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德法兼修

德法兼修

德法兼修的相关文献在201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专利文献19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法制博览、法制与社会等; 德法兼修的相关文献由12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宗科、李玉基、王雄等。

德法兼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86.03%

专利文献>

论文:19 占比:13.97%

总计:136篇

德法兼修—发文趋势图

德法兼修

-研究学者

  • 杨宗科
  • 李玉基
  • 王雄
  • 于永生
  • 付子堂
  • 刘晓红
  • 叶青
  • 吕涛
  • 张丽霞
  • 戴国立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月凤
    • 摘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把道德和法治两者的教育要求统一起来,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公民。针对部分课堂中出现的“拼盘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活用教材案例,思辨情境问题,巧用生活事件”等方式,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完美融合,进一步培养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
    • 常婷
    • 摘要: 高校课程思政已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教学模式,治安秩序管理课程思政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德法兼修和忠诚育警为两大维度进行课程思政构建,从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内容、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 周海灵; 姜增
    • 摘要: 法律职业伦理兴起于美国,在中国近代史中呈现弱势发展的状态,仅上海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新中国成立后,法律职业伦理有了一定的发展。直到改革开放后,法律职业伦理再次进入法学教育的视野。法律职业伦理的曲折发展表明,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开设对于法律人道德素养的提高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当今中国以至世界法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 彭光明; 季聪聪
    • 摘要: 思政教育是课程教育的“根脉”,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是思政教育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同向同行之本,两者的纵深贯通式融合是必然之势。为使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挖掘“纵向贯通空间”则是应然之举,即实现面向深度学习的“双课”教学共同运行,数据赋能“双课”教育联通以及打破“教”与“学”的边界,实现“双课”教育的相互贯通。构建“纵向贯通空间”需要打造以道德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发展学习分析技术的资源服务,建设基于学生情感培养的话语互动体系和促进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建立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共同体和提升实践教学载体中思政引领效果,从而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中实现思政教育空间最大化。
    • 王莹; 李悦
    • 摘要: “德法兼修”是新时代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及总体计划,对高职法律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维度予以阐述,提出加强法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规划保障、系统开展课程思政改造、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培养、促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等举措。
    • 张磊
    • 摘要: 社会主义法治新时代和案例法治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着法考模式的变革,还冲击着高校传统的刑法教学模式,引领着新一轮的教学革新。有必要以宽视野、多面手、厚根基为人才培养方向,调整外国刑法教学以适应新形势下刑法教学模式与法考制度的顺利衔接。从教材选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比重以及考核方式五大向度出发,对当前外国刑法学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加大对中外真实案例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与法考一起共同为培养理论与实务兼具的综合型人才而努力。
    • 马腾飞
    • 摘要: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目标导向,即以“德法兼修”完整廓清“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德法兼修”课程目标要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前提,道德素质为基础,法治素养为关键,强调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并重。实现“德法兼修”课程目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提供理论支撑,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以统一思想认识,创新教学方式以推动目标落实。
    • 吴优
    • 摘要: 刑事辩护是国家法治状况的缩影,律师是刑事辩护中至关重要的主体要素,刑事辩护律师精神层级的价值认同和理论层面的业务水平共同影响着实际办案质量。刑事辩护律师并非狭限于为一个“好人”或者“坏人”辩护,而是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为一个假定无罪之人辩护,在辩护中根据完整的证据链条做出有罪裁定,切实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基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治理念,刑事辩护律师应德法兼修,遵守职业道德,积极履行对当事人的忠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公平正义。
    • 金香兰
    • 摘要: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工作,其中法学类专业课程应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和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法治社会建设、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和财税法课程建设都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为将课程思政更好的融入财税法课程建设需要确立目标导向、加强引导青年大学生德法兼修、采用BOPPPS教学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增强财税法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有效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思政教育作用和健全财税法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 徐英军; 孔小霞
    • 摘要: 法学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拥有诸多优势,包括法律制度自身蕴含价值判断、专业理论充满思辨的理性光辉和法律实施离不开道德认同等。虽如此,仍需依循“德法兼修”培养理念做好总体设计,抓好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两个载体,有计划、全方位地落实课程思政。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中,应考虑制定课程思政的基本教学目标,推进课程思政理论教学的多措并举,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持续思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