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泊松比

泊松比

泊松比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87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1篇、会议论文112篇、专利文献764篇;相关期刊506种,包括中国地震、地球物理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86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等;泊松比的相关文献由451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万忠、王春燕、任鑫等。

泊松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1 占比:53.33%

会议论文>

论文:112 占比:5.97%

专利文献>

论文:764 占比:40.70%

总计:1877篇

泊松比—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薛刚; 刘利强
    • 摘要: 为了研究橡胶粉掺量对橡胶混凝土的受压性能的影响,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入5%、10%、15%、20%的橡胶,制作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在长柱压力试验机上测定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同时对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数据回归。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橡胶混凝土的延性得到了极大增强,耗能明显增加。结果表明:橡胶掺量的变化对峰值应变的影响要远大于轴心抗压强度对其的影响;CEB-FIP公式和过镇海公式可以较好的反映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当<0.8时,各掺量橡胶混凝土的泊松比随荷载比的增长速度与普通混凝土类似,相差不大,且随着掺量的增加在降低;当时,橡胶混凝土泊松比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普通混凝土的,且各掺量间规律不明显。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出橡胶混凝土弹性模量、泊松比,分别建立了橡胶混凝土弹性模量与橡胶粉掺量及棱柱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橡胶混凝土泊松比与橡胶粉掺量及荷载比之间的关系。
    • 代玲; 万钧; 罗泽
    • 摘要: 珠江口盆地X油田是典型的高泥质疏松砂岩油田,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沉积时期水动力弱,粒度细,砂岩储层疏松且泥质含量高。油田面临储层数量多且单层薄;砂岩疏松引起测井扩径导致声波时差和密度等测井曲线测量失真;砂泥叠置,常规波阻抗反演不能区分出有效储层等难题。目前油田开发阶段急需对储层空间展布精细刻画,而常规反演方法难以做到高精度储层预测。针对这些难点,这里分“三步法”逐一攻克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薄储层的识别技术系列:①遗传化神经网络技术重构得到新的测井曲线,解决了测井扩径导致的声波时差和密度曲线测量失真问题;②对比优选的储层特征敏感参数能很好区分储层与非储层;③相控分频反演基于地震波形实现地震相约束,分频反演实现高分辨率反演。实际应用证实,该技术在X油田调整井优化实施及开发调整方案井网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解决了该油田3 m~5 m薄层精确描述的难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薄储层预测的技术流程。该技术对同类油藏表征和油田高效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 朱超; 弋腾; 邢璐; 刘超
    • 摘要: 通过以再生骨料作为微生物载体制备自修复再生混凝土,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24个试件进行单轴受压加载试验,通过试验测得其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修复时间的不断增加,自修复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采用单轴受压本构方程进行拟合,上半段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下半段曲线采用有理分式拟合,拟合结果合理,匹配度高。
    • 刘君巍; 汪恩良; 田野; 刘兴超; 唐亮; 崔江磊; 陶立军; 葛坦龙; 卢孜筱; 张伟伟; 唐钧跃; 姜生元
    • 摘要: 针对月球遥感探测无法获知月壤水冰物理力学特性的定量信息,分析了月壤水冰采样探测与原位利用的技术难点,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性、等效性、均一性与覆盖性”的月壤水冰组构模拟方法,并在月面极区拟实温度环境下开展抗剪强度与泊松比测试,获得温度与含水率对月壤水冰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在特定条件下月壤水冰抗剪强度与泊松比的包络范围,可为月壤水冰原位探测与利用相关载荷的研发提供设计依据。
    • 杨婉雨; 尹铫; 李超; 白国锋
