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兰州
  • 出版时间: 2015-09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嫩江断裂b值分析所用地震目录根据黑龙江省地震台网监测能力选取得出,震级监测下限在2.5-3.0级间,在沿嫩江断裂分布的四个地震台站附近取2.5级的震级下限,其他地方取3.0级为下限。嫩江断裂条带选取根据嫩江断裂带分布特点与黑龙江省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综合考虑选取,选取情况为:沿嫩江断裂左右两侧各选100km,选取面积约为10万km2。取b<0.6作为异常阀值,满足此判据的异常面积大于4平方度并持续1年以上,判定出现6值异常区,6值异常区的显著缩小或消失可认为是中期异常向中短期异常的过渡,综合分析,嫩江断裂中段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
  • 摘要:以天水盆地为例,利用综合探测方法构建典型地区浅部"标准"速度结构模型,给出盆地区域设定地震动的强地面运动分布特征,展示盆地聚焦效应和盆地边缘效应,为重大工程的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勘探揭示天水盆地数百米深度的P波速度结构、用面波联合勘探给出数十米深度范围的横波速度结构,用地脉动观测推测盆地松散土层厚度,通过钻探波速测试标定物探结果的地质层位,综合构建天水盆地的浅层速度结构模型.
  • 摘要: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的发生,为地震前兆研究又提供了一个新的个案.地震前数日,姑咱台观察到明显异常变化.背景清晰,与地震的相关性也很好.与以往不同的是,地震发生前后,该观测点受到多种明显的干扰.最可能造成这种观测异常的干扰源,是台站跟前的道路施工和不远处大渡河的水流变化.rn 通过实地调查施工情况,并且结合对比地震仪观测和钻孔应变仪观测变化,排除了道路施工造成芦山地震前数日异常变化的可能性。通过对比大渡河水位变化和钻孔应变变化,并且结合对异常变化特征的分析,又排除了大渡河水流变化造成芦山地震前数日异常变化的可能性。rn 深入分析震前钻孔应变观测异常的特征,可见其与大渡河流量变化造成的情况有明显的不同,却与芦山M7.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相同。这进一步说明这种异常变化应该与芦山地震有成因联系。rn 早在1976年唐山地震时,位于震中陡河台和赵各庄台的钻孔应力(电感法)观测点就同步记录到异常变化。1985年,新疆乌恰7.4级地震发生时,喀什台的土应力仪也记录到异常变化。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距离震中最近的姑咱台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到长达一年的异常变化。姑咱台记录的芦山地震异常又增加了一个案例,说明地震发生是有前兆的,并且这种前兆有相似的特征,与岩石破裂之前的声发射可以类比。rn 姑咱台钻孔应变仪能够记录到附近大震的前兆变化,可能由于它处于构造应力集中部位。为什么该台处于应力集中部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这对建立未来的观测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n 特别重要的是,芦山地震前观测到的异常变化呈现出与固体潮的明显相关性。这给出了固体潮触发地震的新的可靠证据。
  • 摘要:目前,江苏省测震台网中心接收实时波形数据的台站总数达到73个。利用江苏及邻区73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42个地震的S波资料,采用Atkinson等多台联合反演方法得到研究区域(1150~1230,290~370)内的地壳平均非弹性衰减系数和几何扩散系数,得到研究区介质非弹性衰减平均Q值随频率厂的关系式为Q(f)=272.lf 0.5575。利用Moya法计算得到63个台站的场地响应。根据Brune结果测定2001-2015江苏台网记录到的ML2.5以上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Q值结果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相比略低,这可能与本次研究区域包含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有关。
  • 摘要:震前数据选自2000-2013年鲁甸震区周围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震后余震区震源机制解采用赵小艳等(2014)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的8月3~13日的15次余震震源机制解。利用上述数据,分别对2014年鲁甸Ms6.5地震前后进行区域应力反演,其中震前应力场分别求取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区域应力场。应力场反演方法采用Wan等(2015)所提出的非线性网格搜索法,以精细的搜索网格(1°×l°×l°×O.1)反演出3个主应力方位、倾伏角以及应力形因子R。该方法已经在首都圈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rn 反演结果显示:不同空间尺度下震前应力场表现出明显的均匀性,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呈NWW-SEE向分布,最大主张应力轴方位呈NNE-SSW向分布,应力体系成正断兼走滑型。但2014年8月3日鲁甸Ms6.5地震发生后,发现最大主压应力轴和最大主张应力轴方位发生明显顺时针偏转,并且应力结构呈走滑型,这与主震震源机制一致。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强震能够使震源附近应力场发生偏转,在地震过程中,应力的释放导致震后应力场发生变化,并且与主震本身机制趋于一致,为下一步的偏应力量值估计提供了基础.
  • 摘要:我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工作一直以讲座、视频光盘、图书以及手册等印刷品为主,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但远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防震减灾知识和相关信息服务的需求.设计并研发一套防震减灾公众服务信息系统,以首都为目标地区,配合现有的其他宣传手段,可形成较为完整的北京市公众防震减灾信息体系,有助于向公众提供全面有效的防震减灾信息服务,提升防震减灾事业的社会形象,间接地减轻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保障首都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
  • 摘要:利用地震背景噪声研究地下介质波速变化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基于该方法的连续监测能力,通过分析研究区内各台站对间介质波速的时变曲线,可以提取地震发生前后介质波速变化的时空分布;并可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寻找引起介质波速变化的原因,从而为地震预测提供一定参考.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介质波速的同震变化与GPS观测的台站基线长度、区域面应变的同震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一致性表明,芦山地震引起的区域应变场的变化很可能是波速变化的主要机制。
  • 摘要:断裂带为气体的释放提供了通道,温泉出露区域的土壤气Rn含量较高,可能与地球深部的地热活动有关,深部气体伴随着温泉水向地表扩散;郯庐断裂带土壤气Rn的最高值和均值都高于金寨-东汤池断裂,郯庐断裂带为NNE向深大断裂,金寨-东汤池断裂为NW向区域断裂,跨金寨-东汤池断裂土壤气Rn的前4期测量结果最高值逐渐升高,郯庐断裂带气体的相关性与金寨-东汤池断裂的种类不同,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微量气体特别是Rn,由于其半衰期较短,扩散作用很难使其从深部运移至地表,可能是由常量气体作为载气运移至地表,本次研究的不同断裂带气体的相关性不同,可能也暗示着不同断裂带气体的运移机制存在差异。
  • 摘要: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地壳内应力-应变能量的逐渐积累和快速释放过程,必然导致地壳内部和外表的形状变化.因此,地壳形变与地震之间应存在某种联系.观测结果表明,地震容易发生在形变高梯度带上,这种地区通常又是地壳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段.用于监测地震地壳形变观测的短水准路线大都在这些部位布设.山西地区尤其是山西断陷带是华北地区现代构造活动较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地震灾害重点防御区之一.rn 山西断陷带在历史上发生多次7级以上大地震,现在中等地震也时有发生。本文基于修改的MPI算法,利用山西1994年以来的水准观测资料进行垂直形变分析,剖析时空演化特征,并对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利用空间多项式+最小二乘配置算法,对研究区域时空网格化,获得每个子区的水准状态量,形成时空动态演化图像,恢复水准垂直形变场。然后采用修改的MPI方法,对原始的时空图像进行滑动处理,消除动态背景成份,获得时空场的细微变化,提取异常数据,识别孕震信息。rn 通过时空插值与MPI处理,获得图1时空动态演化图像。对比原始时空图像,初步分析认为:较好消除了水准背景趋势,保留了变化信息;膨胀和压缩区域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构造的区域性和完整性:在张北(1998年)和阳原(2010年)二次中强地震前1年到发震,存在四象限形变场分布,说明应变状态震前的有序性,且这二次地震都发生在膨胀区与压缩区的过渡带上,其他时间段则没有较大地震的发生,更无此类现象存在。这些现象为地震的时间和地点预测提供一种水准观测证据和地震预测分析方法。
  • 摘要:地震系统微博发展现状调研,选取新浪微博平台作为调研范围.调研对象为通过实名认证的地震工作机构官方微博,包括省级及以上地震工作机构、市县级地震工作机构两大类.调研时间为2014年12月17~23日,其中相关数据搜集时间以12月23日为准.地震系统官方微博发展建议:(1)微博内容和语言精雕细琢,形成独特风格。(2)完善微博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化解舆论危机。(3)善于应用微博服务平台,优化微博互动体验。(4)加强地震微博交流协作,形成集群化宣传方式。(5)加强基层地震机构微博建设,夯实基层宣传工作基础。
  • 摘要:陕西南部地区在构造上属秦巴断块隆起,系由东西走向的紧密褶皱和压性断裂组成的强烈挤压带,地质构造极为复杂,为我国东西和南北巨型构造的交汇地带,是连接青藏块体和华北、华南地块的过渡区,也是多构造应力场的调整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地震震源机制可以用来研究构造带的应力分布状况,特别是研究地壳深部构造形变特征,对研究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和地震灾害预测预防等至关重要.近年来,陕西南部地区发生了8次4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5.9级),研究采用P波初动结合P、SH波振幅比的方法求取了这些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而分析了陕西南部地区的构造应力场特征.
  • 摘要:应力场研究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的反演方法主要基于滑动方向拟合的思路展开.滑动方向拟合思路存在区分断层面和辅助面以及算法效率的问题,尤其在面临众多小震事件时会导致计算耗时较大.本研究在学习和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吸收已有的综合断层面方法的精髓,基于地震矩张量为应力过量的物理解释,提出了利用震源机制反演应力场的方法——地震矩张量平均方法(TAM)(Tensor-Averaging Method). 这种方法以地震矩张量作为观测资料,将一次范数解或二次范数解视为求解目标得到平均矩张量,并将其对应的应力主轴方向视为应力场的方向,因此这种方法无须区分真实的滑动面,计算效率极高.
