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吡虫啉

吡虫啉

吡虫啉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2424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8篇、会议论文106篇、专利文献33065篇;相关期刊494种,包括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昆虫学报、植物保护等; 相关会议81种,包括2013中国养蜂学会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2010年进出境植物检疫学术研讨会、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等;吡虫啉的相关文献由54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刘爱芝、王强等。

吡虫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98 占比:5.14%

会议论文>

论文:106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33065 占比:94.56%

总计:34969篇

吡虫啉—发文趋势图

吡虫啉

-研究学者

  • 刘刚
  • 刘爱芝
  • 王强
  • 任顺祥
  • 党志红
  • 杨光
  • 潘文亮
  • 王开运
  • 高占林
  • 仪美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雅菲; 师江澜; 吴天琪; 王少霞; 李雨诺; 屈春燕; 刘聪慧; 宁鹏; 田霄鸿
    • 摘要: 【目的】探讨锌与杀虫剂配合喷施对小麦全粒及面粉富锌效果、蛋白质组分和人体每日吸收总锌(TAZ)的影响,阐明富锌效果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以期为小麦农艺富锌方法提供可靠依据及高效可行的喷施方案。【方法】2016—2018年进行了两年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了6个处理:喷蒸馏水(CK)、喷施0.1%吡虫啉(P)、喷施0.4%ZnSO_(4)·7H_(2)O(Zn)、喷施0.23%甘氨酸锌(GZn)、喷施ZnSO_(4)·7H_(2)O+吡虫啉(ZnP)、喷施甘氨酸锌+吡虫啉(GZnP)。测定小麦全粒、面粉及麸皮中的锌Zn、蛋白质、蛋白质组分、植酸等含量,并计算TAZ。【结果】不同喷施处理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喷锌显著提高籽粒锌携出量以及全粒、面粉和麸皮中锌含量。两季试验中,与CK相比,单独喷锌处理面粉锌含量分别提高了71%、120%,锌与吡虫啉配合喷施增幅为103%、127%。与单独喷锌处理(Zn、GZn)相比,锌与吡虫啉配合喷施(ZnP、GZnP)不会影响小麦富锌效果,且全粒、面粉中锌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喷ZnSO_(4)·7H_(2)O的富锌效果优于喷甘氨酸锌,其中ZnP处理全粒和面粉中锌含量最高。全粒和面粉中锌含量与蛋白质、醇溶蛋白及谷蛋白含量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锌与吡虫啉配合喷施显著提高全粒、面粉中蛋白质含量。与CK相比,ZnP和GZnP处理面粉中蛋白质含量两年平均提高了19%和20%。不同喷施处理全粒和面粉中白蛋白、球蛋白组分无明显变化规律,ZnP和GZnP处理全粒和面粉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喷锌显著提高了小麦中锌的生物有效性,并且ZnP处理全粒及面粉中锌的生物有效性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结论】选择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与ZnSO_(4)·7H_(2)O配合喷施,能提高全粒特别是面粉中蛋白质、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从而进一步提高面粉锌含量、锌生物有效性,是一种克服人体缺锌问题且易于实际应用的有效方法。
    • 徐文双; 杨周晓爽; 张光阳; 刘辉
    • 摘要: 本文将具有光-温度双重响应特性的共聚物——聚7-(4-乙烯基苯氧基)-4-甲基香豆素-co-N-乙烯基己内酰胺-co-三乙二醇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PVNM)接枝到经多巴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MSNs)表面,从而合成了聚合物刷MSNs-g-PVNM。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响应行为,探讨了聚合物刷对模型药物吡虫啉的负载和控释能力。结果表明,聚合物刷MSNs-g-PVNM对吡虫啉的负载率和负载效率分别可以达到9.2%和40.6%,释放率分别在20°C,365 nm和50°C,254 nm两个条件下达到最低(5.4%)和最高(52.4%)。叶片浸出实验可以证实,应用聚合物刷可以将三次淋洗后叶片上吡虫啉的损失率从25.2%降低到8.4%。因此,本聚合物刷可以通过改变光照、温度等外界条件调控吡虫啉的释放过程。
    • 庄海峰; 赵宇飞; 丁少华; 金晖; 谢巧娜
    • 摘要: 以废弃物沼渣和含铁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沼渣生物炭基Fenton催化剂(以下简称催化剂),构建了非均相Fenton反应体系处理含吡虫啉模拟废水,考察了H_(2)O_(2)和催化剂用量对吡虫啉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均相Fenton反应体系中,H_(2)O_(2)最佳投加量为0.50 g/L,催化剂最佳投加量为1.00 g/L,室温下反应120 min后吡虫啉去除率可达99%左右。与传统Fenton氧化系统相比,非均相Fenton体系可有效缓解铁泥的产生,具有更宽的pH适用范围,催化剂重复利用性好,金属离子溶出较少,具有“以废治废”和经济环保等特点,为废弃物沼渣的回收利用和农药废水高效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郑丽; 李双印
    • 摘要: 一、种植技术(一)春薯栽培技术1.设施棚栽培。栽种时将所备种红薯的设施棚,平整、旋耕、起高垄,一般垄高40~50 cm,双行栽植,畦宽1.2~1.3 m,施足底肥,每667 m^(2)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0 kg左右,结合施肥,加入2%吡虫啉颗粒剂2~4 kg,防治地下害虫。2.栽培时间。栽培时间应选择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这茬红薯栽培早,上市早,一般情况下收益可抵上温室大棚蔬菜收益,但管理上要注意预防晚霜冻害。10°C就考虑大放风,降低温度,利于早期结薯,无霜期过后,棚模全撤,这时温度正利于结薯,5月底至6月中旬红薯上市。
    • 柯梁建; 卢秀圆; 王兴权; 李斌; 陈忠正; 林晓蓉; 王煜祥; 张媛媛
