效率,随后沉积的Au薄膜中的纳米颗粒可以提供纳米间隙作为SERS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优化的激光加工参数,与仅使用MOPA激光烧蚀加工相比,1064 nm MOPA激光和紫外激光的两步复合激光烧蚀可以使硅纳米颗粒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升沉积金属层的表面均匀性。经过试验,所加工的大面积SERS基底对4-ATP的SERS检测极限可以达到10^(-8) mol/L,表明其在痕量物质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王瑞璞; 郭振强; 淮旭光; 袁坚
    • 摘要: 通过对柔性玻璃各种切割方式断面的形貌分析,研究激光切割断面、自然断面、玻璃刀机械切割以及化学腐蚀切割断面的不同,分析得出激光切割的优点非常适合柔性玻璃的切割。另外,对比不同激光光源的切割,分析激光烧蚀和激光应力切割的不同,得出不同激光对柔性玻璃切割的影响,对柔性玻璃激光切割系统的组成和工艺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