  • 摘要:构造应力场是构造地质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聚焦于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汇聚边界新不列颠海沟及其附近区域的的构造应力场.搜集了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目录所收录的震源深度小于等于70km的960个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数据,对此区域进行1°×l°的子区域网格划分,并进行构造应力场反演。使用2006年Hardebeck和Michael提出的运用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构造应力场的方法。反演准则有两个:①每个小区域的构造应力和震源机制的残差最小,这一部分类似于Michael的计算方法;②反演的相邻区域的应力的变化最小,这一部分的实现是在反演的过程中加上一个合理的阻尼。这个方法的优点为能消除反演区域的人为划分产生的应力偏转的假象,凸显全局应力偏转模式。
  • 摘要:高程异常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以及地球表面的起伏变化造成的,当高程异常发生变化时,可以推测该地区地球内部物质变化或者发生地表形变,有可能为地震前兆。本文即利用该原理计算了天津地区的GPS连续观测站点垂向速率与水准高差变化,从而推断高程异常变化,为地震预报服务。综合GPS连续观测垂向资料与水准数据得到的差值变化不仅对天津及周边地区的中强地震有一定的前兆异常显示,对整个华北地区大范围垂直形变也有一定的反应,2015年水准施测还未开始,这种垂直形变加速异常是否有所发展或者消失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晋冀蒙交界地区位于山西地震带与张渤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构造复杂.交界区内及周边地区强震活动频繁,备受国内外地震学者的关注.多年来,交界区一直被列为全国地震危险区,有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然而该区自1999年11月大同-阳高5.6级地震后5级地震平静已超过了15年,1998年张北地震后6.2级地震后6级地震平静已超过了17年.近年来山西地区前兆观测项目先后出现了一批跨断层水准测量和地下流体等趋势异常,异常数量超过交界区几次6级左右地震的水平,异常持续时间最长达8年多.特别是对晋冀蒙地区中强震有重要指示意义的定襄水氡、静乐水位、定襄眉音口流动水准等均出现了异常.但预测的地震至今仍未发生。因此,对晋冀蒙交界区6级左右地震山西前兆异常特征深入分析,是地震预测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rn 对山西省地震前兆台网投入使用以来晋冀蒙交界区6级左右地震山西前兆异常台项比、时空特征、重现性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取得一些新认识。rn (1)山西前兆异常台项比在晋冀蒙交界及附近地区6级左右地震前,异常台项比均大于20%,且台项比在震前呈逐年增加态势,震后则急剧下降。rn (2)震前均出现2年左右的趋势异常,并且中期异常所占比例随时间逐步增大,中期异常数占总异常数的60%-70%,短期异常数占总异常数的30%-40%。rn (3)晋冀蒙交界及其附近地区6级左右地震前山西定点前兆(包括流动水准)异常主要集中在太原以北地区,该区域异常占前兆异常总数的比例均在80%以上。rn (4)1989年以来晋冀蒙交界地区6级左右地震前山西前兆异常台项不低于15台项,且形变类异常大于流体类异常大于磁电类异常。rn (5)静乐水位、朔州水位、定襄水氡、大同地电、代县地电、定襄茶房口流动水准以及北部流动地磁等异常在晋冀蒙交界地区6级左右地震前具有较强的重现性,这7个测项可作为晋冀蒙交界区6级左右地震的重要判据.
  • 摘要:在统计分析内陆构造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时,容易发现构造地震活动带主要分布在造山带内部或者其盆山耦合带,如我国天山造山带、西昆仑造山带、龙门山褶皱造山带以及伊朗扎格罗斯褶皱造山带等.这些地震频发区域具有两个明显的构造特征,一是造山带隆升往往伴随着比较强烈的区域剥蚀作用,二是盆山耦合带容易沉积巨厚的同构造沉积地层.前人研究表明断层活动和盆山体系的剥蚀、沉积特征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
  • 摘要:衡水冀16井终孔深度1700.41m,属高温自流井,水温79.5℃,总矿化度44.8g/L,气体总量较大,水型属氯化物重碳酸钠型水,不受大气降雨、地表水直接渗入补给.井孔位于华北平原沉降带冀中新河凸起高点上,属邢台—河间地震带.衡水冀16井水位异常变化是观测环境因素变化造成的,不是地震前兆异常。水位上升变化是由于泄流口排水池被堵造成的,由于该井孔含有大量的气体,才会导致在水位上升变化的背景上同时出现台阶性变化。动水位比静水位在映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泄流量对动水位观测具有很大影响,为了减少观测环境因素对该井孔的影响,对泄流管进行了弯管改造。
  • 摘要:天然地震监测领域需要打通实验室岩石声发射(AE)实验到构造地震间的鸿沟,覆盖岩石破裂发出全部声波(高频部分为可听声,低频为地震波),填补100Hz-1KHz观测的空隙,以弥补现有宽频带地震观测范围空白。高应力作用下岩石出现“微小破裂萌生(微尺度、微能量)-裂缝扩展、贯通(小尺度、小能量的破裂)-岩体局部失稳(中尺度、中能量的冲击)-岩体结构破坏、大范围失稳(大尺度、大能量的矿震)”的发展过程。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具有微破裂前兆,灾变过程经历从微小破裂萌生-扩展-集结和从无序到有序发展过程,声发射/微震监测技术可以很好地监测整个过程。
  • 摘要:观测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强震和大型地质灾害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地电阻率及其各向异性会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因此电阻率一直是我国地震监测预报中使用的重要参量之一,在近50年来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震例研究表明,在某些强震前,利用目前地震电阻率观测中仅有4个固定电极的对称四极测量系统,即使在离震中很近的台站,并不是所有测向上都能记录到明显的地电阻率异常变化,这可能导致地震异常误判的几率.因此,探索新的地震电阻率观测方式,可以为目前地震电阻率观测系统提供有益的补充,这对我国的防震减灾具有实际意义.为了更加深入研究电阻率图像变化规律和特征,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地震电阻率异常的可能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性实验研究工作.
  • 摘要:采用Velest反演得到了新的一维速度模型和震源位置。该方法采用不同的初始速度模型,选取不同的阻尼参数,反复试验和误差计算来提高结果的稳定性,最后获得P波的均方根残差最小的速度模型,即“最小一维速度模型”。根据Velest用户手册,选取3种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对其进行迭代,当RMS值变小且地震位置和模型中各层速度趋于稳定时,反演程序将停止迭代,然后选取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同时会得到台站校正值,台站校正值反映了速度模型与真实速度模型之间的差异,台站校正值的正、负分别对应台站布设地区速度异常的高低。研究结果提高了绝大部分所选地震事件的走时残差,采用新的一维速度模型将有助于提高该地区的地震定位精度。
  • 摘要: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的结果,由于陆-陆碰撞导致的喜马拉雅崛起过程已为许多学者所关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侧,处于印度板块、缅甸板块和青藏块体的陆-陆碰撞的核心部位,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变化最剧烈、构造最复杂的地区,这里曾经在1950年发生察隅Ms8.6级大地震,是开展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本文利用128个地震台站分析的横波分裂结果表征的地幔变形场与~3000个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数据得到的地表变形场数据联合分析了东构造岩石圈变形特征.
  • 摘要:本研究区覆盖了海原断裂带、六盘山断裂带、部分阿拉善地块和部分鄂尔多斯地块。沿不同剖面、跨越不同地块的接收函数结果较清晰显示了不同地块下方LAB的差别。Ordos地块下方LAB界面清晰、结果相对简单。阿拉善地块东南角和六盘山造山带以西,LAB呈现较为复杂的结构,LAB呈现出向东多次倾斜的特点。以上结果表明,六盘山造山带是青藏高原东北方向一个较为明显的边界。青藏高原东移的物质在该区域受到鄂尔多斯块体阻挡,LAB发生了明显变形,同时这种变形也改变了东移物质的运动方向,沿着鄂尔多斯的西边界向北运移。银川地堑的形成及海原断裂以北的地震活动可能都和该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
  • 摘要: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年度、年中和短临对2014年盈江震群作出了地震三要素准确的预测,获云南省地震局2014年预报效能评比第二名.于2014年3月25日提出了3个月短临预测意见,2014年盈江5.6和6.1级地震在预测范围内,地震三要素预测正确.及时对此次地震前预报思路和方法作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定的借鉴作用.盈江2014年5月24日5.6级和30日6.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震兆、滇西实验场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和地下流体前兆存在中短临异常现象。地震活动性震兆存在云南6级以上地震平静异常,龙门山断裂7级地震对滇西6级地震形势的影响,以及程海断裂4级窗口地震中期异常。
  • 摘要:1、林甸井地震地质及观测情况rn 林甸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北部。境内有乌裕尔河、双阳河通过,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428mm。林甸地震监测站位于北纬47017,东经124。87'。占地面积500m2,观测室面积28m2、办公室面积200m2。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供电有保证。林甸地震局林4新井距离原林4井8m,位于嫩江深大断裂的东部,克山、依龙背斜南端,第四系覆盖层厚约80m,下部为中生代白垩纪沉积岩,在观测室外,井孔深500m,水位探头位于井下0.835m,该井孔观测条件稳定,水位年变规律不明显。林4新并作为观测的专用井,有独立的观测室。交流电源经过避雷器、避雷地连接,焊接、井口套管连接,焊接。林甸地震局水位LN-3A每月的15日都对仪器进行校测,校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仪器运行率为99%。rn 2、多元线性回归对林甸水位上升成因的分析rn 2012年6月2584时26分林4新井水位出现了升高,水位自4时26分至4时33分突然抬升70mm,6月26日00时12分水位又出现一次阶梯状升高,升高了122mm,截至14时42分,水位共升高18.64cm。6月26日晚19时24分林甸开始下雷阵雨,20时20分雨停了,本次降雨量约12.7mm,20时40分核实小组立即赶到台站查看仪器工作情况,发现水位、水温持续缓慢升高,截至到21时00分,水位自6月25日04时以来升高了22cm。根据判断,基本排除了仪器故障造成异常的可能。调查本区近期降雨等天气变化情况,本区的降雨量对林4新井的水位存在影响,降雨引起观测井附近区域载荷增加,引起水位的变化。通过对林甸水位2012年6月1~30日整点值与气压和固体潮有相同的周期,可见其受气压和固体潮作用明显。水位埋深和气压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和固体潮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但是从水位曲线上看,变化幅度达不到气压和固体潮的变化幅度,所以通过一阶差分的方法将季、年以上周期的影响因素剔除。差值后的水位(△h)与气压(△p)和理论固体潮(△gz),不仅周期相同,且变化的幅度也一致。用Excel对△h与△P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A与△p的相关系数仅为0.317,对△h与△gz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Ah与△gz的相关系数仅为0.823,考虑到△h与△p的相关系数不高,于是对其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得到△h与△p和△gz的相关系数为0.925,△p的回归系数为1.58.△gz的回归系数为-0.307,常数项为0.190,所以气压和引潮力作用下水位的变化规律为Ah=1.584F-0.307A9z+0.190,由此关系式可计算得到气压和引潮力作用下的每小时水位变化曲线△h',与实际观测的每小时水位变化曲线△h相比较,可以得出扣除气压和固体潮影响的真实水位情况。调查林4井的用水情况,2010年4月25日前,林甸地震台一直在观测林4井的水温、水位;2010年4月25日观测转移至新钻的林4新井。林4井于7月4日早8时至7月5日早6时,停水22小时,经初步分析,林4新井的水位突变与林4井的用水没有关系。经核实,从林4新井动水位的曲线形态上看,基本都是台阶式的陡升,按照以往的震例,确定为震兆异常的可能性不大,这种台阶式的变化是由近期的降雨引起的。
  • 摘要:以活动地块假说为基础,研究青藏地块未来3年可能发生的地震最大强度及地震主体活动地区.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青藏地块地震活动较活跃.青藏地块1960-1980年为地震活动低潮,与1865-1890年时期相似;1897-1955年开始半个多世纪地震活动高潮,与前面地震活动过程比较,这次世纪地震活动高潮似应从1988年11月6日孟连7.4级地震开始,这一观点和以往认识有所不同.青藏地块我国境内部分1900年以来地震活动可分4个地震活跃幕,1920-1937年、1947-1955年、1970-1976年和1988-?。第一活跃幕地震活动主要由柴达木-祁连地块活动引起的;第二活跃幕大地震活动主要在拉萨地块,其次在川滇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第三活跃幕较大地震及多数地震由川滇菱形块体活动引起的;第四活跃幕主要由巴颜喀拉地块活动引起,部分由川滇菱形块体活动引起:因此未来3年青藏地块我国境内地区主要地震活动地区可能在青藏地块中南部包括川滇菱形地块。
  • 摘要:本文在定位台站的选取上将两省的地震观测报告进行合并,使之缩小最大空隙角,使参与定位的台站分布更加均匀、增加流动台站及临近水库台站,缩小台站空隙角从而提高定位精度。采用赵珠等依据工业爆破和天然地震资料计算求出的符合研究区的速度模,对主震定位采用59个地震台站的波形数据,本文精定位后宁蒗5.7级地震的发震时刻15时59分32.9秒,震中位置为27.74°N,100.69°E,震源深度为10.1km。主震定位结果的走时残差0.32s,水平误差0.51km,垂直误差0.93km,空隙角64。地震序列震源位置的水平误差为1.09km,垂直误差为2.93km,走时残差为0.09S。结合地震震中分布图、震源深度剖面图和M-T图等结果分析宁蒗地震余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发震断层及发震机理。
  • 摘要:抗震设防是防灾备灾工作的重要一环,对建筑进行抗震设防监管十分必要.但至今尚未形成全国的系统管理机制.汶川地震后国务院校安工程领导小组发布《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职责、校安工程运行的机制体制、资金保障和管理、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为制定抗震设防监督管理政策和制度提供借鉴.