    • 摘要: 为探究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吡虫啉、啶虫脒和三唑磷的降解作用,本研究构建水模拟体系,研究放电电压、时间、农药初始浓度和pH等因素对三种农药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降解动力学,并在鉴定降解产物的基础上分析农药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能够有效降解水模拟体系中的三种农药残留;相同条件下,三种农药的降解率依次为:三唑磷>吡虫啉>啶虫脒;在本研究条件下,提高放电电压、延长放电时间、降低农药初始浓度有利于提高三种农药的降解率;碱性条件更有利于吡虫啉和啶虫脒的降解,而酸性条件更有利于三唑磷的降解;当放电电压为13.6 kV、时间5 min、农药浓度为1.9 mg/L时,吡虫啉、啶虫脒和三唑磷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2.5%(pH9.0)、42.4%(pH9.0)和94.5%(pH3.0);低温等离子体作用下三种农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0);分别鉴定出吡虫啉和啶虫脒的降解产物各7种、5种;吡虫啉和啶虫脒降解产物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分子中C-H、C-N等键的断裂和羟基自由基氧化取代的过程。
    • 邱一蕾; 吴帆; 张莉; 李红亮
    • 摘要: 【背景】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是昆虫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受体,由于其良好的内吸性及对人畜低毒性,使其在农业生产上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这也使得其在植物体内仍然具有较低的残留,而这种亚致死剂量残留仍可对访花昆虫如蜜蜂的行为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目的】明确亚致死剂量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神经生理和代谢系统的影响。【方法】首先以两个亚致死浓度梯度剂量5和10μg·L^(-1)吡虫啉处理工蜂10 d(3个生物学重复),提取总RNA后,以RNA-seq方法对所得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序列进行从头组装、注释,并对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处理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和富集等分析,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对部分与中蜂神经和代谢系统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从两个吡虫啉浓度梯度和对照组数据中共获得9个测序文库,测序有效数据比例超过94.45%,从获得的37364个unigenes中鉴定出571个差异表达基因。经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蛋白质翻译、氧化还原、氧化磷酸化和核糖体等多个通路有关,表明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对中蜂多个生理过程和代谢通路造成影响。挑选了与昆虫神经信号传递和代谢功能有关的上调或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如神经肽F、神经肽SIFamide受体、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激酶(PRKA)锚蛋白1、碳酸酐酶、超氧化物歧化酶、NADH脱氢酶亚基、表皮蛋白和气味结合蛋白17共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qPCR验证,其表达规律与转录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能对中蜂神经信号转导、细胞呼吸、免疫反应、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嗅觉感受等多方面造成影响。
    • 苏作
    • 摘要: 6.病虫草害防治慈姑移栽活棵后,每隔15~20天耘田1次,所除杂草就地压入泥中,一般进行3~4次。在耘田的同时,连柄摘除老叶,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最后1次耘田,在摘除老叶时,将行间泥土壅向植株四周,以保护根系和匍匐茎的生长。慈姑的病害主要是黑粉病和斑纹病,除实行轮作换茬、增施磷钾肥外,发病初期可用百菌清、多菌灵等低毒高效杀菌剂进行防治。慈姑虫害主要是蚜虫和钻心虫,可分别用吡虫啉粉剂、溴氰菊酯等进行防治。
    • 王西锐; 张静; 乔璐曼; 雷玉山
    • 摘要: 猕猴桃园农资投入占比很大,盲目投入不仅会影响生产效果,而且增加生产成本。我们根据近年生产经验总结了猕猴桃园全年药肥应用建议,供生产者参考。1防虫药推荐应用吡虫啉、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功夫)、螺虫乙酯、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
    • 韩新宁
    • 摘要: 为了研究影响新烟碱类农药在宁夏中宁枸杞种植园的土壤中降解的影响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了不同土壤温度、湿度、pH值、含盐量和不同初始浓度及微生物条件下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量.实验数据显示土壤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降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相同温度下,啶虫脒降解速度更快;土壤温度为25°C时,吡虫啉和啶虫脒半衰期分别为13.69 d和7.32 d;土壤温度升高(5°C~35°C),吡虫啉和啶虫脒半衰期逐渐缩短,两种农药均在土壤温度为35°C时降解最快;同时,土壤含盐量较低时两种农药降解速率与含盐量不相关,但含盐量达3.0 g/kg时,二者的降解速率明显减缓;初始浓度越高吡虫啉和啶虫脒的降解速率越慢;灭菌条件下新烟碱类农药降解速度显著减缓.以上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是新烟碱类农药在宁夏中宁枸杞种植园土壤中降解的首要影响因素,农药初始浓度、温度和湿度也都影响显著,土壤pH值和含盐量相对影响较小.
    • 李晓贝; 周昌艳; 苟春林; 杨静; 赵晓燕; 李健英
    • 摘要: 为了筛选防治芹菜上重要害虫的替代药剂,在上海市及银川市开展5%吡虫啉颗粒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及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芹菜上的田间试验,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3种农药在芹菜上的残留量,并分别对3种农药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5%吡虫啉颗粒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及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分别以推荐剂量施用于芹菜后,收获期吡虫啉及阿维菌素在芹菜上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97 mg/kg及0.01 mg/kg,氯虫苯甲酰胺安全间隔期内(1 d)在芹菜上的最大残留量为5.24 mg/kg,均低于其在芹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中国居民摄入吡虫啉、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的慢性暴露风险(%ADI)最大值为5.17%,急性暴露风险(%ARfD)最大值为11.20%,均远低于100%,膳食暴露风险低。结果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可替代高毒农药用于芹菜上关键虫害的防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