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十七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大会
第十七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大会

第十七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大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13

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

会议文集:第十七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近年来中国大型建筑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OpenSees作为一款开源有限元程序已逐渐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计算平台之一.但是由于该软件的矩阵求解器效率较低,难以满足要求.本文以GPU高性能求解作为技术手段,在OpenSees中集成了基于迭代法的并行线性求解器,通过两个大规模模型验证了基于GPU进行大型结构弹塑性分析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加速比9~15),可为进一步开展基于OpenSees的大型结构地震灾变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为更好地支持集成项目交付(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IPD)项目的实施,本研究拟研制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IPD项目协同工作平台.作为基础,本文首先通过分析IPD项目典型流程,建立基于BIM的IPD项目协同工作流程模型.然后,通过提取、分析该流程模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BIM的IPD项目协同工作信息模型.该信息模型规定了本协同工作平台底层的数据结构,为平台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 摘要:依据IFC/MVD方法所产生的BIM数据交换接口存在仅适用某一种BIM应用,不支持共享BIM数据库的缺陷.基于对BIM交换数据几何功能层次的定义,本文将IFC4.0所提供的3D几何描述类分为三个层次:可视化层、可参照层、和可编辑层,简述了按照几何功能层次划分使用IFC几何描述类开发BIM交换数据接口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依据几何功能层次所划分的BIM数据接口对多种BIM应用的适应性.
  • 摘要:BIM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效率,其前提是结构模型数据的内部一体化.实用的应用流程是当前阶段建筑结构BIM发展的重点.实现BIM结构设计要解决基于AutoCAD自动生成施工图和Revit转换接口这两项关键技术.本文阐述了这两项技术的要点及软件实现方法.将本文提出的BIM建筑结构设计过程用于结构设计,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 摘要:规定水平力是2010版新规范引进的重要力学指标,在多本规范中均有涉及.本文首先给出规范中用到规定水平力的条文,接着对规定水平力的定义、计算方法进行概述.其次指出了规定水平力对倾覆力矩、扭转位移比的影响,同时也阐明了偶然偏心与规定水平力的关系.最后,指出规定水平力的输出受剪重比的影响,并通过不满足剪重比的薄弱层进行了相关说明.
  • 摘要:本文所述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方法能基本真实地模拟基坑所在场地和结构本身的作用,能有效地反映基坑开挖、土体卸载、支撑安装过程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地表沉降模拟时,建议使用HS模型进行计算。地表沉降最大值发生在墙后一定距离处并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收敛,产生于底板浇筑后的工况;坑底最大隆起发生位置在柱一桩位置稀疏处中心位置,开挖面处土体隆起量先随开挖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到达最大值后逐渐减小。
  • 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硬聚类"方法的不足,指出了模糊聚类分析能够很好的表征工程实例对象类属的不确定性,能更客观地反映结构类别的过渡性特征;给出了FKM的基本原理与算法,建立了基于FKM聚类分析的高层结构智能选型方法,利用20个工程实例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给出了模糊聚类中心及其聚类结果示意图、评价函数与迭代次数关系曲线、聚类数与评价函数的关系曲线;给出了利用FKM进行结构选型的工程实例,其结果与工程实际一致.实践表明,FKM聚类分析方法能更有效地用于高层结构智能选型设计.
  • 摘要:三维建筑模型拆分时所采用的方法应照顾到参与建筑设计的所有内部和外部专业团队,并获得一致认可。随着三维建筑模型规模的不断增大或设计团队成员的不断增加,应对三维建筑模型进行模块化拆分。所谓模型拆分是指根据项目的类型、规模的不同,把模型拆分成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人或每组负责相应模块,最后将拆分的工作模块拼合成完整项目的三维建筑模型,由多人共同完成的一种高效的工作模式。ArchiCAD基于全三维的模型设计,具有强大的剖面、立面、设计图档、计算参数等自动生成功能,以及方便的方案演示和图形渲染技术,为建筑师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所见即所得”的设计与展示工具。完善的团队协作功能为大型项目的多组织、多成员协同设计提供了高效的工具。总的来说在建筑专业中ArchiCAD使用功能还是非常强大的,每一种构件属性中都有详细的参数设置,操作也是非常方便的,能够满足设计中大部分需求,使设计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 摘要:弹性理论法是进行高层建筑筏形或箱形基础沉降计算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近似考虑深埋基础或补偿基础计算中的复杂问题,近似解决大面积开挖基坑坑底回弹再压缩的问题.本文对弹性理论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剖析,总结了其基本特点,并将其在软件实现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弹性理论法在计算中采用的是经过修正后的平均沉降系数,因此所得结果是近似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不能得到地基内任意一点的沉降,故对于一个基础板应只有一个平均沉降,此外地基沉降计算还采用了变形模量。
  • 摘要:振型的平动成分和扭转成分,以及振型的方向角是判断振型形态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首先介绍了PKPM中振型的X向平动系数、y向平动系数、扭转系数的计算方法,然后介绍了文献中从应变能的角度定义的振型方向角的概念,并给出了方向角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展示了SATwE和PMSAP的计算结果,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 摘要:本文按照规范对于刚重比的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用SATWE及PMSAP软件进行结构刚重比的计算,对比了带裙房高层结构、大悬挑结构、体型复杂的结构,在应用规范方法计算的刚重比控制结构重力二阶效应和判断结构整体稳定性方面不足的地方,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建议对大底盘裙房的高层建筑,按带裙房与不带裙房两种模型分别验算刚重比,对于刚重比计算结果取不利。对上部大悬挑结构,可按照考虑P-△效应后结构的侧向位移增量大小,来判断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或者做整体屈曲分析,依据稳定特征值判定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对于不能简化成均匀悬臂柱的大跨度房屋建筑及复杂的房屋建筑,不能简单地按照规范方法的刚重比考察结构整体稳定,应按照整体屈曲分析的结果判断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对于整体屈曲分析可以使用PMSAP目前提供的BUCK-LING分析功能,根据输出的稳定特征值判断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 摘要:运行效率高低是影响BIM及建筑CAD软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满足BIM及建筑CAD软件中图形平台需要处理大量几何和数据信息的需求,本文给出了图形平台自适应的内存池管理办法和曲线、曲面自适应离散算法,提高了图形平台的大数据量处理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未来BIM类软件的产品设计及开发工作提供支持.
