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子温度

电子温度

电子温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525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原子能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0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805697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球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电子温度的相关文献由1471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永坤、傅院霞、陈金忠等。

电子温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0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05697 占比:99.95%

总计:806119篇

电子温度—发文趋势图

电子温度

-研究学者

  • 丁永坤
  • 傅院霞
  • 陈金忠
  • 张继彦
  • 徐丽
  • 王莉
  • 苏茂根
  • 李旭
  • 郑志坚
  • 王耀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公正; 林京君; 林晓梅; 黄玉涛
    • 摘要: 为了解决LIBS技术应用于冶金过程成分分析时,温度变化导致测量精度低,重复性差的问题,就温度变化对等离子体的影响进行研究。以Al元素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温度下的光谱强度、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总结了温度上升和下降时光谱强度和等离子体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l元素特征谱线强度随温度上升呈增大趋势,在700°C时达到饱和,等离子体特征参数变化趋势与谱线强度基本一致,当样品温度加热至700°C时,等离子体电子温度上升至13122 K,电子密度增大至4.65×10^(16)cm^(-3);与温度上升相比,温度下降过程中,等离子体光谱强度,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变化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样品停止加热自然冷却,光谱强度、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随样品温度迅速下降;第二阶段,当样品温度下降至660°C左右时,光谱强度下降速度变缓,并趋于平稳,此时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稳定在16000 K左右,电子密度为7.6×10^(16)cm^(-3);第三阶段,光谱强度及等离子体特征参数持续下降,直至样品温度下降至室温。由此可见,将LIBS技术应用于熔融金属成分检测时,可以通过控制样品温度,获取最佳的测量点,进而提高LIBS技术的检测准确性。
    • 蔡鹏程; 闫佳; 孔鹏; 张卫国; 庞澜; 惠进; 蔡红星
    • 摘要: 氮化硅陶瓷具备耐腐蚀、耐磨损和耐高低温冲击的优良性能,常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材料,激光武器是未来高超声速目标拦截和打击的主要技术手段。采用Nd3+:YAG固体脉冲激光器作为辐照源,热压烧结氮化硅陶瓷为靶材,中阶梯光栅光谱仪为探测器搭建实验系统,采集激光波长1064 nm,脉宽15 ns,不同能量(50 mJ~500 mJ)作用靶材的辐射光谱。基于美国标准技术与研究院原子光谱数据库对谱线指认,利用玻尔兹曼斜线法计算得到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范围为6203 K~6826 K,斯塔克展宽法计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范围为8.40×10^(15)cm^(−3)~1.14×10^(16)cm^(−3),等离子体电子振荡频率为8.23×10^(11)Hz~9.58×10^(11)Hz,随着激光能量增加电子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电子密度变化存在波动。
    • 赵小侠; 贺俊芳; 杨森林; 张云哲; 卢一鑫; 李院院; 张相武
