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晚霜冻害

晚霜冻害

晚霜冻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2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园艺、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750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果农之友、落叶果树、山西果树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十六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暨上海马陆葡萄产业高峰论坛等;晚霜冻害的相关文献由486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新、任德超、高文胜等。

晚霜冻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 占比:20.5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1.25%

专利文献>

论文:750 占比:78.21%

总计:959篇

晚霜冻害—发文趋势图

晚霜冻害

-研究学者

  • 胡新
  • 任德超
  • 高文胜
  • 武永峰
  • 王一峰
  • 刘峻明
  • 宋吉青
  • 潘佩珠
  • 王鹏新
  • 于巧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洋洋; 贺利; 任德超; 段剑钊; 胡新; 刘万代; 郭天财; 王永华; 冯伟
    • 摘要: 探讨不同水分条件下拔节期低温对小麦生理代谢的影响,构建综合生理指数精确评价冻害程度,对农业减损增效和宏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弱春性的偃展4110和兰考198以及半冬性的郑麦366和丰德存21为材料,在低温处理前1周进行灌水和不灌水处理,于雌雄蕊分化期将盆栽小麦移至低温模拟室进行低温处理,分别为正常(CK)、–2°C(T1)、–4°C(T2)、–6°C(T3)、–8°C(T4)和–10°C(T5).在处理结束后第2天测定小麦生理指标和荧光参数,在成熟期收获小麦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分和低温胁迫及其互作对小麦拔节期生理指标及荧光参数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低温胁迫加重,叶片含水量、叶绿素a含量及荧光参数qp、Fv/Fm和Fv/Fo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SOD活性表现先升后降特征,但MDA含量则相反.灌水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温胁迫对植株生理代谢的影响,低温对半冬性品种的影响相对较小.利用主成分分析将测定参数转化成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且反映了88.55%的原始信息,并构建出冻害生理综合指数(FIPCI).聚类分析热图显示的颜色越深,生理指标响应程度越大.依据生理指标聚类热图及FIPCI值将冻害划分为5个级别,且其与产量损失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水分处理的产量损失率自T3温度开始差异较大,不灌水和灌水处理分别降低了30.4%~44%和21.0%~29.2%.同一水分条件下,产量损失率在品种间差异为LK198>YZ4110>ZM366>FDC21,半冬性品种低于弱春性品种.综合聚类热图和各处理产量,未受冻(CK)和轻度冻害(T1)的产量损失率低于10%,中度冻害(不灌水的T2、灌水的T2和T3)的产量损失率为10%~30%,重度冻害(不灌水的T3、灌水的T4)的产量损失率为30%~50%,特重度冻害(不灌水的T4和T5、灌水的T5)的产量损失率高于50%.可见,低温前灌水有利于缓解低温胁迫造成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量损失.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构建综合生理冻害指数及模型,可以准确评价小麦晚霜冻害的程度,为灾后产量恢复及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王洋洋; 刘万代; 贺利; 任德超; 段剑钊; 胡新; 郭天财; 王永华; 冯伟
    •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水分条件下低温胁迫引起的小麦冻害程度,筛选冻害鉴定指标并建立冻害定量评估模型,为小麦生产科学防控低温冻害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兰考198和半冬性品种郑麦366、丰德存麦21为试验材料,在模拟冻害发生前一周进行灌水(W)和不灌水(D)处理,于雌雄蕊分化期将盆栽小麦移到低温模拟室进行处理,设置的温度为-2°C(T1)、-4°C(T2)、-6°C(T3)、-8°C(T4)和-10°C(T5)以及对照(CK为当天大田温度),低温胁迫后的第2天测定小麦生理生化指标,将标准化后的各个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多元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水分、温度下的各单项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大多存在着显著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9个生理生化指标转化为6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度分别为55.972%、11.93%、7.168%、5.075%、4.236%和3.079%,代表了全部原始数据的87.459%的信息量,并根据隶属函数算法求出各处理的冻害程度综合评价值(F值)。以F值作为因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7个关键指标,分别为叶绿素a、叶片含水量、脯氨酸、F;/F;、可溶性蛋白、MDA和SOD,并确立了定量估算F值的数学模型。同时,将F预测值与产量损失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线性方程决定系数R;=0.898,表明该F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价冻害程度。进一步对F预测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不同冻害处理划分为5类:未受冻(D-CK、W-CK)、轻度受冻(D-T1、W-T1)、中度受冻(D-T2、W-T2、W-T3)、重度受冻(D-T3、W-T4)以及特重受冻(D-T4、W-T5、D-T5),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0、0-10%、10%-30%、30%-50%及50%以上,相同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弱春性品种的冻害程度重于半冬性品种,相同的品种和温度条件下不灌水处理的冻害程度重于灌水处理。具体考察所筛选的生理评价指标,随着低温胁迫的加重,叶绿素a、叶片含水量、Fv/Fm表现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SOD活性表现先升后降的特征,MDA则为相反趋势。【结论】生产中在晚霜冻易发地区应选用半冬性品种,且依据天气预报寒流来临前加强灌水管理,并可在冻害发生时通过冻害评价指标及定量模型及时准确评估冻害发生程度,这有利于晚霜冻害的科学防控,为灾后产量恢复及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 郑丽; 李双印