  • 摘要:作者通过实际的工作经历和对设计成果处理软件集中测试与对比,对其使用现状、存在的不足,从结构设计师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分析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后处理软件模拟设计师的工作流程的思路,首先造成了设计环节的缺失,造成对全面质量控制的压力.其次没有明确对设计师和软件的工作内容的区分,造成了设计师需要向后处理软件传递设计意图的不全面和相对烦琐,同时又从整体的思路上限制了计算机软件优势的发挥。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工具对各行各业都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在结构设计领域使得大规模高精度的分析得以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期待构件设计阶段中,计算机软件能够通过更合理的流程设置,以及更加明确的辅助设计师进行构件设计的定位,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构件设计阶段的效率,最终实现设计质量的提高、设计周期的缩短、人力资源的节省。
  • 摘要:桥梁美学以桥梁本体景象为对象.桥梁景观学不仅继承了桥梁美学的内涵且延伸至环境设计.将桥梁景观置于大背景中进行关联思考的方法,拓展了桥梁景观设计领域,同时也体现了桥梁景观与城市景观、大地景观的科学链接.该文概要的介绍了桥梁结构与景观艺术结合的内涵,阐述了当前中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应用实例,介绍大港公园中,桥梁结构与景观艺术的结合应用探索.并对中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改善原有桥梁结构整体风格与周围建筑风格不协调的现状,通过结构的细部刻画及表面涂装色彩等使桥梁结构与周围景观艺术的风格元素和色彩相协调。在景观与桥梁结合方面,除采用景观装饰手段,还可采用照明装饰手段。
  • 摘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现行的工程设计作业指导书系统地描述了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的全部过程,详细讲解了每个过程的要求和要点。依据此工程作业指导书,可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的主要环节,进而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保证产品质量。现行工程作业指导书是依据传统设计方式编制的,基于CAD二维图纸设计流程。其中主要环节与三维设计流程基本相同,但在设计工作中的一些节点与三维设计流程不尽相同。在此,基于三维实践及对现有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理解,对三维设计流程做详细讲述,并与现行工程作业指导书中二维设计流程不同之处做讲解,以进一步明确三维协同设计流程,以其为指导实施建筑工程三维设计。
  • 摘要:目前,随着国内商品住宅的发展,城市住宅用地日趋紧张,高层住宅不断涌现,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高层住宅。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日照采光权的纠纷问题。SUNLIGHT日照分析软件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独立开发的建筑日照计算软件,采用《建筑设计资料集》太阳位置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建筑设计资料集结果对比是最接近的,SUNLIGHT日照分析软件棒影图和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册(第二版)195页表一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其计算结果是一致的,在日照分析工作中,各地日照分析模型的精细程度差异很大,有的只是建立简单的拉伸体块、使用平面等照时线等方式进行日照分析计算,有的地方建模细节考虑丰富,日照模型和建筑实际模型非常接近,日照分析模型非常复杂,因此一款日照分析软件必须具有很强的三维建模能力,除了参数化建模手段外,也要具有方式完成地形、立交桥等复杂形式的特殊三维实体建模,满足日照分析软件不断提高的日照分析建模要求。PKPMSUNLIGHT率先采用内部核心加速算法,采用GPU和并行计算等计算方式,将百万级采样点计算控制在1min内完成,成为国内目前计算速度最快的日照分析软件,大大缩短了日照单次计算时间,显著缩短了日照整体分析周期,分析功能全面,紧跟国内日照计算标准变化,满足全国各个地区分析计算需求,后期输出表达强,可以制作渲染和动画。
  • 摘要:全息投影技术作为3D显示技术革新的前沿科技,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已逐渐露出它的强大潜力.本文立足于绿色铝模板施工过程,结合全息投影技术,展望全息投影技术将带给绿色铝模板施工的变革.全息投影方式适合有固定场地,并且场地不需要太大,用户可以方便地切换任意一个铝模板模型;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便携式小型移动终端设备作为投影源,同样通过其设备上的有限的摄像头投影到无限的空间中。后者比较适合在施工现场任何位置,其对场地的环境没有任何限制,而且还可以随着施工场地的移动而随身携带。在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携带铝模板施工图纸。铝模板施工图纸虽然在建筑施工中有普遍应用,毕竟二维的信息没有三维真实的实体信息描述的更加真实、直观。
  • 摘要:BIM技术在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关键是实现三维建模、三维计算、三维出图的结合,形成三维设计闭环.BIM建模软件与分析软件相结合,分别负责建模与计算,通过数据接口实现模型互导,减少重复作业,避免误差产生.云技术能帮助电脑在运行大体量项目BIM模型时保持顺畅,缩短分析软件计算时间,进一步提升BIM设计模式的工作效率.
  • 摘要:ETABS具有强大的三维建模前处理功能,工程人员使用其建模非常方便;ABAQUS的求解器十分高效与强大,为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但在建筑结构建模时,使用其提供的CAE平台十分繁琐.为结合两个软件的优点,利用ETABS2013版本新提供支持的OAPI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ETABS到ABAQUS的模型转换.通过两个软件的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了转换程序是正确的.
  • 摘要:采用5D基坑变形监测技术对设计阶段已经建立的BIM模型进行拓展应用,使基坑变形监测工作更加方便、快捷,能准确而快速地提取出变形敏感点和危险点,因而使基坑监测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基坑变形的危险点及危险程度,对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及应急预案的选择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并且能使基坑监测和管理人员在繁杂的翻阅报表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基于BIM的基坑5D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基坑建设过程的安全监测依靠可视化手段提高了基坑监测的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了安全监测过程中的人为遗漏.BIM技术在保利大厦基坑安全监测方面的拓展应用探索了基坑安全监测的新方法,为BIM技术在基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应用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 摘要:BIM技术的优势之一在于不同专业的协同配合.目前的平法施工图与可直接指导施工的钢筋配置信息存在一定的沟壑,结合BIM技术,探讨了混凝土结构配筋的精益化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研究了材料算量。结果表明,利用BIM可视化技术、实体配筋技术,可有效实现结构设计与施工的无缝衔接;根据模拟退火算法,结合不同的钢筋定长,可对钢筋下料方案进行有效的优化.不足之处在于实体配筋较为繁琐,工作量过大.
  • 摘要:为将钢管混凝土柱实体有限元建模简化为杆件有限元建模,本文按照“等侧向刚度原则”和“等轴向刚度原则”分别对钢管混凝土柱简化为杆件有限元时的等效直径进行计算,两种情况所得的简化模型的等效直径Deq是不同的,并且经过分析比较不能通用。钢管混凝土柱简化模型的等效直径可以用公式法和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公式法没有考虑柱子的长细比的影响,有限元法则更为严谨合理,所以在对重要结构或者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时,建议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构件等效直径的计算。进行建模时要有先验性的分析,利用初步的计算、分析,判断构件是主受弯还是主受压,从而采取相应的等效直径计算方法,然后调整构件等效直径,使模型逐步完善。对于侧压情况(柱子主受弯),当长细比大于7时,可以直接按公式法计算等效直径,对于轴压情况(柱子主受拉或压),当长细比大于2,可直接采用公式法。
  • 摘要:本文将结合项目实际,主要探索设计与概算的模型承接关系与意义,从软件衔接处入手,讨论项目实践可行性,分析其应用价值.相比之前的项目,此次采用相对专业的Ecotect软件进行能耗分析,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能耗数据与分析结果,辅助设计方案调整,虽然通过碰撞分析,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管线碰撞问题,但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一个发现问题的机会,找出管线密集区域可能存在的隐患,提醒深化设计和施工人员注意此类关键部位,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现场问题及变更的发生。工程量计算是编制工程预算的基础工作,具有工作量较大、繁琐、费时、细致等特点,约占编制整份工程预算工作量的50%-70%,而且其精确度和快慢程度将直接影响预算的质量与速度。此项目中尝试改进工程量计算方法,提高模型传接质量,减轻概预算人员的工作量。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工程设计中几种常用的独立基础防水板计算方法,然后将几种方法分别应用于实际工程,对比不同计算方法结果的差异,通过和国际通用有限元软件ETABS对比分析发现,采用经验系数法计算防水板时,柱下板带支座负弯矩偏大、跨中弯矩值偏小,跨中板带支座弯矩、跨中弯矩值都偏小。四种有限元方法计算的结果都比较相近,其中抗浮验算由于支座效应明显导致柱上板带支座负弯矩值偏大,桩筏有限元法因考虑了结构的竖向变形支座负弯矩值偏小。防水板计算采用传统的经验系数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而应采用有限元方法。四种有限元法中SLABCAD复杂楼板应力分析软件和ETABS的计算结果最为合理,足以满足工程结构设计需求。工程设计周期很短,采用ETABS分析,单元划分较为烦琐且耗费时间长,不如SLABCAD划分便捷,建议防水板设计采用倒楼盖的SLABCAD软件进行分析。
