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法科学生

法科学生

法科学生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教育、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2188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法律与生活、法制博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一届全国法学本科生学术论坛等;法科学生的相关文献由18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春林、胡辉、蒋志如等。

法科学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0.6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2188 占比:99.30%

总计:22345篇

法科学生—发文趋势图

法科学生

-研究学者

  • 王春林
  • 胡辉
  • 蒋志如
  • 高长富
  • 付玉明
  • 任志清
  • 侯菁如
  • 冉益群
  • 刘巧丽
  • 刘潇潇

法科学生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吕昭诗; 孙晓璞
    • 摘要: 法治国家离不开法治人才的教育培养,目前我国法科学生的教育培养体系虽已逐步完善,但仍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法科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就业导向不明确、理论教育与法律实务脱节、校外导师作用发挥有限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加强就业导向教育、提高职业门槛、提升教学质量、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发挥学校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 杨帆
    • 摘要: 实证研究是重要的法学研究方法,它与"法律实证主义"等概念相区分.总结过往论文指导的经验,笔者认为,法科学生在从事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常见的问题:第一,法学实证研究既包括定量研究,也包括定性研究,方法选择和运用都要注意科学性,避免数据内生性问题.第二,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法学实证研究要不断地游走于事实与规范之间去寻找意义,即以规范研究为出发点,并且力求对解决规范问题有所助益.就法学实证研究的应用价值而言,它不仅仅是重要的法学研究方法,对提升法律职业技能也有重要意义,是不可或缺的法学教育路径.
    • 付玉明; 焦建峰
    • 摘要: 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依赖综合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职业需求,法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当类型化地区分为学术型培养与实务型培养。从历史渊源看,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经由了“自学成才型”到“学术化训练型”的转变;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通常完全按照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其实务技能则主要依靠在具体履职过程中的业务学习、实训操作和反复实验而得到训练和加强,属于“实践打磨型”。学术型和实务型法律人才基于不同的职业取向和业务需求,应该具有不同的培养方式。学术型法律人才可以通过“经典读书会”“学术工作坊”等形式进行学术化训练;实务型法律人才则可以通过“诊所式教学”“案例解析”等形式进行专业化培训,在偏重实践教学的同时兼顾理论讲授,扩大实践领域,加强法学与交叉学科的互动。
    • 付玉明; 焦建峰
    • 摘要: 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依赖综合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职业需求,法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当类型化地区分为学术型培养与实务型培养.从历史渊源看,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经由了"自学成才型"到"学术化训练型"的转变;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通常完全按照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其实务技能则主要依靠在具体履职过程中的业务学习、实训操作和反复实验而得到训练和加强,属于"实践打磨型".学术型和实务型法律人才基于不同的职业取向和业务需求,应该具有不同的培养方式.学术型法律人才可以通过"经典读书会""学术工作坊"等形式进行学术化训练;实务型法律人才则可以通过"诊所式教学""案例解析"等形式进行专业化培训,在偏重实践教学的同时兼顾理论讲授,扩大实践领域,加强法学与交叉学科的互动.
    • 李小杰
    • 摘要: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法治化建设的成败,因此不断提高其法治素养至关重要。目前,包括校园普法活动、法律相关课程等在内的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措施存在路径固化、内容针对性差、效果弱等不足,法科学生在其中的作用未被重视,鲜有文章将法科学生作为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主体进行研究。本文以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已有措施和法科学生在其中的作用局限性为切入点,探索发挥法科学生在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中的作用路径。
    • 马建红
    • 摘要: 正因为法律人负了如此重要的使命,所以在招收修习法律的学生方面就不能不慎重,也不能只看分数法科学生之所以需要有特殊的素养,原因在于,社会对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具有特殊的要求。孙晓楼先生在《法律教育》一书中说道:“法律教育不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只求学生有些法律常识,教他如何做一个国民。法律教育是希望培植出完善的法律人才,有组织头脑,有高尚品格,于做一个好的国民之外,并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造福。法律教育负了这样一个重大使命,当然不能希望于一般普通的学生。所以法律教育望它普遍化是不可能的,法律学校招收新生绝不可以来者不拒地滥招,应当看学校的资力,社会的环境,限制学生人数并提高入学资格。”
    • 杜洪洲
    • 摘要: 法科学生作为法院人才的后备力量,是未来法律适用工作的主力军。培养一支德法兼修的法科学生队伍,对完善法院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下,面对"德法兼修"培养模式创新进路的需要,各大高校仍然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德法兼修"教育内容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方式方法固化单一,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尚需壮大,教育实效欠佳等问题。故而,明确培养"德法兼修"的法学专业人才是法学教育的首要工作,紧扣法学学科特点,拓展育人方式,明晰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在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的地位,提升法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水平,就成为不断完善"德法兼修"培养模式下法院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条可选之路。
    • 曹妍
    • 摘要: 本文将从当前法学教育的概况出发,阐述法科学生综合素质的缺陷,对基于第二课堂提高法科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与探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运用第二课堂培养出大量社会需要的优秀法学人才。
    • 钱白菲
    • 摘要: 法律专业院校是培养法律人才的基地,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是法律行业的一股力量,作为一名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 职业道德养成和学习法律专业知识一样重要。调查表明,当今我国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因 此我们要树立法律职业作风,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考核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标准,内外兼修,打造一批批好的法律人才。
    • 高晋康
    • 摘要: 《光华法学》是法学院老师和研究生共同编辑的出版物。在世界上,法科学生编辑高水平的学术出版物已不乏其例,饮誉全球并成为世界法学研究水平代表的《哈佛法律评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就这些出版物为法学研究所做的卓越贡献而言,它们至少是世界法律学说与法律制度发展历史的一个见证。在各种数据与现实面前,人们已经相信法科学生完全有能力办好一份学术出版物。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经过二十年的开拓与发展,或许也应该有一份法科学生自己编辑的出版物。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各种原因,创办《光华法学》这项工作是难能可贵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