    • 摘要: 一、种植技术(一)春薯栽培技术1.设施棚栽培。栽种时将所备种红薯的设施棚,平整、旋耕、起高垄,一般垄高40~50 cm,双行栽植,畦宽1.2~1.3 m,施足底肥,每667 m^(2)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0 kg左右,结合施肥,加入2%吡虫啉颗粒剂2~4 kg,防治地下害虫。2.栽培时间。栽培时间应选择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这茬红薯栽培早,上市早,一般情况下收益可抵上温室大棚蔬菜收益,但管理上要注意预防晚霜冻害。10°C就考虑大放风,降低温度,利于早期结薯,无霜期过后,棚模全撤,这时温度正利于结薯,5月底至6月中旬红薯上市。
    • 杨亚利; 郑合清; 张淑敏; 吴宁; 周晓丽; 董亚龙
    • 摘要: 采用铜川市宜君、铜川、耀州区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76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以及相应的高空探测资料,对2018、2020年铜川市核桃晚霜冻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造成晚霜冻害的冷空气均是自北向南影响全市,宜君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铜川和耀州提前1 d,全市极端最低气温均出现在宜君县棋盘镇弥家河。2018、2020年晚霜冻害均属于轻度,2018年晚霜冻害范围和强度均大于2020年;全市晚霜冻害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宜君县、耀州区西北部山区,宜君县发生晚霜冻害强度、范围较大;受混合型霜冻影响,地势相对较低的低洼地带的最低气温较周边偏低4~6°C。
    • 李青菊
    • 摘要: 在梨树的生长过程中春季晚霜冻害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梨树春季晚霜冻害具有危害性大、预防难等特点,出现晚霜冻害后会对梨产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基于此,重点探讨了关于如何预防梨树春季晚霜冻害,并对晚霜冻害后如何补救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 薛琴琴
    • 摘要: 1.农业措施(1)建园。果树建园时应首选坡度不大于25°的地方,且要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每隔50~60米栽植一道防风林带。果园土壤最好为沙壤土或壤土,这类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保湿和通气能力,可有效减轻冻害对果树的危害。尽量避免在地下水位高及盐碱重的地块种植果树,因为根系长期浸泡会窒息腐烂,加重冻害。选择抗冻能力强的果树品种建园。
    • 赵爱萍; 马浚诚; 武永峰; 胡新; 任德超; 李崇瑞
    • 摘要: 冬小麦拔节期后的晚霜冻害在区域尺度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决定了应对冻害采取分区措施。基于Sentinel-2卫星数据的宽波段光谱指数预测区域冬小麦减产率,对灾情评估和生产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模拟霜冻试验,以光谱重采样将ASD FieldSpec■3光谱辐射计获取的冠层反射率模拟为Sentinel-2传感器对应的波段反射率。采用19个已有光谱指数和以3种形式(简单比值、简单差值、归一化)组合构建的光谱指数构建冬小麦减产率线性回归模型。在每种形式中,筛选出决定系数排名前三的宽波段光谱指数作为候选指数。以商丘地区自然霜冻事件为契机,以Sentinel-2卫星数据计算候选指数,利用地面采样点的实测减产率验证候选指数精度。结果表明:(1)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冬小麦冠层反射率在近红外区呈降低趋势,在可见光区和短波段红外区呈升高趋势;(2)重采样前后反射率数据计算的19个已有光谱指数中,大部分指数与减产率呈显著相关(p<0.001)。筛选出的12个候选光谱指数预测冬小麦减产率的线性回归精度较好,在校正集和验证集中的决定系数均高于0.631;(3)Sentinel-2卫星数据计算的候选光谱指数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包含波段B9的3个光谱指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9个光谱指数通过极显著性检验(p<0.001)。基于波段B8,B8a和B12组合的2个光谱指数(B8a-B12和B8-B12)精度较好,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43和0.49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8.510%和8.971%。该研究构建光谱指数B8a-B12和B8-B12符合简单差值形式,是预测冬小麦减产率宽波段光谱指数的最佳组合。研究成果揭示了冬小麦幼穗发育期冠层反射率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表明Sentinel-2宽波段光谱指数预测冬小麦减产率有良好的精度,在霜冻后区域尺度上的冬小麦减产率预测具有可行性,对于不同地区霜冻灾害的措施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 焦剑
    • 摘要: 近年来,在春夏交替时期,甘肃省平凉市苹果产区忽冷忽热,常有晚霜冻害、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这时正值苹果幼果膨大期。为提高苹果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结合实际,我们提出苹果园冰雹的防灾减灾技术。
    • 李国; 韩明哲; 杨凤鹏; 陈克斌; 王耿; 吴国平; 张凡; 石彩华
    • 摘要: 红梅杏树是宁夏固原地区经过多年驯化后的乡土树种,其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抗病虫能力强。红梅杏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杏树开花早,极易遭受晚霜冻害,影响红梅杏产量。鉴于此,笔者对2021年彭阳红梅杏坐果情况及落果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对彭阳红梅杏栽培提出建议,以期为红梅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王荣英; 王琼; 关钧元; 王霞
    • 摘要: 果树晚霜冻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果树的经济效益。为了提升晚霜冻害预报预警能力,分析了深州市终霜日期和早春气温的时间演变特征,初步分析了晚霜冻害与暖春、晚霜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深州市的终霜日期呈现出明显的提前趋势,存在准16年的振荡周期,1997年后年际间终霜日期波动增大,春季气温的不稳定性增强;早春平均气温表现为上升趋势,存在准7年和19~20年的显著振荡周期。气候变化未改变暖春和晚霜同年出现的概率;暖春和晚霜同时出现的年份,晚霜冻害出现的概率较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