  • 摘要:建筑模拟和仿真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建筑方案设计、绿色建筑评价、建筑后期运营管理等过程当中,IES(VE)作为一款集成化的建筑性能模拟软件,为绿色建筑评价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本文采用IES(VE)对建筑的能耗情况和自然通风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IES(VE)的建筑能耗模拟分析功能,能够很好的为绿色建筑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且计算的结果较普通的节能设计软件更为准确、可信。可同时应用于建筑能耗模拟和自然通风模拟,减少了因为使用不同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而重复建模的工作量,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为快捷,便利的分析计算平台。IES(VE)的自然通风模拟分析功能,输出的计算结果直观、简洁,便于后期统计计算各功能房间的换气次数,为绿色建筑评价提供依据,IES(VE)在绿色建筑评价当中有着很好的适用性,能够充分体现建筑的节能效果,为建筑的节能设计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可视化的数据支撑。
  • 摘要:本文讨论了异型钢筋混凝土壳体结构在整体稳定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大同大剧院屋盖结构为案例,对其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重点讨论了考虑钢筋混凝土强度破坏因素的非线性屈曲分析在通用程序中的实现方法,并借助Abaqus程序进行了实践.最后探讨了大型混凝土壳体强度破坏和失稳破坏相互耦合时的合理安全因子,建议该系数可取为2.0。
  • 摘要:本文通过对磐基酒店设计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框架采用的抗震等级取二级,设备层层高小导致楼层抗剪承载力突变,三层为宴会大厅,要求实现大空间,大跨度梁长达24m多,计算采用整体计算和分部计算,整体计算时将预应力梁的截面按普通梁结构输入,分部计算是和预应力厂家合作设计完成。与预应力梁搭接的柱子则箍筋全高加密,柱子截面采用900mm×900mm且从底层到三层截面不缩小,柱子配筋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再放大1.2倍进行设置。平面为L形,比较长,近90m属于超长结构,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屋面层采用一柱双梁,并在屋面层混凝土中添加抗裂纤维素,增加其抗裂性。屋面的板配筋则采用双层双向拉通配筋,通过设计构造措施使酒店在满足了其合理使用功能的同时,使结构体系更加合理。
  • 摘要:基于该深基坑工程实例,进行地下连续墙受力情况的有限元及规范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及规范计算结果所反映出的地下连续墙受力情况基本吻合,但有限元的计算值大于规范计算值。对于基坑开挖不是很深的情况,有限元及规范计算出的弯矩和剪力值均较小。对于基坑开挖较深的情况,有限元及规范计算出的弯矩和剪力值均明显较大,地连墙稳定性受到的影响明显增加,特别是地连墙所受剪力增加较快,应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以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
  • 摘要:本文结合漳州地区某高层住宅楼桩基工程实例,简要介绍冲孔灌注桩基础采用后注浆方法,提高桩基础承载力以满足设计要求,两根灌注桩在完成后注浆施工并进行静载试验,单桩承载力均达到设计要求,桩基小应变试验结果均为Ⅱ类桩,质量合格。后注浆灌注桩载荷试验Q-s关系曲线呈缓变形,上部加载曲线较平直,最大加载端部未见破坏点,这说明极限承载力大于试验最大加载值,并反映出压桩力主要由桩端阻力所承担.据沈保汉教授实验研究得知,后注浆灌注桩静载试验所显示的缓变型曲线,是注浆液加固了桩端虚土和地基土,以及桩周泥皮,并在桩底凝结形成一扩底扩径的水泥结石层所致。普通灌注桩Q-s曲线呈陡降型,桩端临近破坏点,说明极限承载力等于或接近最大加载值,桩体出现较大沉降,可能与桩端有虚土,桩周有泥皮所致。试桩结果,本工程两根后注浆灌注桩桩长17.6~18.1m,极限承载力(实为最大加载值)≥10600kN(18000kN),沉降量9.9~12.4lmm,均满足规范要求,且经济效益较好。
  • 摘要:本文从高层建筑实际工程入手,就框支剪力墙常见结构转换形式、实腹梁框支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及设计要求、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布置要点、构造要求及设计总说明中应补充的条文作出说明,例如框支框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的标准值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补用小于9%。由于框支梁箍筋加密区与普通框架梁箍筋加密区范围不同,故应对框支梁和一般框架梁箍筋加密区范围分别说明。宜要求框支柱、框支梁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机械连接,并说明机械连接要求(如搭接范围内接头百分比、套筒净距等)。
  •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智能分析技术特点、计算原理以及实桥应用算例等.桥梁荷载试验分析系统BLT是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针对桥梁荷载试验分析的专用软件,能够方便、快捷地建立桥梁结构空间有限元模型,运用实体单元和空间梁格法进行静动力试验分析,根据荷载试验规程自动推荐试验工况和布置测点,能够自动进行荷载布置计算,查取测点位置的应力和位移理论计算值,查阅应力和位移云图等,并且最终输出荷载试验方案和荷载试验报告.该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桥梁荷载检测工作效率,给桥梁荷载试验工程师们带来福音.
  • 摘要:本文结合PKPM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软件中的热桥传热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利用一维传热与二维传热计算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差别,有限元法进行二维传热计算单元划分原则、求解方法和热桥线传热系数计算方法.介绍了PKPM节能设计软件与二维传热计算模块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软件的实用性,使得热桥二维传热计算在节能设计过程中成为可能.
  •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依照最新出台的《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开发的建筑采光设计软件及其页面设计,该软件采用最新的MFC架构,完成了侧面采光、顶部采光、采光管采光的计算以及结果输出.有很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同时作为计算软件,该软件计算完全采用标准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精度和计算准确率都有一定的保证.本软件应用范围广,可以作为设计师进行采光设计的计算工具,也可作为其他软件的插件使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数字选线系统的开发成果以及开发过程中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中国的城镇化引起了城市人口与交通需求的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与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已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软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制了城市轨道交通数字选线系统.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实际的开发结果,也涉及特定功能介绍,例如快速构建三角网数模、平面线形模型、喇叭口设计和坡度线实体的定制等.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开发期间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构建DTM的理论与方法、平面线形模型的构建、方案的自由组合与管理、线路几何图形与数据的双向驱动、不同车站类型的设计、单元法与模块法组合进行辅助线设计等.最后,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数字选线系统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开发是成功的,它将大大改进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质量、效益与水平,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摘要:本文阐述了依据新颁布实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变形、内力计算和大部分构件截面设计可采用现有的大型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对于规程专门规定的预制构件及其与现浇部分接缝的设计计算,编制了计算机程序,以辅助大型结构分析软件高质量、快速地完成设计任务.
  • 摘要:斜杆在工程设计中应用广泛,常用于结构支撑、斜柱等,PKPM结构软件对于斜杆设计具有较为完整的处理流程.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PKPM软件中斜杆的定义和分类,合理的建模方法,斜杆有限元分析单元种类,构件级模拟施工,内力放大处理过程,构件配筋设计控制要求,结构整体指标统计时的计算方法与分类归属等内容.在PKPM软件应用斜杆设计中的一些简化处理约定也给出了说明.
  • 摘要: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系统框架.首先分析用于提高施工质量监管水平的关键技术,然后结合中国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并结合对现场施工质量验收过程的深入调研,提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系统的关键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系统框架.该框架可为相应软件的研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 摘要:联想总部北京园区一期工程Ⅴ、Ⅵ、Ⅷ段办公楼采用大量钢筋混凝土斜柱布置,其中Ⅴ、Ⅵ段采用框架结构,Ⅷ段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采用PMSAP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对小震下整体结构指标进行了分析整理,同时对中震下局部重要杆件进行了抗震设计.Ⅷ段办公楼结构中存在着大跨度转换钢桁架,计算分析时考虑该位置组合楼板的舒适度指标和楼盖平面内轴向拉、压力的受力情况.文中还针对PMSAP中斜柱杆件的工作原理结合具体工程进行了介绍.
