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螺虫乙酯

螺虫乙酯

螺虫乙酯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32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31884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植保导刊、农药科学与管理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白蚁防治学术研讨会、第二十八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等;螺虫乙酯的相关文献由852位作者贡献,包括葛尧伦、朱刚、王礼文等。

螺虫乙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1884 占比:99.90%

总计:132013篇

螺虫乙酯—发文趋势图

螺虫乙酯

-研究学者

  • 葛尧伦
  • 朱刚
  • 王礼文
  • 陈佛祥
  • 陈鹏
  • 张伟
  • 张志伟
  • 韩先正
  • 吴泽伟
  • 郭庆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静; 赵其阳; 张耀海; 何悦; 焦必宁; 崔永亮
    • 摘要: 螺虫乙酯是一种杀虫杀螨剂,它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代谢,最终致其死亡。由于其作用高效,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果蔬中的刺吸口器类害虫和害螨。然而,螺虫乙酯对人和动物有毒性。该研究旨在通过制备螺虫乙酯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实现蔬菜、水果和环境样品中螺虫乙酯残留的快速检测。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螺虫乙酯半抗原,通过活泼酯法偶联牛血清白蛋白得到免疫原,免疫小鼠筛选得到特异性识别螺虫乙酯和B-enol的单克隆抗体(mAb 3D11G7)。在优化的条件下,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ndirect homologous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为2.1μg/L,最佳工作范围为0.5~8.6μg/L。选择河水、土壤、番茄和柑橘基质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2.9%~110.1%。该研究建立的icELISA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柑橘样品结果的相关性R^(2)为0.9652,即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以上结果表明,该研究开发的icELISA能够用于监测蔬菜、水果和环境样品中螺虫乙酯的残留。
    • 徐建陶; 石磊; 沈旦军; 王辉
    • 摘要: 为筛选出防治柑橘红蜘蛛的高效药剂,特进行了7种药剂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安全性看,参试的7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均对柑橘生长安全。从防治效果看,43%联苯肼酯SC2500倍液防治柑橘红蜘蛛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施药后1、7、14 d的防效分别达87.98%、91.46%、98.85%;其次是45%螺虫·乙螨唑SC 1000倍液,其速效性一般,但持效性较好,施药后14 d的防效可达90%以上;40%联肼·乙螨唑SC 7000倍液施药后14 d的防效可达80%以上。因此,43%联苯肼酯SC、45%螺虫·乙螨唑SC和46%联肼·乙螨唑SC可在柑橘生产中优先用于柑橘红蜘蛛的防治,但要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 王西锐; 张静; 乔璐曼; 雷玉山
    • 摘要: 猕猴桃园农资投入占比很大,盲目投入不仅会影响生产效果,而且增加生产成本。我们根据近年生产经验总结了猕猴桃园全年药肥应用建议,供生产者参考。1防虫药推荐应用吡虫啉、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功夫)、螺虫乙酯、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
    • 李登辉; 赵强; 聂运魏; 耿彪
    • 摘要: 为了有效防控苹果蚜虫等作物虫害,开展了30%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水悬浮剂的配方研制及药效评价研究.本研究采用湿法研磨工艺筛选出了适宜的润湿分散剂、结构稳定剂、防冻剂、消泡剂、增效剂等助剂种类及其用量,确定了30%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水悬浮剂产品的最佳配方,即螺虫乙酯20%,氟啶虫酰胺10%,EO/PO嵌段聚醚(500LQ)1%,多聚芳基醚硫酸酯(FD)3%,乙氧基多聚芳基酚磷酸酯铵盐(SC)2%,增效剂甲基化聚醚改性聚合物(Prime)5%,乙二醇5%,苯甲酸钠0.3%,消泡剂6300.5%,黄原胶0.15%,硅酸镁铝1%,去离子水补足.结果表明,该配方做出来的产品悬浮率大于90%,热贮14d后分解率小于3%,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水悬浮剂的指标要求.根据室外生测试验表明,对苹果蚜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1000倍液喷雾,药后15d防效98.02%,达到试验设计初衷.
    • 杨俊; 伏晓科; 陈航; 彭婷; 李斌斌; 易剑威
    • 摘要: 蚧壳虫尤其是桑白蚧对丰产李果园常造成严重为害,为防治李果园蚧壳虫,进行了螺虫乙酯防治李果园桑白蚧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对四川盆地地区李果园蚧壳虫尤其是桑白蚧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尤其以22.4%亩旺特SC 4000倍+哈速腾助剂2667倍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99.19%,且药效持久稳定。
