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变形模量

变形模量

变形模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77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3篇、会议论文81篇、专利文献57351篇;相关期刊289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工程地质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73种,包括第五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暨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年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专委会2015年会暨大坝安全检测技术与新仪器应用学术交流会、第13届全国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交流会等;变形模量的相关文献由1731位作者贡献,包括聂德新、肖金凤、李树峰等。

变形模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3 占比:1.09%

会议论文>

论文:81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57351 占比:98.77%

总计:58065篇

变形模量—发文趋势图

变形模量

-研究学者

  • 聂德新
  • 肖金凤
  • 李树峰
  • 杨光华
  • 王亮清
  • 曹文贵
  • 肖国强
  • 邢亮
  • 邬爱清
  • 东爱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覃万里; 艾洲洋; 郑莉; 蔡军
    • 摘要: 为研究高陡边坡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变形问题,结合实际高陡边坡岩体开挖应力变化特征,分别开展了室内三轴加载试验及卸围压卸轴压、卸围压恒轴压、卸围压增轴压3种应力路径下的分段变速卸荷试验。结果表明,在每种应力路径下,岩样分段变速卸荷的变形模量都随初始围压的升高而增大,变形模量随卸荷当量的增加而减小。卸荷当量为0~60%时,变形模量基本都随卸荷当量线性下降,降幅一般都在0~5%之间;卸荷当量为60%~100%时,变形模量降幅突然变大,岩样临近破坏。不同应力路径对于砂岩的变形特性影响各不相同,卸围压恒轴压的影响最为显著,卸围压卸轴压次之,而卸围压增轴压的影响最小。
    • 许志雄; 范炜
    • 摘要: 以变形模量为对象,研究岩石单调加载的本构模型。首先根据单调加载过程中变形模量随着应变增大而减小的衰减现象,引入Harris函数来表征变形模量衰减规律,从而建立岩石单调加载本构模型;然后根据极值理论,结合试验曲线特征值,确定模型参数;最后引用相关文献试验数据,利用新提出的单调加载本构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参数计算,获得岩石本构模型理论值,该理论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对模型参数分析发现,模型参数a主要反映了岩石的宏观强度,a值越大,岩石峰值强度越低。参数b与岩石强度关系不大,但体现了岩石的延脆性,b值越大,脆性越强,反之延性越明显。
    • 郭禹希; 秦严; 王海; 徐能雄
    • 摘要: 地下开采诱发顶板冒落的破碎岩石力学性质直接影响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针对破碎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往往采用理论分析结合室内试验的方法,而室内试验的结果往往与真实现象之间往往存在尺寸效应,并不能直接应用到生产指导中去。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冒落带破碎岩石进行缩尺,利用自主设计的破碎岩石压实仪进行破碎岩石力学特性试验,得到4种不同粒径下碎石压实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分析岩石块径、压实应力对碎石压实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极限轴向应变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岩样粒径越大应变增长率越大,所有岩样变形初期的应变增长率大于后期应变增长率;初始切线/割线模量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降低速率也逐渐减小,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大,割线/切线模量受粒径变化影响越大;轴向加载应力相同时,粒径越大的岩样压实度变化越明显,随着应力的增大,压实度呈对数增长。
    • 马冬冬; 马芹永; 黄坤; 袁璞; 姚兆明
    • 摘要: 研究动静组合加载下不同负温冻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对提高冻土开挖破碎效率、确保冻土工程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借助改进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负温下人工冻结粉质黏土的静态和动态应力-应变曲线、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单轴动态压缩条件下,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人工冻结粉质黏土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段占比有减少的趋势,峰后下降段逐渐趋于明显;三维动静组合加载下,不同负温冻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可分为弹性、塑性和破坏三个阶段。人工冻结粉质黏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温度敏感性要强于静态荷载,体现冻土的动脆性特征;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冻土在三维动静组合状态的温度敏感性要弱于单轴状态。动态单轴荷载作用下,不同负温冻土试样均呈粉碎状破坏,而三维动静组合状态下冻土破坏后无明显裂纹。
    • 周洪福; 韦玉婷