  • 摘要:本文阐述了《混规》和《抗规》等对于梁端正截面设计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并手算校核了SATWE软件的计算结果,给出如何考虑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计算方法,供设计人员参考。很多用户觉得勾选了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计算结果会偏大,主要是忽略了构造钢筋的计入,但对于抗震等级为三、四级的构件,要注意总配筋量变化,而不能只着眼于一点。
  •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空间日渐紧张,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下建筑的设计经常遇到抗浮计算问题,抗拔桩与抗浮锚杆作为两种比较常见的抗浮措施,在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对于带抗拔桩或者抗浮锚杆基础的设计与计算较为复杂,通常只能通过相关软件才能完成相关计算,JC—CADV2.2版本很好地实现了抗拔桩以及抗拔锚杆基础的建模与计算功能。在模型参数里输入相应的抗浮水位以后,程序会同时计算常规荷载组合下的桩反力以及基础内力和配筋,同时会增加一个“标准抗浮”组合:1.0恒-DW*水以及“基本抗浮”组合:1.0恒-CW*水,其中DW和CW分别为标准抗浮和基本抗浮下的水浮力的组合系数,默认值分别为1.0和1.4,用户可以修改,如图4所示。程序会用“标准抗浮”荷载进行承载力验算,用“基本抗浮”荷载进行内力和配筋计算,最后和前面常规组合的计算结果做比较,取最不利结果输出。不考虑水浮力作用或者水浮力小于上部结构自重时,基底反力只有土反力及锚杆预拉力,因为竖向荷载作用下基础有沉降,所以锚杆有所松弛,预拉力比定义拉力要小,当水浮力起控制时,基底只有锚杆拉力,此时程序计算的锚杆拉力是考虑预拉力的影响后的拉力,没有土反力。
  • 摘要:本文针对毛石装饰墙砌筑效率低的问题,进行基于BIM的毛石装饰墙虚拟砌筑系统的研制.研制工作以Revit为平台开发了墙体导入模块、石材图像处理与显示模块、毛石装饰墙虚拟砌筑模块以及石材切割图生成模块.用户实际应用时,只需首先对各石材编号并拍照,接着将照片导入该系统,并从BIM模型中获取墙信息,然后进行移动、旋转及裁剪等交互式操作,进行毛石装饰墙虚拟砌筑,系统即可自动生成石材切割图和墙体拼装图,用以指导施工.本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高标准毛石装饰墙的砌筑效率.
  • 摘要: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由于存在竖向构件不贯通的情况,转换层处受力复杂.本文针对目前结构设计中广泛采用的梁式转换,结合PKPM(V2.1版)SATWE中的转换墙功能,以某一实例工程为例,分别采用杆单元和壳单元模拟转换大梁,并对比分析相应结果,说明后者能更好地还原接触构件的边界条件,设计结果也较为合理.
  • 摘要:斜向构件日益增多地出现在外形日趋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中,构件设计中,根据其充当的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斜柱和斜撑.本文根据一些算例,分别就其在地震剪力和倾覆力矩的统计以及0.2V0调整等方面的不同处理进行了讨论.在V2.1版本软件中,可由用户干预斜柱与斜撑的临界角度,在WV02Q文件中的柱剪力统计中,当斜向构件的z轴与整体坐标系z轴夹角大于临界角度时,该构件属性为斜撑,其局部坐标系下的剪力或轴力和合力不计入该层柱剪力的统计而计入总剪力的统计中,并不参与0.2QO调整;反之,当斜向构件的z轴与整体坐标系z轴夹角小于临界角度时,该构件属性为斜柱,其局部坐标系下的剪力或轴力和合力计入该层柱剪力以及总剪力的统计中,且参与0.2QO调整。而规定水平力是层的总指标,其统计应包含本层所有构件在统计方向的水平力,即包含斜柱与斜撑的内力。而在倾覆力矩统计中,当斜向构件局部坐标系z轴与整体坐标系z轴夹角大于临界角度时,该构件的倾覆力矩统计于柱中;反之,该构件的倾覆力矩统计于斜撑中。
  • 摘要:本文在对PKPM的空间建模模块SpasCAD、复杂结构分析软件PMSAP系统介绍的基础上,提供了PKPM针对混合结构便捷而全面的设计手段,对于规则结构部分用PMCAD建模,并导入到SpasCAD进行深入的整体设计的需求量大,功能使用率高。为此直接利用SATWE生成模型核心模块并采用统一处理流程,并更全面读取设计参数,保证处理方式最大的一致性。对于组合结构,可以在PMCAD建模导入,上部网架桁架部分可以通过dxf文件导入,因为dxf的通用性,可以和各种软件实现衔接。在读入dxf时同时读入其图层并导入选择集,对于布置杆件、荷载等十分方便。子结构拼装则完成两部分的衔接,既可以对两个结构部分独立分析,也能完成整体分析设计。为了解决复杂结构模型中的建模错误难以发现、难以查改的问题,针对实际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模型检查提供了节点间距检查、短构件检查、重合网格检查、悬臂构件检查、异形墙板检查、重合墙板检查、简单机构检查、模拟施工3(构件级)定义检查、荷载有效性检查等。
  • 摘要:本文介绍的电子签章、数码晒图、协同设计仍有较强的辅助作用。阐述了设计院施工图出图阶段文件流转图解。通过电子签章、数码晒图、协同设计等系统的配合应用,网上提资、校审、签章对异地分支机构的用章安全、出图便利提供了条件,设计、校审、签章完毕后的成果电子文件可在任何合适地域的数码蓝图机上输出蓝图。减免了纸质图纸签章后传递至分支机构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也降低了分支机构自行管理签章所存在的潜在风险。电子签章文件的高安全性相较于纸质透明图、普通扫描文件具有可追溯性高、不可篡改、防伪能力强的优势,对异地项目图纸交付可做到数字化至最后一公里:在项目所在地输出蓝图甚至像交付BIM模型一样交付电子图纸给施工单位。大量施工图纸的长距离运输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效压缩。对档案管理工作可实现无纸化存档、调档,减少了档案人员工作量、减少了档案存档的场地空间、减少了档案查阅所需时间,使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低碳、环保、省钱、省时、省人工的巨大进步。免底图出图使整个设计流程中不再需要打印底图,省去了手工签字的奔波,也避免了冒名代签、违规刮图等违反设计规则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蓝图的电子特征码可以很方便追溯到对应的电子文件生成的流程、时间、责任人员。
  • 摘要:本文结合鸿业科技与东风设计院在BIM设计软件方面的合作与应用,对BIM设计软件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思考和探索,BIM4.0是战略协作,从辅助建模到智能设计,把规律性、逻辑性、规范性的东西固化到软件中,把设计师的成熟经验形成方案融入到软件中,通过对软件内置方案的优化,不断提高软件的智能性,使软件能够智能的进行建模和计算处理,减少设计师查阅规范和进行重复性设计的工作量,使设计师把更多的工作放在设计创新和知识库的建设上,通过智能化的设计方式,使设计院在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设计质量。
  •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院各专业对产品构件(Revit中称为族)的需求分析,探索了产品构件库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构件制作标准体系和出入库审核制度,是构建管理系统有效运作的前提。构建制作标准体系至少应包括构件的命名原则、属性信息、分类方法、内容深度、版本规则、审核流程等。构件库管理系统按功能组织划分为构件管理、权限管理、版本管理、项目库管理、查询布置、数据库管理、报表统计、批量升级、web接口模块。有了构件库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在工程设计中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工程算量,可以直接把构件的加工信息传递到构件加工厂进行构件的实体定制,设备构件库还可以提供设备厂家数据接口,及时获取最新的设备信息。
  • 摘要:对于“设计地震力一延性”联合法则,可以从地震力和结构相互关系上进行理解:设计地震力低的结构,通过更大的非弹性变形耗散掉更多的地震能量;结构非弹性变形越大,刚度降低越严重,阻尼增大,周期比高,设计地震力的结构增长越多,结构受到的总地震力降低也越多。这就使得在设计过程中,在不降低构件竖向承载力、保证结构延性的前提下,可以取用一个小于设防烈度地震反应水准作为设计中取用的地震作用。反过来讲,若采用的设计地震力越低,结构屈服部位在屈服后水平和竖向承载力不降低的前提下需要达到的非弹性变形就越大,也就需要结构有更好的延性性能。抗震设防三水准的要求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保证的: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验算,建筑主体结构不受损,非结构构件没有过重破坏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罕遇地震作用下建筑主体结构遭遇破坏,但不倒塌。结构抗震变形验算是两阶段设计很重要的内容。
  • 摘要:高层办公楼由于对其建筑开敞空间的需求,增大了楼盖跨度,同时办公楼楼盖通常采用的是钢—混凝土组合楼板,致使楼盖结构整体偏柔,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此类楼盖可能存在竖向振动舒适度问题.通过简化计算和时程分析对云南某超高层办公楼楼盖体系进行了竖向振动舒适度分析,采取国内外较认可的频率、加速度双控标准来评估其竖向振动舒适度,结果显示该办公楼楼盖自振频率与加速度响应都满足加速度限值要求,其计算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摘要:本文阐述了BIM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领域,从任务书阶段到基地调查与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再到施工图绘制几乎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在地形设计中,建立地形、地形分析和地形改造是完成地形设计的基本步骤,利用“Garland”软件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地形设计中遇见的各种问题。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在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将园林设计与建筑、规划相结合,表现生态园林、风景园林的景观特征。为了表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真实效果,实时表现真实场景下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到一步一景、步移景异,需要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来,将设计师想象的环境空间表现在计算机虚拟的场景中。
  • 摘要:本文介绍了PKPM能效测评软件(EEFC)的软件功能模块和计算机理,并以基础计算实例论述了软件的基本应用,软件可计算建筑的全年能耗模拟和耗热量指标,实现量化计算民用建筑的能耗水平和节能水平,为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提供基本数据支持的必要技术支撑工具.
