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弹性常数

弹性常数

弹性常数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86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3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80723篇;相关期刊213种,包括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复合材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航空学会第八届动力年会、2014年中国计算力学大会等;弹性常数的相关文献由132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存富、吴森、宋国荣等。

弹性常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3 占比:0.47%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80723 占比:99.48%

总计:81148篇

弹性常数—发文趋势图

弹性常数

-研究学者

  • 何存富
  • 吴森
  • 宋国荣
  • 吴斌
  • 李春梅
  • 吕炎
  • 叶文江
  • 张若京
  • 胡小唐
  • 陈卯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哲魁; 刘庆; 李杰; 张钰霄; 王孜怡; 王正
    • 摘要: 重组竹的弹性常数包括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参数,是表征重组竹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运用电测法、波速法、振动法等方法测试重组竹弹性常数的研究成果及其进展;尤其根据目前国内对重组竹弹性常数测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好重组竹弹性常数测试工作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提升我国重组竹弹性常数力学性能测试技术水平及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 李海增; 张浩; 贾朝阳; 赵国政; 常超
    • 摘要: 利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研究了Fe元素摩尔含量对Fe_(x)AlNiCrMn(x=0,0.25,0.5,0.75,1)高熵合金结构、弹性常数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Fe_(x)AlNiCrMn的晶格常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同时Fe_(x)AlNiCrMn将发生BCC结构向FCC结构的相变,Fe含量增强了FCC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此外,Fe_(x)AlNiCrMn的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变化趋势相似,随着Fe含量的增加均呈现出上下起伏的变化趋势,体模量则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 杨顺杰; 李春梅; 周金萍
    • 摘要: 采用确切的Muffin-Tin轨道结合相干势近似方法,本文系统计算研究了0 K下,磁无序及合金化效应影响Co_(2)CrZ(Z=Ga,Si,Ge)合金L2_(1)和DO_(22)相稳定性的规律性及物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0 K下,L2_(1)相合金晶格常数、体弹性模量、磁矩和弹性常数均与理论和实验值基本吻合;铁磁下合金具有L2_(1)结构,随磁无序度(y)的增大,L2_(1)相能量相对逐渐增大,最终由低于转变到高于D0_(22)相,因此,当y≥0.1(0.2)时,Z=Si和Ge(Z=Ga)的合金具有DO_(22)相稳定结构;随y的增大,L2_(1)相的四方剪切弹性模量(C’=(C_(11)-C_(12))/2)还不断软化,表明无论在能量还是力学角度上,磁无序都有利于3种合金发生四方晶格变形;磁无序影响L2_(1)和D0_(22)相相对稳定性的电子结构机理归因于Jahn-Teller不稳定性效应;对于L2_(1)相Co_(2)CrGa_(1-x)Si_(x)和Co_(2)CrGa_(1-x)Ge_(x)四元铁磁合金,随x的增大,总磁矩均按照Slater-Pauling定律单调增大,C’同时也都变硬,表明Si和Ge掺杂均有利于增强Co_(2)CrGa合金L2_(1)相的力学稳定性,从而抑制了其四方晶格变形的发生.
    • 王萌; 杨志勇; 王玉; 郑宝兵
    • 摘要: 研究压力下三元钍基硼碳化合物Th_(2)B_(2)C_(3)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质。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计算了其晶体结构随着压力的变化关系,拟合了Th_(2)B_(2)C_(3)的能量-体积和压力-体积的物态方程,给出了不同压力下弹性常数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澄清了高温高压环境下Th_(2)B_(2)C_(3)的热力学参量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符合Grüneisen理论模型。
    • 熊小双; 张梓豪; 李巧敏; 余联庆