  • 摘要:郯庐断裂带苏皖段活动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苏皖交界的泗洪—明光—带,作为郯庐断裂带上的一个"节点",其活动特征研究尤为重要.郯庐断裂带大红山段位于江苏泗洪县峰山乡,南滨淮河,TC1走向95°,长度约15m,深3m,宽2.5m.据主要活动标志层断错情况及样品年代测定结果,该段最新活动时间距今约12万年(晚更新世晚期)。通过探槽剖面识别出来其经历了逆冲-引张-逆冲的多期活动过程,以逆冲活动为主。该地地表现存陡坎即是断层多次逆冲活动的结果,这与断裂区域整体运动形式是一致的。
  • 摘要:大陆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壳脆性层(发震层),大部分地震都是中小地震且震源深度集中在20km以上,因此,大量走时数据的震中距主要集中在100~200km以内,同时这一层的垂向速度梯度较小,所以,可以利用简化的水平二维成像方法来获得高分辨率的浅部结构.主要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玉树、汶川、芦山地震震源区和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地震的发生都与高速异常体所代表的障碍体有关,玉树地震切穿高速异常体,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都是发生在高速的杂岩体边界,但二者之间的空断区比较软弱,存在明显的韧性变形。因此,通过层析成像方法获得的发震层高速异常的分布可以进一步缩小强震区的预测范围。
  • 摘要:连续重力记录是包含高频微波、地球构造活动、潮汐分量、极移等多尺度多频段复杂信号的数据,通过对重力监测网中邻近台站的连续重力观测结果进行"差分",可削弱日、月引潮力等远场信号影响,提高与台站区域构造运动等相关的近场信号信噪比,得到重力台站间连续重力的"段差"变化,获取区域重力场连续变化特征.rn 理论潮汐信号的结果表明,“差分”方法能极大压制远场信号;实测数据的结果表明,“差分”方法能有效提高近场信号的信噪比。得出以下结论:rn (1)通过连续重力原始数据预处理,对“漂移”进行线性拟合,并顾及大气负荷效应,同时基于高精度理论潮汐模型的理论值计算,是得到连续时变重力信号的必要步骤。rn (2)邻近台站数据“差分”得到重力台站间连续重力变化段差,能有效提高近场信号的信噪比,得到台站区域重力场连续变化特征。rn (3)“差分”得到台站间连续重力段差,一方面与区域相对重力网内台站段差进行联合解算,另一方面基于台站站点绝对重力结果控制。不同测量方法的重力数据融合,可得到区域重力场连续变化,进一步分析区域构造运动等地球活动特征。
  • 摘要:多传感器协同生命探测平台是通过振动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采集并提取生命体发出的声波信号(被困者呻吟、呼喊、爬动、敲打等产生的音频声波)和救援现场的红外图像,将上述采集到的有用信息,经过决策级信息融合处理,对生命体进行目标识别,为制定行之有效的救援方案提供决策支持,如何对多个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进行融合,提高对目标的识别能力,是目前多传感器协同生命探测技术研究的热点.结果表明,DSmT解决了证据冲突时的证据组合问题,能够很好地应用在生命体识别中。为制定高效可行的救援方案提供决策依据,降低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减小灾害损失。
  • 摘要:南北地震带南段的地震活动非常活跃,另外盆地地区人口密集,易损性高,尤以昆明、玉溪盆地最甚.研究和评估强烈地震可能产生的人员伤亡,对于地震活跃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地震伤亡的规律进行了探索研究,但地震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各地区的建筑结构和抗震性能以及地形地貌等均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适用于玉溪盆地的震后人员死亡快速评估模型.利用云南历史地震资料和汶川地震都江堰市区的建筑物破坏及死亡数据,建立了烈度和不同结构倒塌率的关系以及倒塌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构建了死亡人数快速评估模型.
  • 摘要:专利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专利文献可帮助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研究进展,洞察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技术发展动向,洞悉技术竞争对手、同行的研究进展,以及避免重复研究和开发。本文旨在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简称TDA)和Thomson Innovation(简称TI)两大专利分析工具,对地震预警技术相关专利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当前国际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技术领先国家和机构、技术研发热点等,分析我国的专利持有情况及与国外的差距,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KATNP是由USGS布设在尼泊尔首府加德满都的强震台,距震中59.9km,断层距13.9km,该台记录到了此次地震较好的三分量波形,这也是截至目前尼泊尔境内唯一公开的强震记录.针对KATNP台记录到的主震强地面运动记录,通过3次多项式拟合,对其进行基线校正,并采用较为稳定的4阶Butterworth滤波移除强震记录噪声,设定带通频率为0.05~25Hz。处理后得到东西、南北和竖直向的峰值加速度(PGA)分别为167cm/s2、160cm/s2和180Crr1/S2,峰值速度(PGV)分别为109cm/s、105cm/s和34cm/s。对比东西、南北及GMRotD50,水平向5%阻尼比加速度反应谱与尼泊尔抗震规范NBC1994规范谱及NGA-WEST2衰减关系的差异,并对水平分量进行3600旋转,分析了全方位PGA及不同周期的加速度反应谱特征。
  • 摘要:地震动场地效应一直都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土层条件是影响地表地震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从Kik-Net中选取两个基岩台站FKOH06、KGSH03,两个土层台站TCGH16、IBRH17.各台站地震事件随机选取,PGA尽量覆盖各个等级,其中FKOH06中29个地震事件,地表和井下共174条记录;KGSH03共25个地震事件,地表和井下共150条记录;TCGH16共45个地震事件,地表和井下共270条记录;IBRH17共28个地震事件,地表和井下共168条记录.通过对比分析基岩场地与土层场地卓越频率与震级和距离的关系,得到地表岩土层对地震动特性的影响特点.由于篇幅所限,基岩台站FKOH06和土层台站TCGH 16的卓越频率与震级和距离的关系.rn 结果表明,无论是基岩场地还是土层场地,井下记录各分量傅里叶卓越频率都随震级增大或距离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井下仪器都置于坚硬基岩上,体现的是地震动本身(包括震源特性和地震波传播路径)的特性。基岩场地,井下、地表卓越频率大小及分布基本一致,这体现了基岩这种坚硬场地对地震动影响作用很小;土层场地,井下、地表卓越频率大小及分布明显不同,且对于地表土层条件不同的具体台站,地表各分量的卓越频率分布也不同,这体现了场地地表土层对于地震动的明显影响及其影响的复杂性。
  • 摘要:Rio Grande地堑经受过多期活动,形成了多个次级断块.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玄武岩源区由南部的岩石圈向北过渡到软流圈,表明地堑向北迁移.为探讨Rio Grande地堑的形成及演化机制,开展了多种地球物理研究.但以往研究都基于测线,台站稀疏,所得结果精度较低.USArray密集台站的布设为了解该区精细的地壳结构提供了保证.利用USArray台网位于研究区宽频地震台站记录的三分量连续地震噪声数据,获得了Rayleigh和Love波周期为8~35s的二维相速度.通过联合反演Rayleigh和Love波相速度获取地壳3D剪切波速度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为研究Rio Grande地堑深部地球动力学演化提供地震约束.