  • 摘要:本文介绍PKPM10版V2.2版本中网架设计软件的改进要点,结合实例说明新功能的应用,供设计人员参考。网架建模方面,新增的网架起坡、节点绝对坐标、区域网架建模等,辅助用户建立、编辑网架模型,提高建模速度。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方面,增加了关键杆件的设置和分析控制、多轨悬挂吊车的布置及分析;计算结果增加Word格式输出、支座反力标注。结构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更加全面、直观。平板网架高度优化,为网架优化设计提供便捷工具。施工图方面,增加基准孔、辅助孔的输入,在施工图上也有相应的体现,进一步完善了网架施工详图。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PKPM的钢结构厂房设计系统,并就三维分析和二维分析进行了详细对比,PKPM钢结构模块中提供了完整的二维厂房设计功能,对于受面外约束和荷载较小的结构形式,可以完成从建模到分析再到节点设计的整套流程。门式刚架三维建模不同于框架三维建模,它的基本单位是“榀”,即立面。一个基本的门式刚架三维模型应由横向榀(主刚架)和纵向榀(抗侧力体系)构成,而门式刚架三维模型的计算基本单元也是榀,所以三维建模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起各榀的数据。对于规则的厂房体系,反而是三维建模、二维分析的方法更加简便,结果也更加符合结构的力学特性。由于一般的厂房体系(主要是轻型厂房体系)都是规则结构,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用PK—PM钢结构软件的厂房设计系统进行设计会更加简单、更加经济、更加安全。当出现不规则情况时,就无法采用三维建模、二维分析的手法了,因为此时考虑结构的空间协同作用后,传力体系就变得较为复杂了。比如平面不规则时,结构可能会出现较大扭转,还有像采用局部框架时,柱构件会出现双向受弯的情况。这些都是靠二维分析无法完成的。
  • 摘要:本文根据规范对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规定,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主要影响因素,并介绍了PKPM软件的处理方法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出软件对于节点核心区抗剪验算考虑梁的宽度与偏心的影响,受剪承载力计算中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取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此外,剪力设计值自动取梁刚域处组合弯矩设计值。绘制梁施工图的过程是将计算配筋转化为最终实配钢筋的过程。通过前面的分析,知道实配钢筋配置越多并非使得结构越安全,特别是对于梁,很多时候往往低估了梁的承载力,而高估了柱端的承载力。故在利用PKPM软件进行设计时,需注意当梁下部钢筋为跨中受拉筋控制时,梁端正弯矩筋容易超配,梁的计算跨度一般取梁柱轴线交点,此处梁的支座负弯矩处于峰值,采用此处负弯矩容易出现超配,比较合理的做法是采用柱边缘处的支座负弯矩配置钢筋。
  • 摘要:本文介绍了双肢墙依据整体性系数的分类方法,结合规范中对于双肢墙的相关规定,指出对于双肢墙设计内力的调整应以双肢墙的两个墙肢是否处于共同工作状态为前提.程序仅对地震组合做双肢墙内力调整的检测,若某地震组合下某双肢墙的组合轴力为拉力,程序也仅针对当前地震组合放大其组合内力,不会影响到其他组合的内力。用户在PKPM2010V2.2版中指定了双肢墙进行计算,并和以前版本的墙柱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时会发现,有时某组合下墙柱的轴力是压力,但程序也对该墙柱进行了内力放大。这是因为虽然该墙肢的第38组合下轴力为压力,但其双肢墙另一肢在38组合下轴力为拉力,因此,这两个墙肢的组合内力都进行了放大。由于工程中双肢墙较多,而在地震组合下受偏拉的双肢墙不一定很多。为了方便用户计算,用户可以在第一次计算时不指定双肢墙,程序会判断墙柱是否在地震组合下有受拉的情况,并将受拉信息输出在该墙柱的构件信息中。若该墙柱是双肢墙其中一肢,用户应在看到该信息后,应在设计模型中指定其为双肢墙,再进行一次计算,以完成规范规定的组合内力调整。
  •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结构节点等强连接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为了实现钢结构设计中的“强节点弱构件”这一概念设计目标,抗震规范对于钢结构节点的极限承载力验算做了相关的规定,使得定性的设计目的有了明确的定量控制规则,设计人员能够将概念设计准确应用到工程计算当中。对于各类连接节点,本文叙述了STS软件采用等强连接设计方法时节点计算弯矩的确定以及节点极限承载力的验算,使得设计人员能够在理解本文的基础上,结合钢结构节点连接设计工具书,进行节点等强连接设计。
  •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规》以及抗规对框支柱承担的最小剪力的意义和要求,结合实际工程,详细说明了PKPM软件对于框支柱的剪力调整方法,核算软件结果的过程,并指出了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 摘要: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顶板对应于地上框架柱的梁柱节点需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相关要求.本文提出了抗规6.1.14条对于地下室顶板梁的弯矩调整要求,结合实际的工程算例,详细阐述了lo版SATWE软件V2.1版本对梁端设计弯矩乘以1.3的放大系数来近似考虑对于规范要求的地下室顶板梁及与嵌固端位置有关梁的弯矩调整,设计人员只需在SATWE软件中正确定义嵌固端所在的层号程序即可自动完成对于规范6.1.14的执行。
  • 摘要:本文提出了抗规及高规对于楼层最小剪重比及其调整的要求,结合实际的工程,详细阐述了10版SATWE软件(V2.1版)如何实现对于剪重比的分段式调整,软件给出了剪重比的分段调整方式及其详细调整过程。供设计人员参考。但是在剪重比调整过程需要设计人员注意剪重比是结构的整体指标,在进行调整时,必须保证结构中不能存在局部振动。调整前必须保证结构振型参与质量系数达到结构总质量的90%,这时候才能确保计算的振型个数是足够的。当结构底部总剪力相差较多时,结构的选型和总体布置需要重新调整,不能仅通过程序对于剪重比的调整,而采用乘以增大系数的方法处理。只要底部总剪力不满足要求,除地下室以外,结构各楼层的剪力均需要调整,不能仅调整不满足的楼层。当结构不满足最小剪重比要求时,各层的地震剪力均需要调整,剪力调整后,原先计算的倾覆力矩、内力和位移均做相应调整。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其计算的总剪力也需符合最小剪重比的要求。
  • 摘要:柱的单、双偏压配筋设计方法及柱配筋设计结果的差异,一直是设计人员比较困惑的问题.针对该问题系统介绍了柱单、双偏压配筋设计方法差异及二者的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结合PKPM软件配筋的设计实现,介绍双偏压配筋设计在结构设计软件中应用,给设计人员应用软件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结合PKPM新软件的开发,研究了BIM协同设计系统底层支撑技术,解决了BIM协同设计系统中数据存储与传递、授权与验证、冲突规避与消解、消息与通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难题。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目前AEC行业数据利用效率低、数据难以复用、数据传递困难等关键问题。