    • 摘要: 利用调Q Nd:YAG 1064 nm激光器诱导产生锡等离子体,基于9条锡发射谱线,构建二维玻尔兹曼图,得到锡等离子体电子温度5063 K,利用洛伦兹函数拟合锡发射谱线Sn(I)228.66 nm,得到锡等离子体电子密度3.8×10^(17)cm^(-3),结果证实激光诱导的锡等离子体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
    • 闫康; 周思引; 聂万胜; 朱康武; 朱浩然; 吴其骏
    • 摘要: 考夫曼离子推力器因具有高比冲、高效率、长寿命等特点,是应用于航天器的电推进类型之一。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轴对称柱状结构考夫曼离子推力器,然而对于未来的模块化立方体卫星,立方体构型推力器非常适合多推力器的组合及多推力器羽流的集中中和,结构紧密并且减少了航天器附件。为此,基于自主设计的立方体式考夫曼离子推力器,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方法对推力器放电室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取了不同阴极极靴内径下推力器放电室的磁场分布,对比研究了不同极靴构型下放电室电子密度分布和电子温度分布。结果发现,增大阴极极靴内径使得磁场分布均匀性变差,放电室内壁电子温度升高,电子损耗增大,放电室出口离子密度降低。因此,对于这种立方体考夫曼离子推力器,长宽高为15mm×12.5mm×15mm的阴极极靴构型最佳,既可保持较低的壁面电子温度,又有利于推力器出口的离子均匀性。
    • 商洁; 黄渊; 杨凯; 陈宝维; 刘春华; 杨屹
    • 摘要: 非相干激光汤姆逊散射诊断只需要假设电子速度满足Maxwell分布,测量得到的等离子体电子温度与电子密度的数据准确可靠,是托卡马克和其他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装置上重要的诊断工具,并朝着高可靠性、高空间分辨和高重复测量频率的方向发展,其中高可靠性是前提.电子的汤姆逊散射截面很小,其总截面为σT=6.65×10-25cm2,通常使用电光调Q的Nd∶YAG激光器作为散射光源,激光脉冲宽度约10ns、脉冲能量约3 J,用5~8通道的光谱仪对散射光谱进行测量与分析.如何对光电探测模块输出的散射脉冲进行数据采集,是激光散射诊断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前使用电流积分式的数据采集器(Q-ADCs,如CMC080模块),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宽度(如50 ns)将散射脉冲信号积分在采样电容器上,从而得到散射信号的强度值,这种方法很难排除电路噪声和外来干扰.该研究通过使用高速数据采集器(纵向分辨率≥10 bits、采样频率f≥1 GS·s-1,如V1742B模块)在包含散射信号在内的时间段(如300~500 ns)进行采集,获得散射脉冲信号、等离子体发光的扰动与背景噪声等叠加在一起的数据序列.利用最小二乘法,用高斯函数对散射脉冲的波形进行拟合,然后在50 ns时间宽度对散射波形脉冲进行数值积分,就得到散射信号的强度值.结果表明,高速同步采集技术的使用,能够用数字滤波技术排除大部分的干扰,从而提高信噪比,其幅度可以达到10倍左右.提取到更加准确可靠的光谱数据后,以置信水平95%、误差权重的最小二乘法开展数据处理,用A.C.Selden散射谱表达式对电子温度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了电子温度的测量值,其统计误差为3% 左右,优于以前的10% 左右.
    • 廖燚钊; 薛文斌; 万旭敏; 张亦凡; 朱明浩; 徐驰; 杜建成
    • 摘要: 液相火花放电现象是金属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时典型特征,发射光谱(OES)技术是表征微弧放电光谱特征和探索微弧氧化机理的有效手段.本文综述了铝、镁、钛等金属微弧氧化过程中发射光谱的研究现状.介绍微弧放电区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等特征参数计算原理.重点关注了不同金属基体材料、电参数及电解液组成条件下,等离子体放电行为对微弧氧化膜结构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不同放电模型的异同.基于OES谱线评估得到的各种金属微弧等离子体温度为3000~10000?K,为放电通道内快速熔化-凝固过程促进陶瓷膜生长机制提供证据.
    • 李欣昱; 吴集盾; 黄晓江
