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组竹

重组竹

重组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51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4703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林产工业、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林业科技开发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3年“木(竹)材低碳加工与绿色保障”研讨会、2013中国木结构绿色产业大会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木结构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工作会议暨第七届木结构学术交流会、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等;重组竹的相关文献由84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小贤、陈滔、于文吉等。

重组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9 占比:0.57%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4703 占比:99.40%

总计:34914篇

重组竹—发文趋势图

重组竹

-研究学者

  • 李小贤
  • 陈滔
  • 于文吉
  • 莫光辉
  • 俞君宝
  • 张苏俊
  • 肖忠平
  • 李延军
  • 束必清
  • 李贤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苏光荣; 李贤军; 胡嘉裕; 李婷; 姚斌; 郑真真; 肖纲要; 李霞镇
    • 摘要: 【目的】重组竹因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绿色环保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装饰装修、户外景观及交通运输等非结构领域,为我国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方向,但因缺乏作为建筑结构构件的有效评价依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建筑结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通过研究重组竹尺寸稳定性和力学特性,以期为重组竹在工程结构领域的安全设计和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室外用结构材性能的基本要求和数理统计分析法,测试分析了重组竹的尺寸稳定性、主要力学承载能力及破坏特性,并利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确定了其力学强度的特征值,提出了重组竹的力学强度设计参考值。【结果】重组竹强度大、尺寸稳定性好,整体力学性能要优于其他典型的木、竹质结构工程材料;随蒸煮时间的延长,重组竹吸水膨胀率呈线性增加趋势,且厚度方向明显大于宽度方向;力学性能与密度呈线性正相关,且抗弯弹性模量与各力学性能之间相关度较好,可用于预测其他力学性能;重组竹试样的破坏过程历经了线弹性变形、塑性屈服及破坏3个阶段,其水平剪切破坏模式有拉伸面拉断、层间剪切-拉伸面拉断混合破坏2种模式;重组竹力学性能的概率密度服从正态分布,且基于参数法和非参数法所得的强度特征值极为相近。【结论】重组竹尺寸稳定性和表观性能均能满足建筑结构工程用材的要求,且整体力学性能优于其他典型的木竹质结构工程材料。
    • 束必清; 张文娟; 陶玉鹏; 李晨; 张苏俊; 肖忠平; 傅乃强; 俞君宝; 顾一鸣; 卢晓宁
    • 摘要: 竹材为快速可再生材料,性能优越,用于建筑领域可提高长期固碳能力、增加经济附加值,且建筑业迫切需要寻找再生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浙江省4~5年生毛竹枝下材制成的重组竹顺纹抗拉、顺纹抗剪、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及其破坏模式,参照《木结构设计手册》分析其设计值,并将其与常见建筑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6.3 MPa,抗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破坏模式有3种:受拉纤维拉断、锯齿状界面剪切破坏、纤维拉断和界面剪切破坏同时发生;顺纹抗剪强度设计值为3.69 MPa,抗剪破坏属于脆性破坏,破坏模式为纤维界面的剪切破坏;抗弯强度设计值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33.8 MPa和8.3 GPa,抗弯破坏属于塑性破坏,破坏模式为受拉纤维先拉断、受压纤维后压溃破坏。重组竹可作为建筑结构主体受力材料使用,但须适当提高抗压和抗剪安全系数,用作受弯构件时以挠度控制较为准确。
    • 崔哲魁; 刘庆; 李杰; 张钰霄; 王孜怡; 王正
    • 摘要: 重组竹的弹性常数包括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参数,是表征重组竹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运用电测法、波速法、振动法等方法测试重组竹弹性常数的研究成果及其进展;尤其根据目前国内对重组竹弹性常数测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好重组竹弹性常数测试工作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提升我国重组竹弹性常数力学性能测试技术水平及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 赖燕琳; 孙志霞; 林银大
    • 摘要: 台湾地区的竹构建筑,利用竹材料的特点主要采用作为结构构件、编织方法、及作为建筑装饰的三种研究方法,并结合湿热地区的气候特点,运用铁与竹结合形成接口,在竹建筑的设计上采用深出檐的设计方法,使得竹构建筑具有耐候性,很好的适应的当地气候,并且具有文化与美学效益。竹材料作为编织方法则是运用斗拱式排列、曲面形态、自然组合三种形式,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不同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而竹材料作为建筑装饰则是传统竹编工艺新的创新来完成的,来软化建筑的外观,富有艺术趣味。台湾地区的竹构建筑的构筑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以供大陆地区湿热环境进行借鉴参考。