  • 摘要:本文阐述了BIM理念及其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优势,介绍了BIM在鸿业市政软件中的应用,以及当前BIM应用的阻力.在软件内部协同上,不同的设计人员可以同时设计不同的子模型,最后通过数据文件或导入导出合并模型。并且目前基于数据库存储和协同的工作也已经起步,完成后将提供基于离线和在线两种模式的协同设计方法。路立得做完道路设计后,在路立得成果图上,交通设施软件可做交通工程设计,三维管线软件可以做给排水等管线专业设计,也可以用市政道路软件继续深化施工图设计。在该过程中,交通设施软件及管线软件对路立得的成果进行了深度应用,获取并利用了道路模型的坐标、高程、路幅(路面、绿化带、人行道、交叉口等)等数据。
  • 摘要:国内的软件企业在目前阶段应积极摸索创新的服务模式来为设计企业服务,过去20年来的发展进程中软件公司提供本地化的设计工具,现今已不能满足设计企业的需求,在现阶段应更多的去研究如何让设计企业在使用BIM技术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他们的使用成本,同时应该改变国内软件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应该努力创新新的服务模式,通过提供创新的服务,让设计企业为满意的服务买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本地化应用工具的开发,仅仅靠卖工具软件的这种传统盈利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设计企业的需求。国内软件公司应积极推出符合国内BIM标准的软件设计产品让设计领域的从业人员去使用,参看国际行业标准的建立基本上都是在某个行业被广泛使用的标准被国际标准组织确认修改完善后就自然而然成为行业标准,国内软件公司也具备数据接口转换的开发能力,为企业可持续的信息化服务提供良好的数据接口转换工作。为了更好的发挥它们在国内BIM发展中的作用,他们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积极走出国门了解国外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国内BIM设计的收益以及节约成本的评估,为国内设计企业选择BIM技术方案推广BIM技术普及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
  • 摘要:模型法进行雨水排水设计,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从以上规范条文来看,要求考虑降雨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管网汇流过程,事实上,结合各国对雨水排水设计的相关处理方式,还需要考虑降雨在汇流范围内通过地面进入收纳体系(雨水口、管道等)的过程和水量。内涝防治设计要解决的是高重现期(例如50年或100年)时,通过管渠系统以外的设施和措施,使其对城市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内。内涝规划通常要将城市某个独立的雨水排水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的地下管道系统、地表道路排水通道、河道、调蓄设施乃至水泵、堰、孔口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并进行模拟计算,以保证内涝防治方案的可靠性。在这次规范修编之前,用推理法进行雨水量计算,按照重力流、满流进行雨水管渠系统的计算,这些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来完成,设计人员通过手工计算或者Excel表提供的计算功能就可以完成。而采用模型法进行雨水排水系统的计算,牵涉到的计算参数和计算原理都较为复杂,采用手工计算或者Excel表计算已经不能解决设计的需要,必须采用专业的计算软件才能解决,例如美国EPA的SWMM、丹麦DHI公司的MIKE CS等。
  • 摘要:本文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检查和调整,最终达到了设计预期目的。经过这个项目的应用,对HY-EP的使用给出建议,要想使计算结果准确,就必须保证Revit中空间模型的准确,所有涉及到的参数(如门、内墙、内窗、楼板、墙体围护结构以及人员、照明、设备、新风等),要按照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建模和设置;HY-EP计算核心是采用热平衡法计算负荷的,采用集成同步的负荷/系统/设备的模拟方法进行分析,在系统的模拟中,软件会自动设定更短的步长(小至数秒,大至1h),以便更快地收敛,如果模型中存在大量的空间、围护结构表面,模拟耗时会比较长。本项目中3号楼240个空间,计算全年负荷计算耗时3个多小时,空调系统模拟耗时10个多小时(在内存为8G的笔记本上计算,如果用配置高的服务器进行计算,时间应该会大幅缩短)。如果不需要对各个房间全年逐时负荷计算,可以将相同设计参数(温、湿度)的房间划分为一个空间;如果只需要建筑物整体的负荷情况,可以将每一层划分为一个空间,或者整个建筑物构造成一个空间进行粗略计算。
  • 摘要:传统设计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有的市场环境需求,结构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已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找到适合专业特点、适合企业自身的一种协同设计模式.协同平台,是所有专业都在同一个平台下面进行图形文件的操作,就需要所有项目设计人员在制图规则、文件命名规则、文件架构规则等都必须按同一种标准来进行。在协同平台开始运行时,公司也同时发布了协同平台指导书,在协作平台上实际完成了几个项目后,由于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很多问题,限制了协同平台的优势体现,大家也充分体会到标准统一的重要性。为此,结构专业也针对自身的专业特性,结合完成项目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发布了补充的协同规定。在协同平台上进行设计时,结构最开始制图时,就将墙柱模板设为单独一张图,结构及建筑、设备各专业需要使用时,遵从数据唯一性的原则,均参照此文件,后期有变化修改时,只需结构将单独的墙柱模板图修改后,其余文件即可自动更新,能有效保证重复数据的一致性,较好地避免上述问题,提高了配合的效率。
  • 摘要:《CJIABIM Guideline》由日本建筑学会在2012年7月发布,该导则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对设计事务所的BIM组织机构建设、BIM数据的版权与质量控制、BIM建模规则、专业应用切入点以及交付成果做了详细指导。同时探讨了BIM带给设计阶段概算与算量、性能模拟、景观设计、监理管理以及运维管理的一系列变革以及对策。本导则从内容看侧重于设计师的BIM观念教育以及简单的应用指导,达不到具体BIM实践的应用指导标准。从整体看,明确了设计事务所的BIM人员配置要求,提出了模型数据移交的相关细则,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工程建设新模式,探讨了BIM投入的费用承担等社会环境问题。日本建设业联合会于2013年已经启动了“建设过程BIM合作导则”的制定工作.该导则将与JIABIM导则一起构成日本建设业全过程BIM应用的指导文件。
  • 摘要:实际观测以及实验结果表明,实际工程中地基反力影响因素很多,同时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基础计算的时候得到的基底反力受各种计算条件的影响,计算结果可能有较大差别,进行冲切计算时净反力取值不同计算结果有较大差别,某些工程取地基反力平均值验算冲切,其安全性更有保证.