    • 陈培玉; 刘俊辉; 刘丹黎; 吴绪金; 安莉; 李萌; 白乐高
    • 摘要: 建立柿子中螺虫乙酯及其4种代谢物残留量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器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涡旋振荡提取,氯化钠盐析,GCB(石墨化碳黑)、PSA(N-丙基乙二胺)固相萃取材料净化,在MRM模式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的外标法定量。螺虫乙酯及其4种代谢产物质量浓度与对应峰面积在0.005~0.50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决定系数R 2在0.9914~0.9997之间。柿子中螺虫乙酯和其4种代谢产物在添加水平为0.01、0.1、10mg/kg时的平均回收率为93%~104%,相对标准偏差为0.8%~4.7%。该方法操作便捷、精准高效、灵敏可靠,适用于同时测定柿子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产物残留。
    • 唐肖丽; 邓明学; 谭有龙; 唐明丽
    • 摘要: 为了探明单剂24%螺虫乙酯SC、15%唑虫酰胺SC及复配剂18%螺虫乙酯·唑虫酰胺SC对柑橘锈壁虱的防治效果,在2019年和2020年对这3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综合2次试验结果表明,18%螺虫乙酯·唑虫酰胺SC、24%螺虫乙酯SC和15%唑虫酰胺SC喷药后20d两次试验调查结果的防效均在90%以上,持效期长达20d,均可在柑橘上推广使用。另外,建议在锈壁虱爆发期,首次喷药后隔20d重新施药一次进行防治。
    • 摘要: 宁亿泰新型农药原药及相关产品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用地417亩。投资主体为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建设3000吨氯氟吡氧乙酸甲酯、1000吨丙炔氟草胺、3000吨虱螨脲、1000吨螺虫乙酯、1000吨异噁唑草酮、3000吨噻虫胺、500吨唑草酮、1500吨精噁唑甘草胺、500吨苯唑草酮、1000吨苯嘧磺草胺及伴生产品钾盐、钠盐、有机溶剂、硫酸等生产装置,以及配套公辅、安全、环保等装置与设施。
    • 吴举彬; 马宗飞; 郑军; 窦全金; 孙伟伟; 李刚
    • 摘要: 烟粉虱对农作物危害极其严重。目前,中国农作物越来越多采用设施大棚来进行栽培。由于设施大棚内温度较高,有利于烟粉虱繁衍和扩散。同时烟粉虱是一种寄主范围比较广泛、流动性强的昆虫,利用普通的农业防治技术难以达到防治烟粉虱的效果。由于烟粉虱对农药抗性较强,研发、推广新型的防治烟粉虱药剂是必然趋势。氟吡呋喃酮﹒螺虫乙酯20%WG是拜耳公司研发的新型防治烟粉虱农药产品。
    • 周桂盈; 杨晓敏; 滕子文; 孙丽娟; 郑长英
    • 摘要: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螺虫乙酯处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0 h卵24 h后,造成卵壳破裂从而抑制卵孵化出若虫。本研究旨在探究螺虫乙酯处理西花蓟马0 h卵24 h后引起卵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寻找螺虫乙酯抑制西花蓟马0 h卵孵化的关键蛋白,揭示螺虫乙酯抑制西花蓟马卵孵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西花蓟马0 h卵为研究对象,使用浓度为14.42 mg·L^(-1)的螺虫乙酯处理24 h后,采用无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螺虫乙酯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利用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平行反应监测(PRM)技术验证差异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螺虫乙酯处理后共有204个蛋白差异表达,其中124个蛋白表达量上调,80个蛋白表达量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上调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物质合成和代谢通路,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对外界刺激的防御反应通路。此外,利用PRM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处理西花蓟马0 h卵24 h后,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1-1、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1-2、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脂酰辅酶A还原酶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西花蓟马卵的类内表皮结构糖蛋白SgAbd-2、类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O-乙酰基转移酶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且类内表皮结构糖蛋白SgAbd-2表达量下调最为明显。PRM技术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的结果一致。【结论】上述蛋白可能在西花蓟马卵孵化过程中发挥多种功能,其中类内表皮结构糖蛋白SgAbd-2与昆虫表皮分化等生命活动相关,推测螺虫乙酯抑制了类内表皮结构糖蛋白SgAbd-2的表达,从而造成西花蓟马0 h卵出现卵壳破裂的现象,类内表皮结构糖蛋白SgAbd-2可能在西花蓟马0 h卵孵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