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河岳英灵集》

《河岳英灵集》

《河岳英灵集》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21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2210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文学史学科百年学术研讨会、首届全国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等;《河岳英灵集》的相关文献由194位作者贡献,包括卢燕新、戴伟华、卢盛江等。

《河岳英灵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3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2210 占比:99.66%

总计:62425篇

《河岳英灵集》—发文趋势图

《河岳英灵集》

-研究学者

  • 卢燕新
  • 戴伟华
  • 卢盛江
  • 李天道
  • 王辉斌
  • 聂震宁
  • 傅璇琮
  • 向百雪
  • 尹梦弦
  • 巩本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雨晴
    • 摘要: “雅调”是《河岳英灵集》提出的诗学概念。在盛唐诗学语境中,“雅调”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要义与批评内涵。在评王维与孟浩然诗时,“雅调”透露出浓厚的体式批评意味。以“以古行律”的体式为界,“雅”与“逸”形成了美学风格的潜在对立。“雅调”观中体式批评指向的介入、对近体规范的尊崇维护,以及“雅”“逸”之间的流通,呈现了融通开放与尚新求变的诗学特征。
    • 亓颖
    • 摘要: 《河岳英灵集》是诸多唐人选唐诗中最出色的一部,集中所标举的“兴象”“风骨”等选诗标准鲜明地反映了盛唐诗歌创作高峰期的审美标准。殷璠作为诗选家,自觉对盛唐诗歌进行了多角度的文体审视,集中多用“调”字品评,推崇“雅调”的诗学旨趣。概括来看,殷璠以“调”审美表现在:声律上,“既闲新声,复晓古体”,重五言古诗,也推重对仗精工的律句;格调上,承袭汉魏风骨,提倡兴象玲珑,力求“词与调合”,推崇清逸自然。这既是对初唐“以复古求新变”的延续,也是近体声律发展的必然趋势。“雅调”不仅是盛唐人殷璠诗学体系的重要部分,更在明清时期发展为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
    • 杜宁
    • 摘要: 《河岳英灵集》是殷璠重要的诗论著作.殷璠所论"兴象"对于阐释《河岳英灵集》中描写"方外之情"的诗歌有着重要意义.诗集中叙写方外之情的诗歌多呈现出情与景水乳交融,诗歌意蕴涵泳不尽的美学特征.在诗人闲逸的诗风和隐沦情怀的背后,这类描写"方外之情"的诗歌中多有佛老思想的显现.这凸显出佛老思想对盛唐文人创作的重要影响.佛老思想对文人心性的打磨是盛唐诗人叙写"方外之情"的诗歌中多呈现"兴象"的重要原因.
    • 杨巧
    • 摘要: 李颀作为《河岳英灵集》选诗中的一位重要诗人,能从他的选诗中窥看殷璠的思想倾向,因此诗集中所选的十四首诗能作为打开《河岳英灵集》研究的角度,本文希望通过对诗作内容的解读,建立对李颀和殷璠的基本认识。
    • 罗曼
    • 摘要: 《河岳英灵集》《又玄集》《才调集》是今存"唐人选唐诗"选录李白诗的选本,对李白诗在唐代的存录传播、接受认同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本"视角下,李白诗在唐代的接受认同是幽曲漫长的:盛中唐之交,流传广泛;中唐时期,颇受"冷遇";晚唐五代时期,其经典地位基本奠定。此外,常为世人所忽视的《又玄集》在李白诗接受史上具有"转折点"意义:其一,继中唐"崇王抑李"选诗风气下,重新选录李白诗;其二,将杜、李并提,且置于集首,将李白诗提升至空前地位;其三,发掘和展示了李白诗"清丽"的一面,推动了李白诗在唐末五代的传播和经典化。
    • 卢燕新
    • 摘要: 殷璠《河岳英灵集》版本,今存者可概括为宋本系统与明本系统。宋本,主要整理本有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究》以及中华书局本《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之《河岳英灵集》;明本,主要整理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选唐诗(十种)》之《河岳英灵集》以及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等。比较宋本与明本,其重要区别之一即孟浩然品藻及诗什。前者评孟浩然诗,较后者多"《建德江宿》"以下二十五字。前者录存孟浩然诗,较后者多三首。同时,以宋本、明本收录孟浩然诗所见异文观之,宋本与孟浩然别集的近似程度高于明本。另,明本失载孟浩然《永嘉上浦馆逢张子容》,当据宋本补入;明本置孟浩然《渡湘江问舟中人》《夜渡湘江》于崔国辅名下,当依宋本正误。
    • 卢燕新
    • 摘要: 《河岳英灵集》是一部诗歌选本,然其《叙》与《论》以及诗人小传中有大量诗歌史论,其中包括诗歌史分期、诗体史、诗歌接受史以及诗歌选本批评史.通过这些论述,今人可以看出,殷璠不仅致力于编集精善的诗歌选本,还努力将选诗实践与理论构建相结合,关注不同时期的诗歌特征、辨析诗体及诗体史演变特点、研究学习借鉴前人诗歌创作经验、探索诗歌选本的编集理论.正是这样,使《河岳英灵集》不仅具有选本的实践价值,亦具有很高的诗学理论价值.
    • 张兴田
    • 摘要: "风骨"作为重要的古文论范畴,其含义歧见迭出."风骨"是对文章审美的整体诉求,强调完整性,但"风骨"同时具有多面性和复合性特质,应当允许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理解,尤其需要结合文本和具体的语境."风骨"强调作家要关注社会现实,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情与气偕,作品需要具备感人的张力;"风骨"是情感和力量的结合后形成的文章的整体精神风貌的显现,表现为"情显"与"辞精"两个方面.从建安风骨到盛唐兴象,"风骨"的含义随时代的变迁而相应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多义性,但作为对文章最高风格要求的基本内涵没发生多大变化,则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稳固性特征.
    • 戴伟华
    • 摘要: 早录入《次北固山下》的是《河岳英灵集》,集中题作《江南意》:“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而稍后成书的芮挺章《国秀集》,集中录此诗,题作《次北固山下》,诗云:“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后世流传中,大多数诗歌选本和总集取《次北固山下》,如《众妙集》《三体唐诗》《瀛奎律髓》《唐诗品汇》《古今诗删》《唐诗选》《古诗镜》《全唐诗》《膚诗解》《唐诗别裁》《唐贤三昧集》《唐诗三百首》等,其中《唐诗别裁》作“潮平两岸失”;少数如《石仓历代诗选》《唐诗纪事》《全唐诗话》《唐诗评选》等取《江南意》。《唐音》则取《江南意》之名,而用《次北固山下》之内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