  • 摘要:本文详细总结了钢桁架次应力的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一座主跨552m的钢桁架拱桥的有限元分析,对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的二次应力影响进行研究,由弯矩引起的次应力在弦杆及部分腹杆中还是比较大的。在平面刚接模型Ⅱ中许多杆件的次主应力比超过20%,这一现象对于拱梁结合处、拱顶、支座附近杆件尤为明显。如拱梁结合处的竖杆次主应力之比达到68.5%。在两种平面刚接模型中,由于节点处各杆件的刚度不同,这两种模型的次弯矩大小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拱梁结合处的下弦杆节点弯矩的差值高达35%。总体来看,刚接模型Ⅱ中的节点弯矩都大于刚接模型I。在实际应用中,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多为大型节点板连接,在节点板附近均存在一定的刚性区域,由此可见,平面刚接模型Ⅱ能更好的符合实际情况。
  • 摘要:本文介绍了响应面算法在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中的程序实现,包括响应面数据获取、数据拟合和二次规划.针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壁垒厚度、多峰值、初始点不在可行域等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结合计算机技术,详细讨论了响应面算法的实现过程,并对程序进行验证,说明响应面算法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的计算机软件常用的梁挠度计算方法——简化图乘法,即采用简支梁的虚力系弯矩图与实际梁系的弯矩图进行图乘获取实梁挠度的方法,并重点阐述了该方法的理论依据,证明该方法不仅可使用在各种不同支座形式的梁系,还可以使用在任意的交叉梁系.本文还例举了例题说明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 摘要:本文面向项目施工进度与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4D-BIM与过程仿真解决进度—资源均衡问题的整体方案.通过研究进度计划与离散事件仿真模型的转化机制,实现了进度—资源均衡模型的自动构建.同时,论文对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进度—资源均衡模型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将上述整体方案应用于工程实际数据,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研究成果表明,进度—资源均衡模型的自动构建可极大减少工作量,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可迅速获得进度—资源均衡问题的优秀解,本文的解决方案实现施工进度—资源均衡模型的自动构建、仿真与优化,可减少大量重复工作,为工程管理者方便快捷地制定工程进度计划与资源配置方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具.
  • 摘要:筏板上集中荷载等效方式不同会影响筏板内力及配筋.本文通过对比相关规范给出的集中力简化方式及一些软件的处理方法,分析在不同等效方式下筏板受力及配筋情况,得出规范给出的简化方式与集中力作用下配筋结果相近而一些软件的处理方式会大幅度减小弯矩值,从而降低配筋量,如果按照此方式进行配筋,可能会偏于不安全.
  • 摘要: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是一个重要的土工问题.根据实测数据采用指数曲线法、双曲线法和灰色模型GM(1,1)等预测法建立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模型,运用MATLAB语言编程得出数值对比.通过分析实测数据来预测沉降是实际工程中较多采用的办法,但是单一的预测方法各有其实用性,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据此提出技能综合利用多种预测方法提供的信息又能提高预测精度的组合预测.组合预测法的关键是确定组合的权重,着重研究了权重感确定的不同方法.在讨论传统组合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负权重存在的意义.
  • 摘要:施工图软件在实现平法出图时,为了保证图面的美观、简洁,不得不解决文字和构件、文字和文字之间的重叠.本文介绍了PAAD软件采用的基于多边形求交面积的文字避让算法的原理和实现.经过测试,一个中等规模的工程,全图进行避让耗时仅需2.4s。对于大型工程,同时处理多张图时,耗时也在60s左右。这个时间消耗对于用户来说大体是可以接受的。
  • 摘要:本文从考虑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角度,得到剪力墙刚度退化后的框架地震剪力调整公式,同时结合规范总结出剪力墙相对刚度退化系数γ的大致取值范围,从而为结构设计软件中如何更准确地考虑框剪、框筒结构二道防线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管桩加固软土地基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建筑等领域.本文依托某高速铁路管桩加固段试验数据,分析桩—网复合地基的受力特点,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与实际工况相符的基准模型,得出桩网复合地基能通过桩网共同作用有效减小沉降量,在荷载添加早期,桩间土和桩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当土拱形成后,继续填土,荷载主要由土拱传递到桩上,桩间土承受荷载较小,从而达到降低沉降的效果.
  • 摘要:本文采用ANSYS10.0先对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单片钢板剪力墙弹性屈曲分析以及非线性分析,得出多组单跨单层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在纯剪切荷载和纯轴压荷载作用下的临界屈曲荷载,及相关临界屈曲系数及其拟合公式;对不同条件下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组合结构的滞回性能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塑性的相关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结构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yon mises应力变化云纹图及荷载位移曲线、极限荷载的提取.
  • 摘要:本文通过对此大型国家级综合实验室建筑的绿色设计阐述,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在整个设计阶段结合建筑、机电设计使用了大量的方案优选方式进行绿色建筑策划,才能选择出适宜此地区此条件的一批整合型技术手段;而项目中自方案一初设-施工图-竣工图阶段的一系列沟通与审核机制保障了绿色建筑策划的一步步落实,是本项目以低廉成本达到绿色建筑设计三星级目标的关键。本项目并未本着全力争取绿色建筑三星的目的进行绿建策划,而是以真正的运营阶段节约资源,便于灵活管理,保障室内外环境为优先,绿色建筑三星级的一纸认证仅仅是附加价值。
  • 摘要:本文分析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住宅部品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功能性需求.首先,建立了现行住宅部品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过程模型;其次,在总结现行管理模式中所存问题的基础上,基于BIM等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性,提出了改进的过程模型;最后,基于所提出的新模型,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住宅部品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功能需求.依据上述方法,本研究共提出了38项功能性需求,为进一步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 摘要:本文旨在基于IPD的利益分享原则建立一套可执行的、消除设计变更的激励机制.分析设计变更存在原因,通过分析工程投标书和工程结算书,建立了包含设计方奖励办法和施工方补偿办法的激励机制,利用算例说明了该机制的有效性.虽然该激励机制尚待进一步检验和完善,但其有效性已得到充分的显示.
  • 摘要:采用液压伺服试验机对C40、C45等级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直接动弯拉破坏和荷载历史的动弯拉破坏试验.系统分析了在以上两种情况下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件经历荷载历史后,动态抗弯拉强度要大于直接破坏情况下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值,并且混凝土受荷载历史影响要略大于单纯提高应变速率的影响,但差别不是很大;动态抗弯拉弹性模量要大于直接破坏情况下试件的抗弯拉弹性模量值,并且混凝土受荷载历史影响要略大于单纯提高应变速率的影响.
  • 摘要:ObjectARX是AutoDesk公司针对AutoCAD平台上的二次开发而推出的一个开发软件包。伴随着AutoCAD大版本的升级,ObjectARX的版本也在不断增加。在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过程中,如果考虑进操作系统位数,会遇到至少9个版本的ObjectARX开发环境的配置用。如果要进行ObjectARX全部版本的二次开发,首先要安装从VC6.0~VC2012的开发环境。在WinXP下只需要从低版本到高版本依次安装。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不会遇到问题。但在Win7-x64下,可能会遇到VC2002无法安装。这时可以采用导入注册表的方法,手工配置VC2002的环境。
  • 摘要:本文分析了PKPM软件后处理模块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这些不足,在新开发的后处理模块中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包括CAD二次开发技术的引入,OSG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GPU计算技术的引入,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新布局,导入多个工程对比,可见可得的文本展示方式,多种格式的文档输出,丰富的在位提示功能,表头锁定功能,用户向导功能,目的在于提升软件的用户体验,方便广大设计人员的使用.