    • 王怡楠; 盛冬发; 李忠君; 张容国
    • 摘要: 由原竹加工制作而成的重组竹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该材料的蠕变力学行为对结构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其蠕变力学性能与环境温度及荷载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探讨重组竹的蠕变力学性能,先介绍了Findley幂律模型和变参广义Kelvin蠕变模型,然后进行了不同应力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短期受压蠕变试验,并将试验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了拟合,分别得到了2种模型中待定的力学参数。2种拟合结果对比表明,变参广义Kelvin蠕变模型比Findley幂律模型能更好地表征重组竹蠕变力学性能。
    • 王明涛; 卢玉斌; 蔡雄峰; 姜锡权; 陈林碧
    • 摘要: 重组竹是一种新型竹基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优于落叶松等木材。为评价重组竹在动态加载下的顺纹抗冲击力学性能,以密度1.06 g/cm^(3)、含水率8.52%、龄期3~5年的毛竹基重组竹为研究对象,通过准静态单轴压缩和循环加卸载以及动态加载实验,研究了重组竹加载变形过程、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以及对应变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重组竹顺纹压缩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弹塑性变形阶段,破坏类型为延性破坏,其各项强度指标随应变率的提高而提高,动态增长因子与应变率之间呈现线性关系,斜率为0.0024;重组竹压缩过程中的应变比能与应变之间呈线性关系,且随应变率的增长而增大,证明其吸能能力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提高。实验结果证明,重组竹顺纹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力学性能和显著的应变率效应。
    • 李德月; 高奇; 费本华; 陈瑞国; 刘志佳
    • 摘要: 为了分析自然老化对户外重组竹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在青岛户外放置两年的重组竹为研究对象,测试其理化性能和燃烧性能。结果显示,与对照样相比,老化后重组竹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率分别提高了88.32%和35.62%,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的残余率分别为79.91%、75.72%。自然老化后重组竹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强度仍能满足GB/T 40241—2021《户外重组竹》的要求。老化后重组竹灰分含量提高了1.64倍,挥发分含量减少3.13%,固定碳含量提高2.29%;竹束内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与对照样相比,老化重组竹的点燃时间延迟22 s;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8.41%,总释烟量降低18.53%,总释热量变化不显著。
    • 俞君宝; 杨鼎宜; 杜保聪; 蔡元成
    • 摘要: 为探索高温处理对重组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同温度(110、170、230°C)和不同处理时间(1、2、3、4 h)对重组竹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和质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竹的力学性能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30°C高温下重组竹的物理力学性能降低较显著,恒温4 h后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及质量的残留率分别35%、20%、25%、10%、70%。高温后重组竹在自然冷却条件下的残余强度大于浸水冷却条件下的残余强度。
    • 朱天依; 李保峰; 王振
    • 摘要: 材料与建构是建筑的基本问题之一,而重组竹作为一种轻质高强的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拓展当代建构视野和寻求材料—空间—结构的整体性解决。该文基于建构语境下材料属性与“本性”“真实性”的探讨,论述了重组竹、空间与结构之间的关联,包含材料与空间、结构与建筑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最后结合当代建构思想,梳理重组竹的建筑类型,挖掘新材料自身的特性所带来的结构与空间潜力,并通过多种建构方式组织到建筑中。重组竹的建构思考以及材料—空间—结构的整体性解决对当下重组竹建筑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 王军芳; 卢超丰; 曾武华; 付晓强; 康海鑫
    • 摘要: 竹材是保障国家绿色发展的战略资源。结合实际国情,介绍了竹产业在国内发展趋势及竹材在装配式建筑中常应用的三种形式,综述了圆竹、胶合竹及重组竹等三种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它们分别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工程应用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竹材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存在的巨大潜力,并说明了加快装配式竹建筑的推广应用在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