    • 摘要: 针对提高水声材料设计中动态参数输入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杨氏模量及泊松比准确测试方法。对于复杨氏模量测试,通过将Williams-Landel-Ferry(WLF)方程引入到Havriliak-Negami(H-N)模型中,采用信赖域反射算法对未知参数进行拟合得到材料参数宽频域主曲线。对于泊松比测试,根据同一材料不同形状因子表观杨氏模量之比与泊松比存在唯一量化关系的特性,仅通过两种不同形状因子试样的准静态有限元模拟,获得表观杨氏模量比值与泊松比量化曲线。因此,根据橡胶样品表观杨氏模量测试结果,可以直接利用局部加权回归获得其泊松比。最后,将前述材料制成直径为55 mm、厚度为50 mm的声管样品,放置在水声管中进行吸声系数测试。同时,把橡胶的复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测量结果输入到水-橡胶-水分层介质模型中进行吸声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两者吻合,验证了上述测试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程雯泽; 尹成; 王毓玮
    • 摘要: 地震反射系数的幅值与相位是地震反射波的重要特征,对地震资料反演起着重要作用。利用自由界面上SV波入射的反射系数公式,通过建立9个不同泊松比的介质模型,绘制了反射SV波与转换P波反射系数的振幅、相位随入射角及泊松比的变化曲线,分析了不同泊松比介质的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规律,特别关注临界角附近的突变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临界角附近,对于P波反射系数的突变值,大泊松比(0.3~0.5)和小泊松比(0~0.3)介质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采样点数的增加,能更准确观测到SV波反射系数曲线在临界角前的极小点,进而充分认识SV波的全波型转换。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地震波传播特征以及实施广角地震勘探或多波地震勘探具有较大实际意义。
    • 余建新; 王晓鹏; 崔喜平
    • 摘要: 对高温环境下材料泊松比测试的共振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矩形样品的陶瓷杆三点支撑方法,结合弯曲模态振型节点和剪切模态振型节点确定样品支撑位置,采用脉冲激励技术同步测量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阻尼因子等材料参数,给出了高温下泊松比测试流程,讨论了试验相关注意事项。以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合金为例,获得了泊松比随温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泊松比微小幅度增加。该方法可用于金属、陶瓷、钛合金等其他固体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泊松比测试。
    • 刘朋博; 张华振; 徐婷; 唐渝思; 徐斌
    • 摘要: 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聚酰亚胺薄膜材料是当前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与薄膜基体同质的PI纤维对薄膜进行增强,得到的PI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当经向纤维为20束/cm时,与纯薄膜相比,PI复合膜的经向拉伸强度提高了203%,经向杨氏模量提高了202%,此时复合膜的纤维体积比例仅为8.689%。随着经向纤维的加入,PI复合膜的纬向泊松比不断减小,并且符合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规律。另外,采用复合材料混合定律和有限元分析对复合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 王松岩; 李建民; 焦红; 刘学光; 马海程
    • 摘要: GLC硅质轻型墙板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墙板,为研究其发泡水泥芯材和砂浆的受压性能,进行了4组24块标准试件单轴受压试验,得到了芯材和砂浆试件的破坏形态、全曲线特征、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给出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方程。结果表明:砂浆与芯材的破坏形态主要是劈裂破坏,两者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下降段有所不同,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砂浆和芯材两段式本构方程,理论研究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求得GLC墙板试件抗压承载力及弹性模量计算公式,为墙板模拟提供依据。
    • 郭建强; 卢雪峰; 陈建行; 蒋建国; 杨前冬; 蒋磊; 伍安杰
    • 摘要: 基于能量转化是物质物理过程本质属性,从能量角度对H-B准则进行了研究。首先阐明了H-B准则在判断材料破坏时的能量机制,揭示其既是经验型强度准则,更是弹性应变能表示的能量型强度准则,据此得出提高H-B强度准则计算精度的关键所在;然后根据三维H-B准则与弹性应变能数学表达式之间关系,引入材料变形参数,建立仅有3个参数的修正后三维H-B准则;进一步理论分析表明该准则是一族以变形参数为参数的强度准则集合,变形参数等于0.5时蜕化为三维H-B准则;最后的真三轴试验计算表明,修正后三维H-B准则可较好地描述岩石的破坏特性,计算结果较为精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