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浑沌

浑沌

浑沌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45篇,主要集中在数学、力学、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1篇、会议论文14篇、相关期刊282种,包括数学译林、现代物理知识、国际地震动态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第二届全国青年常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振动和运动稳定性会议等;浑沌的相关文献由54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立群、赵凯华、刘华杰等。

浑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1 占比:96.85%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3.15%

总计:445篇

浑沌—发文趋势图

浑沌

-研究学者

  • 陈立群
  • 赵凯华
  • 刘华杰
  • 徐瑞
  • 蔡宗熙
  • 顾圣士
  • 严宗达
  • 刘曾荣
  • 周凌云
  • 安镇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静
    • 摘要: 数字时代,全球化、媒介融合和万物互联一方面拓展了人类思维与行动边界,另一方面也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的本质,并对人与世界关系产生焦虑与担忧。回溯原型之源,追寻人类发展中的永恒性、共同性和重复性,正是为了回应这一问题并缓解时代焦虑。通过对原型之源的历史梳理和思辨论证,肯定原型本源在心理(精神),在宇宙初创时物我不分的浑沌或纯粹体验,它具体演化为交感思维和具身情感,并不断激励人类通过文艺创作和技术革新弥合人与世界的裂缝。因此,全球化、媒介融合、万物互联是人类原型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本质所决定的。人总是一方面与世界分离,另一方面又不断回归世界,克服焦虑、积极对话,在与世界的充分互动中建构自身才是人类发展的长久之道。
    • 陈凯
    • 摘要: 庄子在《应帝王》中以一篇著名的故事来收尾: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读者在读完之后大概很难这样发问:浑沌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死了?因为即便给出答案,所指的必定是已死之物而非浑沌。虽难言浑沌为何,但可猜测庄子想要启示的是世界的本来状态,是那个无为而又能量充盈之所在。
    • 冯川
    • 摘要: 官僚科层制和技术治理之所以产生很多问题,是因其"规范化"的治理方式无法把握和对接复杂的一线治理现场.解释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困境,必须理解在官僚制末端与村庄社会相接触的实践现场中基层治理究竟何以复杂.综合农村基层治理的多个侧面,借用《庄子》寓言中"浑沌"的概念,有助于理解"规范化"背后的深层涵义,并揭示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困境的形成之因."浑沌"意味着其内部不存在区隔和边界,是一种没有被割裂的整全状态."浑沌"预示着只能以其内部无边界的状态而存在,否则就将瓦解和死亡.内部构造整全而无割裂的特征,在与地方社会关系密切的基层治理中比比皆是.正因为这种以整全而无割裂为特征的基层治理的作用,整合每个社会成员的行动意志而形成的社会目标才与国家目标保持着一致.
    • 夏智
    • 摘要: 《庄子·应帝王》中,有这样一段话:南海之帝为(偹),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偹)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偹)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 刘书惠; 陈蕾
    • 摘要: 出土简帛中的东周宇宙生成论既有古朴的创世神话也有抽象的宇宙创生说,与传世文献所载有共通之处亦有差异。简帛宇宙创生说对“浑沌”的描述意在为提取出一个近于“道”的抽象概念做准备,没有将其具象化为有明确形貌及性格的神,与传世文献有所不同。楚帛书中女娲与伏羲以对偶创世神的身份出现,为探索二者神格与神威的变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对偶关系的缔结将女娲的创世功绩与能力部分地转移至伏羲身上,女娲神格下降,由开辟女神逐渐降格为创世壮举的配合者、秩序的重整者及人类的始祖,甚至变形为一个创世身份的象征符号;伏羲则神格上升,变为神威无限的创世大神。
    • 冯川
    • 摘要: “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是“规范化”。规范化的最核心特征是“边界”的划定。“浑沌”作为对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内在机制的隐喻,表示处于整体、连续、流动、统合状态的存在。在集体主义时期,农村生产生活的“浑沌”环境与治理方式的“浑沌”相互适应,社会目标可以被控制和引导到与国家目标相融合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的基层治理方式规范化建设打破了“浑沌”,使地方社会产生大量与国家目标对抗的力量。而国家目标依然通过行政控制机制保持着对地方行政目标的有效驾驭状态,农村基层治理因此陷入了困境。为摆脱治理困境,反边界的“浑沌”在基层治理中复活。可见“规范化”不应是用各种行政手段去人为促成的目的本身。
    • 景兴燕
    • 摘要: 传说,古时的中国四周都是海,中国的大地和四海都有主宰者。其中,南海的主宰者是倏,北海的主宰者是忽,而中间大地的主宰者则是浑沌。倏和忽两人经常到中间的大地上游玩,浑沌每次都热情地招待他们。倏和忽两个人便商量着,应该好好报答浑沌的恩情。倏和忽发现,每个人都有七个孔窍:两个眼睛、两尽耳朵、两冬鼻孔、一张嘴。它们可以用来感受世界:眼睛可以欣赏世界上美好的事物;耳朵可以听到好听的音乐;鼻子可以呼吸空气;嘴巴可以说话,还可以吃到好吃的东西。
    • 张掖
    • 摘要: 谁是雷神传说在远古时代,南海之帝是倏(Shū),北海之帝是忽,中央之帝是浑沌。倏和忽常在浑沌的地盘上开派对,浑沌待他二人很好。时间久了,倏和忽琢磨着怎么回报浑沌,他们说:“世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唯独混沌没有,不如我们给他凿出七窍吧!”于是,他们每天为浑沌凿一窍,凿到第七天,浑沌死了。
    • 孟豪
    • 摘要: "浑沌"在《山海经》中被描述为远古时期的一个神话生物,随着文明的逐渐演进,其在庄子这里已经上升为了一个哲学概念,可以说"浑沌"一词在庄子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庄子通过"浑沌之死"的寓言隐喻着其对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哲学思考,作为对于他那个时代问题的回应,如何去更好地"应帝王",复归于浑沌之境,期望让人们生活在与自然界万物无碍的"至德之世"中,是庄子留给"人间世"的回答。庄子注意到了君王的过度有为将导致文明的异化,但其将人性仅仅理解为前文明形态下的自然之性,主观上消解了人的目的性,显然有其局限性。
    • 张强
    • 摘要: 雪必然是这样降下来的。早晨起来就觉得异常的暖,抬头看看天,灰蒙蒙的,整个天空像被一张破草席盖了住,东边那个漏洞里透着点儿白,却也白得软弱无力。过了午,谁知这张破草席压得越来越低,直把村庄压得透不过气来,隐隐的带着潮湿气。此时,天浑沌,地也浑沌。有经验的农人们说,这是在酿雪。果不其然,到了傍黑,就有细小的雪粒撒下来了,沙沙沙打在屋脊上、树叶上,打在你仰起的脸上。你盼望雪下得大点儿,这样想着时,一阵北风吹刮过来,夹杂着几片雪片,贴在脸上,凉凉的。后来雪粒全变成雪片,纷纷扬扬,地上也慢慢开始一撮白一撮白的。雪下得更大的时候,就像一个个飘飞的蝴蝶,时而缠绕着老树,时而亲吻着篱笆;或者像梨花,一骨朵一骨朵开得满眼都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