    • 摘要: 断层带岩体是工程建设中重点关注的一类特殊岩体,为了获取考虑围压效应的隐伏断层带岩体真实力学参数,依托怒江某水电工程,对坝基深厚覆盖层下隐伏断层带岩体开展三轴试验.总结了一套断层带岩体取样—试验前处理—施加初始围压—三轴试验—参数取值的评价方法,可避免三轴试验过程中断层带岩体散体以及液压油对试样的影响,使试验结果更接近断层带岩体天然状态下的真实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5个断层带岩体试样的变形模量为449~921 MPa,平均值为665 MPa;黏聚力为0.04~0.22 MPa,平均值为0.13 MPa,取80%保证率的标准值为0.12 MPa;内摩擦系数为0.32~0.61,平均值为0.46,取80%保证率的标准值为0.35;黏聚力试验值比内摩擦系数试验值离散性大,表明断层带岩体黏聚力受物质结构、断层泥含量、胶结程度等的影响更大.
    • 刘双飞
    • 摘要: 为研究砂岩力学特性的速率效应,开展砂岩真三轴加卸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卸载速率对砂岩力学特性有明显影响,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岩石弹性增强,三轴抗压强度增大,变形发育更充分,岩石破坏时围压水平提高,破坏更加迅速,所需时间减少,破坏时应变增大;而随着卸荷速率的增大,岩石的弹性承载能力减弱,强度降低,破坏时卸载方向变形增大,岩石破坏时围压水平降低,但卸载速率越小,岩石最终破坏时裂纹发育越充分;加卸载过程中,岩石变形模量逐渐劣化损伤,加载速率越大,卸荷速率越小,变形模量的劣化损伤变慢。
    • 谭本兴; 罗荣; 唐爱松; 李玉婕; 陈冲
    • 摘要: 为研究破碎岩体的力学特性,获取准确的工程力学参数,利用川藏铁路某场址区的勘探平硐,基于工程岩体质量分级、现场岩体力学试验和现场模型试验反演分析等方法,对破碎岩体的力学特性及参数取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破碎岩体,基于工程岩体质量级别确定的岩体参数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在无现场试验数据时,应进行充分论证参考使用;现场岩体力学试验是获取岩体力学参数的主要手段,其参数成果更为准确、更具代表性;基于现场模型试验反演分析获取的岩体力学参数可反映岩体在工程环境下的综合性状特征,可作为现场岩体力学试验参数取值的补充和校验。在川藏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破碎岩体的力学参数应主要基于现场岩体力学试验,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应用环境综合分析确定。
    • 钟煜清; 蔡光华; 刘松玉; 李江山; 王俊阁
    • 摘要: 富有机质土是地基处理领域中的常见软弱类土,传统波特兰水泥不仅环境污染大,而且受有机质的负面影响大。本研究采用石灰激发粒化高炉矿渣(CaO+GGBS)固化改良富有机质土,开展了不同有机质质量分数、固化剂掺量(质量分数)及养护龄期等条件下,石灰激发GGBS固化有机质土的物理化学及力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显著增大了试样破坏时的裂缝数量和宽度;但固化剂掺量的增加将减少试样破坏时的裂缝数量、增大裂纹宽度;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q_(u)与变形模量E_(50)均随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随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加,且固化有机质土的E_(50)与q_(u)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固化土的含水率随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但随养护龄期及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试样的pH随有机质质量分数及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养护龄期的延长而降低,与养护龄期7~28 d的pH相比,养护28~56 d时的试样pH显著降低。与水泥固化富有机质土对比,CaO+GGBS固化有机质土的强度随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明显衰减,适用于地基加固强度要求不高的工程项目,且碱激发固化剂具有潜在的环境优势。最后,本研究提出了CaO+GGBS固化有机质土的改进方案,不仅有益于拓宽固化富有机质土的处理思路,而且有利于促进岩土加固技术降碳目标实现。
    • 祝林立; 马芹永
    • 摘要: 为研究中主应力对冻结黏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借助冻土真三轴仪,开展了一系列真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冻结黏土的强度和变形模量呈正相关,随着中主应力的增加,二者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中主应力对冻结黏土的侧向变形产生显著的影响,且中主应力方向和小主应力方向之间的变形差异随着中主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中主应力条件下,冻结黏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现出应变硬化的特性,邓肯-张模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其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 詹懿德; 汪发祥; 佘恬钰; 沈佳轶; 吕庆
    • 摘要: 节理岩体变形模量是深部岩体工程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的重要设计参数,开展围压对节理岩体变形特征及破坏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不同围压条件下含两组预制节理的块状节理岩体三轴压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块状节理岩体的变形模量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当围压超过4 MPa时,变形模量的变化趋于平缓;(2)块状节理岩体的破坏模式分为两种:一是产生沿着已有节理面的滑动破坏;二是产生穿过整个岩体的剪切破坏,且随着围压的增大,块状节理岩体的破坏模式由节理滑动破坏向岩块剪切破坏转变;(3)对于1+2、2+3、3+5和5+7块状节理岩体模型,发生破坏模式转变的围压分别为0.5、1.0、4.0和4.0 MPa。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