  • 摘要:远震体波接收函数仅与台站下方的介质结构有关,而基本上与震源和传播路径无关,它是利用远震入射到台站下方的Ps或Sp转换波来探测地下速度间断面,因此,该方法是现阶段国内外运用远震波形数据获得地震台站下方间断面深度的最有效手段。2007年建成的新疆数字测震台网,使位于帕米尔东北缘的数字测震台网密度显著提高,为研究帕米尔东北缘区域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收集了位于帕米尔东北缘12个固定数字地震台站和天山动力学Ⅱ期10个流动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应用接收函数的H-K叠加方法和贯续H-K叠加方法研究了帕米尔东北缘的莫霍面深度-地壳泊松比特征,同时还对帕米尔东北缘部分台站下方的壳内间断面深度进行了分析。
  • 摘要:本研究利用靠近汶川震中的紫坪铺水库台网6个台站和区域台网离震中最近的YZP台2004-2011年的三分量连续波形,发展了基于三分量背景噪声的波速变化测量方法,使噪声互相关的分量组合由只用垂直分量资料时的单分量组合增加到9个,通过多分量组合的叠加极大地提高了波速变化的测量精度和计算结果的稳定性;采用分周期(频带)测量的方法,有效地约束了波速变化的赋存深度。
  • 摘要:华北地区2009年以来实施的统一流动重力网由1 000多个相对重力点和11个绝对重力点组成,约以半年为周期.为了提取其趋势性变化特征及深部地壳运动机制,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了华北地区2009-2013年841个重力观测点的重力变化趋势,考虑到重力变化观测的半年周期,测点((Φ),λ)的重力变化g在At的重力变化可以表示。rn 重力变化率显示,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地区呈现负变化,华北平原呈现正变化.渤海湾南北侧呈现负变化。区域A的负变化达到约-30肛Gal/a(1pGal=10-8ms-2),出现在晋冀交界的太行山地区;正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河北南部地区,达30yGal/a以上;渤海湾南北两侧的负变化亦较为明显,达-10~-20yGal/a。基于重力场变化率,利用紧凑重力反演方法,经过10次迭代获得O—60km的每10km-层的分层密度变化。密度变化主要出现在15km层、25km层和35km层的山西地区、华北平原和渤海湾盆地地区,再活化的岩石圈地幔密度变化不明显。rn 山西断陷带10~40km(2~4层)的负变化体现了山西断陷带NEE-SSW向的拉张效应,山西断陷带切穿Moho的深大断裂拉张作用、鄂尔多斯块体整体东向挤压作用,俯冲洋壳板片的折断与陆壳的拖拽,物质东向运动和下行导致中下地壳膨胀而密度减小,主要集中在中下地壳,幅值在约-40~-50g/m3;华北平原主要体现为正变化,主要体现在京津冀地区和冀中南部地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相互作用致使华北平原下地幔形成环流,岩石圈地幔上隆,密度增加达到30g/m3以上;渤海湾盆地地区的深沉基层、没Moho以及变薄的地壳揭示了该地区地壳具有膨胀特性,这种膨胀促使地壳物质密度减小,其幅值在-20g/m3左右。总之,华北地区地壳物质由西向东的负.正一负分布总体体现了华北地区近东西向挤压,山西带与渤海湾盆地向华北平原汇聚效应。
  • 摘要:为了研究龙日坝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应变分配中的作用和分析平行走滑断裂带造成两条平行断裂的共同破裂,开展了龙日坝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和古地震序列的详细定量研究。通过详细的野外断错地貌差分GPS测量获得了断裂上的位移量,并通过放射性碳和光释光对地貌面年龄进行厘定,结果表明毛尔盖自~21ka以来右旋滑动速率为2.3±0.3mm/a,而全新世以来的右旋滑动速率为0.7±0.1mm/a;而龙日曲断裂自~18ka以来右旋走滑速率为2.5±0,4mm/a,全新世以来的右旋滑动速率为1.4±0.3mm/a,其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1~0.2mm/a。这表明断裂带滑动速率的降低可能与青藏高原向东运动的减慢有关。
  • 摘要:真实的地震断层滑动模型(简称地震模型)和介质参数决定了同震变形影响方式和范围,同震变形对于认识和理解地震孕育的前兆信息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人们利用GPS近场位移资料研究同震位错变形,或者结合远场和近场资料,但远场资料往往不发挥作用.在此利用GPS观测的2011年东日本Mw9.0地震同震变形,研究大范围同震位移的分布规律和特性,地球介质参数对于远场同震变形模拟结果的影响;从众多地震模型中判断最接近真实情况模型的方法;尤其是远场同震位移对地震模型的敏感性或约束作用.
  • 摘要:构造过程控制气候变化还是气候引起的侵蚀/剥蚀控制着构造过程目前在地学界仍为讨论焦点.青藏高原为研究气候与构造作用的理想场所.量化研究强震引起的剥蚀及其在构造地貌演化中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利用汶川地震震前与震后DEM数据分析了强震所引起的地貌变化、滑坡对侵蚀速率的影响。震前DEM数据误差分析是通过与震前连续GPS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获得。对比了14个GPS连续站点在2007年10月8-9日的连续观测数据与DEM之间高程差别,平均误差为±4.1m。震后DEM数据误差是通过对比野外GPS流动站与DEM数据之间高程差别,平均误差为±1.5m。该数据精度满足研究地貌变化及大型滑坡体积的要求。
  • 摘要:华北地区晚第三纪以来主要处于NNE-SWW向、近水平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依据GPS观测,华北地区平原以北的区域内地壳运动速率总体较小(小于2.5mm/a),中部平原以及南部地区,速度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大约在2~7mm/a,运动方向总体为南东向。将GPS观测数据经插值处理作为模型的边界位移约束(假定其随深度不变),考虑重力,经过千年构造应力作用得到区域背景应力场,在此基础上考虑研究区内3组7级以上历史强震,以断层同震错动模拟强震发生,得到综合应力应变场。
  • 摘要:本研究采用2hao(1992,1994)发展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一维速度模型计算P波理论走时,采用波形互相关方法计算得到观测走时,将观测走时减去理论走时,得到走时差。然后对每一个事件的各个台站的走时差减去相应事件所有台站走时差的平均值,即得到每个台站的相对走时差数据。反演过程中使用相对走时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地震定位和发震时刻不准确以及模型空间外的速度结构产生的影响。这一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不同尺度(全球的、区域的和地方的)研究中,能解决复杂界面下横向不均匀介质的速度结构问题。
  • 摘要:基于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该地震序列导致的喜马拉雅山脉及邻区的位移场。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序列所导致的位移场呈南北两侧水平分量向震中汇聚的分布形式,水平位移最大达(871~962)mm,并且距震中越远水平位移量越小,但震中南侧的水平位移量随震中距衰减更快。震中北侧出现了明显沉降,最大沉降量达(376~474)mm,大部分震中及以南区域出现了明显隆升,最大值达(626~677)mm。接下来,本研究估计了该地震序列所导致周围喜马拉雅部分山峰的位移场。结果发现希夏邦马峰的位移最大,水平位移达393mm,下沉36mm;珠穆朗玛峰近南向水平移动36mm,下沉9mm;其他山峰的位移与到尼泊尔地震序列的震中距离和方位的不同而不同。
  • 摘要:乳山震群是近年来中国大陆东部非常显著的地震活动事件.序列持续时间之长、活动频度之高为1970年以来山东地区所仅见.为了深入研究震区的地震构造、明确发震断层,以及跟踪震群序列的发展趋势,2014年5月6日起,陆续在现场布设了18个流动台,持续对该震群进行观测,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为深入研究该区域地震地质和构造环境提供了重要素材。乳山地区主要发育NE、NNE向断裂,历史和现代地震活动主要与这些主干断裂有关,但此次乳山震群距离这些主干断裂较远。根据有关地质资料,乳山地区还发育有次级的近NS向断裂。根据本文精定位结果,此次乳山震群很可能是该区一条隐伏的次级断裂活动的结果。
  • 摘要:该地震之后发生了两次大于3级的余震,这两次余震和主震之间有何关系,主震的发生是否传递到了余震位置导致了余震的发生,这些问题对于地震预测研究是有意义的.为研究地震发生和两次大余震的关系,计算了主震在周围空间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地震是由地下物质大规模的迁移和重组所产生的,地震发生之后的短时间内,弹性能的释放是主要的物理过程,在此时,采用简化模型,把地球地下介质简化为半无限空间内均匀各向同性完全弹性体,如果已知地震位错面的几何参数和滑动量,则可求出弹性体内部产生的应变场。
  • 摘要:利用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区域GPS资料,结合区域的地震构造以及中小地震活动等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六盘山断裂带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探讨引起区域地壳形变的断裂带构造活动,并由此认识六盘山断裂带地震危险背景.主要结果表明:六盘山断裂带中南段是青藏块体与华北块体之间的边界型活动断裂带。六盘山断裂带中段存在地震空区或者破裂空段。跨越六盘山断裂带中南段的GPS剖面显示断裂闭锁特征。六盘山断裂带中南段区域显示现代地震活动性异常区。
  • 摘要:为进行地震定量分析,国内外地震学家开展了面波震级与矩震级(地震矩)的关系研究.考虑到我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面波震级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关于面波震级与矩震级关系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应用时尚需要论证其适用性.国内相关的研究由于5级以下和6.5级以上地震样本较少,其统计关系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另外,由于未能给出经验关系的标准差等参数,导致无法评估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由于小震级样本量远大于高震级样本量,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统计回归分析,会使统计关系式主要受控于小震级样本,导致在高震级处的较大偏差。为解决这个问题,拟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使各震级档的样本对统计偏差的贡献率基本一致。
  • 摘要:本文研究区三维速度结构的非均匀性,用衰减频散特征获得P波QP值非均匀性,用小震S波包络线随机反演速度非均匀性的谱结构,用接收函数获得台站下方泊松比非均匀性,对比郯庐带江苏段与郯城81/2级大震区介质非均匀性参数判断大震危险区。
  • 摘要:根据地震波波长与非均匀体的大小关系,介质非均匀性分为大尺度非均匀性和小尺度非均匀性.大尺度非均匀性可以用传统的介质结构参数来描述,如速度、电导率、密度等参数,而小尺度非均匀性则采用介质速度扰动率(ε)及非均匀体相关长度(α)来描述介质非均匀性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介质非均匀性强烈,相比较而言,川滇块体地壳介质非均匀性程度最强,川青块体相对较弱,川中块体居中;川滇块体、川中块体及川青块体地壳介质速度扰动率分别大于6%,4%及2%;各构造块体上、下地壳介质最大非均匀体相关尺度约为7.9km、9.7km、10km、11km、8.3km及11km。不同构造块体地壳介质非均匀性程度的差异性可能与该区强烈的构造活动及深部物质流动有关。