    • 摘要: 采用发射光谱结合碰撞辐射模型的方法,研究27.12和2.00 MHz双频电源放电时单极双频(两个射频电源接在一个电极上)和双极双频(两个射频电源接在两个电极上)对双频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轴向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极双频时的电子密度比单极双频时的高,且其中间等离子体主体区域的电子密度更加平稳和对称,而单极双频时靠接地电极一侧电子密度有一些下降,这与在接地电极附近电子损失相对较多以及高、低频电源在混频器上干扰等因素有关;双极双频时电子温度分布也更加对称和平稳。因此,双极双频接法对电子约束更好,使得高频电源和低频电源馈入等离子体的效率更高。
    • 刘海庆; 吕波; 符佳; 姚远; 钱金平; 王福地; 揭银先; 胡立群
    • 摘要: 聚变堆燃烧等离子体参数的精确测量,决定着托卡马克聚变堆装置的高参数稳态安全运行和物理实验,因此面向聚变堆燃烧等离子体核心参数诊断关键技术的研究一直是聚变装置参数诊断研究核心问题.在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针对聚变堆燃烧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电流密度(安全因子)等核心参数的诊断测量需求,在EAST磁约束聚变装置上首次研制成功了偏振干涉仪诊断、双晶体弯晶谱仪诊断、多通道运动斯塔克效应诊断,突破了高参数稳态运行实验中温度、密度和电流分布等关键参数测量的关键技术,并在EAST物理实验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推动了EAST物理实验的进展.项目的主要成果已被成功应用于EAST长脉冲稳态高参数等离子体放电实验核心参数诊断,是实现百秒量级的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的决定性条件.面向未来聚变堆的辐射环境,突破了多项抗辐射控制和辐射屏蔽技术,为未来燃烧等离子体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聚变物理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诊断技术手段和运行基础.
    • 董向成; 陈建宏; 刘广桥
    • 摘要: 闪电等离子体光谱特征是在强连续辐射背景上叠加丰富的NⅡ,NⅠ,OⅠ,HⅠ线状谱,闪电回击通道温度可达万开以上,通道内氮分子和氧分子接近完全离解,分析连续谱时,不考虑各组分分子带状谱对连续谱的影响.使用摄谱范围在400~1000 nm的无狭缝光栅摄谱仪记录云对地闪电放电光谱,在光谱可见区低频段观测到大量一价氮离子谱线,未观测到明显的其他离子谱,认为连续辐射机制主要由氮离子与自由电子相互作用产生,包括轫致辐射和复合辐射.等离子体温度在1×104 K以下时轫致辐射连续谱呈现出平谱特征,辐射强度较弱,随着等离子体温度升高在紫外段辐射强度增加,对可见段连续谱轮廓特征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复合辐射,设闪电等离子体符合局域热力学平衡和光学薄条件,以类氢离子经典辐射理论为基础,以冈特因子作量子力学修正,考虑到复合过程中自由电子被离子俘获,大概率出现在高激发状态,引入非类氢的复杂离子近似计算方法分析氮离子复合辐射过程,导出连续谱复合辐射系数与波长的函数关系,获得特定参数条件下氮等离子连续辐射谱特征曲线,与闪电连续谱轮廓观测结果比较,发现等离子体电子温度与连续辐射谱谱峰位置密切相关,认为通过对闪电连续谱轮廓拟合,能够可靠诊断闪电放电通道表面电子温度.研究认为氮离子实有效核电荷数Z*取值对连续谱特征也有显著影响,Z*取值小,连续谱跃变特征增强;Z*取值大,连续谱展宽特征增强,从而与实测谱轮廓底部背离增大.通过多次对比发现Z*取为2~4时,理论曲线与连续谱观测轮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Z*的取值范围由离子种类决定,引入离子有效核电荷数Z*,能够很好地解释闪电等离子体连续谱在特定波长出现跃变的特征.
    • 张晋; 袁召; 陈立学; 刘姗
    • 摘要: 真空断路器的开断容量限制其在高压大电流开断领域的应用,获取燃弧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参数对于提高真空断路器的开断容量至关重要.利用发射光谱法对真空电弧内的等离子体参数进行了诊断,研究了在不同电流幅值条件下真空电弧内电子温度、电子密度、谱线强度的轴向分布规律,结合真空电弧高速图片对真空电弧内不同粒子的扩散过程与弧柱直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电子温度在8000~10000?K量级,电子密度在1019~1020?m?3量级,电子温度与电子密度从阴极向阳极逐渐下降,同时铜原子谱线强度主要集中在两极而一价铜离子谱线强度由阴极向阳极逐渐升高.铜原子谱线强度的径向分布呈现类平顶波分布、一价铜离子谱线强度的径向分布呈现类高斯分布的特点,且铜原子的谱线范围略大于弧柱直径,一价铜离子的谱线范围略小于弧柱直径,两种粒子的扩散速度存在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