  • 摘要:以龙岩中骏·蓝湾香郡项目创建绿色建筑为主题,从监管角度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进行分析,提出了绿色施工原则和一些技术措施.加强和规范绿色建筑施工验收管理,是保证绿色建筑达到设计标准的必要过程,应当包括绿色施工管理和绿色施工技术两方面。对绿色建筑的监督管理涉及设计、建造、运营等多个环节,只有切实发挥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各方责任主体的作用,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使绿色施工阶段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执行,才能实现绿色建筑的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达到绿色建筑要求较为容易,但关键环节还是在绿色建筑施工阶段管理和监督,如何将绿色建筑技术指标落实到位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因此,政府主管部门作为监管体系的主导者,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并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方主体的监督管理,对监管环节、监管对象以及监管级别的确定,节能过程中所涉及单位的权责关系的确定,监管结果的管理与公示等。另一方面,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主要要起到强制性的作业,发挥行政部门的管理力度,对施工前、中、后期以及竣工验收等各个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 摘要:本文借用达索V6软件2014X平台体验了斜拉桥的部分设计过程,初步建立了项目级的智能模板库,将骨架坐标与Excel表格关联在一起,并利用软件的Action功能实现了自动调用智能模板进行实例化完成整体模型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模型建立的效率。但如需要建立企业级的智能模板,需要有大量调研和探索来支撑,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仍有相当一部分设计过程并未能在此平台上进行体验,需要以后继续深入的探索。
  • 摘要:对于混凝土收缩的模拟,选择合适的收缩发展模式,就可以等效计算任意时刻混凝土的收缩值。ANSYS普通模块无法考虑应力历史,因此利用ANSYS的金属蠕变计算模式来模拟混凝土徐变,只适合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法。计算分析表明,混凝土收缩和徐变随着龄期增加而增大,收缩和徐变主体部分都是在加载初期形成,其增量逐渐减小,后期应变增量趋于0,应变保持相对稳定。随着配筋率的增加,钢筋混凝土应变值减小。对于本文中大型复杂混凝土壳体结构,计算指出:徐变应变占总应变的比例约为58.7%,这直接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重新分布,故在混凝土壳体结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徐变。本文提供的基于ANSYS的混凝土壳体结构的收缩徐变计算方法可供设计参考。
  •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涉及到协同设计的每个过程.本文着重阐述BIM360Glue给BIM设计带来的设计便利,BIM360Glue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3D格式,可直接上传rvt、nwc的格式模型文件,轻量化上传模型,操作过程快捷方便。为异地协同设计提供平台,缩减设计周期。在移动终端的应用,“随时随地”访问关键项目数据的BIM模型,在云端的操作,都有记录可查,便于跟踪设计内容的变更和修改,防微杜渐,单专业的文件上传到云端,可以在云端进行模型的整合操作。方便指导施工,这为施工现场管理提供了很多便利。
  • 摘要:本工程沿筒体外侧加设了内排框架柱,框架柱与筒体之间采用厚板相连接,与传统框架梁直接搭在外排柱和筒体之间的做法相比,减少了框架梁的高度,在不增加造价的基础上方便了设备管线走向,减少了楼层高度,很好地满足了建筑使用要求.通过结构整体建模分析及局部关键部位细部有限元分析,结构各项设计指标良好.
  • 摘要:中国是一个事故、灾害频发的国家,在这种形势下,对建筑内紧急逃生疏散问题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逃生疏散模拟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运用逃生模拟分析软件对建筑的BIM模型进行系统性分析,加载逃生路径和设置疏散人数并研究参数设置,最终得疏散时间、疏散轨迹,以及疏散口人数曲线图和区域人数变化曲线图,有助于建筑师对设计进行针对性调整和优化.通过研究,得知不仅要对基于BIM技术的应用软件进行学习、了解与研究,还要在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方式与方法,使之得到更好的运用和发展完善,更好服务于设计,服务于社会.
  • 摘要:通过借助天津市规划局委托设计院进行天津文化中心区的城市综合设计工作,大胆尝试了在该项目中建立UIM的工作理念,即建构"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城市.把BIM设计与应用从单体建筑、群体建筑外延扩大到区域、城市规划,使城市综合设计工作真正从BIM应用阶段拓展到UIM领域.提出了UIM平台数据库的意义、建设原则、UIM信息模型以及数字城市工作任务书等,本文旨在提出数字城市总体设想和研究框架思路,具体设计与研究正在分阶段、分任务进行,深切感到UIM平台建立的重大意义,也希望通过实践,最终使BIM的优势应用到城市设计与前期工作,为城市的数字化建设做出贡献.
  • 摘要:本文针对人们对建筑室外风环境舒适度的需求,介绍了其影响因素,并通过CFD软件对实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实例的模拟分析可以看出,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空间排列位置、建筑物的体量等对建筑迎风面的风速风压以及空气龄有很大的影响,并通过模拟结果分析提出优化方案,从而在建筑物规划初期改善建筑物周围风环境.
  • 摘要:基于BIM的基坑3D地质模技术的应用使基坑建设过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3D地勘模型结合AR、VR、Google Glass等新型呈现技术和移动媒体设备使项目管理、监理、监测人员对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控更加有效.BIM技术在保利大厦基坑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拓展应用探索了基坑工程建设的新方法,为BIM技术在基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应用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 摘要:本文通过对哈尔滨某大型动物实验室建筑进行动态能耗模拟分析,不断建筑设计,使建筑率不断提高。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原设计通过强化实验室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使建筑能耗降低5.31%。分析具体的计算数据得知,新风热负荷在实验室建筑负荷中所占比例最大,在本文设计建筑中约占73%左右。从安全和建筑正压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建筑的排风热量不适宜进行热回收,从而限制了建筑的节能率。为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模拟考虑通过设置可调节外遮阳系统、优化空调机组性能、采用高效照明系统、采用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等方面分别对建筑进行整体节能设计和模拟计算,得出各种措施的节能效果,从而指导实验室建筑的节能设计。最终,设计建筑较参照建筑节能11.81%,建筑每年节约能耗2838.12MWh,节能效果显著提高。
  • 摘要:中国对振动评价影响程度、评价指标缺乏相应的规范,本文针对某公路改扩建中使用冲击钻形成的振动影响,参考相近国内外规范制定影响效果评价指标,并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并最终对振动影响做出评价.在冲击钻施工过程中,各测点的速度及加速度值均处于规范规定的限值内。危岩处于冲击振动的安全范围之内。监测结果表明,冲击钻施工对危岩的振动作用较小。
  • 摘要:本文结合复合载体夯扩桩在莱芜龙园宾馆康体中心工程中的使用,分析了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通过对现场试验资料的整理、计算,在最大加载作用下,各试桩均未达到极限破坏状态,故取最大加载值1690kN作为各试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各试桩承载力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50%(845kN)取值,满足要求。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指标,在基础方案设计阶段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和复合载体夯扩桩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用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施工总价为29万元,由此可见,复合载体夯扩桩的经济性大大优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对空间高度要求的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住宅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合阐述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体系"的受力机理、设计要点、使用范围及相比其他楼盖体系的优点,结合对"河南省烟草公司郑州市公司经营业务用房"项目的设计,通过采用该类型的结构体系,使开间内实现了无梁、无柱,结构高度分别控制在250mm,保证了相应房间的有效净高分别不小于3.2m,保证了建筑四周的立面效果,节约了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减轻了地震作用。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word格式计算书自动生成软件AutoCR的主要模块及功能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计算书中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等内容。AutoCR计算书格式标准统一、信息完备,符合中国规范要求,能节省大型复杂结构计算书整理、编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AutoCR已在十多项复杂高层结构设计中应用,相比人工整理计算书需要一人两天的时间,使用AutoCR可将整理时间压缩到半天,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所生成的计算书格式统一。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P-BIM思想构建的理正勘察设计阶段P-BIM应用系统,包括BIM专业数据与交换格式研究、专业软件的BIM能力改造、BIM协同设计平台的研发、基于BIM的协同设计工作流程以及数据模拟验证等.本系统采用的数据分类和数据属性,经实例验证,能够满足设计阶段简单的BIM协同数据要求。采用基于mdb数据库格式的交换格式,能够较好地满足BIM专业软件之间数据共享、交换、提资等要求,并能很好地与BIM协同设计系统集成,实现数据级的协同。mdb格式的传递效率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在传统二维CAD辅助专业设计软件的基础上,进行BIM功能提升和改造,能够达到BIM数据的提取、BIM数据的应用之目的。LZPBIMS系统,能够满足基于BIM数据的多专业协同设计工作,能够控制数据的更改权限,解决数据版本一致性,并在单体层面上,解决了数据完整性与统一性问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