  • 摘要:发生于2011年3月11日的太平洋沿岸日本东北地区的Mw9.0地震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强地震,也是全世界过去一个世纪的第四大地震.由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和强地动对广大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特别是太平洋沿岸的许多城镇.但是,到目前为止,由巨大地震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仅在1964年的阿拉斯加和2010的智利地震中被研究和报道过,此外,对于以上地震事件的重力观测数据在时空分辨率上都不足以描述位于俯冲带上如此巨大空间(大于1000km)上的同震重力变化.rn 本研究利用混合重力监测揭示了独一无二的日本列岛的同震重力变化。混合重力监测实施于地震前后的一年内,监测点位包含基本覆盖日本全境全部13个绝对重力观测点和日本东北区域的16个相对重力观测点。重力观测结果剔除了因地质和环境变化对重力的影响。rn 观测结果同基于考虑自重分层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且在东北地靠近太平洋区域的重力变化呈现出随震中距增加而由正到负的变化特征。模拟计算中考虑了球形地球、弹性结构和密度模型的使用。此外,计算使用的同震断层滑动由GPS观测数据反演所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GPS观测显示俯冲的区域重力观测结果为负,该结果无法简单使用地壳的垂直形变来解释,因震导致的地下质量重新分布影响不可忽略,由此也证实了2004年GRACE监测的苏门答腊地震的因震地壳膨胀导致的重力变小结论。
  • 摘要:研究发现,基于USGS WPHASE震源机制解的自由振荡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最接近,其不符合度尸的平均值为0.090,比例因子S为0.992,最接近1,F和S的标准偏差也最小,分别为0.055和0.065,最能反映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即基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WPHASE反演的震源机制解的自由振荡模拟值与实际观测符合最好,其相应的震级能较好反映Iquique地震释放的总能量,而利用海啸数据反演的标量地震矩偏小,联合远场和近场长周期观测数据反演可显著改善震源机制解。因此,利用自由振荡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判断地震的震源机制和有效约束地震的震级。
  • 摘要:维西-贵阳剖面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关键地段,纬向切割康滇黔构造区,西端毗邻青藏高原东构造结,东部伸入华南地块.青藏高原东南缘为青藏高原和扬子地台之间的构造过渡带,是印度-亚洲挤压碰撞或会聚导致青藏高原物质侧向挤出向东南逃逸的场所.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十分复杂、构造变形十分强烈和发育,大型走滑断裂之间夹持的地体,组成巨型侧向挤出地体群,剪切走滑与推覆构造发育、块体增生与挤出交替,同时,该区地震活动频繁,为我国地震活动最为强烈地区之一,即著名"南北地震带"南段.因此,该地区地壳结构研究对于理解印度-欧亚碰撞造成的陆内变形特征以及动力学过程、地震孕育与发生规律具有重要意义.rn 利用维西-贵阳剖面观测的重力与GPS定位数据(测点总数420个,沿剖面走向点距平均约2km、总长度约800 km),结合区域背景重力场、地质构造及深部地球物理成果.分别采用人机交互选择法和Paker -Oldenberg波域快速反演算法反演研究剖面较为细化的地壳密度结构特征。观测研究表明:剖面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的幅变范围为-216~+46xl0-5ms-2,从西往东其长波长成分稍具线性增加趋势,其起伏与地形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剖面布格重力异常总幅差变化达l90xl0-5ms-2,具“斜N”分段变化特征,从西往东呈上升(维西至攀枝花,水平梯变大)-下降(攀枝花至会泽,水平梯变较大)-上升(会泽至贵阳,水平梯变较小)态势:高程与布格重力异常比值的趋势性转折部位为“地轴”核心和小江断裂带东侧,可能与先存构造或新生构造发育有关;剖面地壳密度结构可分上、中和下三层结构,各层底界面平均埋深分别约20km、35km和51km,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和鲜水河一小江断裂带为地壳结构相对简单与复杂的过渡带;地壳厚度西深东浅,可能是东构造结的侧向挤压所致;下地壳厚度变化相对较大,可能对地壳增厚起主要作用;华坪-攀枝花附近的Moho面隆起和上地壳高密度体的存在对青藏高原物质向南东逃逸和东构造结的侧向挤压均起到一定阻挡作用;中地壳下伏有限低密度薄层有利于其上物质的南东逃逸和顾时针旋转,有利于其下物质受东构造结作用下往东向运移。
  • 摘要: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先后发生了5次5.0级以上、震源深度在5~10km之间的地震,地震类型为震群型.其中5.8级地震为1961年以来吉林省发生的最大震级的浅源地震,是全国1970年以来最为复杂的地震.吉林省长春市、白城市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地震感明显.这些地震均发生在在松辽盆地内,位于北西向查干泡-道字井断裂带与北东向扶余-肇东断裂带交汇部位.最高烈度为Ⅶ度.震群破坏力相对较弱,虽然此次地震震级不大,但仍造成较大损失,这主要与东北地区抗震意识不强有关.东北地区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农村、山地地区,建筑物的抗震级别比较低,造成地震的破坏力比较大.(1)在Ⅵ度及以下地震烈度区,底框结构的震害主要是上部砖混部分的破坏。(2)抗震墙的设置及相关抗震构造措施对底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起重要作用。(3)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对上部砖混结构的抗震起着关键作用。(4)底框结构具有“上刚下柔”的特点,不利于结构抗震,在高烈度区不建议采用。
  • 摘要: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15年4月25日在尼泊尔发生Ms8.1大地震,震中位置28.2°N,84.7°E,震源深度20km.尼泊尔辛都巴尔乔克县(Sindhupalchowk)和热索瓦县(Rasuwa)是受灾最重的县.在雨季两县就经常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传统的民居以片石结构为主。片石结构墙体松散,抗震能力差,在两县的部分乡镇倒塌严重。近些年来,当地新建房屋以自建框架结构为主,柱子截面积230mm×230mm,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在此次地震中,除了强地震动的作用,房屋地基的边坡失稳是造成房屋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地震还造成了灾区的生命线工程、以及两县的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不同程度的破坏。
  • 摘要:为研究我国地震烈度的评定值是否存在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以某一合适的衰减关系模型作为基础,利用真实烈度评定值与衰减关系模型计算值残差进行时间趋势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均基于正态分布的基本原理.首先,验证所选衰减关系计算而得的残差是否符合均值为0的标准正态分布,若存在整体偏差则需进行相应校正.而后,对所有残差数据按时间分布绘制残差-年份散点图,并利用自举抽样对5年时间间隔的残差数据进行1000次的抽样均值统计,且采用5阶多项式对残差数据进行拟合回归,观察整体残差数据的分布状况。
  • 摘要:一般来说,地球物理数据是地下物质某种物性参数在特定空间中的响应,而地球物理反演正好相反,它是通过获得不同的模型参数估计来拟合实际观测数据.由于地下模型参数网格个数通常远远大于观测数据个数,反演方程通常是欠定,反演结果并不唯一.通过在模型目标函数中添加最小模型及最平缓模型的限制,构建L2范数条件下的反演方法,解决了反演问题中解的非唯一性问题.
  • 摘要:(1)南北带中段深部构造特征研究的意义.南北带中段区域范围大、界面起伏剧烈,按照传统统一参考深度模型(Parker-Oldenburg迭代反演方法)所得重力反演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且与地震测深等结果差异较大,如何提高反演精度和准确度,获取南北带中段壳幔深部界面展布模型,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入不同参考深度模型到重力界面反演方法中,结合地震测深等结果对反演过程进行约束控制.该研究成果可提供适合结构差异大、大区域的界面反演方法.rn (2)方法。传统重力反演算法统一参考深度,对整个区域进行去平均场效应。该处理方法适用于较小范围,且界面变化较平缓区域(一般小于3°x3°),对于界面起伏大且区域跨度大的南北带地区,结果有失偏颇,尤其对偏离参考深度较大的区域结果影响越大,与地震测深结果偏差较大。由图l可见,相比南北带北段和南段地区,南北带中段界面起伏更剧烈,重力反演结果与地震测深结果间的差距也较大,其中穿越南北带中段核心区的竹巴笼.资中剖面的莫霍面标准差达到了6km,其中最大差异处超过了10km.如此大的差异显然不能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统一参考深度的重力反演方法需要改进。rn 良好的先验模型是获得高精度反演结果的重要保障,考虑改善初始模型,引入不同的参考深度:首先利用待反演区域的统一参考深度获得初始参考模型,将其作为参考深度再次进行反演计算,同时去平均场效应时,只针对测点周边一定区域(界面形态相似,起伏状况可比拟)进行,更符合实际情况。rn (3)结果与讨论。从改进后的重力反演结果情况(与测深结果标准差)可知(表略),引入不同参考深度模型对南北带南段和北段的深部界面反演作用明显,提高了反演准确度;但对结构差异较大的南北带中段,问题仍未解决。究其原因:一是以往用重力反演深部界面时大多采用常密度模型,但这只是一种近似的密度模型,南北带中段密度差异大,根据以往地震测深、地质等结果构建变密度模型引入反演过程中,所得结果应该更接近于实际地质情况;二是在正反演计算过程中采用分解模型计算,对界面的起伏分解成底界面的平移和顶界面的起伏层,且底界面的起伏层是针对大区域进行,消除平板层效应时,效果依然欠佳,有待对方法进行改进。
  • 摘要:高频GPS在差分处理模式下,其水平向噪声大致为5mm,垂直向大致为10mm,南靖人工爆破近场清晰记录到55mm的垂直向位移,而华安人工爆破近场清晰记录到20mm的东西向位移,同时说明如果地壳的振动幅度超过高频GPS噪声水平,高频GPS能够捕捉到近场地震引起的位移信号;高频GPS差分单历元解在采用快速预报星历与事后精密星历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也说明采用快速预报星历进行高频GPS实时解算的结果的可靠性:高频GPS记录可以作为有效的“地震位移计”,对以记录速度和加速度的地震仪起到很重要的补充作用,使得“GPS地震学”这一交叉学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高频GPS数据的实时处理结果将可应用于地震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