    • 摘要: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间界面性能较差且波动性较大,将对复合材料最终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内聚力模型,建立单向短切亚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SFFRC)有限元模型,获得不同界面刚度的单向SFFRC的弹性常数。通过层合板理论计算纤维随机分布的SFFRC的弹性常数,发现计算结果与拉伸实验结果相吻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界面刚度K_(0)、纤维长径比ζ和纤维取向分布的形状因子λ对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一种修正的混杂(ROM)公式来预测纤维随机分布的SFFRC的拉伸模量。结果表明,K_(0)的降低会同时导致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模量E_(1)、横向拉伸模量E_(2)和纵向剪切模量G_(12)显著降低;随着ζ的增大,E_(1)、E_(2)和G_(12)逐渐增大;而λ的变化将导致纤维取向角变化,从而对E_(1)、E_(2)和G_(12)产生不同的影响。当K_(0)≤10 GPa/mm时,修正的ROM公式预测结果与拉伸实验结果相吻合,这说明修正的ROM公式能有效预测界面刚度较差的SFFRC的拉伸模量。
    • 张畅; 孙小伟; 宋婷; 田俊红; 刘子江
    • 摘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掺杂Sc、Ti、V和Zr的Cr_(2)B_(3)在零压下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及其在0~150 GPa压力范围内的弹性常数和维氏硬度。结果表明:Cr_(2)B_(3)及其掺杂化合物均具备力学稳定性;在零压下,添加Sc、Ti、V和Zr元素均可提高Cr_(2)B_(3)的维氏硬度,其中Ti掺杂Cr_(2)B_(3)的硬度由26.3 GPa提高至40.2 GPa,提高52.9%,达到超硬材料标准,且Ti和V掺杂Cr_(2)B_(3)的剪切模量分别提高14.3%和16.2%,杨氏模量分别提高8.2%和12.0%;由电子结构分析可知,Sc、Ti、V和Zr元素可以加强B与B之间的电子局域化程度,从而增强共价键结合强度,使Cr_(2)B_(3)的硬度升高;Cr_(2)B_(3)的弹性常数、体积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以及硬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其硬度仍较低,150 GPa下仅为28.3 GPa,而掺杂V的Cr_(2)B_(3)的硬度在整个压力范围内约为37 GPa。研究结果可为Cr_(2)B_(3)在高压等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高娟; 刘其军; 蒋城露; 樊代和; 张淼; 刘福生; 唐斌
    • 摘要: 根据二次型的正定性,在Mouhat和Coudert推导的力学稳定性判据的基础上补充了单斜和三斜晶系的力学稳定性判据,给出了7大晶系的力学稳定性判据。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属于不同晶系的9种SiO_(2)在0 GPa下的弹性常数。结合力学稳定性判据,对立方P2_(1)3、六角P6_(3)/mmc、三角P3_(1)21和、四方P4_(1)2_(1)2和、正交Pbcn、单斜P2_(1)/c以及三斜晶系的SiO_(2)进行了稳定性判定,结果显示这9种SiO_(2)在0 GPa下都是力学稳定的。
    • 王萌; 王玉; 郑宝兵
    • 摘要: 目的确定Th_(2)BC_(2)的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质。方法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预测方法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结果确定了亚稳态tI10-Th_(2)BC_(2)晶体结构,计算其与Th_(2)BC_(2)能量上最稳定的oC20-Th_(2)BC_(2)相的相变压力为2.6 GPa。研究了oC20-Th_(2)BC_(2)和tI10-Th_(2)BC_(2)的弹性常数,据此计算了其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的各向异性。结论数值结果表明Th_(2)BC_(2)中链状和线状B-C共价键导致其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较大的各向异性。
    • 范鹏贤; 高慧; 赵跃堂; 董璐; 王德荣
    • 摘要: 为了揭示泊松比的影响因素及现行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岩石变形的阶段性和泊松比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岩石泊松比存在应力依赖性。通过单轴压缩试验、不同应力路径的加卸载试验,研究了标准岩石试样的泊松比在无侧限受压变形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试验发现,泊松比与应力水平密切相关,割线泊松比、切线泊松比和平均泊松比均随应力水平的提升而单调增大,卸载阶段的泊松比较加载阶段更为稳定,受应力水平的影响小。基于试验结果讨论了泊松比测试与取值方法,指出现行的基于单轴加载的测试方法的结果缺乏稳定性,与泊松比弹性常数的定义不符,如何获取岩石材料真实的弹性泊松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 谭嘉进; 李小燕; 于白茹; 李洋; 李艳芳; 葛妮娜; 袁姣楠; 姬广富
    • 摘要: 利用分子动力学结合COMPASS力场方法研究高能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模拟室温下ε晶相CL-20在0~10 Gpa压强区间,α晶相、β晶相和g晶相CL-20在0~20 Gpa压强区间的晶格参数和弹性常数.同时还模拟了室压下CL-20在100~500 K温度区间的晶格参数和弹性常数.对于自然状态下最稳定的ε晶相C L-20,我们模拟得到的晶格常数、晶胞体积-压强关系和弹性常数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非常吻合.所以对其它晶相C L-20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佐证.理论预测C L-20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的晶格常数和力学性能对于工程应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