  • 摘要:依据现场异常核实结果,怀来台附近挖土时间段主要为2010-2012年,而2010-2012年怀来伸缩仪的年变与往年的年变有明显的区别,往年年变形态为W型,该时段年变形态在谷底位置的倒V型已经消失,统计EW分量消失的年变形态的幅度为4.2X10-7、NS分量消失的年变形态的幅度为2.5xlO-9;由于挖土对怀来台伸缩仪所在位置应变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怀来台伸缩仪年变消失的幅度基本接近,挖土时间与资料异常时段也较为一致,并且2013年砖厂停止挖土之后怀来台伸缩仪年变形态逐步恢复。因此,怀来台伸缩仪2010-2012年年变形态的改变主要是由于怀来台附近砖厂大规模挖土造成的干扰。
  • 摘要:由于张渤地震带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而成为地震监测研究的重点区域.GPS站点垂直形变运动趋势表明,燕山地区和平原地区为下降区,燕山山前地带和太行山地区为上升区,太行山地区和平原地区表现为上升运动,东南部垂直形变以下降运动为主。所形成的垂直形变上升与下降的分区界线与张渤构造带走向一致,说明张渤带对现今地壳垂直形变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活动性。这种垂直形变运动趋势与新生代时期以来的活动性质基本相同,呈现继承性运动。而燕山地区近一时段表现为下降,与新生代时期的隆升运动相反,形成反向活动。
  • 摘要:包括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简称张渤带)在内的首都圈区域是我国东部构造活动强烈地区之—,自有记载以来曾发生过M≥63/4的地震11次.因此,利用GPS区域站数据资料研究现今地壳形变状态和张渤带的形变趋势,对于中长期地震趋势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个时段水平形变场显示,以张渤带为界,北侧地区的西部各时段都不同程度的向西运动,东部具有向西偏南方向的趋势运动。分析给出,近期区域水平形变场趋于有序,显示张渤带有挤压应力增强趋势,反映区域构造活动性有序增强。使张渤带成为地震孕育的有利区域,需要加强跟踪监测和研究。
  • 摘要:为了研究某些震源区的细结构,可以在震源区周围布设几千米点距的密集临时地震台网,记录近场微震资料.近场资料的特点是震源—接收台站之间的路径较短,接收到的地震波直接反映震源区介质的信息,并且台站之间距离较小且分布较均匀.因此,可以得到精细的震源区成像结果.在唐山至滦县地区布设过由30个台站组成的密集临时地震台网,得到了大量的微震记录.利用地震成像方法对临时地震台网资料做进—步处理,得到唐山震源区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
  • 摘要:由兰州钻孔倾斜的残差时间序列可以看出:这3次地震均发生在NS分量的高值区间内和EW分量的下降趋势当中。在2003年5.2地震前:NS分量在2003年2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折,由下降趋势转变为上升趋势;EW分量在2003年1月同步出现转折,由缓慢下降趋势转变为加速下降趋势;在2003年10月NS和EW分量同时再次出现转折,NS由上升转为下降,EW由下降转为上升,随后发生地震。因此认为,兰州钻孔倾斜观测能够记录到发生在临潭一宕昌断裂上中强地震前的异常变化,且异常特征可能为:当NS分量处于高值区间内和EW分量处于的下降趋势当中时,NS和EW分量同步出现反向加速异常变化。
  • 摘要:考虑局部地区构造应力场的非均匀特征及其细致结构,中国及邻区水平最大主应力迹线图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从而,对局部地区的构造应力状态及其特征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考虑到“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应力数据数量及分布,构造背景以及前人构造应力场研究结果,川滇及周边地区则被选为进一步研究的区域。基于该地区的实测应力数据,建立并逐步完善适合该地区的应力数据实际状况的空间优化处理方法,运用该方法,采用比较精细的网格,对该地区的5类应力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给出川滇及周边地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分布状态。
  • 摘要:进一步探索钻孔水位年变的成因,需要引入降雨资料,由于该台的记录一直不正常,笔者使用了西边、相距1km的姑咱海子台的资料。因为台站位于山区,降雨量很容易受到局部地形的影响,所以资料在细节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水位上升时间段基本与降雨时间对应,说明水位升降受到降雨控制。亦有研究认为,距台站450m远的大渡河流量变化与钻孔应变的年变有关,从给出的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曲线变化特征看流量增大、减小与钻孔水位的升降基本一致,故流量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雨季引起的河水涨落现象,所以河水流量与地下水位都反映了降雨影响,二者同源伴生。
  • 摘要:当常规的地震定位所采用的速度模型和方法不适用于研究目标,或者定位精度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需要使用更多的观测数据,选择更好的定位方法来确定更优的一维速度模型,提高地震定位的精度.通过使用最小一维速度方法重定位后的地震走时残差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说明计算得到的最小一维速度模型要优于原始一维速度模型,对地震的定位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台站校正值很好的表征出研究区域浅层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台站校正值的负正分别对应台站布设地区速度异常的高低,西负东正的校正值分布和研究区域西高东低的地形分布特征联系紧密。
  • 摘要:在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完成了长城站地震台数据传输系统建设,实现了对长城站地震台的实时远程监控,并对发生在南极地区的地震事件实时监测这一目标.根据法尔兹半岛浅层速度结构探测实验得到的数据,利用噪音互相关方法得到了两台间的面波格林函数,由格林函数得到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然后由频散曲线反演得到该区的平均S波速度剖面。从结果看,长城站所在的法尔兹半岛浅层基本上分为3层,在2.5km深度剖面上,S波速度范围大约在1.8km/s到2.7km/s之间,由于该区是一个火山半岛,没有沉积层覆盖,s波速度相对较高。
  • 摘要:西安地震台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子午镇秦岭北麓,台基岩性为前震旦纪片麻状花岗岩.TJ-Ⅱ型钻孔体应变仪于2007年开始试运行.井深70m,探头深60m,终孔直径150mm.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钻孔应变观测系统.西安地震台TJ-Ⅱ钻孔体应变资料从总体来看,观测精度较高,可以清晰地记录到应变固体潮现象.但也存在一定的干扰和漂移现象.rn 西安地震台TJ-Ⅱ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记录的突出特点就是实现连续观测,应变仪映震明显,能够较好地记录一些近震及远震波形。2012-2014年的日均值数据连续率达到100%。从日均值趋势图看出,该台仪器存在着一个长周期的线性漂移,但曲线较为稳定。应变仪能记录到清晰的固体潮、地震引起的应变波、震前地形变异常等重要信息,观测精度达10-9。rn 应变仪观测过程中主要干扰因素可分为3大类:仪器工作状态的影响;气象因素干扰;人为因素和不明原因造成的干扰。在日常记录中主要为钻孔气压干扰和钻孔水位干扰。钻孔气压干扰主要是大气压力以负载荷的方式作用于地壳表面造成岩体孔隙压力改变,从而导致钻孔应变测值发生变化。钻孔水位干扰是通过水位变化导致流体压力发生改变,导致孔隙压力变化进而导致钻孔应变值的变化。钻孔应变测值的干扰变化通常是在气压与水位的联合作用下产生的。rn 根据TJ-Ⅱ钻孔体应变仪观测情况,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资料逐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跟踪潮汐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西安地震台TJ-Ⅱ钻孔体应变仪的数据完全符合形变规范中所要求的内精度指标,M2波潮汐因子a
  • 摘要:祁连山主动源激发系统位于祁连山腹地,距张掖市以南约50km的黑河二级电站上,激发点水深为55m左右,水面宽约200m,该水库在祁连山地区是一个良好的主动源激发场地.激发系统由4杆气枪组成,每杆气枪容量为2000立方英寸.供气系统由2m3压缩比的2台空压机组成.以激发源为中心,在方圆200km范围内架设了40套短周期地震仪临时台站和14个宽频带固定台站,构成了祁连山大容量气枪主动源重复探测系统.该系统用约14mPa的气压进行4杆气枪同时激发时,短周期临时台站在150km范围内可以清楚地记录到地震波信号,固定台在约300km范围内记录到地震波信号。以14-15mPa为气枪激发气压,可在6.5-6.7min内激发一次,为了提高信噪比,激发最佳时段为晚20时以后,早5时以前,在这7小时以内可激发次数达60余次,通过叠加处理能够得到一幅清晰震相记录波形,可以精确读取震相到时。该系统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对祁连山地区地壳速度结构进行动态监测,形成速度结构变化云图,可以获得地下应力变化云图,进行地震孕育过程实时监测:二是提高了该地区的微震监测能力,提高了地震定位精度,对研究断层活动,尤其是断层深部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地震孕育过程中,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地应力不断积累变化,可能导致孕震区地下介质电导率的变化,并可通过感应磁效应等途径产生附加磁场,从而导致磁场的变化.利用陈伯舫(2000)提出的地磁分析"日变幅差"方法,分析了汶川地震前泾阳、连云港、新沂地磁台小波变换后的"日变幅差"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小波尺度a=4和a=6时,泾阳台与新沂台以及泾阳台与连云港台地磁垂直分量z“日变幅差”曲线都出现了两个超过3倍方差值的“正异常”,两组台站地磁垂直分量Z“日变幅差”曲线的异常出现时间相同,都是震前150天和25天。而新沂台与连云港台的地磁垂直分量Z“日变幅差”曲线在此期间无异常。
  • 摘要:将地电阻率台站地下介质简化为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模型,以点电流模拟地表干扰电流源,针对对称四极观测装置,利用转换函数滤波器法计算电流大小、方位角、距离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利用地电阻率转换函数的递推公式定性分析地表点电流对地电阻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电流强度、方位、距离有关。电流越大,地电阻率干扰量越大;在测区内距离中心点一定的距离上点电流对地电阻率的影响不同,在测线上影响较大,过中心点垂直测线上影响较小;干扰源离开测区超过一定的距离后,干扰量较小,无穷远处,干扰为0,在测量电极MN点附近干扰最大。除此以外,点电流对地电阻率的干扰还与测区地电断面结构有关,A型断面抑制效果好一些。
  • 摘要:天水台2010年10月灾后重建项目天水深井地电观测工程开始建设,2011年10月中旬深井观测系统开始运行.天水深井观测采用ZD8M多极距观测装置.电极埋设分为深层和浅层,埋设深度分别为100 m(井下)和6 m(地表),布极呈近似等边直角三角形,大致呈NS、EW、NW向分布.NS、EW向供电极距为300 m,测量极距为100 m,NE向供电极距为390 m,测量极距为130 m.通过比较天水台地表和井下地电阻率台站的观测数据质量以及观测精度,来评价井下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质量,研究井下电阻率观测的映震能力.
  • 摘要:对电磁异常对应的主震分震级档展开分析,发现全国7级以上地震前出现最多的5项电磁异常分别是地电阻率、垂直分量、地磁日变畸变、地磁低点位移和自然电位,且地磁日变畸变全部为临震异常,地磁低点位移全部为短临异常;6~6.9级地震前则是地电阻率、电磁扰动、地磁差值法、磁偏角、地磁垂直分量,且电磁扰动和低点位移均以临震异常最为突出,地磁差值法和磁偏角也以短临异常为主;5~5.9级地震前则是地电阻率、流磁、电磁扰动、磁偏角、自然电位。对电磁异常分测项开展分析,发现电磁扰动、磁偏角和地磁差值法异常对应的绝大部分为5-6级地震,地磁日变畸变对应的7级以上地震则占其对应地震的50%,地磁垂直分量对应的78%为6级以上地震。
  • 摘要:通过研究数据检查应遵循的原则及常用数据检查方法,针对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研究数据检查规则方法及检查内容,设计并实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检查系统.软件对数据的检查结果主要是数据检查报告及检查后输出的检查数据库两个成果。检查报告记录了被检查数据的数据名称、错误类型等信息。检查后输出的检查数据库为mdb数据,新增ErrorType字段记录错误类型。通过软件的实际使用发现,软件实现了对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数据编码、数据合理性等的检查。但由于影响数据质量因素是多方面的,本软件只是结合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规范,对数据编码及数据合理性的部分内容检查进行了探讨。
  • 摘要:在福建海外进行的"台湾海峡西部地壳深部结构探测工作"是福建省地震局首次运用科考船进行物探平台气枪震源系统测试,项目组在"延平2号"科考船上进行了物探平台气枪震源系统的测试与运用.应急通信的任务是记录好整个海上探测过程,为今后探测人才培养留下详细影音资料,同时还要能够让设立在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临时指挥部的领导专家随时根据实时画面进行操作安全评估,并能通过通信系统进行指挥调度.通过完成“台湾海峡西部地壳深部结构探测工作”中通信传输工作的保障工作,首次实现了福建省地震应急通信系统在海洋地震探测工作中的运用。rn 任务的成功完成得益于精心细致的方案制定和多次针对性的模拟演练。证明了基于陆地环境设计的海事卫星通讯设备在风浪不大、天气条件较好的海况下能够满足“延平2号”科考船的通信传输需要。临时组建的海上应急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运行稳定,系统间协调正常。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积累了操作各系统模块拆装和运行的经验,为做好海上地震现场的通信保障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了经验和手段的储备。
  • 摘要:西安基准地震台对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应急响应,地震发生时可将台站作为防震减灾指挥部,因为城镇缺少流动监测设备,地震发生时,无法进行地震现场监视,地震台可以随时掌握地震动态情况的作用。地震台站在地震应急工作中需要完善,地震台站要协助有关救援单位科学有效地做好灾情快速评估和重灾区的判定;地震应急产品的产出应注意实用性和高效性,地震台站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尽快提供统计信息,为实施救灾决策和救灾资源的调度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支持:震区和周边地震台站要为地震现场及其他协作单位及时提供各类工作图件和基础资料,以便地震现场能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的安排和调度。
  • 摘要:地震科学数据管理的意义.地震科学数据不仅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信息源和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也是国家十分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经过近50年的努力,地震行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多学科、多门类的地学基础数据观测网,产出了大量的地震监测数据、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观测数据、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包括地球内部结构构造、大陆强震构造背景、大中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区划等在内的探测研究数据,以及科学实验数据、现场考察数据、地震灾害基础数据等.rn 对于地震科学数据管理,一直是摆在地震监测和科技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2014年,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和监测预报司就观测数据的管理和数据共享服务相继发文,对观测数据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地震科学特别是地震预报目前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专家们一致倾向于“地震预报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来实现的世界性难题”这样一种见解。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地震科学数据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地震局能够留给社会的财富,包括这些大量积累起来的地震科学数据。rn (2)管理现状中的问题点。地震科学数据的管理现状令人担忧,尤其在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实践中,表现十分明显。①大的层面上,注重监测任务,轻视数据管理。监测经费发下去,大家关心的是怎么花,论文怎么写,但对任务完成后取得的数据,如何扩展其应用,不做深层考虑。有些监测数据常年堆积,不知道有谁在用。数据管理工作边缘化。这一点,也可以从本次地震学会征文主题中,没有一个数据管理主题看出。②管理机构层面上,中国地震局各直属单位以及各省局,对地震科学数据管理重视程度高低不一。有些单位有独立的数据管理部门,但大部分单位的数据由档案或信息部门代管,还有些就完全依托给所在的学科管理。③技术层面上,缺少一个统一的管理流程、管理系统和数据格式标准,使得各单位的观测数据有着较大的任意性。④具体管理上,对同一个数据,信息部门与档案部门两张皮。信息部门只管数据本身,对其物理意义及综合研究意义关心甚少。档案部门大多由非地球物理专业人员担任,他们只管理数据目录和数据的物理介质,对介质里的内容极少问津。这些问题导致在地震科学数据使用和共享中产生了一些非积极的效果。rn (3)理想的数据管理状态与改变现状的关键问题。①数据生产者不再享有数据所有特权。国家对数据生产已经支付了费用。生产者可以保留著作权,但必须无条件交出所有权。不上交数据不予结题,应当成为一项坚定不移的制度。②数据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统一的、严格的管理制度。数据存储不能只是简单的物理堆积。要用现代化、科学化方法,从数据应用和数据共享的角度管理数据。同时,还要严格按照保密规定保证数据安全。③数据管理部门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业务专业人员,要对数据的科学性和物理意义有较深的理解和研究。④数据管理者的绩效评价,要从数据应用率中获取。严禁数据管理者依据自己掌握数据优先权的便利去发表有关数据引用方面的论文。数据管理者的技术职称晋升评价机制,要建立在数据管理的科学性和数据应用的绩效上。要从别人对数据的引用中获得成绩评分;别人引用的越多,数据管理者的成绩越大。rn (4)结论。地震科学数据管理的关键在于数据生产与数据管理者的分离。必须要将地震科学数据当作国有资产来进行管理。因此,建立地震科学数据管理实体单位,独立管理数据,至为关键。
  • 摘要:成都(郫县)台、西昌(小庙)台以及甘孜台地电场观测数据出现比较典型的同步变化,主要对该数据的可信度和基本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①芦山7.0级强烈地震前后,四川地区部分台站出现的地电场观测数据同步变化,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排除气象因素的影响,以及观测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的影响,在观测环境和观测系统无较大变动的情况下,也可以部分排除因电磁环境干扰对观测数据产生的影响:②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现象,认为在2012-2013年期间,在成都(郫县)台、西昌(小庙)台等台站出现的地电场观测数据同步变化现象,可能与芦山7.0级地震的孕育和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 摘要:地震在孕育过程和发震时产生地震电磁信号现象,已经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同.随着我国大陆近些年一些大震的发生,从事地电场观测相关研究的人员,利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发现了与地震联系比较紧密的异常现象.但是,这些方法的易操作性有一定的局限,不便于一线预报人员的掌握以及资料的准实时处理.于是,便有了地电场相对变化方法的提出.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本方法不仅能够检测出震前地电场的异常变化,而且还具有使用方便简单的特点,易于台站一线观测人员掌握。在非震异常的排除过程中,必须参考台站工作日志,以及必要的台站异常调查,提高地震预测的可信度。由于该方法提出时间较短,尚需更多震例的回溯性检验和实际预测效果验证。
  • 摘要:共编制了灾区主要居民点房屋建筑震害遥感影像图近100幅(A3,比例尺1:1500~1:5000),阿尼哥公路和沙拉公路沿线震前、震后遥感影像图24幅(长200cm,比例尺1:5000),以及灾区地势分布图、行政区划图、人口与房屋建筑分布图、道路交通分布图和各种震害(房屋建筑震害、道路交通震害、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等)解译分布图等。这些成果,加上地震应急期间产出的大量震害遥感分析处理成果,为按时高效完成本次实地震害调查、烈度评估和损失评估提供了有力保障。
  • 摘要:2014年4月20日安徽霍山Ms4.3地震是霍山地区1973年Ms4.5地震后的又一次4.0以上地震,震后序列活动频繁,以往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小震对周边地区中强震的映震效果较好.对于中强地震,可以综合震源机制解、余震的分布以及地表破裂带等来推测其破裂参数.对于中小地震主破裂面的确定则比较困难.陈学忠等(2005)认为,地震破裂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所产生的地震波的频率存在方向性,因而可以利用P波或S波拐角频率的方向性来反演地震的发震断层参数,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利用该方法测定2014年4月20日霍山Ms4.3地震的发震断层参数.
  • 摘要:巢湖皖14井数字化水温仪架设属于"十五"项目,2007年9月正式开始观测,仪器型号为SZW-1A,水温探头位于井下195 m处.该井水温日动态属于随机波动型,长期动态属于复合型.长期观测资料结果表明,该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信息量丰富,不仅有降雨、气压的扰动,还有大震的同震效应和震后效应.为进一步研究该井水温变化机理,对该井高精度水温观测环境、数字化观测资料,以及在-160m处架设了一套同型号水温观测仪进行多层水温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巢湖皖14井水温同震响应所获得的数据为分析基础,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根据同震响应过程中井孔系统水温度变化与热传导间的关系进行机理研究。
  • 摘要:在地震前兆电离层扰动研究中,复杂的电离层环境会导致卫星电磁探测载荷的性能及工作状态发生变化.目前探测载荷性能分析多以实验室检测定标和野外实验手段与其他探测数据对比分析为主,不能满足高频次的载荷性能与数据质量评价需求,所以,有必要进行同一电离层参量星上探测数据的对比分析.由于同期在轨卫星较少,因此,通过建立电磁卫星探测数据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时间匹配,开展不同期在轨卫星探测数据交叉检验研究,同时,利用电磁卫星探测数据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构建电离层背景场,分析地震相关的空间电磁事件引起的电离层扰动.
  • 摘要:地震的孕育与发生总是伴随地球内部物质结构与密度的重新分布,引起地球内部局部重力场的时间变化,因此,重力观测对研究巨大地震震源区内部物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60年代邢台地震之后,我国就开始定点地面重力观测和流动重力测量,并在多次大地震测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地面重力测量受观测条件限制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匀和时间分辨率低等不足,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及中国境外,而卫星重力观测将成为地面重力观测的有力补充,为研究震前重力场变化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数据.rn 利用多年GRACE卫星重力变化资料,给出中国西部及周缘的重力场时空变化,结合多个震例进行分析,意在探索地震前区域重力场变化演变过程,及其与地震存在的可能联系,为利用卫星重力进行地震预报探索及地震机理研究积累经验。采用美国UTCSR公布GRACE重力卫星的RL05月重力场模型数据,并根据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月数据扣除陆地水质量影响,选取400km扇形滤波,选取2003-2010的月重力场模型作为背景,计算该区域的重力场的时间空间变化及特殊地区的特征点位重力时序变化。rn 研究表明,区域重力场变化以2008年为界存在明显分时段特征,2003-2008年区域以重力增加为主,而2009-2014年以重力减少为主;且存在明显分区性,总体上区域重力场在尼泊尔地震震中四周呈正负变化分布;多个震例发现地震震前局部重力场变化在压缩区重力增加,拉张区重力减少,且与理论同震重力变化结果一致;总结研究区域近年以来M7.0以上地震震前重力变化特征发现,地震基本发生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的过渡带上及重力变化零值线附近。
  • 摘要:卫星红外遥感技术用于地震监测已有近30年的历史,目前研究人员所用的卫星数据源主要来自于NOAA/AVHRR、EOS/MODIS、FY静止系列气象卫星等红外传感器观测获得的红外数据.其中AVHRR、MODIS红外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1krn,FY静止卫星的红外数据分辨率为5km.此外,在我国地震预报部门还使用NOAA长波辐射数据产品开展短临监测,该数据为利用卫星远红外波段反演的宽波段数据,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该卫星的红外通道空间分辨率能够达到400m,本研究主要通过对GF-4模拟数据开展研究,评估百米级空间分辨率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将为未来高分四号卫星数据进入地震监测领域提供依据。
  •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优势,在震后灾情信息的快速获取及评估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及应用.目前SAR影像的分辨率已经达到米级甚至亚米级,建筑物在SAR影像上的空间几何展布也越来越清晰,具有较明显的叠掩、二次散射、阴影等成像几何特征.传统的应用于中低分辨率SAR影像的震害检测方法已经不再简单地适用于高分SAR影像,发展适用于高分SAR影像的建筑物震害检测方法已经成为利用遥感技术进行震害检测亟待解决的问题.rn 利用震后高分SAR强度影像,结合震前高分光学影像,进行建筑物的叠掩、二次散射、阴影等成像几何特征的提取并进行纹理分析,以达到提取震害的目的。rn 对规则建筑物在高分SAR影像上的成像特征进行分析,并采取线性灰度累加的方法确定其几何形状及其影像特征。在SAR影像上,建筑物的高度与其叠掩、二次散射、阴影的几何展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能够通过建筑物高度及SAR成像时的入射角推导出其成像几何结构。通过震前高分光学影像,反演出建筑物的高度,然后根据SAR影像成像时的入射角,得出建筑物在SAR影像上的叠掩、二次散射、阴影的结构及分布区域并进行提取,继而进行各几何结构同质性、熵等纹理测度的计算。rn 利用上述方法,以2010年玉树7.1级地震高分辨率机载x波段SAR强度影像及震前QuickBird影像作为实验数据,震后机载光学影像作为验证数据进行实验,实验表明:同质性、异质性、熵等纹理测度是建筑物震害识别的良好指标;未倒塌建筑物存在高亮的二次散射亮线,而倒塌建筑物没有高亮的二次散射亮线;倒塌建筑物的叠掩和阴影区域的同质性比未倒塌建筑物明显偏小,熵值明显偏大。这一结果为面向地震应急的高分SAR影像上建筑物的震害信息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摘要:中线法工艺筑坝即通过旋流器将全尾矿进行水力分级,得到底流(也称沉砂)和溢流两种尾矿砂,底流部分作为筑坝材料沿轴线排入下游,经过沉积、修整和压实后形成坝体;溢流部分则排入上游库内沉积.从筑坝方式上来说,普通水工构筑物一般是一次性堆筑完成,而尾矿坝采用分期堆筑.而且不同矿石种类、不同分级效果所得到的尾矿砂的粒径级配差异也很大,从而导致不同矿山、不同工况条件下尾矿砂的动力变形特性有所不同.
  • 摘要:1833年9月6日,在云南省嵩明杨林南发生了8.0级大地震,震后调查显示:震中烈度为X度,影响烈度为Ⅶ度.其中,嵩明、河阳(今澄江)、宜良、寻甸、蒙自、昆明、呈贡、晋宁、江川、开远等十州县严重受灾,造成6 707人死亡,受灾人口达153 385人.最高烈度在嵩明杨林与四营、宜良汤池及澄江阳宗一带.另外,昆明、路南、个旧等30个州县均遭受不同程度破坏,波及云南全省26个州县及四川部分地区.但由于存在的历史资料很少,至今对于嵩明地震的震源以及破裂过程还需要一定考究.本文采用嵩明、昆明、澄江、玉溪-江川-通海盆地和它邻近区域作为研究区域,模拟计算嵩明地震的近场强地面运动、计算出相应的烈度分布图,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和分析该地震的震害分布特征,这对于减轻相似大型地震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
  • 摘要:辽宁省自2007年开展强震动观测以来,至目前已拥有82个实时传输数据的强震动台站,但利用现有台站进行烈度速报,不但台站数量不足,且分布并不均匀,需要进行空间插值才能满足烈度速报的需要.因此,研究适当的插值方法,完成烈度等值线图的绘制,成为关键。
  • 摘要:李七庄基岩标是天津市水准测量高程起算基准,位于天津市李七庄津涞公路昌凌路以东的天津市测绘院院内,场址场地地势平坦,大沽标高在2.75~2.59m之间,标底埋深为1088 m,在国际和国内基岩标建设的记录中没有见到埋深超过1000 m以上的记载,可以说其深度是首屈一指.因此,对如此深的标体稳定性产生质疑是有道理的.对比结果表明,在大震(50年2%)、中震(50年10%)和小震(50年63%)作用下,标体和土体对应的各个部位几乎同时产生大小相等、方向一致的位移,且标体与土体的最大位移量位于地表,最大不超过15cm。因此,地震不会使基岩标标体与土体结构分离与破坏。
  • 摘要: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各类土在循环荷载下的累积变形和强度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粉质粘土的研究,迄今已有非常丰富的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众多,其中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是最常用的研究手段之一.由于循环加载中频率的变化与加载速率有关,本文进行了循环荷载下粉质粘土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变是反映土体循环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应力控制方式对粉质粘土进行了在几个不同循环应力、不同加荷频率条件下的循环三轴实验,研究分析循环应力和加荷频率对粉质粘土应变特性的影响.利用了北京市新技术研究所生产的DDS-70动三轴试验系统,对粉质粘土进行了许多室内动三轴固结不排气(水)试验,就轴向循环应力的变化、加荷频率的变化以对粉质粘土变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摘要:内蒙古地区建筑物振动特征的掌握在城市减灾防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建筑物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共振周期的比较,大多数建筑物的短轴方向共振周期与长轴方向共振周期同等或偏大的趋势,说明建筑物的振动特性与建筑物形状有密切关系。建筑物与地基的相互作用以建筑物绝对共振周期除上建筑物相对共振周期来显示,比值接近数字1时,建筑物与地基的相互作用越小,甚至等于数字1时,其相互作用为0,相反,比值数越偏离数字1时,其相互作用越大。一部分建筑物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但相互作用是建筑面积越大或建筑高度越高而减少的趋势。16层建筑物共振周期的建筑年代变化,从同等楼层观测数据中得知,建筑物的建筑年代越新,共振周期越变小的趋势。
  • 摘要:丰富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实际震害建立地震生命易损性与经济易损性模型等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已建立的生命易损性模型,除考虑了地震烈度的影响外,还考虑了其他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等.但总的来说,考虑的因素不是很多,造成了同一地震烈度下地震死亡率等变化范围比较大,有时可达2~3个数量级;减少生命易损性估计的不确定性,一直是生命易损性研究中的首要工作.研究目的是探索减小地震生命易损性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在原有易损性研究成果基础上,增加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建立新的生命易损性模型,从而提高地震生命风险评估,或震后地震生命损失快速评估的准确性。
  • 摘要:减少人员死亡首先需要确定影响人员死亡的因素,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筛选出影响人员死亡的几大因素,依据这些参数,并考虑到参数的易获取性,收集了1990-2013年间发生的294个地震相关的人员伤亡数据,主要包括震级、发震时间、地震烈度、震源深度、房屋破坏状况、人口密度等影响死亡人数的因素,分别统计了地震死亡人数与已有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数据收集与统计的过程中发现,90%以上的死亡人数均在20人以下,由于某些地区死亡人数异常多,对于整体的趋势影响较大,属于异常点,在前边的统计中剔除了异常点,便于得出各个统计关系。对1990-2013年地震人员伤亡数据进行筛选,得到死亡人数较多的地区。
  • 摘要:为了适应城市建筑和节土、节能、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正在开展墙体材料改革.我国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一种集承重、保温、隔热、阻燃和环保于一体的新型墙体——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是以水泥、粉煤灰、聚苯颗粒、水和其他掺和料为主要原料,经过专业化机械设备拌合制造成带有横向、纵向交错孔槽的板材,在其孔槽内可以布置拉结筋,经灌注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后形成格构式混凝土墙体.这种墙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4片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进行了研究.
  • 摘要:以华北地区典型中硬工程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一维等效线性方法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研究中硬场地对不同地震环境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采用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方法得到的基岩反应谱作为输入地震动,收集华北地区中硬场地的钻孔资料、剪切波速及动三轴土样试验资料,并挑选典型的钻孔建立土层模型,进行大量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从而得到多种地震环境下不同周期反应谱值的土层反应分析计算结果,并归纳总结相关规律.
  • 摘要:地震前和地震时观测到的很多电磁效应,与地震孕育阶段和发生地震时震源区活动的过程有关.地震区内应力分布和深部物质性质具有强烈的、时空不均一的特点,因此,断裂的孕育区是很多单个机电转换体(源)组合的结果.
  • 摘要:地球内部气体中与构造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氢,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可能在短临地震前兆异常中获得突破的测项.研究表明,地壳逸出的氢、特别是断裂带溢出气中H2形成的机理归纳为3种类型:①地壳下层的塑性岩石在断层错动过程中会产生H2,如蛇纹岩或硅酸岩大新鲜裂隙和破裂面容易发生水岩反应直接产生氢;②源于地壳深部岩石孔隙、裂隙中被封存的H2,随着断裂带岩石中裂隙的连通和孔隙压力的增大,会导致H2经裂隙向上运移,溢出地表,使地下水及土壤气中的H2浓度升高;③地震孕育过程中,特别是临震破裂阶段,岩石膨胀产生超声振动,可释放岩石孔隙、裂隙中封存的H2.断裂带内的H2浓度可以反映断裂带的活动程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